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限制水域智能船舶安全航速自适应控制方法
1
作者 吴兵 苏鑫 刘佳仑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49-1356,共8页
针对大型船舶航速低时乘潮历时长、航速高时下沉量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乘潮潮时和下沉量双重约束的智能船舶安全航速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航速推算公式,引入BarrassⅡ型公式,研究了船舶航行下沉量与最大安全航速的关系... 针对大型船舶航速低时乘潮历时长、航速高时下沉量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乘潮潮时和下沉量双重约束的智能船舶安全航速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航速推算公式,引入BarrassⅡ型公式,研究了船舶航行下沉量与最大安全航速的关系。基于四自由度船舶运动模型,结合富裕水深和乘潮航行需求,构建了动态安全航速约束框架。通过动态约束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设计了安全航速约束的代价函数,并使用Lyapunov函数证明稳定性,实现了在内河水深吃水比受限情况下的航速自适应控制。在长江吴淞口仿真环境中,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5种增益矩阵下的平均乘潮路程完成率为98.84%,且控制器能根据船舶运动状态和环境调整航速,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所提出方法能根据水深实现动态航速控制,并满足大型船舶乘潮航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船舶 船舶下沉量 乘潮航行 动态约束 安全航速 自适应控制 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摄动下欠驱动USV全局积分滑模控制技术研究
2
作者 马浩哲 赵江滨 +1 位作者 韦海宇 谈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17,共6页
在不确定洋流因素的影响下,通过有效的控制算法对无人船进行控制是其能够实现水下勘察、搜救巡逻等任务的有效前提。本文提出一种存在水动力参数摄动下基于LOS制导律的全局积分滑模轨迹跟踪控制器,首先通过视线法(LOS)设计位姿控制器从... 在不确定洋流因素的影响下,通过有效的控制算法对无人船进行控制是其能够实现水下勘察、搜救巡逻等任务的有效前提。本文提出一种存在水动力参数摄动下基于LOS制导律的全局积分滑模轨迹跟踪控制器,首先通过视线法(LOS)设计位姿控制器从而得出速度虚拟控制输入,其次通过全局积分滑模(GISMC)控制设计动态控制器,在控制器设计中采用改进的连续函数进行补偿,并通过李雅普诺夫函数保证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对2种不同曲率轨迹的跟踪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无人艇 轨迹跟踪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积分滑模控制 参数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航运系统的未来船舶技术展望 被引量:3
3
作者 严新平 刘佳仑 +1 位作者 胡欣珏 范爱龙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未来船舶技术对于新一代航运系统至关重要。为推动国际海事组织IMO所提出的航运智能化与绿色化进程,展望未来船舶技术发展方向。探讨未来船舶跨域协同架构关键技术,提出未来船舶发展的首要任务。明确以“船-岸-云”技术架构及“岸基驾... 未来船舶技术对于新一代航运系统至关重要。为推动国际海事组织IMO所提出的航运智能化与绿色化进程,展望未来船舶技术发展方向。探讨未来船舶跨域协同架构关键技术,提出未来船舶发展的首要任务。明确以“船-岸-云”技术架构及“岸基驾控为主、船端值守为辅”运行模式为核心的未来船舶发展目标。强调我国应加快相关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构建船舶岸基驾控系统,促进多领域合作,持续向造船强国和航运强国的发展目标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航运系统 未来船舶 “船-岸-云”架构 船舶智能化 船舶绿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运维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展望
4
作者 胡钊政 万金杰 +2 位作者 孟杰 汤敏 严新平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船舶运维技术是水路交通系统安全、绿色、高效运行的关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船载运维机器人开始逐步用于完成危险、繁重的船舶运维作业任务。首先,介绍船载运维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归纳目前主要的船舶运维作业类型;其... 船舶运维技术是水路交通系统安全、绿色、高效运行的关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船载运维机器人开始逐步用于完成危险、繁重的船舶运维作业任务。首先,介绍船载运维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归纳目前主要的船舶运维作业类型;其次,梳理船载运维机器人技术在船舶验舱、船底清洗、除锈喷漆、清舱和巡检等典型船舶运维作业中的应用情况;再次,分析船载运维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最后,对未来船载运维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载运维机器人 研究现状 关键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研究综述
5
作者 胡磊 李勃成 +1 位作者 袁裕鹏 童亮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7,共16页
