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stridium利用合成气发酵生产生物燃料和化学品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何春 许梦莹 +3 位作者 李炼 王玉洁 王文豪 张甜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7,共6页
综述了利用自产乙醇梭菌(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进行合成气发酵生产生物燃料和化学品的最新进展。自产乙醇梭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菌通过Wood-Ljungdahl途径进行代谢,主要生成乙醇和乙酸。重点介绍了合成气发酵工艺的多... 综述了利用自产乙醇梭菌(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进行合成气发酵生产生物燃料和化学品的最新进展。自产乙醇梭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菌通过Wood-Ljungdahl途径进行代谢,主要生成乙醇和乙酸。重点介绍了合成气发酵工艺的多方面优化,包括培养基组分优化、工艺参数调整、微生物光电催化系统构建、微生物共培养系统等方面,这些技术进一步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最后提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旨在为微生物合成气发酵在生物燃料和化学品生产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产乙醇梭菌 合成气 发酵 乙醇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士蓝类似物衍生的Ni(OH)_(2)-NiOOH修饰电极对葡萄糖的电化学检测
2
作者 张荣琪 周婷 +7 位作者 吴欣 朱裁波 余奥 詹婷婷 陈文博 刘鹏 李曦 段俊新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8-254,共7页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普鲁士蓝类似物(PBA)为前驱体,采用循环伏安法(CV)在碳布(CC)上制备了具有立方框架结构的修饰电极Ni(OH)_(2)-NiOOH/CC,并用于葡萄糖的检测,探讨了柠檬酸钠对其检测性能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Ni(OH)_(2)-NiOOH/CC...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普鲁士蓝类似物(PBA)为前驱体,采用循环伏安法(CV)在碳布(CC)上制备了具有立方框架结构的修饰电极Ni(OH)_(2)-NiOOH/CC,并用于葡萄糖的检测,探讨了柠檬酸钠对其检测性能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Ni(OH)_(2)-NiOOH/CC的峰电流与葡萄糖的浓度在0.1~1665μ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灵敏度高达3045μA·mL·mol^(-1)·cm^(-2),检测限(S/N=3)低至0.02μmol·L^(-1)。同时,Ni(OH)_(2)-NiOOH/CC具有优异的重现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在人血清样品检测中,回收率在98.8%~103.7%之间,表明Ni(OH)_(2)-NiOOH/CC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检测 葡萄糖 Ni(OH)_(2) NIOOH 普鲁士蓝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掺杂TiO_(2)-Fe_(2)O_(3)/C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洁 张佳 +1 位作者 陈连喜 吕博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为寻找一种简便且具有良好孔结构的光催化剂合成路径,提升并拓宽其光催化应用范围,通过将N掺杂的双金属Ti-Fe MOFs在500℃的空气气氛中直接热解制备N掺杂TiO_(2)-Fe_(2)O_(3)/C纳米结构。获得的产物显示出独特的树枝状结构,且具有较大... 为寻找一种简便且具有良好孔结构的光催化剂合成路径,提升并拓宽其光催化应用范围,通过将N掺杂的双金属Ti-Fe MOFs在500℃的空气气氛中直接热解制备N掺杂TiO_(2)-Fe_(2)O_(3)/C纳米结构。获得的产物显示出独特的树枝状结构,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良好的介孔结构。同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证实,在空气条件下煅烧后,衍生物仍保留了N和C成分。此外,将制备的N掺杂树枝状双金属结构多孔材料作为光催化剂用于降解亚甲基蓝(MB)染料。结果表明:N掺杂TiO_(2)-Fe_(2)O_(3)/C比N掺杂非Fe参与的TiO_(2)/C和非N非Fe掺杂TiO_(2)/C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且N掺杂TiO_(2)-Fe_(2)O_(3)/C对MB染料的有效降解率达到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基-MOFs Fe基-MOFs TiO_(2)-Fe_(2)O_(3)/C N掺杂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衍生多功能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应用进展
4
作者 李洁 张佳 +1 位作者 陈连喜 李小鹏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68,73,共5页
