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诊断在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春华 秦立新 +3 位作者 李宝学 李政旻 李靖 余辉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925-92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对肺结核的检出率,明确在现代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中影像学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肺科医院2014年门诊和住院收治并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的新发初治、复发、复治肺结核患者1998例,对比研究其中采... 目的研究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对肺结核的检出率,明确在现代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中影像学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肺科医院2014年门诊和住院收治并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的新发初治、复发、复治肺结核患者1998例,对比研究其中采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CT、DR+CT等检查技术对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肺结核影像检出率情况:在1998例肺结核患者中,DR的检出率为74.5%(1489/1998),CT检出率为81.2%(1623/1998),DR+CT检出率为88.2%(1762/1998)。①CT与DR检出率比较,X^2=68.38,P〈0.001。②CT+DR与DR检出率比较,X^2=294.87,P〈0.001。③CT+DR与CT检出率比较,X^2=87.03,P〈0.001。④CT、DR、CT+DR三组检出率比较,X^2=296.29,P〈0.001。1998例肺结核患者经痰涂片检出菌阳患者267例、痰培养阳性患者466例(痰涂片+痰培养合计检出菌阳患者733例,占36.7%)。病灶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确诊67例,占3.4%(67/1998)。行临床诊断性抗结核药物治疗后,患者肺部病灶明显吸收而确诊1198例,占60.0%。结论对肺结核采用不同影像学技术进行诊断时,选择DR+CT检查的诊断检出率达88.2%,非常有利于肺结核的发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显像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相关医疗机构医师受教育及在职学习满意度状况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周爽 张瑞 +3 位作者 陈效友 阚晓宏 彭鹏 杜建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719-726,共8页
目的了解我国结核病相关医疗机构医师的受教育情况,比较单位和医师个人之间对于医师在职学习的认知和期望,分析限制医师参加学习深造的因素,为医疗机构创造更好的医师培养环境提供建议。方法于2018年10—12月,选取全国结核病医院联盟中4... 目的了解我国结核病相关医疗机构医师的受教育情况,比较单位和医师个人之间对于医师在职学习的认知和期望,分析限制医师参加学习深造的因素,为医疗机构创造更好的医师培养环境提供建议。方法于2018年10—12月,选取全国结核病医院联盟中41家结核病相关的医疗机构(包括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及结核病防治机构)作为调查对象。设计两份问卷,分别针对医疗机构的教育主管人员和结核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对医师受教育情况的满意度、单位的医师培养措施等。医疗机构层面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1份,问卷有效率100.0%(41/41);结核科医师层面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94份,问卷有效率100.0%(194/194)。比较单位和医师个人对于医师在职学习的倾向性、认知和期望情况。结果 12.2%(5/41)的医疗机构对医师的学历结构满意,在认为“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数量不足”的单位中,有70.8%(17/24)的单位招收医师的条件低于研究生水平。不同学历结核科医师对于本人学历层次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1,P=0.001),本科学历人员的满意度为10.4%(14/134),研究生学历人员的满意度为22.0%(11/50),专科学历人员的满意度为20.0%(2/10)。90.2%(37/41)的医疗机构采取了一定的人才培养措施,75.6%(31/41)的单位可全额报销学历深造的学费,43.9%(18/41)的单位表示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对于脱产学习时长的倾向性单位与医师个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0,P<0.01):85.4%(35/41)的单位倾向于支持36个月的脱产学习,而46.4%(90/194)的医师更倾向于参加12年的脱产学习。78.0%(32/41)的单位和70.6%(137/194)的医师都认为“科室人员紧缺”是影响在职人员学习深造的主要因素,“个人学习意愿不强”[34.2%(14/41)]和“学习占用时间较长”[53.1%(103/194)]分别为两者选择的次要因素,另有34.2%(14/41)的单位和46.4%(90/194)的个人选择了“资金支持不足”。促进医师参加学习深造的措施,单位和个人对于“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的期望值均最高,分别占90.2%(37/41)和76.3%(148/194)。结论我国结核病相关医疗机构的医师受教育情况不理想,单位和医师之间对于在职学习的认知和期望存在差异。医疗机构需要贴合医师需求,支持医师学习深造,以创造更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卫生系统机构 医务人员 教育 继续 问卷调查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细胞免疫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5-958,共4页
