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305例不同发病时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汉平 许磊 +10 位作者 张丽 周霞 王剑文 邹鹏 余洋 罗珊珊 范陈戈 王菊莉 王融融 陶燕 周锋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7-802,共6页
目的分析305例不同发病时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的时间规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控制和患者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2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入院的新... 目的分析305例不同发病时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的时间规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控制和患者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2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入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05例。按患者发病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A、B、C、D四组,A组:2019年12月31日前发病,共72例;B组:2020年1月1-14日间发病,共72例;C组:2020年1月15-28日间发病,共84例;D组2020年1月29日-2月11日间发病,共77例。比较分析四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到住院间隔时长、住院天数、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既往疾病史、接触史、入院后治疗情况和疾病转归。结果 A组到D组,患者平均年龄呈增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2,P<0.000 1)。四组患者组间家庭接触史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1,P=0.007)。各组发热天数的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3.88,P<0.01)。四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抗真菌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8,P<0.000 18;χ~2=33.07,P<0.000 1;χ~2=21.52,P<0.000 1;χ~2=60.634,P<0.000 1)。四组患者组间中位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83,P<0.000 1)。影像学表现四组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3,P<0.000 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随着政策干预、感染防护措施加强、医疗救治力量加强、医疗诊治方案完善,其病情表现呈现在时间维度上由发展到峰值到逐渐好转下降的规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不同发病时间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75例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施国华 徐杰 +9 位作者 黄汉平 张丽 邹鹏 周锋 钱雪梅 钱莉 张培 许磊 姜绿燕 王剑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7-82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60周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北二病区2020年1月15日-3月8日间收治已出院的COVID-19患者171例,按照年龄分为两组,A组:老年患者75例,B组:非老年(<60岁)患者96例,... 目的探讨老年(≥60周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北二病区2020年1月15日-3月8日间收治已出院的COVID-19患者171例,按照年龄分为两组,A组:老年患者75例,B组:非老年(<60岁)患者9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发病时间、临床分型、肺部影像学、核酸转阴时间、住院天数、发热天数、死亡病例等。结果 A组患者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呼吸道以外症状比较多见(P<0.05),肺部病变范围>75%较B组患者比例大,重症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A组住院天数明显延长(P<0.05),病死率高(P<0.05)。结论老年COVID-19患者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应注意尽早发现,尽早干预,减少重症发生以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13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病情和预后关联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梁珀铭 谢邦瓀 +8 位作者 黄汉平 周霞 张少峰 徐浩 周承 顾培珩 沈妍 徐月良 方士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4-817,共4页
目的探讨低蛋白血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20年1月14日-3月18日期间出院(含死亡) 139例危重型和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血清白蛋白水平分成A组:正常白蛋白,37... 目的探讨低蛋白血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20年1月14日-3月18日期间出院(含死亡) 139例危重型和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血清白蛋白水平分成A组:正常白蛋白,37例,B组:低度低蛋白血症,64例,C组:中度低蛋白血症,32例,D组:重度低蛋白血症,6例;统计分析各组发生呼吸衰竭、合并细菌感染、胸部影像学的改善和病死率情况。结果不同水平血清白蛋白组,组间合并呼吸衰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合并细菌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肺部影像学降级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肺部影像学降级所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影响COVID-19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患者病情越严重,越容易发生呼吸衰竭和合并细菌感染,胸部影像学表现恢复越慢;白蛋白水平越低,病死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低蛋白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7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慢性排毒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正华 周霞 +9 位作者 黄汉平 张丽 龚惠莉 鲁立文 王剑文 徐杰 李巍立 吴超民 蒋惠佳 翟晓惠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3-806,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慢性排毒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转阴时间、转归等特点,探讨管理对策。方法收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20年1月20日-3月10日收治已出院COVID-19患者179例,其中慢性排毒患者77例,急性排毒患者102例,...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慢性排毒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转阴时间、转归等特点,探讨管理对策。方法收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20年1月20日-3月10日收治已出院COVID-19患者179例,其中慢性排毒患者77例,急性排毒患者102例,分析两组临床表现(未用药前)、影像学特征(未用药前)、核酸转阴时间、转归情况。结果急性排毒组和慢性排毒组患者临床表现:发热(84.31%比74.03%)、咳嗽(64.71%比58.44%)、胸闷气促(28.43%比20.73%)、消化道等症状(6.86%比9.09%),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影像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受累部位0:(1.96%比0%),1+:(22.55%比24.68%),2+:(27.45%比27.27%),3+:(20.59%比15.58%),4+:(27.45%比32.47%)。两组出院肺功能恢复正常状态(1分)分别为87.25%和68.83%(P<0.000 1);出院但肺功能未恢复正常状态(2分)分别为9.80%和29.87%(P<0.001);两组病死率(7分)分别为2.94%和1.30%(P>0.05)。结论 COVID-19慢性排毒患者发病到核酸检测阳性周期过长,导致治疗延迟,住院时间增加,病毒持续时间延长,同时患者的转归严重受影响。对于慢性排毒出院时肺功能受影响部分患者的管理,应以居家休养+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门服务模式,根据辩证给予中药治疗或食物调养,定期检测咽拭子,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是否还具有传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慢性排毒 临床特征 核酸转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STAT3通路在肺结核患者巨噬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7
