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7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怀中
饶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31-33,共3页
坚持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意义在于 :拓展传统伦理道德的调节范围 ,达成科学技术发展中真善美的统一 ,把握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
伦理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基因工程对人类社会的主要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毛传清
祝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7,共2页
基因是决定一个生物物种所有生命现象的最基本因子,随着人类对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学、医学、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应用,从而对杜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基因工程
人类社会
影响
技术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的特点解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文道贵
《理论月刊》
2004年第1期141-143,共3页
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产生于改革开放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他们与工农阶级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和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他们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新社会阶层成员的身份和职业具有非稳定性特点,变动频繁;他们大多就业于新...
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产生于改革开放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他们与工农阶级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和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他们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新社会阶层成员的身份和职业具有非稳定性特点,变动频繁;他们大多就业于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领域,年轻化、知识化特征明显,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他们与工农阶级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存在着大量的非对抗性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社会阶层
特点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
被引量:
4
4
作者
毛传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26,33,共8页
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相继经历了萌芽、受挫、恢复探索、理论形成、初步建立、完善成熟等六个发展阶段,特别是提出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之后就开始了这一探索过程,毛泽...
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相继经历了萌芽、受挫、恢复探索、理论形成、初步建立、完善成熟等六个发展阶段,特别是提出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之后就开始了这一探索过程,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所取得的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萌芽阶段,是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源头和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泽民与毛泽东、邓小平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之比较
被引量:
1
5
作者
邓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34,共3页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如何处理国家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中央与地方权益关系的组织基础、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都十分重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对此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如何处理国家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中央与地方权益关系的组织基础、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都十分重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对此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历史使命的不同,他们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认识、分析和解决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他们的理论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既不断继承又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毛泽东
邓小平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唐代官员选任制度中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
1
6
作者
邓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40,共4页
中国古代的官员制度有着完善的体系与博大精深的内涵。它经历过数千年岁月与一代又一代王朝的洗礼,始终有效地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有力统治。中国古代人事行政对中国长期统一、强盛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官员管理制度对现代西方文官...
中国古代的官员制度有着完善的体系与博大精深的内涵。它经历过数千年岁月与一代又一代王朝的洗礼,始终有效地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有力统治。中国古代人事行政对中国长期统一、强盛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官员管理制度对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唐代是中国封建盛世,典章制度完备定型。唐代官制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制度高度发达和完善的重要标志,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唐代官员选任制度中所强调的公平竞争、分科取士、择优录用、选贤任官、依法课吏的原则,为古代官吏机制注入了全新的血液。从现代人事管理角度进行评析,可以从中得出启示,找出其对当代可以吸取借鉴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官制
唐代
选任制度
特点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基本内容初探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运祥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1,共3页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系及其发展状态,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明确概念来表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系及其发展状态,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明确概念来表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主要围绕基本任务目标、指导思想、原则与基本前提、本质核心、基本制度、运行秩序和实现条件等方面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科学精神的内涵
被引量:
2
8
作者
艾靓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61-63,共3页
从怀疑和批判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开拓与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本质和灵魂、谦恭和宽容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执着与献身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科学精神的内涵。
关键词
科学精神
怀疑
批判
开拓
创新
谦恭
宽容
执着
献身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弘扬科学精神 建设科学文明
9
作者
杨怀中
陈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1,共3页
当前,科学道德失范现象日趋严重,科学文明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采取措施加强科学文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科学文明重在建设,反对学术腐败,遏制乃至彻底铲除科学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倡导科学道德、建立健全科学法规...
当前,科学道德失范现象日趋严重,科学文明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采取措施加强科学文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科学文明重在建设,反对学术腐败,遏制乃至彻底铲除科学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倡导科学道德、建立健全科学法规,在全社会营造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的良好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文明
科学精神
科学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高度统一
10
作者
龙士云
昌灏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11,共2页
社会主义理论价值就是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所确认的价值目标或价值取向 ,实践价值就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过程中存在着实践价值偏离理论价值的问题。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失败就是因为这种偏离。...