TiO_(2)是众所周知的功能性无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于紫外光下在解决当今面临的特殊环境问题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然而,TiO_(2)由于其宽带隙(3.1~3.4eV),只能吸收一小部分的太阳光光谱(λ<387nm),因此,为了将TiO_(2)的光学响应转移到... TiO_(2)是众所周知的功能性无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于紫外光下在解决当今面临的特殊环境问题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然而,TiO_(2)由于其宽带隙(3.1~3.4eV),只能吸收一小部分的太阳光光谱(λ<387nm),因此,为了将TiO_(2)的光学响应转移到可见光范围内,提高光催化活性,改善物质与光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活性位点等问题仍然是需要解决的挑战。简要介绍了TiO_(2)基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MOF衍生功能性TiO_(2)的合成及光催化应用。总结了在改善Ti基新型光催化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等方面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分析了现存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N掺杂TiO_(2) Ti基双金属MOF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F-MOF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洁 张佳 +1 位作者 陈连喜 李小鹏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0-1615,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COF-MOF复合材料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系统介绍了COF-MOF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在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COF-MOF复合材料在实际性能方面的战略优势,提出了COF-MOF复合材料在未来应用面临的挑战,并进行展望。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MOF) 共价有机框架(COF) 复合材料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基催化剂还原Fe(Ⅱ)EDTA-NO络合脱硝液
6
作者 任晓聪 胡紫瑞 张光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6,共10页
Fe(Ⅱ)EDTA络合脱硝法对一氧化氮(NO)具有良好的吸收效果,是脱硝技术重点研究方向,但Fe(Ⅱ)EDTA-NO络合液再生困难限制了它的发展.为达到Fe(II)EDTA络合液循环使用的目的,以阴离子交换树脂IRA900为载体,通过浸渍法负载钯前驱体,经硼氢... Fe(Ⅱ)EDTA络合脱硝法对一氧化氮(NO)具有良好的吸收效果,是脱硝技术重点研究方向,但Fe(Ⅱ)EDTA-NO络合液再生困难限制了它的发展.为达到Fe(II)EDTA络合液循环使用的目的,以阴离子交换树脂IRA900为载体,通过浸渍法负载钯前驱体,经硼氢化钠还原后制备出了Pd/IRA900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等表征表明,Pd/IRA900催化剂中钯纳米微团的平均粒径为2.14nm,Pd0含量为84%(质量分数),对还原Fe(II)EDTA-NO有着良好的催化活性.搭建一套可持续运转的流化床试验装置,评价结果如下:在气相的条件为总流量200L·h^(-1)、NO含量为0.07%(体积分数)、含氧量10%,络合液再生条件为初始浓度0.05mol·L^(-1)、温度60℃、pH=5、液气比6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可以维持脱硝率90%以上稳定运行30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Ⅱ)EDTA-NO 脱硝 络合液 催化剂 阴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光催化抗菌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翔宇 韦文龙 +2 位作者 刘子儒 Pier-Luc Tremblay 张甜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对近年来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光催化抗菌材料进行了梳理,包括掺杂金属纳米粒子的MOFs材料、异质结MOFs材料、卟啉基MOFs材料以及其他MOFs材料,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光催化 抗菌 优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群分布式并行遗传算法解化工多目标优化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潘欣 刘海燕 +2 位作者 廖安 鄢烈祥 史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36-1240,共5页
