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标准疲劳车辆荷载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星新 任伟新 钟继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96-100,共5页
疲劳车模型在桥梁疲劳评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动态称重系统获得的车辆数据,并以等损伤度为理论基准,推导出适用于中国西南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3轴标准疲劳车模型。车辆统计数据和疲劳损伤度模拟计算表明,超过一半的疲劳损伤由6轴... 疲劳车模型在桥梁疲劳评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动态称重系统获得的车辆数据,并以等损伤度为理论基准,推导出适用于中国西南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3轴标准疲劳车模型。车辆统计数据和疲劳损伤度模拟计算表明,超过一半的疲劳损伤由6轴车引起,故根据统计数据以6轴车为原型设计出简化的3轴标准疲劳车模型,并根据Miner线性累积损伤法则,以实际车辆导致的损伤度为目标对疲劳车模型轴重和轴距进行修正。同时,针对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提出两项建议:其一为基于弯矩概率函数曲线分析,建议最大应力幅峰值取为等效应力幅的3倍而不是AASH-TO所规定的2倍,这主要由于该地区部分车辆超载较多所致;其二为BS5400疲劳车模型是实际车辆引起疲劳损伤的1.15倍从而高估了本地区的疲劳损伤,而AASHTO疲劳车引起的疲劳损伤与实际车辆导致的损伤也基本一致,故建议在西部山区高速公路疲劳车规范的选择时,宜选择AASHTO规范,但应根据实际通行车辆对疲劳车通行量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疲劳 疲劳车 动态称重系统 西南山区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权重和模糊理论的钢拱桥安全评估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钧羽 李明 +1 位作者 孙爽 位东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在役桥梁的安全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且评价指标繁多,为有效评价其安全状态,基于最优权重和模糊理论,提出了一种考虑多因素影响的桥梁安全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数值分析得到桥梁在多种预设工况下对应监测点的力学响应,依据数值计算结果和... 在役桥梁的安全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且评价指标繁多,为有效评价其安全状态,基于最优权重和模糊理论,提出了一种考虑多因素影响的桥梁安全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数值分析得到桥梁在多种预设工况下对应监测点的力学响应,依据数值计算结果和现行规范确定桥梁的安全等级划分标准;引入隶属度函数,建立各指标的模糊评价向量;分别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通过偏好系数进行组合赋权得到最优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桥梁的安全等级.以某钢拱桥为例,计算了24种预设工况下的安全等级;同时依据该桥一周内的实时监测数据,得到该时段内桥梁的动态安全等级.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能够充分考虑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依据实时监测数据动态评价桥梁的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安全评估 模糊综合评价 多源影响因素 最优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0免振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及长期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欧阳华林 苏祖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62,66,共4页
本文研究C50免振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长期性能,所配制的免振自密实混凝土抗渗等级大于P39,抗冻等级大于F200,28天龄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为1.58×10-12m2/s,90天龄期的收缩比普通混凝土小32%,90天龄期的徐变比普通混... 本文研究C50免振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长期性能,所配制的免振自密实混凝土抗渗等级大于P39,抗冻等级大于F200,28天龄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为1.58×10-12m2/s,90天龄期的收缩比普通混凝土小32%,90天龄期的徐变比普通混凝土小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免振自密实 耐久性 收缩 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序列响应面的桥梁体系承载力可靠度评估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星新 汪正兴 任伟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44,共5页