社会主义理论价值就是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所确认的价值目标或价值取向 ,实践价值就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过程中存在着实践价值偏离理论价值的问题。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失败就是因为这种偏离。“三个代表”牢牢抓住了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根本途径和基础 ,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全面内容 ,科学地确立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主体 ,为社会主义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统一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理论价值
实践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对中德关系的影响
11
作者
肖建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591-597,共7页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进程 ,其间中德关系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辛亥革命大大冲击了德国的侵华权益 ,也在客观上促使中德关系走向稳定与互利 ,而辛亥革命的基本精神又促使中德关系最终走向平等。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中德关系
中国
德国
外交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何利用后现代主义
12
作者
聂微菁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9-412,共4页
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许多方面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揭露和解构,这对在“全球化”背景下正在建设自己特色,并力图通过引进、吸收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许多方面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揭露和解构,这对在“全球化”背景下正在建设自己特色,并力图通过引进、吸收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对待后现代主义要把握后现代主义主流和本质,用积极的态度利用后现代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小康社会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们党是在解决历史大课题中把中国社会历史推向前进的
13
作者
龚时中
《理论月刊》
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
毛泽 东 提出 了新 民 主主 义革 命 和社 会主 义 改造 的理 论 ,解决 了“ 怎样 救中 国 和 中 国向 何 处 去 ”的 历史大 课题 ,邓 小平 提出 了 建设 有中 国 特色 的社 会 主义 理论 ,解 决了“ 什 么是 社会 主 义和 怎样 建 设...
毛泽 东 提出 了新 民 主主 义革 命 和社 会主 义 改造 的理 论 ,解决 了“ 怎样 救中 国 和 中 国向 何 处 去 ”的 历史大 课题 ,邓 小平 提出 了 建设 有中 国 特色 的社 会 主义 理论 ,解 决了“ 什 么是 社会 主 义和 怎样 建 设社 会主 义 ”的 历史大 课题 ,江 泽民 提出 了“ 三个 代表 ”重 要思 想,解决 了 在 新的 历 史 环 境和 条 件 下“ 建 设一 个 什 么 样的 党 和 怎 样建设 党”的 历史 大课 题 。历 史大 课 题的 产生 和 解决 反 映了 历 史 发 展的 客 观 规 律性 ,我 们党 正 是 在 解决 历 史 大 课题中 把中 国社 会 历史 推向 前 进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大课题
中国共产党
中国社会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弘扬科学精神 发展科技事业
14
作者
王世赏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10期93-94,共2页
科学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科技事业是科学精神的社会认同,科学精神是科技事业的核心,科学成果是科学精神与科技事业的结晶。科学精神是科技事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科学越向前发展,就越需要科学精神。发展科技事业,...
科学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科技事业是科学精神的社会认同,科学精神是科技事业的核心,科学成果是科学精神与科技事业的结晶。科学精神是科技事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科学越向前发展,就越需要科学精神。发展科技事业,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不仅需要具备科技才能,同时需要有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精神
科技事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理论体系
15
作者
毛传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2-54,59,共4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它包括哲学基础、理论基础、原则方针和具体政策等四个层次的内容。但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知识分子本身的变化 ,知识分子政策的个别论断和有些具体政策已经落后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它包括哲学基础、理论基础、原则方针和具体政策等四个层次的内容。但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知识分子本身的变化 ,知识分子政策的个别论断和有些具体政策已经落后于实践。事实上 ,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优秀部分 ,因此 ,把知识分子作为客体的政策即“政治上充分信任、生活上关心照顾、工作上放手使用”的提法早已过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
中国共产党
知识分子政策
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江泽民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
被引量:
1
16
作者
刘伟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18-20,共3页
江泽民同志创立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既包括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要性的阐述,又包括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即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辩证结...
江泽民同志创立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既包括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要性的阐述,又包括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即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辩证结合的原则以及具体途径即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等内容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
核心
原则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对社会福利的重要作用与影响探析
被引量:
1
17
作者
刘伟
《理论月刊》
2004年第2期77-79,共3页
环境与社会福利息息相关。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载体,为人类维持生存和继续发展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是人类享受社会福利的前提和基础,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却给社会福利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人们要想幸福美满、身心...
