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油液分析的柴油机可靠性试验磨损评价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盛晨兴 严新平 徐泰富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6-561,共6页
介绍了"EQD×××-××"型柴油机的1000h混合负荷可靠性试验的试验方案.在该型柴油机的可靠性试验中,提出了开展柴油机磨损状态实时评价的概念,将磨损评价作为描述柴油机可靠性的一部分内容.在磨损评价时... 介绍了"EQD×××-××"型柴油机的1000h混合负荷可靠性试验的试验方案.在该型柴油机的可靠性试验中,提出了开展柴油机磨损状态实时评价的概念,将磨损评价作为描述柴油机可靠性的一部分内容.在磨损评价时,通过运用油液分析中的光谱、铁谱和PQ分析等手段并结合趋势图分析,对该型柴油机试验阶段的磨损状态进行了识别.油液分析表明:在试验进行到400 h左右,试验柴油机出现了严重磨损,这一磨损评价结果与同一时段柴油机因阀座下沉引起气门间隙变小以及试验后柴油机拆检发现气门阀座磨损过大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研究试验证实,磨损评价应成为分析柴油机可靠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多种油液分析手段集成运用,可有效地描述柴油机可靠性试验过程中主要零部件的磨损状况,为柴油机可靠性评定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可靠性试验 油液分析 磨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损数值仿真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
作者 汪选国 严新平 +1 位作者 李涛生 吴刚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磨损数值仿真技术研究进展和现状,重点评述了数值仿真方法在磨粒磨损、疲劳磨损、磨损表面形貌模拟和实际摩擦副磨损研究方面的应用.指出磨粒磨损仿真主要集中于二体磨损的磨损表面形貌分析和磨损预测;疲劳磨损仿真...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磨损数值仿真技术研究进展和现状,重点评述了数值仿真方法在磨粒磨损、疲劳磨损、磨损表面形貌模拟和实际摩擦副磨损研究方面的应用.指出磨粒磨损仿真主要集中于二体磨损的磨损表面形貌分析和磨损预测;疲劳磨损仿真主要集中基于断裂力学方法的建模以及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参数定量计算和疲劳裂纹行为数值模拟;实际摩擦副磨损仿真主要侧重于齿轮、凸轮和缸套 活塞环等典型摩擦副的磨损研究.就当前磨损数值仿真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仿真 磨粒磨损 疲劳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式磨粒监测传感器的磁场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殷勇辉 严新平 萧汉梁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8-231,共4页
在介绍电感式磨粒监测传感器结构原理的基础上 ,提出可采用检测线圈内部磁场均匀性的方法来弥补颗粒运动轨迹和流型变化带来的检测误差 ,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通过分析不同几何尺寸的线圈中轴线上磁场的变化情况 ,并借助直螺线管的径向和... 在介绍电感式磨粒监测传感器结构原理的基础上 ,提出可采用检测线圈内部磁场均匀性的方法来弥补颗粒运动轨迹和流型变化带来的检测误差 ,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通过分析不同几何尺寸的线圈中轴线上磁场的变化情况 ,并借助直螺线管的径向和轴向公式 ,对轴外磁场均匀性进行了探讨 .数学模型和优化结果表明 :在检测传感器线圈中部范围内为非匀强磁场 ,且呈非线性变化 ,细长管磁场相对均匀 ;当选取 R/ L <0 .2 ,磁场在线圈轴向长度范围内 ,径向在90 %范围内可近似看作均匀磁场 .所得结果可以确定传感器检测区域的磁场均匀性范围 ,为设计电感式磨粒监测传感器提供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磨粒监测 传感器 均匀性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油液光谱分析中消除换油干扰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泰富 严新平 盛晨兴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1-72,75,共3页
柴油机机油中金属元素的成分和含量的变化蕴涵着各摩擦副润滑、磨损和工作状态的丰富信息,但是,柴油机运转过程中的频繁换油影响了元素浓度变化的趋势。通过对换油后Fe浓度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在系统中排除了换油后的浓度变化的影响,从而... 柴油机机油中金属元素的成分和含量的变化蕴涵着各摩擦副润滑、磨损和工作状态的丰富信息,但是,柴油机运转过程中的频繁换油影响了元素浓度变化的趋势。通过对换油后Fe浓度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在系统中排除了换油后的浓度变化的影响,从而为柴油机的磨损趋势和故障趋势的研究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机油 光谱分析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牙和牙科材料的摩擦学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熊菲 周新聪 +1 位作者 李爱农 严新平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9-384,共6页
评述了口腔摩擦学系统的特征与参数、口腔磨损环境以及天然牙和牙科材料的磨损机理,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天然牙和牙科材料的磨损性能测量方法以及口腔磨损环境模拟测试系统的研究现状,指出今后在考虑化学环境和各种力等因素协同作... 评述了口腔摩擦学系统的特征与参数、口腔磨损环境以及天然牙和牙科材料的磨损机理,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天然牙和牙科材料的磨损性能测量方法以及口腔磨损环境模拟测试系统的研究现状,指出今后在考虑化学环境和各种力等因素协同作用条件下,应加强牙科材料的磨损机理、磨损预测模型及其标准的实验方法和模拟系统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牙 牙科材料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C薄膜的表面形貌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白秀琴 李健 严新平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21,共3页