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在与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结合求解化工多目标优化问题方面耗时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种群分布式的并行遗传算法(populations distributed parallel genetic algorithm,PDPG... 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在与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结合求解化工多目标优化问题方面耗时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种群分布式的并行遗传算法(populations distributed parallel genetic algorithm,PDPGA),将模拟计算任务分配给局域网的多台子节点计算机并行执行。以氯乙烯精制的多目标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选取氯乙烯采出量最大化和系统总能耗最小化为两个目标,低沸塔和高沸塔的质量回流比、塔顶馏出率和塔压6个操作参数为优化变量。分别应用PDPGA和NSGA-II对上述过程进行优化求解,二者的种群规模均设为70,进化代数均设为70,PDPGA使用1主节点和2子节点共3台计算机。结果表明,与直接应用NSGA-II进行串行优化相比,PDPGA优化方法能充分利用闲置的计算机资源、有效提高解得质量和大幅降低优化计算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多目标 优化 模拟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球花状二硫化钼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美娟 沈舒宜 +1 位作者 罗国强 张联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21-1526,共6页
采用二水钼酸钠(Na_2MoO_4·2H_2O)和硫脲(CS(NH_2)_2)分别作为钼源和硫源,通过水热合成法获得球花状二硫化钼,其较佳的水热条件为:180℃下反应48 h,钼硫原子比为1∶4,反应物浓度为0.001 mol·L-1,在100 m L反应釜中的填充体积... 采用二水钼酸钠(Na_2MoO_4·2H_2O)和硫脲(CS(NH_2)_2)分别作为钼源和硫源,通过水热合成法获得球花状二硫化钼,其较佳的水热条件为:180℃下反应48 h,钼硫原子比为1∶4,反应物浓度为0.001 mol·L-1,在100 m L反应釜中的填充体积为90 m L。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利用低温氮吸附BET模型测试了样品的比表面积。结果表明,合成的二硫化钼结晶性良好,平均粒径约为1μm,比表面积约为87 m2·g-1,分布均匀且无明显团聚。通过循环伏安(CV)曲线、恒电流充放电曲线(GCD)、阻抗谱图(EIS)表征其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3 mol·L-1 KOH水相电解液中,单电极比电容可达130.6 F·g-1(扫速为5 m V·s-1)和110.9 F·g-1(电流密度为0.1 A·g-1),界面转移电阻Rct为0.33Ω;循环1 000圈后比电容损失为14.7%。说明采用该水热法合成的二硫化钼可以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酮化衍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食品中的芳香醛
10
作者 崔玉洁 辛国林 +4 位作者 黄露杰 张雨欣 刘俊玲 何振宇 林亚维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380,共7页
芳香醛是食品中一类重要的风味物质,人选芳香醛香料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采用一种新型羟胺BODIPY荧光试剂(NBTH),对芳香醛进行硝酮化衍生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成功实现了食品中5种芳香醛(香草醛、5-... 芳香醛是食品中一类重要的风味物质,人选芳香醛香料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采用一种新型羟胺BODIPY荧光试剂(NBTH),对芳香醛进行硝酮化衍生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成功实现了食品中5种芳香醛(香草醛、5-甲基糠醛、苯丙醛、肉桂醛、1-萘甲醛)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该方法线性范围宽(2~5000 nmol/L),检出限低(LODs≤1 nmol/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01),重复性高(日内RSD≤3.88%和日间RSD≤5.57%)。采用该方法成功在牛奶、酸奶和巧克力样品中检测到了浓度为μg/kg级的香草醛和苯丙醛。上述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并且无需富集或萃取等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对于复杂基质中的醛类物质分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醛 硝酮化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基微流控芯片在癌症标志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程菲 李明 +2 位作者 张友航 吕昭锦 张甜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综述了用于癌症标志物检测的分析方法,包括比色法、荧光法和电化学法,详细探讨了纸基微流控芯片在其中的应用研究,讨论了其面临的挑战,同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癌症标志物 纸基微流控芯片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污水中微塑料的分离、鉴定及其微观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舟影 陈奥飞 +5 位作者 赵胤祺 张中戬 班宜辉 王锦一 黄思唯 刘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7-645,共9页