结核病是典型的胞内寄生菌诱导的感染性疾病,其感染、发病及预后等都与机体免疫功能息息相关。结核分枝杆菌诱导的免疫应答机制及参与因素十分复杂,目前认为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在其感染及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词 细胞免疫应答 胞内寄生菌 免疫功能 细胞介导 感染性疾病 巨噬细胞 保护性免疫 抗原特异性 提呈抗原 免疫应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误诊结核病27例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炎林 袁保东 +1 位作者 杜鹃 胡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02-304,T0001,共4页
目的探讨误诊为结核病的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3年27例误诊为结核的恶性淋巴瘤病人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病理结果、诊断和治疗。结果其临床特征无特异性,约8例(29%)无症状,发热19例(70%),咳嗽8例(29%)... 目的探讨误诊为结核病的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3年27例误诊为结核的恶性淋巴瘤病人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病理结果、诊断和治疗。结果其临床特征无特异性,约8例(29%)无症状,发热19例(70%),咳嗽8例(29%),咯血1例(0.4%),淋巴结肿大22例,其中单一部位6例,多部位16例,其影像学特点是肿块结节样病变10例,弥漫性病变5例,肺门增大11例,胸腔积液10例。误诊淋巴结核6例,误诊肺结核5例,误诊肺结核并淋巴结核10例,误诊肺结核并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4例,误诊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2例。确诊方式:淋巴结摘除病理活检22例,经纤支镜肺活检2例,经皮肺活检3例。病理结合免疫组化诊断霍奇金病7例,非霍奇金病20例。治疗以放化疗为主,预后差。结论因二者临床特征相似,易误诊,及时早期获得组织病理标本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结核 误诊 恶性淋巴瘤 误诊原因 结核病 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 误诊肺结核 经纤支镜肺活检 影像学特点 弥漫性病变 非霍奇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合并基础肝病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小玉 袁保东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期264-267,共4页
肝病不仅是结核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对结核病治疗有重要影响,后者主要体现在药物性肝损伤。结核病合并肝病患者的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发病率高达60%。目前虽然缺乏相应的特异性指标预测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无法对肝功能储备进行合... 肝病不仅是结核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对结核病治疗有重要影响,后者主要体现在药物性肝损伤。结核病合并肝病患者的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发病率高达60%。目前虽然缺乏相应的特异性指标预测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无法对肝功能储备进行合理全面评估,也缺乏疗效确切的护肝药物,但临床仍需要根据不同风险因素决定相应处理方案。合并基础肝病时,不仅需要选择适宜的抗结核方案,还需要预防性保肝,同时定期监测肝功能,对基础肝病进行适度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药物性 肝病 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社会确认路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研 吴旨晴 +1 位作者 张娜 李月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53,共5页
目的探索影响结核病患者社会确认的关键因素,完善患者管控政策,以减少疾病延迟和患者就医辗转。方法选取湖北省肺结核定点医院27名住院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结合扎根理论,采用NVivo 11 Plus软件对患者社会确认感知及影响因素进行框架构建... 目的探索影响结核病患者社会确认的关键因素,完善患者管控政策,以减少疾病延迟和患者就医辗转。方法选取湖北省肺结核定点医院27名住院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结合扎根理论,采用NVivo 11 Plus软件对患者社会确认感知及影响因素进行框架构建。结果肺结核患者社会确认路径主要分为因症就诊、筛查和健康体检3种,其中因症就诊占比85%以上;社会确认的影响因素包含患者因素、卫生系统因素、环境因素和疾病因素4个方面,其中患者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疑似患者跟踪管理与管控效果密切相关;辗转就诊的频次在确诊延误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就医辗转是导致社会确认延误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由于肺结核症状特征和诊断要求具有特殊性,相较于因症就诊,健康体检和筛查是降低疾病延迟风险的推荐策略。建议完善结核病定点管理制度、加强落实医疗机构转诊制度、强化综合医院的结核防控职能、适当扩大肺结核高危人群的筛查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社会确认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镜技术抢救肺结核并发气道阻塞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靖秋生 胡智敏 +4 位作者 吴鸣镝 靖娟 向嵘 张建爽 李彩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支气管镜技术抢救肺结核并发气道阻塞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武汉市肺科医院内镜科采用支气管镜技术对87例肺结核并发气道阻塞患者进行了抢救.收集87例患者的年龄、气道堵塞物的性质...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支气管镜技术抢救肺结核并发气道阻塞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武汉市肺科医院内镜科采用支气管镜技术对87例肺结核并发气道阻塞患者进行了抢救.