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原则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赵一鸣 黄丹迪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139,共14页
[目的/意义]可信数据空间为数据流通利用提供了关键支撑。本研究旨在探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原则与发展路径,为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提供发展动能。[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并列举实际案例,梳理数据空间研究现状... [目的/意义]可信数据空间为数据流通利用提供了关键支撑。本研究旨在探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原则与发展路径,为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提供发展动能。[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并列举实际案例,梳理数据空间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从多维度分析利用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数据流通利用困境的方法手段,基于此,系统性体系化地探讨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原则和发展路径。[结果/结论]本文提出包含平衡、问责制、安全、互操作、可控在内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BASIC原则,从战略布局、技术底座、标准规范、创新生态、运营监管、国际交往等方面探索我国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空间 数据要素 数据流通利用 数据基础设施 建设原则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网络研究:概念、应用与展望
2
作者 吴江 于洋 +3 位作者 丁宏昊 陶成煦 左任衔 贺超城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22,共20页
时变网络作为一种捕捉动态交互的网络表示形式,能够为网络舆情、科研合作等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动态系统提供更真实的刻画。考虑到目前图情领域中时变网络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图情领域中的时变网络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本文详细... 时变网络作为一种捕捉动态交互的网络表示形式,能够为网络舆情、科研合作等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动态系统提供更真实的刻画。考虑到目前图情领域中时变网络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图情领域中的时变网络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本文详细介绍了时变网络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明确了时变网络的定义,提出了结构种类、输出粒度的度量,阐述了时变网络研究方法的来源与发展;其次,从统计学角度对时变网络现有研究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和主题聚类分析,剖析时变网络在当前图情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与应用场景;再其次,基于现有应用场景,对科技合作与科学计量、医学信息学与健康信息学、信息推荐与数字人文、社交媒体与网络舆情、新兴技术与智慧城市五类图情领域时变网络进行相关研究成果的调研;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提出时变网络在图情领域中的未来研究展望,为图情领域时变网络相关研究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网络 时序网络 动态网络 图情领域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环境下网络信息救济有效性研究
3
作者 安璐 唐辞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8,共11页
探究不确定环境下网络信息救济有效性的评估方法和影响因素,对于政府、相关机构和媒体提高信息救济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针对突发事件造成的不确定环境,基于社会支持理论将河北暴雨事件的网络信息分为社会支持需求和社会... 探究不确定环境下网络信息救济有效性的评估方法和影响因素,对于政府、相关机构和媒体提高信息救济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针对突发事件造成的不确定环境,基于社会支持理论将河北暴雨事件的网络信息分为社会支持需求和社会支持供给两个维度,基于信息救济的定义,将社会支持供给信息视作救济型信息,以不确定性缩减理论为基础,从减少不确定性策略的被动、主动、互动三个维度构建网络信息救济有效性评估体系,然后基于启发-系统模型,构建回归预测模型和SHAP模型,揭示影响网络信息救济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生命周期和主题类型的信息救济有效性存在显著差异,爆发期和蔓延期信息救济有效性得分整体相对较高,潜伏期的态势消息、爆发期的救援信息、蔓延期的建议信息和恢复期的情绪信息在其所处阶段的救济有效性得分更高。发布者影响力和及时性对信息救济有效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情感性与信息救济有效性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救济 有效性 不确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技术状态链构建研究
4
作者 赵一鸣 张嘉仪 +1 位作者 孙运涛 张家年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5-45,共11页
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科技发展和创新的主旋律,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在廓清新兴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等核心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遵循科技研发与转化流程,以“创新-时间”二维框... 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科技发展和创新的主旋律,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在廓清新兴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等核心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遵循科技研发与转化流程,以“创新-时间”二维框架为逻辑分析几类技术在核心技术状态链上的转换关系和逻辑链条,并结合科技领域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验证。从市场价值和战略价值的视角出发,构建核心技术状态链理论模型,明确“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和“颠覆性技术发挥替代作用”两条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路径,并从技术追踪、筛选和分类监管等方面提出建议,助力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核心技术 状态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5
