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黄温度对烤烟烘烤过程中生理指标及烤后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6
1
作者 王爱华 徐秀红 +5 位作者 王松峰 毕庆文 汪建 孙福山 王传义 王晓宾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7-31,共5页
用温湿度自控烤箱研究了变黄温度对烤烟烘烤过程中生理指标变化及烤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6℃,38℃,40℃3个变黄温度处理的淀粉酶活性在整个烘烤过程中,出现了2个峰值;总体上温度调控表现为变黄温度越低,淀粉酶活性持续时间越长,且在... 用温湿度自控烤箱研究了变黄温度对烤烟烘烤过程中生理指标变化及烤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6℃,38℃,40℃3个变黄温度处理的淀粉酶活性在整个烘烤过程中,出现了2个峰值;总体上温度调控表现为变黄温度越低,淀粉酶活性持续时间越长,且在变黄中期之前其酶活性也越高。在烘烤0~36h,烟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表现为40℃变黄处理>38℃变黄处理>36℃变黄处理;之后以40℃变黄处理的PPO活性降幅最大,酶活性丧失最早,36℃变黄处理变化幅度最小,酶活性持续时间最长。膜脂过氧化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强,且高温变黄比低温变黄下反应更快。较高的变黄温度有利于叶绿素降解更彻底,烘烤末期40℃变黄处理使类胡萝卜素降解最快。烤后烟叶质量以38℃变黄处理综合表现最优,40℃变黄处理次之,36℃变黄处理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变黄温度 生理指标 烤后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湿度发酵条件对晒黄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于建军 杨永锋 +4 位作者 李琳 王豹祥 刘学芝 庞天河 郭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79-282,共4页
为探讨不同温湿度发酵条件对宁乡晒黄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选取上部叶和中部叶,在4种温湿度发酵条件下发酵30d,利用气质联用法测定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测6类中性致香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赖百当类转... 为探讨不同温湿度发酵条件对宁乡晒黄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选取上部叶和中部叶,在4种温湿度发酵条件下发酵30d,利用气质联用法测定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测6类中性致香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赖百当类转化产物增加最多,其次为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胡萝卜素转化产物、类西柏烷类转化产物、苯丙氨酸转化产物,新植二烯略有降低。不同温湿度发酵条件下,以中温高湿的发酵条件在20~24d中性致香物质增幅较大,而中温低湿或低温中湿条件下中性致香物质缓慢增加,拉长了发酵时间,高温中湿不利于生成致香物质的积累,同时内含物消耗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乡晒黄烟 发酵 温度 湿度 中性致香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烤过程中湿度条件对烤烟生理指标及烤后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6
3
作者 王松峰 王爱华 +5 位作者 毕庆文 汪健 徐秀红 王传义 孙福山 王晓宾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8年第5期52-56,共5页
对不同湿度条件下烤烟烘烤过程中主要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烘烤前48h,低湿处理淀粉酶活性较高,淀粉降解快,之后,则以高湿处理淀粉酶活性较高,淀粉降解快,最后淀粉残留量最低;多酚氧化酶(PPO)在烘烤48h以前,低湿处理其活性最... 对不同湿度条件下烤烟烘烤过程中主要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烘烤前48h,低湿处理淀粉酶活性较高,淀粉降解快,之后,则以高湿处理淀粉酶活性较高,淀粉降解快,最后淀粉残留量最低;多酚氧化酶(PPO)在烘烤48h以前,低湿处理其活性最低,中湿处理次之,高湿处理最高,72h之后,低湿处理的PPO活性最高;高湿条件下有助于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各湿度处理对叶绿素降解影响不太明显。高湿处理利于还原糖的提高和淀粉的降低,且调节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到适宜的范围内,但高湿处理评吸质量相对较差;以低湿处理评吸质量相对最好;中湿处理的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烘烤 湿度 生理指标 烤后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烤烟烟叶TSN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宫长荣 王娜 +1 位作者 司辉 程多福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对烤烟烟叶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烟草特有的亚硝胺(TSNA)的含量随硝态氮含量增加而增加,而总氮、蛋白质和烟碱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不同部位的烟叶中... 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对烤烟烟叶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烟草特有的亚硝胺(TSNA)的含量随硝态氮含量增加而增加,而总氮、蛋白质和烟碱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不同部位的烟叶中其硝酸盐、亚硝酸盐和TSNA的含量排序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硝态氮与铵态氮适宜的质量比为5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烤烟 烟叶TSNA含量 烟草特有亚硝胺 硝态氮 铵态氮 氮肥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雄晒黄烟在湖北试种后农艺性状和工艺质量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何结望 吴风光 +4 位作者 王建新 程炳发 陈祖刚 云月利 蔡德田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26,45,共7页
应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 ,结合气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对南雄晒黄烟、黄冈晒黄烟、和引进到黄冈毗邻的新州试种的南雄晒烟进行了二氯甲烷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 ,并采用内标法测定了主要致香成分的相对含量。通过 ... 应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 ,结合气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对南雄晒黄烟、黄冈晒黄烟、和引进到黄冈毗邻的新州试种的南雄晒烟进行了二氯甲烷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 ,并采用内标法测定了主要致香成分的相对含量。通过 2 0 0 0~ 2 0 0 2年的田间试验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试种后晒烟农艺性状和外观物理特性上与南雄晒烟较相似且整体略逊 ,但香气香型发生了一定变化 ,其致香成分种类和数量与黄冈晒烟更接近。在新州引进南雄晒烟并没有种植出符合工业品质质量要求的南雄晒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雄晒黄烟 农艺性状 同时蒸馏萃取 致香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酸性成分的因子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于建军 杨寒文 +2 位作者 毕庆文 王海明 黎根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629-632,共4页
基于对3个省区22个替代进口烟和对照烟叶样品的实验室分析数据,应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中主要酸性成分间的关系,对烤烟中11种主要酸性成分进行了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烤烟中主要酸性成分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 基于对3个省区22个替代进口烟和对照烟叶样品的实验室分析数据,应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中主要酸性成分间的关系,对烤烟中11种主要酸性成分进行了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烤烟中主要酸性成分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综合因子,解释了原有变量83.093%的信息;根据4个综合因子的载荷矩阵及其贡献率建立了烤烟主要酸性成分综合评价函数,评价结果表明各地区替代烟叶质量高于对照烟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