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地标的视线管控思路与方法——以武汉市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涂胜杰 刘奇志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70,共8页
黄鹤楼是武汉市最著名的城市地标之一。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对城市地标视线保护的方法,结合历次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的控制要点,详细阐述了武汉市在黄鹤楼视线保护工作中的思路和方法演进过程,进而通过比较,提出了城市地标视线管控所应... 黄鹤楼是武汉市最著名的城市地标之一。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对城市地标视线保护的方法,结合历次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的控制要点,详细阐述了武汉市在黄鹤楼视线保护工作中的思路和方法演进过程,进而通过比较,提出了城市地标视线管控所应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标 视线管控 方法 武汉市 黄鹤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规合一”背景下的武汉市城乡体系构建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飞 徐昊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95,共5页
武汉市在国土资源与城乡规划合一的背景下,基本形成了"两规"沟通的良好机制,进一步推进"两规融合"的时机已经成熟。研究在分析武汉市乡镇总体规划编制中城乡体系构建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两规合一"... 武汉市在国土资源与城乡规划合一的背景下,基本形成了"两规"沟通的良好机制,进一步推进"两规融合"的时机已经成熟。研究在分析武汉市乡镇总体规划编制中城乡体系构建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两规合一"编制的城乡体系新模式,并结合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内外乡镇发展特点,提出差异化的城乡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规合一 城乡体系 乡镇总体规划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村庄规划的关系--以武汉黄陂区村庄规划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郭伟鹏 黄晓芳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2期115-121,共7页
自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以来,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统筹全域全要素空间成为规划关注的重点方向,国土综合整治在新时期也应与国土空间规划构建起更为密切的关系。村庄规划涉及乡村地区复杂的资源环境与土地关系,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思维对于... 自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以来,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统筹全域全要素空间成为规划关注的重点方向,国土综合整治在新时期也应与国土空间规划构建起更为密切的关系。村庄规划涉及乡村地区复杂的资源环境与土地关系,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思维对于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武汉市村庄规划实施推进的实践工作,论述村庄规划应结合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完成乡村发展定位、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统筹全域空间、引导产业发展、形成合理布局等内容,并将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作为规划实施重要的促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 村庄规划 科学编制 促进实施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非集中建设区规划体系构建 被引量:15
4
作者 杜瑞宏 黄晓芳 胡冬冬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7-51,共5页
当前我国规划行业正处于城乡规划向国土空间规划变革的重要时期,而变革的关键在于城镇集中建设区外围以生态、农业空间为主导的非集中建设区。该区域由于规划体系欠缺、“多规”冲突多和空间治理效率低下等,是规划管理的薄弱区域。在国... 当前我国规划行业正处于城乡规划向国土空间规划变革的重要时期,而变革的关键在于城镇集中建设区外围以生态、农业空间为主导的非集中建设区。该区域由于规划体系欠缺、“多规”冲突多和空间治理效率低下等,是规划管理的薄弱区域。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时代背景下,文章按照“树立价值观—构建发展目标—重构规划编制体系与内容机制—实现‘多规’融合与空间统一”的基本逻辑,提出生态优先、价值多元、城乡共生和空间统筹的规划价值导向,以及资源开发与保护相协调的建设目标,并构建了适应“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市级总体规划、区(县)级分区规划、镇(乡)级控制性详细规划、村级实施性规划四级非集中建设区规划体系,探讨了“底线约束+功能引导”的空间管制方式、全域全要素的用地布局规划和系统化、精细化的规划管控路径等主要规划内容,以期从非集中建设区规划创新的视角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提供积极、有意义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国土空间 空间规划 非集中建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视角下生态保护分析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星宇 郑段雅 +1 位作者 涂胜杰 严慧慧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27,共6页
流域内各生态要素以水为媒介,形成一个彼此高度关联的复杂系统。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并科学保护,需要系统构建技术体系并合理引入各类模型工具和数据。文章综合其他学科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技术,提出流域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保护分析... 流域内各生态要素以水为媒介,形成一个彼此高度关联的复杂系统。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并科学保护,需要系统构建技术体系并合理引入各类模型工具和数据。文章综合其他学科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技术,提出流域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保护分析的技术体系,包括流域划定、基础模拟、专项分析3个主要步骤,其中流域划定要点在于选择合理的水文响应单元,并进行人工/自然区分及耦合地下水流域;基础模拟的目的在于对流域内大气(降水、气温和大气辐射)模型和陆面(植物截留、生态系统蒸散和土壤下渗)模型进行统一模拟并双向耦合,以形成一致的地表径流结果用于后续专项分析;专项分析则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的实际内容,具体可分为灾害防护、安全保障、生态多样性保护3个大类和6个中类,每类分析中的模型工具、数据均存在各自的适用领域和特性,需要仔细对比甄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保护 大气模型 陆面模型 灾害防护 安全保障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