金属氢化物储氢是一种基于化学吸收原理的氢气储存方法,具有高体积储氢密度和高安全性的特点,在船舶储氢领域的应用潜力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对于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有着材料性能、反应器性能、热管理系统、成本等一系... 金属氢化物储氢是一种基于化学吸收原理的氢气储存方法,具有高体积储氢密度和高安全性的特点,在船舶储氢领域的应用潜力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对于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有着材料性能、反应器性能、热管理系统、成本等一系列有待研究的问题。首先,对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进行归纳,总结梳理金属氢化物的工作原理及材料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金属氢化物在船舶上的应用情况;然后,结合氢能船舶的应用环境及需求,分析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在船舶上应用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并以满足氢能船舶对氢气储量和放氢速率要求为目标,介绍船用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的研究,包括储氢系统性能研究、储氢反应器结构、反应器结构优化、耦合船舶燃料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和储氢系统设计思路;最后,结合上述研究内容,对船用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储氢 金属氢化物 储氢性能 反应器设计 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通航安全的海上风电场选址多目标优化
6
作者 张进峰 熊茂林 +3 位作者 吴小红 李清 孙永强 杨涛宁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2,共7页
在考虑海上风电场建设对周围水域船舶通航安全影响的基础上,针对海上风电场选址涉及的风能密度和建设成本2个冲突的目标,从自然环境和交通环境两个方面对通航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并将通航风险作为约束条件,构建了海上风电场选址的多目标... 在考虑海上风电场建设对周围水域船舶通航安全影响的基础上,针对海上风电场选址涉及的风能密度和建设成本2个冲突的目标,从自然环境和交通环境两个方面对通航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并将通航风险作为约束条件,构建了海上风电场选址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运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模型进行求解,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算法(TOPSIS)从Pareto最优解集中选取折中解。以海南岛西海岸离岸50 km内的海域为例,验证所构建的多目标选址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海上风电场科学选址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选址 多目标优化 船舶通航安全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水运学部会议 LNG罐柜在船上装载位置的安全性研究
7
作者 赵裕 吕植勇 +3 位作者 刘俊雯 昌雪玲 沈继超 陶玮凡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40,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罐柜内河运输的安全性,研究LNG罐柜在船上装载位置的合理性。根据爆炸产生的火球模型和热辐射模型,考虑人员受到不同程度伤害的概率,建立LNG罐柜爆炸危害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系统... 为进一步提高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罐柜内河运输的安全性,研究LNG罐柜在船上装载位置的合理性。根据爆炸产生的火球模型和热辐射模型,考虑人员受到不同程度伤害的概率,建立LNG罐柜爆炸危害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_PLE模拟2个罐柜爆炸,得出结论:爆炸中心的热辐射强度最高,但在距爆炸中心一定距离处人员受到伤害的概率最大。为保证人员安全,船舶罐柜装载区与人员活动区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安全距离 系统动力学 LNG罐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遗传算法的船舶推进轴系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聪 疏炳南 +1 位作者 张江涛 金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6-475,I0001,共11页
为降低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传动设备的功率损失,提高推进轴系的传递效率,并改善轴系振动性能,基于响应面模型与遗传算法(GA)对某船舶轴系实验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采用星点设计(CCD)方法,在优化设计空间中选取合理实验点,拟合构建最小... 为降低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传动设备的功率损失,提高推进轴系的传递效率,并改善轴系振动性能,基于响应面模型与遗传算法(GA)对某船舶轴系实验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采用星点设计(CCD)方法,在优化设计空间中选取合理实验点,拟合构建最小总功耗和振动响应幅值的响应面模型.基于GA,利用MATLAB软件求解响应面模型回归函数的Pareto最优解.对比分析各组优化结果,获得最佳优化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种联合方法后,轴系功耗损失降低了约7.10%,轴系振动幅值降低了2.30%,能有效提高轴系传递效率和抑制推进轴系振动问题,从而验证了船舶推进轴系多目标优化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轴系 传递效率 响应面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理化性能劣化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盛晨兴 胡安强 +2 位作者 吴定海 刘栋 饶响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4,共7页