为研究武汉城市污水中微塑料的分布特点及其表面形貌特征,采用以连续浮选分离装置为基础进行改进设计的微塑料提取装置对污水中微塑料进行分离,通过用65%硝酸和30%过氧化氢混合液(体积比为1∶3)对污水样品进行消解,并采用筛网(300、600... 为研究武汉城市污水中微塑料的分布特点及其表面形貌特征,采用以连续浮选分离装置为基础进行改进设计的微塑料提取装置对污水中微塑料进行分离,通过用65%硝酸和30%过氧化氢混合液(体积比为1∶3)对污水样品进行消解,并采用筛网(300、600、1000目)(100目=0.147 mm)和滤膜(1μm玻璃纤维滤膜和20 nm氧化铝滤膜)分离技术建立起对水体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分离富集方法.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X射能谱分析联用(SEM-EDS)等方法对所提取微塑料颗粒的组成成分、赋存特征、表面形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提取装置的平均回收率在92%以上.②污水中微塑料类型主要为碎片类、泡沫类、薄膜类和纤维类.③FTIR结果证实,该方法所提取的微塑料颗粒中有聚乙烯、聚丙烯等成分,且发现了羰基、聚酯类物质存在,说明提取到的微塑料中可能有可降解塑料颗粒.④SEM-EDS结果显示,各类微塑料表面粗糙、撕裂程度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风化痕迹,并在其表面发现Si、Cu、O、Al、Na、Ca、Ba等元素的富集.研究显示:改进的微塑料分离方法能够实现对污水中微塑料的高效提取;同时,明确了武汉城市污水微塑料的表面形貌特征及赋存特征,为未来武汉城市污水中微塑料污染的针对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分离浮选 微观特征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扫描电镜-X射能谱分析联用(SEM-E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根系解磷DSE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解磷特性
13
作者 班宜辉 莫显通 +3 位作者 王安悦 贾晨越 谭嘉媛 徐舟影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4-1345,共12页
旨在筛选得到甘草根系内高效解磷DSE菌株,为甘草根际土壤改良及生物菌肥的开发提供优质资源。利用难溶性磷培养基从甘草根系中分离DSE菌株,通过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对其进行鉴定,并通过研究DSE在难溶性磷源下的生长特征、生物量、发酵液... 旨在筛选得到甘草根系内高效解磷DSE菌株,为甘草根际土壤改良及生物菌肥的开发提供优质资源。利用难溶性磷培养基从甘草根系中分离DSE菌株,通过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对其进行鉴定,并通过研究DSE在难溶性磷源下的生长特征、生物量、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pH以及磷酸酶活性来分析菌株生长及其解磷能力。结果表明:从野生甘草根系内分离得到9株DSE,经形态及分子鉴定分别为:镰刀菌(Fusarium sp.,D1)、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D2)、小近轴霉(Parasympodiella laxa,D3)、格孢腔菌(Pleosporales sp.,D21)、茎点霉菌(Phoma sp.,D22)、新月弯孢霉菌(Curvularia lunata,D53)、极细枝孢菌(Cladosporium tenuissimum,D325)、仙客来瓶霉(Phialophora cyclaminis,X05)和沙门外瓶柄霉(Exophiala salmonis,C10)。9株DSE在以卵磷脂为磷源的平板上的菌落直径大于磷酸钙;在液体培养下,除菌株D3外,其他菌株在不同磷源下的生物量均表现为磷酸二氢钾>磷酸钙>卵磷脂。9株DSE在卵磷脂和磷酸钙条件下的溶磷量分别为0 mg/L~2.27 mg/L和0.56 mg/L~47.92 mg/L;各菌株对磷酸钙的解磷效果优于卵磷脂,其中菌株D22和D1对磷酸钙的解磷量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菌株D1和D22在以磷酸钙为磷源条件下的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具有较高的磷酸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难溶性磷 解磷菌 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类胶原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迪 郭君慧 +4 位作者 李其昌 尹巧玲 次佩松 樊李红 谢浩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133,共7页