以真空蒸发碳离子束辅助镀膜法制备了DLC薄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该薄膜的表面形貌,对该薄膜的表面形貌对其摩擦学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用真空蒸发碳离子束辅助镀膜的方法制备的类金刚石薄膜... 以真空蒸发碳离子束辅助镀膜法制备了DLC薄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该薄膜的表面形貌,对该薄膜的表面形貌对其摩擦学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用真空蒸发碳离子束辅助镀膜的方法制备的类金刚石薄膜表面光滑,颗粒均匀,粒度小,摩擦因数降低;DLC薄膜比弹簧钢片及Ti6Al4V球基体耐磨;DLC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在摩擦过程中会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C薄膜 真空蒸发离子束辅助镀膜 表面形貌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TiN薄膜低温沉积技术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白秀琴 李健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17,21,共4页
利用磁控溅射装置在高速钢基体上制备了TiN薄膜,研究了基体温度升高的原因及其磁控溅射的低温原理,讨论了低温与离子刻蚀、负偏压、磁场强度3个主要溅射工艺参数的关系,并对TiN薄膜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离子刻蚀、负... 利用磁控溅射装置在高速钢基体上制备了TiN薄膜,研究了基体温度升高的原因及其磁控溅射的低温原理,讨论了低温与离子刻蚀、负偏压、磁场强度3个主要溅射工艺参数的关系,并对TiN薄膜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离子刻蚀、负偏压、磁场强度对低温磁控溅射TiN成膜过程具有较大的影响,所制备的TiN薄膜的耐磨性、配副适应性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低温 TIN薄膜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新泽 萧汉梁 +1 位作者 严新平 高虹亮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9-42,共4页
在MPX 2 0 0 0摩擦磨损试验机上 ,用环盘摩擦副 ,结合扫描电镜分别评价了弹性金属塑料 (EMP)复合材料与钢在油润滑和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 :两种试验条件下 ,相同滑动速度的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升高而减小 ,当载荷为 2 0 0... 在MPX 2 0 0 0摩擦磨损试验机上 ,用环盘摩擦副 ,结合扫描电镜分别评价了弹性金属塑料 (EMP)复合材料与钢在油润滑和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 :两种试验条件下 ,相同滑动速度的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升高而减小 ,当载荷为 2 0 0 0N ,滑动速度小于 3.5 2m/s时 ,摩擦系数基本趋于稳定 ;EMP磨损率随滑动速度和载荷的升高耐增加 ,但不同试验条件的增幅不同 ;油润滑下滑动速度小于 3.5 2m/s和干摩擦条件下滑动速度小于 1.96m/s时 ,EMP以微切削、塑性变形和犁沟磨损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金属塑料 复合材料 滑动摩擦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表面分形特性与抗滑性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曹平 白秀琴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1,共3页
利用数字图像技术研究了沥青路表面的分形特性,分析了沥青路表面分形特性与抗滑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图像技术用于沥青路表面形貌特征分析具有合理性,沥青路表面抗滑性能与分形特性具有很好相关性,随着沥青路表面分形维数的增大,... 利用数字图像技术研究了沥青路表面的分形特性,分析了沥青路表面分形特性与抗滑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图像技术用于沥青路表面形貌特征分析具有合理性,沥青路表面抗滑性能与分形特性具有很好相关性,随着沥青路表面分形维数的增大,其抗滑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数字图像技术 分形 抗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粒类型识别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成清 严新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3,46,共4页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磨粒类型识别方法,该方法除了选用传统的磨粒形态特征参数,将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纹理指数也作为重要的磨粒识别参数,选用面积、长度、圆度、纤维比率、体态比、边界分形维数、表面粗糙度Sa、Sq和表面纹理指数(Stdi)等9个...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磨粒类型识别方法,该方法除了选用传统的磨粒形态特征参数,将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纹理指数也作为重要的磨粒识别参数,选用面积、长度、圆度、纤维比率、体态比、边界分形维数、表面粗糙度Sa、Sq和表面纹理指数(Stdi)等9个参数,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识别磨粒类型,应用示例表明效果良好,提高了磨粒类型识别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 磨粒类型 识别 表面纹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金属塑料磨损表面的分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新泽 周新聪 殷勇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54-58,共5页
