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59
1
作者 管汉雄 熊颖 +7 位作者 申楠茜 樊艳青 邵剑波 李宏军 李小明 胡道予 朱文珍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中国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临床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严重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OVID-19的高分辨CT演变特点:①病灶呈多发性、双侧性分布,以胸膜下及两... 中国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临床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严重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OVID-19的高分辨CT演变特点:①病灶呈多发性、双侧性分布,以胸膜下及两下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多见。②早期以胸膜下斑片状、结节状、团状、节段或亚段性磨玻璃影(GGO)多见,常见血管充血增粗穿行,也可表现为GGO合并实变及纤维化;进展期病灶增多范围扩大,发展为双肺多叶受累的GGO与实变影,小叶间隔增厚及纤维化,也可呈"铺路石征",常见支气管充气征及血管穿行;重症期双肺弥漫性病变,呈"白肺",常见支气管充气征及血管穿行;吸收缓解期可见病灶范围缩小,伴较多纤维化病灶。CT演变特征可为早期诊断与鉴别、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时防控、诊疗决策及治疗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CT表现 CT演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资料联合CT建模预测COVID-19普通型肺炎向重型转化
2
作者 薛阳 陈露 +4 位作者 赵林 刘江勇 沈桂萍 黄文才 熊飞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由普通型向重症型转化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有效预测模型,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53例COVID-19患者入院临床及CT资料,依据第7版新型NCP诊疗方案将其分为普通型组及重症型组...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由普通型向重症型转化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有效预测模型,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53例COVID-19患者入院临床及CT资料,依据第7版新型NCP诊疗方案将其分为普通型组及重症型组,普通型肺炎组101例;普通型肺炎转重型组52例。通过CT表现、临床症状、基础病、血常规、肝功及凝血功能行综合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建模并绘制ROC曲线。结果:临床资料中男性、高龄、呼吸困难、纳差、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计数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表现肺叶受累数量、病灶形态、邻近胸膜情况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资料建立预测模型灵敏度82.56%,特异度75.00%,曲线下面积0.881;CT表现建立预测模型灵敏度68.18%,特异度47.62%,曲线下面积0.666;结合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综合建立预测模型灵敏度85.98%,特异度80.43%,曲线下面积0.922。结论:CT结合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在早期预测COVID-19临床分型转变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对疾病严重程度行早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LOGISTIC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