运用迭代序列响应面法和非线性有限元法,对桥梁结构承载能力体系进行可靠度评估。对大桥结构进行概率灵敏度分析,获得影响桥梁结构极限承载力的主要结构参数。应用实验设计方法得到输入参数值(桥梁荷载和体系状态),将桥梁极限承载力作... 运用迭代序列响应面法和非线性有限元法,对桥梁结构承载能力体系进行可靠度评估。对大桥结构进行概率灵敏度分析,获得影响桥梁结构极限承载力的主要结构参数。应用实验设计方法得到输入参数值(桥梁荷载和体系状态),将桥梁极限承载力作为响应面的输出参数,按照迭代序列响应面法得到桥梁体系极限承载力的回归方程,再与荷载共同组成桥梁体系承载力的极限状态方程;使用该极限状态方程和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计算桥梁体系的失效概率与验算点,利用验算点求得新的展开点进行迭代计算,最终得到桥梁体系承载力的可靠度。应用该方法对九江长江大桥进行体系承载力可靠度评估的结果表明:经2次响应面迭代计算得到的响应面拟合精度达0.61%;九江长江大桥3大拱在中跨满载和边跨满载时的体系承载能力可靠度分别为5.75与5.90,均在正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 可靠度评估 迭代系列响应面法 非线性有限元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瞬时脱离的列车作用下桥梁振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宏印 张海龙 +1 位作者 陈志军 黄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5,共5页
采用非线性Hertz接触理论,并将其线性化,推导了考虑车轮瞬时脱离的车-桥耦合分析单元,解决了传统分析中"车轮密贴"假设的不足;应用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了耦合系统动力方程,并给出了其组装和求解思路;编制... 采用非线性Hertz接触理论,并将其线性化,推导了考虑车轮瞬时脱离的车-桥耦合分析单元,解决了传统分析中"车轮密贴"假设的不足;应用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了耦合系统动力方程,并给出了其组装和求解思路;编制了相应计算程序,对现有铁路桥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车桥共振时,桥梁动力响应会显著增大,而移动力模型结果更偏于安全,脉冲型不平顺会激起强烈的高频振动,使桥梁加速度响应显著增加;未发生脱离时,考虑和不考虑脱离模型所得结果一样,而发生脱离时,后者结果将不准确,而前者准确模拟出了脱离现象;应采用考虑车轮脱离的模型进行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同时应重视线路养护维修和桥梁变形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车-桥耦合单元 车轮瞬时脱离 HERTZ接触 车-桥共振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桥梁疲劳时变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星新 汪正兴 任伟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9-53,共5页
考虑钢筋疲劳强度随时间变化,提出疲劳强度时变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钢筋混凝土桥梁进行疲劳可靠度分析。基于混凝土碳化模型和钢筋锈蚀深度公式推导钢筋截面面积随时间变化公式。根据试验数据,提出S—N曲线中疲劳强度系数下降的疲劳强度... 考虑钢筋疲劳强度随时间变化,提出疲劳强度时变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钢筋混凝土桥梁进行疲劳可靠度分析。基于混凝土碳化模型和钢筋锈蚀深度公式推导钢筋截面面积随时间变化公式。根据试验数据,提出S—N曲线中疲劳强度系数下降的疲劳强度时变模型。基于钢筋截面面积和疲劳强度时变,运用极限损伤度法和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求解失效概率与疲劳可靠指标,然后根据选定的目标可靠指标获得桥梁的剩余寿命。算例表明:考虑和不考虑钢筋截面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对钢筋混凝土桥梁疲劳时变可靠度计算的影响较大;在桥梁的钢筋锈蚀到一定程度后,考虑和不考虑钢筋疲劳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对钢筋混凝土桥梁疲劳时变可靠度计算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可靠度 疲劳强度 时变模型 损伤度 钢筋混凝土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接触网在线实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翔 汪正兴 柴小鹏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101,共5页
研究目的:我国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以来,部分线路接触网在列车经过时出现人为感观上的较大晃动。为查清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必须测量接触网晃动的精确位移值。基于图像的测试技术具有非接触、动态等优势,较适合检测接触网这样的特殊结构,尤... 研究目的:我国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以来,部分线路接触网在列车经过时出现人为感观上的较大晃动。为查清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必须测量接触网晃动的精确位移值。基于图像的测试技术具有非接触、动态等优势,较适合检测接触网这样的特殊结构,尤其是它的非接触性能能确保在线测试时行车的安全。因此,采用图像测量进行高速铁路接触网在线实测研究能够分析现有接触网异常晃动的原因及晃动幅值,也给以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实测提供技术支撑,弥补现有接触网在线检测手段的不足。研究结论:(1)接触网腕臂、正馈线肩架及承力索晃动实测值都较小,可疑异常晃动点与正常路段的点两者接触网振幅区别不大;(2)上下行之间没有耦合效应,弓网相互作用为接触网晃动的主要原因;(3)实测结果表明接触网支柱及零部件安全性满足规范要求,验证了人为感观上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消除排查了安全隐患;(4)基于图像的非接触测试技术安全性能好,动态实时得到测试数据,设备操作简单方便,为接触网在线实测提供了新的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接触网 非接触测试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索杠杆质量减振器理论及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波 汪正兴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7-22,共6页