通过对完成磨损试验后的弹性金属塑料(EMP)试样表面轮廓的测量与计算,获得EMP材料的磨损表面轮廓具有分形特性.通过比较分形维数的各种计算方法,推荐结构函数法为EMP材料磨损表面的轮廓进行分形维数计算的优选方法,并计算出了该材... 通过对完成磨损试验后的弹性金属塑料(EMP)试样表面轮廓的测量与计算,获得EMP材料的磨损表面轮廓具有分形特性.通过比较分形维数的各种计算方法,推荐结构函数法为EMP材料磨损表面的轮廓进行分形维数计算的优选方法,并计算出了该材料在本研究条件下稳定磨损状态时的分形维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金融塑料 分形理论 磨损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润滑条件下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新泽 萧汉梁 +1 位作者 高虹亮 严新平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0-433,共4页
在 MPX- 2 0 0 0型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了油润滑条件下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与钢对摩时的摩擦学特性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磨损表面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理 ,并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弹性金属塑料材料与钢对摩时的等磨损率图 .... 在 MPX- 2 0 0 0型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了油润滑条件下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与钢对摩时的摩擦学特性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磨损表面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理 ,并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弹性金属塑料材料与钢对摩时的等磨损率图 .结果表明 :在低载荷条件下摩擦系数较高 ,随着载荷升高摩擦系数降低 ;当滑动速度小于 3.5 2 m/ s时 ,摩擦系数基本稳定在 0 .0 30 ;弹性金属塑料材料的磨损率随滑动速度和载荷的升高而增加 .结合等磨损率图分析发现 ,当载荷小于 15 15 N而滑动速度小于 3.5 2 m/ s时 ,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的磨损率相对较低 ;当滑动速度小于3.5 2 m/ s时 ,弹性金属塑料材料的磨损机理以微切削、挤压变形和犁沟磨损为主 ,在摩擦副两表面形成转移 -依附物 ;当滑动速度为 5 .2 4m/ s时 ,弹性金属塑料材料的磨损以表层材料软化和熔融为主要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 磨擦磨损性能 磨损机理 油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离子束注入辅助蒸发低温沉积DLC薄膜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秀琴 李健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共3页
采用碳离子束注入辅助蒸发技术低温沉积了DLC薄膜,对薄膜沉积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该薄膜的摩擦学行为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碳离子束注入辅助蒸发技术沉积的DLC薄膜在离子量为3.0×1017ions/cm2,沉积率为0.1nm/s时具有最小的... 采用碳离子束注入辅助蒸发技术低温沉积了DLC薄膜,对薄膜沉积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该薄膜的摩擦学行为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碳离子束注入辅助蒸发技术沉积的DLC薄膜在离子量为3.0×1017ions/cm2,沉积率为0.1nm/s时具有最小的摩擦因数(<0.1);电流为2.0mA比3.0mA条件下所沉积的DLC薄膜表面光滑;磨损试验后,DLC薄膜的表面只有轻微磨损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C薄膜 碳离子束注入 辅助蒸发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区域多层遗传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超仲 严新平 雷德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1年第3期66-69,共4页
本文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变区域多层遗传算法。本算法把可行域分为若干个区域 ,并按区域分布子群体 ,除了每一个子群体在指定分配的区域中进行基本的遗传操作外 ,还在子群体间按适应度进行选择复制、同区域的子群体间进行交... 本文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变区域多层遗传算法。本算法把可行域分为若干个区域 ,并按区域分布子群体 ,除了每一个子群体在指定分配的区域中进行基本的遗传操作外 ,还在子群体间按适应度进行选择复制、同区域的子群体间进行交叉和群体内部进行变异 ,逐步淘汰较差的区域 ,最终集中在较小的区域进行搜索。经测试函数检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区域多层遗传算法 概率 群体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P复合材料对金属的磨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新泽 萧汉梁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4-26,共3页
在MPX-2000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了EMP复合村料对钢的磨损特性,利用扫描电镜和铁谱分析技术分别分析了它们的磨损表面和磨损微粒。结果表明;EMP表层材料对钢表面的磨损以粘着-依附和金属表面微凸体拉断形式为主;在临界状态下,EMP材料... 在MPX-2000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了EMP复合村料对钢的磨损特性,利用扫描电镜和铁谱分析技术分别分析了它们的磨损表面和磨损微粒。结果表明;EMP表层材料对钢表面的磨损以粘着-依附和金属表面微凸体拉断形式为主;在临界状态下,EMP材料对钢表面产生微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P复合材料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表面粗糙度对低温磁控溅射TiN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白秀琴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57-60,共4页