为研究某型装甲车辆通用润滑油理化性能可靠性,选取润滑油含水量、黏度、酸值3个性能指标参数来研究其对润滑油抗磨性能的影响。利用Rtec多功能摩擦试验机考察不同性能指标劣化对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 为研究某型装甲车辆通用润滑油理化性能可靠性,选取润滑油含水量、黏度、酸值3个性能指标参数来研究其对润滑油抗磨性能的影响。利用Rtec多功能摩擦试验机考察不同性能指标劣化对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摩擦试样表面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润滑油中含水量增加可降低摩擦因数,但会导致磨损率增大;在一定范围内降低黏度可有效减小摩擦因数,但会导致磨损率增大,且当黏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其减摩效益显著弱化;润滑油酸值的增加会降低摩擦因数,但会导致磨损率增大,当酸值增加值超过2 mg/g(以KOH计)时,磨损率会急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理化性能 含水量 运动黏度 酸值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余热利用sCO_2布雷顿循环发电技术综述 被引量:16
10
作者 严新平 王佳伟 +3 位作者 孙玉伟 袁成清 汤旭晶 耿海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39-946,共8页
在船舶动力系统能量转换和利用过程中,实现烟气余热的最大效率回收是降低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的有效途径。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发电系统在船舶余热循环利用方面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已引起全球船舶行业的高度关注,而如何将其与船舶动... 在船舶动力系统能量转换和利用过程中,实现烟气余热的最大效率回收是降低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的有效途径。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发电系统在船舶余热循环利用方面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已引起全球船舶行业的高度关注,而如何将其与船舶动力系统有机集成并实现高效、稳定联合循环运行发电,正是当前制约该新型技术实船应用的瓶颈。概述了sCO_2布雷顿循环发电的基本原理、典型技术特点及循环结构,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机构针对sCO_2发电系统在船舶余热循环利用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现阶段面向船舶主机余热发电工程化应用所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从而为推进sCO_2布雷顿循环发电技术在船舶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方案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布雷顿循环 发电系统 船舶 余热回收 能效设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特征图像深度学习的船舶时空行为分类识别方法
11
作者 周羽 黄亮 +3 位作者 周春辉 文元桥 黄亚敏 汪嘉慈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6-376,共11页
[目的]针对现有船舶行为识别方法在处理大规模海上船舶轨迹数据时存在效率低、准确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轨迹特征图像建模与深度学习的船舶行为识别及分类方法,旨在快速、高效识别和分类船舶行为模式。[方法]考虑船舶轨迹多尺度特征... [目的]针对现有船舶行为识别方法在处理大规模海上船舶轨迹数据时存在效率低、准确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轨迹特征图像建模与深度学习的船舶行为识别及分类方法,旨在快速、高效识别和分类船舶行为模式。[方法]考虑船舶轨迹多尺度特征,提出船舶轨迹的自适应网格化处理方法,构建航速、加速度、航向、转向率和轨迹点密度等显著特征的视觉编码模型,实现船舶轨迹特征图像的样本生成和增强处理,进而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船舶行为分类识别模型,对不同船舶行为的轨迹图像样本集进行训练和验证。[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航速、转向率和轨迹点密度是区分直航、转向、机动徘徊、靠泊和锚泊等8种行为的最佳特征组合,基于轨迹特征图像的深度学习模型能显著提高船舶行为识别的质量和精度:召回率为90.99%,精确度为91.23%,F1分数为91.11%,准确率达到91.22%。[结论]该方法可有效识别不同尺度轨迹数据的船舶行为,开展区域船舶行为的自动分类识别,结果可为水上交通智能管控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轨迹图像 运动特征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光伏组件表面的损伤及其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彦 马梓焱 +1 位作者 袁成清 李秉坤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3,共7页