为解决斜拉桥跨度增大带来的拉索振动问题,采用杠杆质量减振器(LMD)对斜拉索进行减振。介绍了LMD的构造特性及作用机理,建立了斜拉索-LMD系统振动方程,推导了LMD等效阻尼力模型及LMD与斜拉索各阶模态质量比,并对斜拉索前15阶模态对数衰... 为解决斜拉桥跨度增大带来的拉索振动问题,采用杠杆质量减振器(LMD)对斜拉索进行减振。介绍了LMD的构造特性及作用机理,建立了斜拉索-LMD系统振动方程,推导了LMD等效阻尼力模型及LMD与斜拉索各阶模态质量比,并对斜拉索前15阶模态对数衰减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及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LMD由于惯性项、刚度项及阻尼项的三重反馈作用,同时由于杠杆的调节放大作用,其减振效果优于相同安装高度的粘性剪切型阻尼器(VSD)。LMD对桥梁景观影响较小、安装维护方便,可为千米级的斜拉桥拉索减振提供更可靠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索 杠杆质量减振器 对数衰减率 模态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索杠杆质量阻尼器减振性能参数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波 汪正兴 江祥林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3,共7页
为探讨杠杆质量阻尼器(LMD)对超长斜拉索的综合减振效果,推导了斜拉索-LMD系统的状态向量方程及LMD的等效阻尼力模型,求得了斜拉索前15阶模态的对数衰减率。以LMD索夹安装高度位置比、LMD杠杆放大倍数及LMD与斜拉索模态质量比为状态变... 为探讨杠杆质量阻尼器(LMD)对超长斜拉索的综合减振效果,推导了斜拉索-LMD系统的状态向量方程及LMD的等效阻尼力模型,求得了斜拉索前15阶模态的对数衰减率。以LMD索夹安装高度位置比、LMD杠杆放大倍数及LMD与斜拉索模态质量比为状态变量进行了参数化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LMD由于惯性项、刚度项及阻尼项的三重反馈作用,同时由于杠杆的调节放大作用,其减振效果优于相同安装高度的粘性剪切型阻尼器(VSD)。斜拉索各阶模态的对数衰减率随着LMD索夹安装高度位置比的增加而增大,增大LMD杠杆放大倍数,斜拉索各阶模态对数衰减率随之增大,且所需阻尼参数值减小,随着LMD与斜拉索模态质量比的增大,斜拉索低阶模态与高阶模态对数衰减率增减趋势不一致,存在系统最优模态质量比。LMD综合减振效果较好,可为千米级甚至更大跨度的斜拉桥拉索减振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索 杠杆质量阻尼器 对数衰减率 模态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英雄大桥荷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小吁 何祖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5-78,共4页
南昌英雄大桥为独柱斜塔空间扭面背索混合梁斜拉桥,跨径组成为(109+188+88)m。该桥梁结构在荷载试验前经过静、动力计算分析,与荷载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合有限元分析,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及规范值进行对比及该桥现状进行评定,表明该桥... 南昌英雄大桥为独柱斜塔空间扭面背索混合梁斜拉桥,跨径组成为(109+188+88)m。该桥梁结构在荷载试验前经过静、动力计算分析,与荷载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合有限元分析,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及规范值进行对比及该桥现状进行评定,表明该桥梁的工作性能满足设计和安全运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独塔 混合梁 有限元分析 静动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全焊钢桁架连续梁桥加固方案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吕宏奎 周彦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67,共5页
研究目的:现行加固规范针对钢桁架连续梁桥加固中优先考虑增大杆件截面,但是针对无法卸载的桥梁,杆件在负荷情况下焊接增大截面存在较大安全风险,而节点板加固难度更大;针对全焊接的钢桁架桥,更换杆件及节点板无法实施。本文旨在通过对... 研究目的:现行加固规范针对钢桁架连续梁桥加固中优先考虑增大杆件截面,但是针对无法卸载的桥梁,杆件在负荷情况下焊接增大截面存在较大安全风险,而节点板加固难度更大;针对全焊接的钢桁架桥,更换杆件及节点板无法实施。本文旨在通过对某某全焊钢桁架连续梁桥加固方案研究,提出一种适合的加固方法,并解决其中的关键技术。研究结论:(1)针对某钢桁架连续梁桥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不卸载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案比选,创新性地提出了新增主桁的加固方案;(2)为达到新旧结构共同受力,降低原桁架承受的荷载,采取了顶升新桁架的方式进行受力体系转换;(3)计算分析和加固后两年的检验证明了加固方案安全合理,加固效果明显;(4)本研究提出的新增主桁加固可应用于同类桥梁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架桥 维修 加固 顶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索塔锚固结构节段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俞先林 张奇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18,共3页