天然组织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存在生物相容性的问题,而目前报道的重组胶原热稳定性及三螺旋水平较差。为此该研究选择毕赤酵母GS115作为异源表达菌株,诱导表达人I型胶原蛋白α1链部分胶原域片段。在C端添加T4 fibritin促折叠序列,利用圆二... 天然组织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存在生物相容性的问题,而目前报道的重组胶原热稳定性及三螺旋水平较差。为此该研究选择毕赤酵母GS115作为异源表达菌株,诱导表达人I型胶原蛋白α1链部分胶原域片段。在C端添加T4 fibritin促折叠序列,利用圆二色谱热变温实验研究T4 fibritin对胶原热稳定性和三螺旋水平的影响,通过细胞增殖—毒性检测和自由基清除率评估了重组类胶原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含有T4 fibritin的重组类胶原1A1C热变性温度提高4℃,且热变温之后胶原能够复性。类胶原1A1和1A1C都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质量浓度5μg/mL时,类胶原1A1C能够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在质量浓度3 mg/mL时,两种方法测得的类胶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19.8%和40.0%。该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重组表达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类胶原蛋白,通过融合端肽的方法使得到的类胶原热变性温度提高到39.9℃,高于人体温度37℃,具有较高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类胶原 毕赤酵母 圆二色谱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离子电池非晶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尚金冰 孙美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98,共21页
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碱金属离子电池日益增长的能量密度、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要求,需要开发具有高可逆容量、长循环稳定和高安全性能的正极材料。短程网络的非晶正极材料因其丰富的离子储存位点和高度各向同性的离子传输通道而表现出高... 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碱金属离子电池日益增长的能量密度、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要求,需要开发具有高可逆容量、长循环稳定和高安全性能的正极材料。短程网络的非晶正极材料因其丰富的离子储存位点和高度各向同性的离子传输通道而表现出高容量和快速的反应动力学,近年来备受关注,为电化学储能开辟了新方向。本文重点关注碱金属离子电池中非晶正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其特点、合成策略和表征手段,以及在储能领域的重要应用。最后,提出了非晶正极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正极 无序结构 碱金属离子电池 表征方法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废水模型的辐照降解特性及干扰效应
16
作者 赵震 李王蕊 +1 位作者 杨淼 其布日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35-3142,共8页
为了阐明复杂组成废水的辐照处理过程中多种共存污染物同时存在对目标污染物降解产生的干扰作用,根据典型抗生素废水的组成,构建了一种多元污染模型,并设计了不同条件下辐照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电离辐照可以有效地改善头孢抗生素废水的水... 为了阐明复杂组成废水的辐照处理过程中多种共存污染物同时存在对目标污染物降解产生的干扰作用,根据典型抗生素废水的组成,构建了一种多元污染模型,并设计了不同条件下辐照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电离辐照可以有效地改善头孢抗生素废水的水质,经过5kGy辐照后污染模型的COD和TOC分别降低了15.4%和13.9%.目标污染物头孢噻肟钠(CTX)纯水溶液经过5kGy辐照后降解率可达到93%以上.污染模型中的共存物质会均对CTX的辐照降解产生某种程度的干扰作用,且干扰效应的强弱与相对浓度并无明显相关性.5kGy剂量下,CTX在污染模型中的降解率比在纯水中降低了11.8%.各共存物单独存在时(二元模型)和同时存在时(多元模型)对CTX降解的干扰方式存在差异.共存物单独存在时对CTX降解影响最大的化合物是苯并噻唑、硫脲和MIBK,其干扰效应Δk_(p)分别为0.18、0.14和0.12;而同时存在时对CTX降解干扰效应最大的化合物是硫脲、苯并噻唑和二甲苯,其去干扰效应Δk_(n)分别为0.22、0.17和0.03.不同化合物与自由基反应的先后顺序以及各共存物间的交互作用会对CTX的降解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实际废水 竞争反应 苯并噻唑 硫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3)N_(4)/CDs/4A分子筛凝胶成型工艺研究
17
作者 贾伯涵 夏涛 杨淼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8-103,共6页
采用海藻酸钠与钙离子凝胶体系探索C_(3)N_(4)/CDs/4A分子筛的成型工艺。研究发现,浆料通过内径为1.2 mm和1.6 mm的针头滴入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钙溶液中时,颗粒呈良好球形。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1%、C_(3)N_(4)/CDs/4A分子筛质量分数为10%... 采用海藻酸钠与钙离子凝胶体系探索C_(3)N_(4)/CDs/4A分子筛的成型工艺。研究发现,浆料通过内径为1.2 mm和1.6 mm的针头滴入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钙溶液中时,颗粒呈良好球形。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1%、C_(3)N_(4)/CDs/4A分子筛质量分数为10%时,成型颗粒对亚甲基蓝吸附率最高。在浆料中加入高岭土可增强成型颗粒机械强度但吸附能力降低,高岭土含量为7%时颗粒循环使用4次仍有81.1%的吸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碳/碳点/4A分子筛 染料 吸附 凝胶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漆酚环氧基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18