5
作者 鲁进 尹伶 黄汉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在肺结核患者巨噬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92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者9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在肺结核患者巨噬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92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者95例(对照组)作为对照,收集受试者空腹外周静脉血,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中STAT3、p-STAT3、核因子κB(NF-κB)p65、p-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体外培养巨噬细胞,分为正常组(不做处理)和感染组(感染结核分枝杆菌),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中STAT3、p-STAT3、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6、IL-10、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p-STAT3/STAT3、p-NF-κB p65/NF-κBp65蛋白水平,血清中IL-6、IL-10、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感染组巨噬细胞中p-STAT3/STAT3、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巨噬细胞上清液中IL-6、IL-10、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IL-6/STAT3通路在肺结核患者及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巨噬细胞中处于激活状态,巨噬细胞可能通过激活IL-6/STAT3通路在肺结核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肺结核 巨噬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固金汤中药联合莫西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免疫指标、T细胞亚群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黄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百合固金汤中药联合莫西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免疫指标、T细胞亚群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5月—2018年1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标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 目的探讨百合固金汤中药联合莫西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免疫指标、T细胞亚群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5月—2018年1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标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口服,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百合固金汤中药水煎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CD4+/CD8+],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与FEV1比值及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48/50)、82.00%(41/50),对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G、IgA、IgM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上述免疫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CD8+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MVV及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各肺功能指标升高更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12/50)(P<0.05)。结论百合固金汤中药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能够明显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固金汤 莫西沙星 耐多药肺结核 免疫指标 T细胞亚群 肺功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龚惠莉 黄汉平 +7 位作者 周霞 罗珊珊 张正华 张少锋 王菊莉 陶燕 翟晓惠 张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1-814,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简称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15日-3月8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17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核酸转阴时间,按核...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简称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15日-3月8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17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核酸转阴时间,按核酸检测转阴平均时间(19 d)将患者分为A组(≤19 d,n=105),B组(>19 d,n=74),采用单因素分析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等与核酸转阴时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采用"7分等级量表"对患者预后进行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核酸转阴时间与预后评分的关系。结果患者核酸转阴时间1~44 d,平均时间(19.3±4.2) d,A组转阴时间(8.6±2.7) d,B组转阴时间(31.8±6.9)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肺病、肺部CT分级、发热症状、发热持续时间、消化道症状是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年龄、使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呼吸道症状及其他症状与转阴时间无关。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CT分级、发热持续时间是核酸转阴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预后转归评分1分患者比例为80.45%;2分为17.32%;7分为2.23%。相关分析显示:核酸转阴时间与预后转归评分呈正相关(γ=0.416,P<0.05)。结论 COVID-19肺炎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差异较大,影响因素较多,发热持续时间、合并糖尿病、CT分级较高是核酸转阴时间独立影响因素,核酸转阴时间与患者预后相关,缩短核酸转阴时间是临床治疗及改善预后转归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转阴时间 肺部CT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