光伏组件的玻璃表面直接与环境接触,苛刻的环境因素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影响其可靠性,因此根据损伤特征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十分重要。将环境因素划分为了陆地环境因素、空间环境因素和海洋环境因素,并详细阐述了不同环境因素... 光伏组件的玻璃表面直接与环境接触,苛刻的环境因素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影响其可靠性,因此根据损伤特征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十分重要。将环境因素划分为了陆地环境因素、空间环境因素和海洋环境因素,并详细阐述了不同环境因素对光伏组件玻璃表面造成的损伤特征与规律。在分析损伤机理的过程中概括了各环境因素对光伏组件玻璃表面的损伤形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形成非透明覆盖层和侵蚀玻璃。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现有的光伏组件表面损伤的防护手段,包括以自清洁涂料为代表的自防护技术和以智能清洁装置为代表的后防护技术,并对防护技术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素 光伏组件 防护措施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操纵仿真的狭长通航隧洞航行安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邓健 廖芳达 +2 位作者 谢澄 关宏旭 严庆新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2,共6页
通航隧洞作为一类新型的过船设施,具有通航宽度窄、水深浅、能见度不良和环境封闭等特点,船舶在隧洞内航行时船舶操纵难度大、船员心理压力高,船舶在通航隧洞内航行驾驶研究方面在我国还几乎处于空白。以拟建的乌江思林二线通航隧洞工... 通航隧洞作为一类新型的过船设施,具有通航宽度窄、水深浅、能见度不良和环境封闭等特点,船舶在隧洞内航行时船舶操纵难度大、船员心理压力高,船舶在通航隧洞内航行驾驶研究方面在我国还几乎处于空白。以拟建的乌江思林二线通航隧洞工程作为对象,采用航海模拟器构建隧洞通航环境模型、代表船型模型,通过开展隧洞操纵仿真试验、制动冲程操纵试验和小舵角操纵试验等3种试验,分析船舶在通航隧洞内不同阶段的航行特点与风险,提出适用于狭长隧洞通航船舶的航行方案,为隧洞内航行安全保障措施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长通航隧洞 航行安全 船舶操纵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yLogic的钦州港集装箱船“套泊热接”仿真研究
14
作者 王鑫 田五六 +2 位作者 张金奋 杨有贵 陈日亮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4,共7页
钦州港是北部湾最大港口之一,2022年吞吐量超过1.7亿t,集装箱吞吐量超540万TEU。目前,钦州港正在考虑采用“套泊热接”调度策略提高集装箱船的运行效率,但缺乏定量分析手段。基于AnyLogic建立钦州港集装箱船“套泊热接”和现有调度模式... 钦州港是北部湾最大港口之一,2022年吞吐量超过1.7亿t,集装箱吞吐量超540万TEU。目前,钦州港正在考虑采用“套泊热接”调度策略提高集装箱船的运行效率,但缺乏定量分析手段。基于AnyLogic建立钦州港集装箱船“套泊热接”和现有调度模式下的到达港口、锚地等待、进入航道、锚泊作业和离港全过程仿真对比分析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调度模式相比,“套泊热接”调度模式可将集装箱船平均等待时间减少50.7%,港口服务船舶阈值提高19.5%。研究结果为港口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交通规则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州港 船舶调度 套泊热接 集装箱船 AnyLogic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融合的船舶智能航行测试技术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帆 刘佳仑 +1 位作者 于淳 孙旭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3-122,共10页
随着船舶智能化、自主化研发进程的加快,对船舶智能航行测试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面向船舶智能航行测试需求,总结智能网联汽车虚拟测试技术与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实践经验,分析传统船舶测试技术与方法存在的优势与问题。在此基础上,解析船... 随着船舶智能化、自主化研发进程的加快,对船舶智能航行测试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面向船舶智能航行测试需求,总结智能网联汽车虚拟测试技术与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实践经验,分析传统船舶测试技术与方法存在的优势与问题。在此基础上,解析船舶智能航行测试的对象、内容、挑战与应对手段,提出虚实融合的测试方法,并结合需重点解决的三个方面的科学问题,分析虚实融合的船舶智能航行测试关键技术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智能航行 虚实融合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船舶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1
16
作者 严新平 孙玉伟 袁成清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4,60,共6页
以太阳能船舶为对象,分析船基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应用模式,介绍不同类型太阳船舶的技术发展现状,针对不同适用对象对其应用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船舶 太阳能 光伏 离网 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电力系统船舶能量管理技术 被引量:10
17
作者 唐道贵 严新平 袁裕鹏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60,共5页