收集87例患者的年龄、气道堵塞物的性质和堵塞部位、患者抢救前所处体位、支气管镜技术疏通气道所用时长、血氧饱和度(SaO2)和心率(HR)等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上述因素对支气管镜技术疏通气道抢救肺结核并发气道阻塞效果的影响,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采用支气管镜技术疏通气道实施抢救的87例患者中,77例存活(88.5%),10例(11.5%)死亡.气道堵塞物分别为脓液[65.5%(57/87)]与血凝块[34.5%(30/87)];堵塞部位分别为主气管+双侧主支气管堵塞(58.6%,51/87)与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堵塞(41.4%,36/87),其中主气管+双侧主支气管因脓液[50.9%(29/57)]与血凝块[73.3%(22/30)]发生气道堵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P=0.043).死亡患者中,<60岁(2.2%,1/45)与≥60岁的患者死亡率(21.4%,9/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0,P=0.013);主气管+双侧主支气管因脓液(3.5%,2/57)与血凝块(26.7%,8/30)堵塞的致死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1,P=0.004).存活、死亡患者比较,平均年龄[(52.92±21.95)岁、(78.70±18.77)岁]、气道疏通时长[(6.25±2.43) min、(9.60±2.37) min]、健侧卧位[(11.7%,9/77)、(50.0%,5/10)]、术中HR平均值[(107.38±21.80)次/min、(56.60±18.03)次/min]、术中SaO2平均值[(91.34±4.05)%、(72.70±17.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P=0.001;t=4.11,P=0.000;x2=6.99,P=0.008;t=7.05,P=0.000;t=3.29,P=0.009).结论 支气管镜技术抢救肺结核并发气道阻塞的成功率高.死亡患者多为年龄较大者、堵塞部位多位于主气管和双侧主支气管、堵塞物多为血凝块、健侧卧位易致患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阻塞 结核 支气管镜检查 治疗结果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采用含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杜鹃 田丹 +4 位作者 陈国玺 姚芳 陈俊 兰星 袁保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968-972,共5页
目的探讨住院隔离治疗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采用含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方案的使用率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武汉市肺科医院隔离住院治疗的419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其中因各种原因(如并发基础肝脏疾病、肾... 目的探讨住院隔离治疗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采用含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方案的使用率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武汉市肺科医院隔离住院治疗的419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其中因各种原因(如并发基础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胃部疾病、药物性肝损伤、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等)不能耐受常规的H—R-Z-E标准方案治疗需要更改治疗方案而使用含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55例,计算含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方案的使用率,并分析治疗方案更改的原因。另外采用标准化治疗方案的364例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108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含氟喹诺酮类药物方案组(简称“氟喹诺酮组”)和对照组2个月内痰菌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19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使用含氟喹诺酮类药物方案治疗者55例(13.13%),其中使用含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达90.91%(50/55)。氟喹诺酮组患者治疗开始前并发有慢性肝脏疾病(14.55%,8/55),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期或糖尿病肾病(14.55%,8/55)的患者直接选择含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治疗方案,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因肝功能异常更改方案者占54.55%(30/55)、因其他疾病或药物不良反应而使用含氟喹诺酮类药物方案者占16.36%(9/55)。氟喹诺酮组2个月末痰培养阴转率(78.18%,43/55)与对照组(87.04%,94/1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1,P〉0.05);2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82%,12/55;35.19%,38/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8,P〉0.05),但氟喹诺酮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5.45%,3/55)明显低于标准组(18.52%,20/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3,P〈o.05)。