作者 赵一鸣 郑乔治 +1 位作者 陈顺清 黄靳哲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0-35,共6页
数字基础设施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国际通用惯例的数字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感知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存储基础设施、计算基础设施及... 数字基础设施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国际通用惯例的数字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感知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存储基础设施、计算基础设施及公共基础平台设施五个维度。建议按照数字基础设施评价的具体实施流程,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功效系数法计算综合得分,以支撑数字基础设施核心能力与建设效果的科学评价,识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感知基础设施 网络基础设施 存储基础设施 计算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情领域二模网络研究:概念、脉络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江 林平 +1 位作者 黄晓 贺超城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6-1128,共13页
二模网络能够全面深入细致地挖掘众多复杂网络场景中的丰富信息。图情领域中的众多研究对象组成的网络具有天然的二分属性,二模网络在该领域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本文系统梳理了图情领域二模网络的研究现状。首先,对二模网络相... 二模网络能够全面深入细致地挖掘众多复杂网络场景中的丰富信息。图情领域中的众多研究对象组成的网络具有天然的二分属性,二模网络在该领域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本文系统梳理了图情领域二模网络的研究现状。首先,对二模网络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隶属网络、二分网络等。其次,厘清了二模网络的研究脉络,包括二模网络的研究方法、基本流程和应用场景。再其次,总结了二模网络在知识管理与知识发现、科研合作与学术评价、信息传播与网络舆情、用户需求与信息服务等图情领域的应用逻辑。最后,探讨了二模网络在图情领域的研究前景,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体系构建贡献了基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情报 二模网络 隶属网络 概念界定 研究脉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类突发事件情境下用户认知水平变化及影响机制
7
作者 安璐 王沁妍 李纲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28-1241,共14页
对同类突发事件情境下的用户认知水平及其变化进行研究,有利于应急管理部门掌握公众对突发事件的认知状况及规律,设计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治方案。依据社会认知理论和分布式认知理论,本文构建了用户认知水平度量方法,并探测同类事件中用户... 对同类突发事件情境下的用户认知水平及其变化进行研究,有利于应急管理部门掌握公众对突发事件的认知状况及规律,设计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治方案。依据社会认知理论和分布式认知理论,本文构建了用户认知水平度量方法,并探测同类事件中用户认知水平的变化,分析用户认知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的特征重要性、特征概要和交互作用。结果显示,突发事件情境下用户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用户可以通过参与网络舆情事件提升其对同类事件的认知水平。本文揭示的用户认知水平变化的影响机制可以作为有关部门推动用户认知水平提升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认知水平 突发事件 社会认知 分布式认知 认知水平变化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认知激进化风险评估
8
作者 安璐 郝阳歧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6,共9页
[研究目的]极端思想的在线传播对构建清朗包容的网络环境形成极大挑战,也为仇恨暴力行动埋下隐患。科学的激进化风险评估有助于预防和打击网络极端主义。[研究方法]从激进化理论和差异交往-强化理论出发,提出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用户认... [研究目的]极端思想的在线传播对构建清朗包容的网络环境形成极大挑战,也为仇恨暴力行动埋下隐患。科学的激进化风险评估有助于预防和打击网络极端主义。[研究方法]从激进化理论和差异交往-强化理论出发,提出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用户认知激进化风险评估方法,从微观、中观、宏观三方面综合考量,进一步划分定义、差异交往、模仿、差异强化等维度,选取关键因素,构建用户激进化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集社交媒体数据,通过指标计算,利用TOPSIS法排序,通过聚类分析划分风险等级和预警级别。[研究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评估网络环境下用户激进化风险,有利于提升评估和检测的可解释性,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风险评估 评价指标 差异交往-强化理论 激进化理论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企业创新指数2023——指标体系、量表开发与态势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马费成 黄颖 +2 位作者 张琳 赵志耘 李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72,共12页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数字技术、低碳技术、生物技术等不断涌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既要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又要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研究企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对掌握全球前沿科技领域创新发展态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大学(武汉)数据智能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研制并首次发布“全球企业创新指数2023”(Glob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Index,GEII 2023),报告基于客观数据和量化方法,系统刻画了当今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发展格局。