采用自平衡式加载反力架对苏通大桥索塔钢混组合锚固结构进行足尺节段模型试验,观测了模型的应力、裂缝分布和变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索孔出口面上方的混凝土表面最易出现裂缝;钢混结合面表现为弯剪共同作用的特性,顶推荷载水平分力主... 采用自平衡式加载反力架对苏通大桥索塔钢混组合锚固结构进行足尺节段模型试验,观测了模型的应力、裂缝分布和变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索孔出口面上方的混凝土表面最易出现裂缝;钢混结合面表现为弯剪共同作用的特性,顶推荷载水平分力主要由钢锚箱结构承担,混凝土亦承担一小部分,竖向分力可全部由剪力钉传递给混凝土承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 索塔 锚固结构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式钢锚梁索塔锚固结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奇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共4页
荆岳长江公路大桥索塔锚固结构采用支承于钢牛腿上非对称布置的钢锚梁形式,为了保证索塔结构的安全,验证索塔设计的抗裂性及安全度,了解非对称布置的钢锚梁在多种不同的支承方式下的受力特性,对索塔锚固区作了足尺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 荆岳长江公路大桥索塔锚固结构采用支承于钢牛腿上非对称布置的钢锚梁形式,为了保证索塔结构的安全,验证索塔设计的抗裂性及安全度,了解非对称布置的钢锚梁在多种不同的支承方式下的受力特性,对索塔锚固区作了足尺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锚梁三种支承状态下,在设计恒载、活载及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索塔锚固结构是安全可靠的,且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钢锚梁两端固定时,单根拉索"失效"或换索状态下,索塔锚固结构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塔锚固结构 钢锚梁 钢牛腿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索塔钢混组合锚固结构力学性能分析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俞先林 张奇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6-20,共5页
采用自平衡式加载反力架对苏通大桥索塔钢混组合锚固结构进行足尺模型试验,观测模型的应力、裂缝分布和变形情况。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模型进行数值分析。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索孔出口面上方的混凝土表面最易出现裂缝;钢混结合面表现... 采用自平衡式加载反力架对苏通大桥索塔钢混组合锚固结构进行足尺模型试验,观测模型的应力、裂缝分布和变形情况。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模型进行数值分析。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索孔出口面上方的混凝土表面最易出现裂缝;钢混结合面表现为弯剪共同作用的特性,顶推荷载水平分力主要由钢锚箱结构承担,混凝土亦承担一小部分,竖向分力可全部由剪力钉传递给混凝土承受;单节段模型的有限元计算结果比多节段模型的计算结果偏大,用单节段模型试验结果代表实桥受力状况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索塔 钢混组合锚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通车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海鹰 田启贤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8,共4页
以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通车试验为背景,介绍了世界级超大跨度公铁两用桥通车试验的依据、评判标准、试验中采用的新技术及通车试验结果。
关键词 天兴洲公铁两用桥 通车试验 桥梁检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采集节点的设计及其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16
作者 史雪峰 朱世峰 代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26,共4页
针对现有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数据采集节点的不足,基于传统RS 485工作模式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采集节点工作模式,总线上的其中任意一个采集节点均可作为控制主机使用,其余节点为从节点,以此使得采集系统更加简洁。采集到的数据保存到... 针对现有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数据采集节点的不足,基于传统RS 485工作模式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采集节点工作模式,总线上的其中任意一个采集节点均可作为控制主机使用,其余节点为从节点,以此使得采集系统更加简洁。采集到的数据保存到内部存储FLASH上,保证数据不会丢失,提高了其可靠性。该类采集节点已在某城市立交桥长期健康监测中得到了应用,结果表明:该采集节点具有采集精度高、可工作于主/从模式、操作方便等优点,为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 采集节点 主/从工作模式 操作方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箱梁钢-混结合段受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琼 黄彩萍 +1 位作者 党志杰 赵亮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6-49,共4页