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以成为无法耐受标准治疗方案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的替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氟喹诺酮类 临床方案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0例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澄清 戴希勇 +3 位作者 李佺 王娅 冷凡 陆兰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CTL)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肺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10例CT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淋巴结结核的部位、临床症状、病理资料、细菌学检查资料,以及治疗和转归情况等...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CTL)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肺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10例CT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淋巴结结核的部位、临床症状、病理资料、细菌学检查资料,以及治疗和转归情况等,归纳总结其临床诊治特点。结果CTL以女性患者多见(73.33%,154/210);发病年龄以〈40岁的患者为主(65.71%,138/210),平均年龄(35.77±15.28)岁;初治患者占84.76%(178/210),好发于右侧颈部(65.24%,137/210)。临床症状以发现颈部包块为主(91.43%,192/210),其他症状主要为发热(11.43%,24/210)、咳嗽(18.10%,38/210)。210例患者均给予胸部X线或胸部CT检查,检查结果提示39.05%(82/210)的患者并发肺结核;耐多药CTL患者23例,占10.95%(23/210)。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诊断CTL的确诊率为84.92%(152/179)。在210例CTL患者中,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率分别为74.72%(133/178)和86.27%(88/102)。颈部淋巴结标本分别采用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XpertMTB/RIF、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NA(TB-RNA)5种不同方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4%(17/188)、27.66%(52/188)、74.38%(119/160)、67.25%(115/171)和0(0/25);XpertMTB/RIF检测阳性率与抗酸染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00,P〈0.01);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48,P〈0.01);与TB-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P=0.155)。210例患者明确诊断后均给予规范性抗结核药物治疗,其中148例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7例出现复发,给予二次手术;23例耐多药患者仍然处于治疗期间,其余187例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结论CTL好发于年轻女性,XpertMTB/RIF和TB-DNA检测对CTL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正确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是治愈CTL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淋巴结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颈淋巴结清扫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蜂窝肺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高分辨率CT征象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余辉山 李靖 +1 位作者 李宝学 李政旻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64-368,共5页
目的分析以蜂窝肺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征象,提高以蜂窝肺改变为主的间质性肺结核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以蜂窝肺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HRCT表现,其中,经痰涂片和痰培养发... 目的分析以蜂窝肺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征象,提高以蜂窝肺改变为主的间质性肺结核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以蜂窝肺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HRCT表现,其中,经痰涂片和痰培养发现结核分枝杆菌阳性29例(54.7%),经皮肺穿刺病理诊断15例(28.3%),经纤维支气管支镜病理诊断9例(17.O%)。结果(1)发病部位:46例(86.8%)患者病灶发生于两肺上下叶,病灶HRCT表现虽然是蜂窝状影,但仍然是肺结核常发生的部位。(2)病灶分布范围:43例(81.1%)患者病灶分布在1~3个肺叶中,绝大部分病灶是随机性和不对称性分布。(3)蜂窝肺的形态:肺结核引起的蜂窝肺改变多以厚壁性、薄壁张力性这两种混合性蜂窝状阴影为主,共41例(77.3%)。(4)伴随病灶:继发性肺结核引起的蜂窝肺改变的HRCT表现中,呈多发片状融合灶40例(75.4%),支气管播散灶及树芽征27例(50.9%),斑点微结节灶53例(100.0%),支气管血管束牵拉扭曲18例(33.9%),肺叶容积缩小30例(56.6%),代偿性肺气肿30例(56.6%),纤维薄壁空洞14例(26.4%),胸膜增厚粘连38例(71.6%)。结论了解上述相关CT征象,有利于提高以蜂窝肺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HRCT的正确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继发性 蜂窝肺 诊断 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与继发结核性脓胸手术治疗的早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蒋钰辉 刘小玉 +1 位作者 盛健 戴希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12-314,共3页