作者 夏雪 魏铭 +3 位作者 朱飞 王旭 廖虎 丁方煜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04-209,共6页
以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FAS)为疏水改性剂处理纳米氧化锌(ZnO),制备出具有超疏水特性的氟化纳米氧化锌(F-ZnO)。分别将半固化的无溶剂环氧(EP)、无溶剂漆酚改性环氧(UEP)以及无溶剂漆酚/硅改性环氧(SUEP)作为复合涂层的预涂层,并借... 以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FAS)为疏水改性剂处理纳米氧化锌(ZnO),制备出具有超疏水特性的氟化纳米氧化锌(F-ZnO)。分别将半固化的无溶剂环氧(EP)、无溶剂漆酚改性环氧(UEP)以及无溶剂漆酚/硅改性环氧(SUEP)作为复合涂层的预涂层,并借助喷涂法制备出一款具有优异防腐性的超疏水复合涂层。结果表明:当FAS与ZnO的质量比为1.5∶1时,所制备的F-ZnO呈现超疏水性,其粒径约为50nm,且分散性良好;在以SUEP作为预涂层的条件下,所制复合涂层的接触角可达155.5°,同时具有优异的防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氧化锌 无溶剂 环氧树脂 喷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漆酚糠醛环氧带锈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朱飞 魏铭 +3 位作者 夏雪 王旭 廖虎 赵晓乐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20-224,共5页
以漆酚糠醛改性环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引入一种新型没食子酸酯转锈剂,选择合适的颜填料和助剂,制备了一种能够在含有少量锈层的钢铁上使用的无溶剂带锈涂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分... 以漆酚糠醛改性环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引入一种新型没食子酸酯转锈剂,选择合适的颜填料和助剂,制备了一种能够在含有少量锈层的钢铁上使用的无溶剂带锈涂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及电化学交流阻抗表征涂层与锈层作用结果及其防腐性能。结果显示,涂层与铁锈能够有效作用,涂膜附着力1级,耐冲击50 cm,柔韧性1 mm,硬度3 H,阻抗模数达4×10^(9)Ω·cm^(2),涂膜表面平整、结构紧密,可以有效阻止锈蚀,涂层成膜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环保和防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锈涂料 无溶剂 漆酚 环氧树脂 没食子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固低粘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0
作者 廖虎 魏铭 +4 位作者 林泳岐 王旭 朱飞 夏雪 黄挺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49-354,共6页
以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作为可聚合乳化剂,搭配吐温-80作为复合乳化剂,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高固低粘丙烯酸酯无皂乳液。探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等影响因素对乳液... 以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作为可聚合乳化剂,搭配吐温-80作为复合乳化剂,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高固低粘丙烯酸酯无皂乳液。探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等影响因素对乳液固含量、粘度、凝胶率、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粒径、透射电镜(TEM)、凝胶色谱(GPC)等对乳液及涂膜进行结构与成分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3.5 h、反应温度为77℃、搅拌速度为300 r/min时,制备的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固含量可达60.29%,粘度为125 mPa·s,凝胶率较低仅0.93%,稳定性达标。反应性乳化剂完全聚合,成功接枝至聚合物主链,乳胶粒形貌呈现核壳球状,粒径为371.8 nm,大小适中,有助于形成紧密的堆积结构。粒径分布(PDI)和Zeta电位分别为0.055 mV和-44.9 mV,体系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电荷稳定性,可以实现体系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低粘 无皂乳液 丙烯酸酯 可聚合性乳化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