研究目的:研究大跨度桥梁工程中钢箱梁与混凝土箱梁结合部的应力、应变及其变化规律,探讨结合段的传力机理,为实例桥梁工程的钢箱梁和混凝土箱梁结合部的设计方案和构造处理提供理论和试验验证的依据。结合某大跨度斜拉桥梁工程设计实例... 研究目的:研究大跨度桥梁工程中钢箱梁与混凝土箱梁结合部的应力、应变及其变化规律,探讨结合段的传力机理,为实例桥梁工程的钢箱梁和混凝土箱梁结合部的设计方案和构造处理提供理论和试验验证的依据。结合某大跨度斜拉桥梁工程设计实例,设计并制作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试验模型,对试验模型进行静力试验,利用ANSYS建模进行有限元计算,对静力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通过对钢-混结合段受力的研究分析表明:只要设计方案合理,构造处理恰当,钢箱梁—钢-混结合段—混凝土箱梁沿纵向刚度过渡就平稳,预应力施加作用明显,钢板与混凝土节点位移耦合;试验结果验证各测点实测结果与计算值吻合较好,说明有限元分析能较好地模拟钢-混结合段模型实际加载及受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箱梁 混凝土箱梁 钢-混结合段 受力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桥合一”式车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简化方法 被引量:16
18
作者 倪永军 李钊 +1 位作者 杨娜 盛能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7-142,共6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站桥合一"式车站结构体系已经成为大型枢纽式车站的首选结构型式,而此种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却缺乏专用的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结果要分别满足现有《建筑抗震规范》与《铁路工程抗...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站桥合一"式车站结构体系已经成为大型枢纽式车站的首选结构型式,而此种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却缺乏专用的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结果要分别满足现有《建筑抗震规范》与《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两个不同设计理念的规范。以典型"站桥合一"式枢纽车站-北京南站为例,采用Midas/Gen和SAP2000结构分析软件,分别建立了考虑上部网架效应的整体模型与简化模型,采用自振特性分析、反应谱分析与时程响应分析方法验证了简化模型的合理性;针对简化模型,分别采用多种侧向力加载模式的Pushover分析和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研究了简化模型的塑性屈服机制和性能特点,研究表明:简化模型可以反映主体结构在设定地震下的地震行为,基于改进的模态组合方法的侧向力加载模式下的Pushover分析方法适合于站桥合一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桥合一”车站结构 简化模型 塑性屈服机制 能力谱 抗震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钢绞线斜拉索等值张拉力精确计算方法 被引量:15
19
作者 邹力 彭旭民 位东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44,共4页
为提高平行钢绞线斜拉索成桥索力的精度和每股钢绞线所持索力的均匀性,从平行钢绞线斜拉索等值张拉法的基本理论出发,对现有的张拉力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完善,提出更精确的张拉力计算公式,对单根钢绞线张拉力控制方法进行修正完善,提出了... 为提高平行钢绞线斜拉索成桥索力的精度和每股钢绞线所持索力的均匀性,从平行钢绞线斜拉索等值张拉法的基本理论出发,对现有的张拉力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完善,提出更精确的张拉力计算公式,对单根钢绞线张拉力控制方法进行修正完善,提出了更精确的张拉力控制公式和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平行钢绞线斜拉索 等值张拉法 张拉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索梁锚固区传力机理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开利 郑纲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1,共4页
结合南京长江二桥、安庆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索梁锚固区足尺模型疲劳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研究索梁锚固区的传力机理及应力分布。研究表明,由斜拉索传来的巨大压力,通过锚箱底板、承压板与腹板的连接焊缝,以剪力的形式传递到钢箱梁腹板... 结合南京长江二桥、安庆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索梁锚固区足尺模型疲劳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研究索梁锚固区的传力机理及应力分布。研究表明,由斜拉索传来的巨大压力,通过锚箱底板、承压板与腹板的连接焊缝,以剪力的形式传递到钢箱梁腹板上;锚箱与主梁腹板焊缝处的应力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在下端达到最大值,承压板上的应力稍小,均满足强度要求;经200万次和400万次(苏通大桥)疲劳加载,均未发现有裂纹发生,应力均无大的变化。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制造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箱梁 索梁锚固区 模型 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