研究了在低温磁控溅射沉积TiN薄膜过程中,基体表面粗糙度对成膜过程以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磁控溅射沉积处理一般不改变基体原始表面形貌,对基体的机加工状态有遗传性或复制性.摩擦磨损试验表明,随着基体的表面加工精... 研究了在低温磁控溅射沉积TiN薄膜过程中,基体表面粗糙度对成膜过程以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磁控溅射沉积处理一般不改变基体原始表面形貌,对基体的机加工状态有遗传性或复制性.摩擦磨损试验表明,随着基体的表面加工精度提高,表面粗糙度降低,摩擦副的磨损明显减小,摩擦因数也有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低温磁控溅射 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柴油机黑色金属磨损状态分类模型研究
17
作者 赵春华 陈保家 +1 位作者 赵新泽 严新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46-349,共4页
探讨了将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用于船舶柴油机黑色金属磨损状态分类模型的方法和技术.利用已取得的油液监测中黑色金属磨粒数据,首先介绍按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磨损状态分类模型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来改进该模型,以更好能... 探讨了将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用于船舶柴油机黑色金属磨损状态分类模型的方法和技术.利用已取得的油液监测中黑色金属磨粒数据,首先介绍按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磨损状态分类模型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来改进该模型,以更好能依据其预测黑色金属磨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状态 油液监测 分类模型 磨粒 黑色金属 基础 船舶柴油机 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与开拓,推动我国摩擦学研究与应用的更好发展——2010年美国STLE和ASME联合举办的国际摩擦学会议综述
18
作者 严新平 李健 邵天敏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共3页
关键词 机械工程学会 ASME 摩擦学 美国 国际 借鉴 综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r-W/Mo与K4208合金高温磨损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锐 付黎 +2 位作者 袁成清 李巍 顾明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7-92,共6页
以K417为基材,通过氩弧焊堆焊Co-Cr-W、Co-Cr-Mo和K4208合金制备3种试件,采用GW-MS500型高温微动试验台,测试其在不同温度和载荷下的高温磨损性能,并对静试样表面进行SEM观察及能谱分析,检查动试样表面及内部组织。结果表明:堆焊K4208... 以K417为基材,通过氩弧焊堆焊Co-Cr-W、Co-Cr-Mo和K4208合金制备3种试件,采用GW-MS500型高温微动试验台,测试其在不同温度和载荷下的高温磨损性能,并对静试样表面进行SEM观察及能谱分析,检查动试样表面及内部组织。结果表明:堆焊K4208的高温耐磨性总体最优,堆焊Co-Cr-W在相同载荷及温度条件下的磨损量均最大,这是因为Co-Cr-Mo与K4208合金含有Mo元素,高温下可生成一定量具有与MoS2相似高温润滑性能的MoO2,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摩擦因数,提高高温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堆焊 燃气涡轮 耐磨损性能 耐磨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O-BP的船舶油耗预测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乔磊 尹奇志 +2 位作者 姚昌宏 钱巍文 赵福芹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4,共6页
为解决基于传统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船舶油耗预测模型易陷入极小值和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头脑风暴优化(brain storm optimization,B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船舶油耗预测模型(简称BSO-BP模型)。以“维多利... 为解决基于传统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船舶油耗预测模型易陷入极小值和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头脑风暴优化(brain storm optimization,B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船舶油耗预测模型(简称BSO-BP模型)。以“维多利亚凯娅”号内河游船为研究对象,将BSO-BP模型的预测结果与采用传统BP神经网络以及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SA)算法、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船舶油耗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相比,BSO-BP模型预测结果的可决系数R^(2)提高了0.003 9,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0.034 4、0.154 1、0.010 2、0.017 8,说明在船舶油耗预测中BSO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有显著的提升作用;BSO-BP模型预测结果的各项评价指标在所对比的5种模型中均表现最好,说明与SA算法、GA和PSO算法相比,BSO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提升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油耗预测模型 头脑风暴优化(BSO)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