报告共分为指标篇、总体篇、行业篇3个篇章,受版面限制,本刊以特稿方式刊发该报告指标篇、总体篇,以为相关研究及决策咨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指数 企业创新发展 产业变革 前沿科技 产业创新 版面限制 决策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驱动与体验牵引并重:数字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婷婷 陈雪 孙竹墨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3,112,共12页
[目的/意义]旨在夯实数字文化领域的理论基础,为数字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构思、创建、评估提供实践指导,激发数字文化事业与产业的活力。[研究设计/方法]首先调查展示了沉浸式媒介和自然式交互这两大类前沿技术在数字文化领域的应用现状;... [目的/意义]旨在夯实数字文化领域的理论基础,为数字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构思、创建、评估提供实践指导,激发数字文化事业与产业的活力。[研究设计/方法]首先调查展示了沉浸式媒介和自然式交互这两大类前沿技术在数字文化领域的应用现状;而后针对技术导向的数字文化体验雷区,提出了以数字技术为引擎、以体验设计与度量为双翼的“一擎两翼”模型。[结论/发现]数字文化“一擎两翼”模型引入了备受推崇的“以用户中心”数字体验设计理念,并对过去受到忽视的数字文化用户需求挖掘、偏好识别、反馈分析工作进行了重点阐释。展望未来,多感官呈现、多模态交互、多样化体验度量将成为数字文化的重要发展趋势。[创新/价值]通过基础理论构建和实践经验总结凸显了新兴技术驱动和用户体验牵引对于推进数字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 沉浸式媒介 自然式交互 用户体验设计与度量 “一擎两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题转变路径及其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炜 安璐 韩瑞莲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7-1241,共15页
探索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题转变节点,并据此展开多阶段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对精准处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危机、提供动态舆情引导策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提出一种突发事件情境下网络舆情主题转变路径识别及多阶段风险评估方法。首先,融合... 探索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题转变节点,并据此展开多阶段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对精准处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危机、提供动态舆情引导策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提出一种突发事件情境下网络舆情主题转变路径识别及多阶段风险评估方法。首先,融合RoBERTa (robustly optimized BERT pretraining approach)模型提出时序语义-共词网络,并基于Louvain-CFDP (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算法进行网络社区主题发现;其次,提出主题状态转变检测模型,据此生成主题转变路径,识别并分析多类型转变路径及其风险波动特征。以“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件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识别事件发展型、情绪集聚型及衍生事件型3种转变路径类型,分别对这3种类型路径的特点、风险特征及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主题转变路径及风险评估研究方法能够完整、全面地展现突发事件在社交媒体上的话题转变,为管理部门快速锁定高风险话题,制定精准、有效的舆情风险引导方案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转变检测模型 主题转变路径 舆情风险 突发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信数据空间协同治理下的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与长效运营路径
12
作者 林镇阳 胡鑫 +3 位作者 郭明军 何玥 张艳 王明珠 《图书情报知识》 2025年第5期19-30,共12页
[目的/意义]针对政企数据要素融通中存在的质量参差、流通壁垒与权责失衡等问题,以数智融合背景下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及运营需求为导向,探索可信数据空间驱动的协同治理路径,旨在破解当前数据集数量少、质量差、难使用等多重困境。[研究设... [目的/意义]针对政企数据要素融通中存在的质量参差、流通壁垒与权责失衡等问题,以数智融合背景下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及运营需求为导向,探索可信数据空间驱动的协同治理路径,旨在破解当前数据集数量少、质量差、难使用等多重困境。[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构建基于可信数据空间的“数据提质—数据集市—数算一体—数据众创”四位一体的高质量数据集综合运营平台架构,设计“城市—行业—企业”三级联动的长效运营机制,解析可信数据空间驱动的政企数据要素融通中的治理规则、技术适配与场景耦合逻辑,提出“场景驱动—机制协同—安全保障”三位一体的推进范式。[结论/发现]构建高质量数据集综合运营平台,实现数据集全流程的高效流通、价值释放和数据反哺的良性循环;打造数据质量“反哺”模型可形成“流通—增值—提质”闭环机制,验证“法规约束+技术支撑+商业激励”协同治理框架的有效性。[创新/价值]提出“四位一体”基于可信数据空间的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模式的理论扩展与实践路径,突破传统的“重建设轻运营、重技术轻制度”模式的局限,为我国“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行业落地提供参考与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空间 数据要素 政企数据 高质量数据集 数据治理 数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