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ON的超低时延技术方案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启芳 张宇 周泉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随着各种互联网新兴业务的崛起以及无源光网络(PON)在行业应用场景的延伸,作为第五代固定网络(F5G)代表技术的PON,需要不断演进升级才能满足未来网络的需求。其中,PON的时延是迫切要改善的关键网络性能指标,故文章对PON的低时... 【目的】随着各种互联网新兴业务的崛起以及无源光网络(PON)在行业应用场景的延伸,作为第五代固定网络(F5G)代表技术的PON,需要不断演进升级才能满足未来网络的需求。其中,PON的时延是迫切要改善的关键网络性能指标,故文章对PON的低时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方法】文章首先总结了当下PON在低时延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导致PON时延较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分别是因光网络单元(ONU)带宽分配机制引入的上行固有时延和因ONU注册/测距机制引入的上行随机时延。因此,文章提出了基于单帧多突发技术和独立注册通道技术的两种超低时延技术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结果】通过验证分析,对于单帧多突发技术的低时延技术方案,结合时延和带宽利用率两个性能指标综合来看,1/4调度周期表现最优,但会牺牲小部分带宽,比较适合传输对时延敏感而带宽不敏感的业务;对于独立注册通道技术的低时延技术方案,由于引入了额外的波长用于ONU注册/测距通道,可以完全消除正常业务通道因注册/测距的静默窗口引入的额外时延和抖动。【结论】综合而言,文章所探讨的基于PON的超低时延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降低PON的时延,有助于促进虚拟现实(VR)类等新兴业务的规模商用和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超低时延技术 虚拟现实 工业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激光软钎焊温度测量的高精度红外辐射测温装置
2
作者 李明超 闫宽 +3 位作者 张聪 胡记伟 欧锴 陈绪兵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在激光软钎焊加工过程中,实时精准测量焊点温度并调节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对于保证焊接质量至关重要。为避免因温度测量误差过大或测量速度过慢导致的焊点焦灼、虚焊和假焊等故障,本文设计了用于激光软钎焊的高精度红外辐射测温装置... 在激光软钎焊加工过程中,实时精准测量焊点温度并调节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对于保证焊接质量至关重要。为避免因温度测量误差过大或测量速度过慢导致的焊点焦灼、虚焊和假焊等故障,本文设计了用于激光软钎焊的高精度红外辐射测温装置。首先描述了红外辐射测温装置的原理,并阐述了红外辐射信号转换电路设计方法,其次介绍了本文中所用的无限脉冲响应Butterworth型滤波器信号处理方法——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Butterworth型;最后,通过实验分析并验证了本装置的性能。实验表明,本装置适用于激光软钎焊焊点温度的非接触测量,在标准黑体炉70~260℃范围内测试区间,误差基本处于±2℃之内,最大误差为2%,在激光软钎焊加工过程中,整体平均误差小于0.8%,可广泛应用于激光软钎焊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软钎焊 红外辐射 高精度测温 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辅助空地协同无定形组网仿真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尚静 田锦 +2 位作者 马冀 庄琲 肖志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现有无线通信网络正在从“以基站为中心的”蜂窝化组网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无定形组网演进。然而,现有的无定形组网技术其组网的灵活性受限于地面基站的部署位置。针对现有无定形组网技术灵活性受限的问题,提出了空地协同无定形组网技... 现有无线通信网络正在从“以基站为中心的”蜂窝化组网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无定形组网演进。然而,现有的无定形组网技术其组网的灵活性受限于地面基站的部署位置。针对现有无定形组网技术灵活性受限的问题,提出了空地协同无定形组网技术。通过采用以用户的需求驱动无人机中继悬停部署实现地理空间层面无定形组网,采用“控制覆盖与业务覆盖解耦”“上行覆盖和下行覆盖解耦”实现逻辑层面的无定形组网。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无人机中继服务之后,边缘用户的控制平面时延平均下降了21%,业务平面时延平均下降了19%,证明了空地协同无定形组网能够提升小区边缘用户的业务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形组网 无人机辅助蜂窝通信 空地协同 性能建模 仿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概述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铿 张宇 +1 位作者 黄勇 田智炜 《光通信研究》 2023年第3期1-5,52,共6页
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涉及用于支撑在各行业及领域中智能制造的物联网通用设施。这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独立于产品和特定工厂中的生产流程。文章通过阐述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框架和特性,为服务提供商按照... 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涉及用于支撑在各行业及领域中智能制造的物联网通用设施。这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独立于产品和特定工厂中的生产流程。文章通过阐述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框架和特性,为服务提供商按照智能制造的需求进行系统集成提供帮助,并融入现有和新开发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从而为智能制造利益相关方在应用过程中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工业互联网 基础设施 框架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