环境与社会福利息息相关。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载体,为人类维持生存和继续发展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是人类享受社会福利的前提和基础,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却给社会福利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人们要想幸福美满、身心愉悦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就必须正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切实保护好环境,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社会福利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用主义与当代美国人的价值观
被引量:
3
18
作者
侯俊
陈坚达
陈爱莲
《理论月刊》
2004年第5期65-67,共3页
实用主义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哲学流派,它强调哲学要立足于社会现实,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已被美国大众广为接受,成为美国人生活方式和求生手段的重要思想基础。本文通过阐述实用主义的内涵以及所产生的时...
实用主义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哲学流派,它强调哲学要立足于社会现实,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已被美国大众广为接受,成为美国人生活方式和求生手段的重要思想基础。本文通过阐述实用主义的内涵以及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一方面旨在探讨与实用主义思想密切相联的民族精神及当代美国人的价值观,以便人们更进一步加深对实用主义理论实质的把握和理解;另一方面指出实用主义所倡导的价值准则都是立足于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对此应加以鉴别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主义
行动
实效
进取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精神环境
被引量:
2
19
作者
曲鲁捷
王世超
柯华
《理论月刊》
200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环境污染早已引起世界的重视,精神环境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同样遭受着各种污染。精神环境的优化对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对精神环境的客观存在、精神环境污染及其成因...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环境污染早已引起世界的重视,精神环境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同样遭受着各种污染。精神环境的优化对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对精神环境的客观存在、精神环境污染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理论上对传统环境观进行了某些方面的突破,力图证明精神环境是一种影响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实在,用求实的理论态度说明精神环境损害及污染的客观实在性,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一个新的探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精神环境
污染
精神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民主”思潮考析——中国现代经济思想研究之三
被引量:
6
20
作者
黄岭峻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经济民主”是滥觞于清末民初、形成于抗战前夕,并在40年代达至高潮的一种思潮,对中国现代思想界影响甚大。它与“政治民主”相对,认为只有基于经济平等的政治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这一思潮的形成,既有苏俄经济模式的影响,也有“唯科...
“经济民主”是滥觞于清末民初、形成于抗战前夕,并在40年代达至高潮的一种思潮,对中国现代思想界影响甚大。它与“政治民主”相对,认为只有基于经济平等的政治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这一思潮的形成,既有苏俄经济模式的影响,也有“唯科学主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民主
政治民主
苏联
欧美
中国思想界
唯科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怀中
饶欣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31-33,共3页
文摘
坚持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意义在于 :拓展传统伦理道德的调节范围 ,达成科学技术发展中真善美的统一 ,把握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
伦理意义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thical significance
分类号
B82-057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基因工程对人类社会的主要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毛传清
祝娟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7,共2页
文摘
基因是决定一个生物物种所有生命现象的最基本因子,随着人类对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学、医学、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应用,从而对杜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基因工程
人类社会
影响
技术伦理学
Keywords
the gene project
human society
effect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B82-057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的特点解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文道贵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4年第1期141-143,共3页
文摘
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产生于改革开放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他们与工农阶级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和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他们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新社会阶层成员的身份和职业具有非稳定性特点,变动频繁;他们大多就业于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领域,年轻化、知识化特征明显,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他们与工农阶级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存在着大量的非对抗性矛盾。
关键词
新社会阶层
特点
研究
分类号
D6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
被引量:
4
4
作者
毛传清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26,33,共8页
文摘
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相继经历了萌芽、受挫、恢复探索、理论形成、初步建立、完善成熟等六个发展阶段,特别是提出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之后就开始了这一探索过程,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所取得的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萌芽阶段,是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源头和起点。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Key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Planned Economy
分类号
F123.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泽民与毛泽东、邓小平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之比较
被引量:
1
5
作者
邓文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34,共3页