与采用单一能源动力结构的船舶相比,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混合动力船舶的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增强,能量管理技术是保证其稳定、可靠、高效工作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研究综合电力系统的基础上,介绍当前国内外船舶能量管理系统及能量... 与采用单一能源动力结构的船舶相比,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混合动力船舶的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增强,能量管理技术是保证其稳定、可靠、高效工作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研究综合电力系统的基础上,介绍当前国内外船舶能量管理系统及能量管理策略的研究现状,系统总结基于规则、优化和智能控制算法的能量管理策略。在此基础上,对船舶能量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电力系统 混合动力 能量管理系统 能量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内河危化品运输系统安全管理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吕植勇 赵裕 +2 位作者 易俊威 吴杨双 程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14-2120,共7页
保障内河危化品运输安全是运输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高运输安全性,根据重大危险源现实危险性评价方法,从危险性和抵消因子的层面出发,引入能见度因素,建立了内河危化品现实危险性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建立了相关要素的... 保障内河危化品运输安全是运输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高运输安全性,根据重大危险源现实危险性评价方法,从危险性和抵消因子的层面出发,引入能见度因素,建立了内河危化品现实危险性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建立了相关要素的评分标准。根据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进行现实模拟,得到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数据研究各影响因素对运输系统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交通系统的核心是人员,人员因素对船舶交通运输安全起着重大作用,在人员积极性较高的中期阶段加大工艺、设备安全性的提升,对于提高危化品运输安全有重要作用。加强管理因素可在现有风险基础上降低事故风险,优化和提高运输安全,尤其是在运输后期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危化品 内河运输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河船舶岸基能源推进技术的系统构建 被引量:6
19
作者 严新平 万江龙 +1 位作者 袁裕鹏 尹奇志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9-163,168,共6页
为了降低运河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并减少其对非可再生资源依赖,构建基于岸基能源的运河船舶推进系统配置形式,提出采用接触网、动力电池,以及无线供电3种方式为船舶供电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排放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对比分析表明,采用基于岸... 为了降低运河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并减少其对非可再生资源依赖,构建基于岸基能源的运河船舶推进系统配置形式,提出采用接触网、动力电池,以及无线供电3种方式为船舶供电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排放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对比分析表明,采用基于岸基能源的船舶推进技术可以达到很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同时,该技术适用于运河、湖泊等水文特征相对稳定的内河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基能源 运河船舶 接触网 动力电池 无线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水域中水陆两栖救援艇操纵性数值分析
20
作者 温佳栋 邵江燕 +2 位作者 程旗鹏 刘维勤 王绪明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91,共12页
[目的]为研究限制水域中水陆两栖艇的操纵性,提出一种操纵运动预报方法并对救援艇在近岸、浅水中的操纵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基于CFD的操纵性能分析方法,通过CFD求解两栖艇水动力特性,通过操纵运动方程分析限制水域中两栖艇操纵性... [目的]为研究限制水域中水陆两栖艇的操纵性,提出一种操纵运动预报方法并对救援艇在近岸、浅水中的操纵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基于CFD的操纵性能分析方法,通过CFD求解两栖艇水动力特性,通过操纵运动方程分析限制水域中两栖艇操纵性能。针对限制水域中两栖艇操纵性分析,自主开发四阶龙格库塔操纵运动方程求解器,对所开发的求解器进行验证并应用其分析救援艇在近岸及浅水中的回转性能与转艏纠偏能力。[结果]结果显示,近岸距离减小到1.2倍艇宽时,战术回转直径减小5.86%,回转性能提升,操纵灵敏性降低一半;水深吃水比h/d降至1.2时,救援艇的战术回转直径增大1.5倍,回转性能明显下降,而转艏滞后时间消失。[结论]研究表明,所提方法可用于救援艇在限制水域中的操纵运动预报,适用于救援艇操纵性设计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两栖救援艇 限制水域 操纵性 水动力特性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