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与低碳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武 王贲 +3 位作者 项定先 卢腾飞 于洁 孙路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3-16,共4页
本文以2010—2015年武汉市三次产业和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数据为基础,运用LMDI模型从人口规模、经济水平、三次产业结构、能耗强度、能源结构、碳排放系数六个方面对武汉市能源消费的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分解结果表明,人口扩张和经济增... 本文以2010—2015年武汉市三次产业和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数据为基础,运用LMDI模型从人口规模、经济水平、三次产业结构、能耗强度、能源结构、碳排放系数六个方面对武汉市能源消费的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分解结果表明,人口扩张和经济增长是促进武汉市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贡献率为38.7%和198.52%;能耗强度降低、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碳排放系数变化是抑制武汉市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贡献率为-99.14%、-24.22%和-14.13%。经分析发现,人口扩张和经济增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成为促进武汉市碳排放增长的最大贡献点;产业结构调整在经过2012-2013年间出现的碳排放效应促进-抑制转折点后将逐步成为抑制武汉市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继续保持第二产业能耗强度下降的同时,加大对第三产业能耗强度控制力度是武汉市现阶段碳排放控制工作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LMDI 因素分解 低碳发展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钢铁行业碳减排潜力及成本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段蒙 项定先 +4 位作者 卢腾飞 王贲 马川 汪锐 孙路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1-44,共4页
本文基于LEAP模型,针对基准情景、能效改进情景、能源结构变化情景,建立2010-2030年武汉市钢铁行业碳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分析模型。研究发现,相对基准情景,2030年能效改进情景和能源结构变化情景下武汉市钢铁行业碳减排潜力分别为189万t... 本文基于LEAP模型,针对基准情景、能效改进情景、能源结构变化情景,建立2010-2030年武汉市钢铁行业碳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分析模型。研究发现,相对基准情景,2030年能效改进情景和能源结构变化情景下武汉市钢铁行业碳减排潜力分别为189万t和507万t,单位减排成本分别为-145.9元/t CO_2和813.1元/t CO_2,因此,能效改进是目前武汉市钢铁行业最经济可行的碳减排路径。基于具体技术实施情景成本分析,未来武汉市钢铁行业依次推广干式TRT、煤调湿技术、焦化荒煤气回收、转炉煤气干法回收和高炉鼓风除湿技术,可实现碳减排94万t,其投资成本约为15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潜力 成本 武汉 钢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武 王贲 +3 位作者 项定先 卢腾飞 于洁 孙路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9-12,共4页
煤炭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空气质量、碳排放达峰生态红线约束和情景分析方法,结合地区政府能源、环保、碳排放的规划约束指标,对武汉市煤炭消费、空气质量、碳排放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煤炭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空气质量、碳排放达峰生态红线约束和情景分析方法,结合地区政府能源、环保、碳排放的规划约束指标,对武汉市煤炭消费、空气质量、碳排放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气质量是现阶段武汉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的最严约束红线,为满足碳排放和空气质量约束条件,武汉市全市煤炭消费总量需控制在2061万吨标准煤以下。据此目标,本研究对比分析了武汉市各行业煤炭消费现状,针对武汉市电力、钢铁、水泥以及其他行业和散煤分别提出了具体的煤控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线 煤炭消费 控制措施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毛竹快速热解焦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汪锐 卢腾飞 +1 位作者 李敏 王贲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91-1595,共5页
用固定床反应器制备了热解温度300~800℃的毛竹快速热解焦。采用比表面积测试(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研究了毛竹热解焦的物理化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热解... 用固定床反应器制备了热解温度300~800℃的毛竹快速热解焦。采用比表面积测试(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研究了毛竹热解焦的物理化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热解焦中C=C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热解温度低于700℃时,热解过程中的脱氢作用和芳香环的增长使得芳香碳的含量增加;温度超过700℃时,芳香族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产生石墨碳。700℃热解焦的比表面积达到最大值233.65 m^2/g,并具备良好的吸附特性。800℃热解焦的比表面积下降至170.35 m^2/g,这是由于热解焦发生孔坍塌,使得部分孔隙关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热解 温度 物理化学特性 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