文摘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如何处理国家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中央与地方权益关系的组织基础、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都十分重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对此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历史使命的不同,他们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认识、分析和解决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他们的理论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既不断继承又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江泽民
毛泽东
邓小平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比较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唐代官员选任制度中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
1
6
作者
邓文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40,共4页
文摘
中国古代的官员制度有着完善的体系与博大精深的内涵。它经历过数千年岁月与一代又一代王朝的洗礼,始终有效地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有力统治。中国古代人事行政对中国长期统一、强盛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官员管理制度对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唐代是中国封建盛世,典章制度完备定型。唐代官制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制度高度发达和完善的重要标志,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唐代官员选任制度中所强调的公平竞争、分科取士、择优录用、选贤任官、依法课吏的原则,为古代官吏机制注入了全新的血液。从现代人事管理角度进行评析,可以从中得出启示,找出其对当代可以吸取借鉴的内容。
关键词
古代官制
唐代
选任制度
特点
评价
分类号
D691.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基本内容初探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运祥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1,共3页
文摘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系及其发展状态,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明确概念来表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主要围绕基本任务目标、指导思想、原则与基本前提、本质核心、基本制度、运行秩序和实现条件等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理论创新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科学精神的内涵
被引量:
2
8
作者
艾靓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61-63,共3页
文摘
从怀疑和批判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开拓与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本质和灵魂、谦恭和宽容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执着与献身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科学精神的内涵。
关键词
科学精神
怀疑
批判
开拓
创新
谦恭
宽容
执着
献身
内涵
分类号
G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弘扬科学精神 建设科学文明
9
作者
杨怀中
陈艳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1,共3页
文摘
当前,科学道德失范现象日趋严重,科学文明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采取措施加强科学文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科学文明重在建设,反对学术腐败,遏制乃至彻底铲除科学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倡导科学道德、建立健全科学法规,在全社会营造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
科学文明
科学精神
科学道德
分类号
G311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高度统一
10
作者
龙士云
昌灏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11,共2页
文摘
社会主义理论价值就是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所确认的价值目标或价值取向 ,实践价值就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过程中存在着实践价值偏离理论价值的问题。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失败就是因为这种偏离。“三个代表”牢牢抓住了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根本途径和基础 ,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全面内容 ,科学地确立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主体 ,为社会主义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统一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针。
关键词
三个代表
理论价值
实践价值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对中德关系的影响
11
作者
肖建东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591-597,共7页
文摘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进程 ,其间中德关系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辛亥革命大大冲击了德国的侵华权益 ,也在客观上促使中德关系走向稳定与互利 ,而辛亥革命的基本精神又促使中德关系最终走向平等。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中德关系
中国
德国
外交关系
Keywords
Revolution in China
the Relationship of China and Germany
Steady
Interbenefit
Equality
分类号
D829.516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何利用后现代主义
12
作者
聂微菁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9-412,共4页
文摘
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许多方面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揭露和解构,这对在“全球化”背景下正在建设自己特色,并力图通过引进、吸收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对待后现代主义要把握后现代主义主流和本质,用积极的态度利用后现代主义。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小康社会
现代化
Keywords
post-modernism
well-off society
modernization
分类号
D61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B50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们党是在解决历史大课题中把中国社会历史推向前进的
13
作者
龚时中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
文摘
毛泽 东 提出 了新 民 主主 义革 命 和社 会主 义 改造 的理 论 ,解决 了“ 怎样 救中 国 和 中 国向 何 处 去 ”的 历史大 课题 ,邓 小平 提出 了 建设 有中 国 特色 的社 会 主义 理论 ,解 决了“ 什 么是 社会 主 义和 怎样 建 设社 会主 义 ”的 历史大 课题 ,江 泽民 提出 了“ 三个 代表 ”重 要思 想,解决 了 在 新的 历 史 环 境和 条 件 下“ 建 设一 个 什 么 样的 党 和 怎 样建设 党”的 历史 大课 题 。历 史大 课 题的 产生 和 解决 反 映了 历 史 发 展的 客 观 规 律性 ,我 们党 正 是 在 解决 历 史 大 课题中 把中 国社 会 历史 推向 前 进的 。
关键词
历史大课题
中国共产党
中国社会历史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弘扬科学精神 发展科技事业
14
作者
王世赏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10期93-94,共2页
文摘
科学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科技事业是科学精神的社会认同,科学精神是科技事业的核心,科学成果是科学精神与科技事业的结晶。科学精神是科技事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科学越向前发展,就越需要科学精神。发展科技事业,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不仅需要具备科技才能,同时需要有科学精神。
关键词
科学精神
科技事业
发展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理论体系
15
作者
毛传清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2-54,59,共4页
文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它包括哲学基础、理论基础、原则方针和具体政策等四个层次的内容。但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知识分子本身的变化 ,知识分子政策的个别论断和有些具体政策已经落后于实践。事实上 ,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优秀部分 ,因此 ,把知识分子作为客体的政策即“政治上充分信任、生活上关心照顾、工作上放手使用”的提法早已过时 。
关键词
人才
中国共产党
知识分子政策
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分类号
D663.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江泽民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
被引量:
1
16
作者
刘伟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18-20,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2001C49)
文摘
江泽民同志创立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既包括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要性的阐述,又包括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即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辩证结合的原则以及具体途径即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等内容的阐述。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
核心
原则
途径
分类号
D037.4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对社会福利的重要作用与影响探析
被引量:
1
17
作者
刘伟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4年第2期77-79,共3页
文摘
环境与社会福利息息相关。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载体,为人类维持生存和继续发展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是人类享受社会福利的前提和基础,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却给社会福利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人们要想幸福美满、身心愉悦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就必须正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切实保护好环境,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环境
社会福利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61.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用主义与当代美国人的价值观
被引量:
3
18
作者
侯俊
陈坚达
陈爱莲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华中师范
大学
体育
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4年第5期65-67,共3页
文摘
实用主义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哲学流派,它强调哲学要立足于社会现实,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已被美国大众广为接受,成为美国人生活方式和求生手段的重要思想基础。本文通过阐述实用主义的内涵以及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一方面旨在探讨与实用主义思想密切相联的民族精神及当代美国人的价值观,以便人们更进一步加深对实用主义理论实质的把握和理解;另一方面指出实用主义所倡导的价值准则都是立足于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对此应加以鉴别和批判。
关键词
实用主义
行动
实效
进取
价值观
分类号
B82-064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精神环境
被引量:
2
19
作者
曲鲁捷
王世超
柯华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文摘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环境污染早已引起世界的重视,精神环境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同样遭受着各种污染。精神环境的优化对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对精神环境的客观存在、精神环境污染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理论上对传统环境观进行了某些方面的突破,力图证明精神环境是一种影响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实在,用求实的理论态度说明精神环境损害及污染的客观实在性,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一个新的探讨领域。
关键词
环境
精神环境
污染
精神文明
分类号
D0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民主”思潮考析——中国现代经济思想研究之三
被引量:
6
20
作者
黄岭峻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文摘
“经济民主”是滥觞于清末民初、形成于抗战前夕,并在40年代达至高潮的一种思潮,对中国现代思想界影响甚大。它与“政治民主”相对,认为只有基于经济平等的政治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这一思潮的形成,既有苏俄经济模式的影响,也有“唯科学主义”的作用。
关键词
经济民主
政治民主
苏联
欧美
中国思想界
唯科学主义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义
杨怀中
饶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基因工程对人类社会的主要影响
毛传清
祝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的特点解析
文道贵
《理论月刊》
200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
毛传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江泽民与毛泽东、邓小平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之比较
邓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略论唐代官员选任制度中的科学内涵
邓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基本内容初探
李运祥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科学精神的内涵
艾靓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弘扬科学精神 建设科学文明
杨怀中
陈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社会主义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高度统一
龙士云
昌灏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辛亥革命对中德关系的影响
肖建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何利用后现代主义
聂微菁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我们党是在解决历史大课题中把中国社会历史推向前进的
龚时中
《理论月刊》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弘扬科学精神 发展科技事业
王世赏
《湖北社会科学》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理论体系
毛传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浅析江泽民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
刘伟
《湖北社会科学》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环境对社会福利的重要作用与影响探析
刘伟
《理论月刊》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实用主义与当代美国人的价值观
侯俊
陈坚达
陈爱莲
《理论月刊》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精神环境
曲鲁捷
王世超
柯华
《理论月刊》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经济民主”思潮考析——中国现代经济思想研究之三
黄岭峻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