为比较原发结核性脓胸与继发结核性脓胸的手术风险及术后早期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武汉市肺科医院外科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结核性脓胸行纤维板剥脱术的患者60例,按其病因分为原发组和继发组,原发组32例,继发组28例,对两组... 为比较原发结核性脓胸与继发结核性脓胸的手术风险及术后早期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武汉市肺科医院外科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结核性脓胸行纤维板剥脱术的患者60例,按其病因分为原发组和继发组,原发组32例,继发组28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1个月肺完全复张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原发组的手术时间为(190.63±67.06) min,术中失血量为(255.34±61.72) ml,术后带管时间为(7.03±2.34)d,均少于继发组[分别为(301.07±81.29) min、(504.39±115.56) ml、(14.37±4.0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77、4.33、3.85,P值均<0.01);原发组术后1个月肺完全复张率为90.6%(29/32),明显高于继发组(17.9%,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20,P<0.01).作者认为,相对于原发结核性脓胸,继发结核性脓胸手术治疗的难度大、风险高、早期恢复差;术前可以通过结核性脓胸分型对手术的风险和预后进行评估,以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胸 结核性 外科手术 治疗 临床研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诊误诊为肺结核的肺隐球菌病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澄清 杜荣辉 +2 位作者 曹探赜 周萌 梅春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297-1302,共6页
目的提高结核病专科医生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首诊误诊为肺结核的26例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CT表现及临床治疗。结果26例患者中,男18例(69.2... 目的提高结核病专科医生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首诊误诊为肺结核的26例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CT表现及临床治疗。结果26例患者中,男18例(69.2%)、女8例(30.8%),年龄22-77岁、平均年龄(49.9±13.9)岁;11例(42.3%)为体检发现肺部阴影无症状就诊,15例(57.7%)因轻微咳嗽、胸闷或胸痛症状就诊;白细胞计数除2例异常外均正常。20例为病理确诊肺隐球菌病,6例为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阳性、经抗真菌治愈从而确诊肺隐球菌病。16例(61.5%)检测了血清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检出率100.0%(16/16)。胸部CT扫描显示,单侧肺受累18例,双肺受累8例,仅2例上下肺野均受累;以肺外周分布(88.5%,23/26)、结节(88.5%,23/26)、多发结节(69.2%,18/26)、晕征(80.8%,21/26)及胸膜增厚(84.6%,22/26)为较常见的CT征象,少见的CT征象为孤立性结节(19.2%,5/26)、肿块(15.4%,4/26))和实变(15.4%,4/26);所有患者均未见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本组患者经氟康唑抗真菌治疗后均临床治愈。结论肺隐球菌病临床症状轻微,以男性、中老年多见;CT扫描以单侧、单部位受累多见,具有肺外周分布、多发结节、晕征及胸膜增厚等特点,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肺隐球菌病特异性高,抗真菌治疗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病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诊断 鉴别 疾病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肠结核多发穿孔一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钰辉 盛健 戴希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144-1148,共5页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血液后广泛散布到肺或各器官引起的一种严重全身性结核病,近50%并发肺外结核。在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的肺外结核中,肠结核的发病率并不高,且大多可通过内科保守治疗痊愈,但若继发肠穿孔、肠梗...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血液后广泛散布到肺或各器官引起的一种严重全身性结核病,近50%并发肺外结核。在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的肺外结核中,肠结核的发病率并不高,且大多可通过内科保守治疗痊愈,但若继发肠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往往需要外科治疗。病灶单一的、局限性的肠结核穿孔,虽然存在患者基础状况差、结核感染未控制等问题,但由于术中可以将病变肠管一期切除,治疗效果总体较好。而对临床上少见的多节段性肠结核继发的多发肠穿孔,手术治疗困难,预后极差。笔者报告l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肠结核多发穿孔患者的诊疗经过,以总结经验教训,供临床医师交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多发穿孔 肠结核 并发症 结核分枝杆菌 肺外结核 临床医师 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肺结核合并巨块型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一例
14
作者 靖秋生 雷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003-1006,共4页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racheobronchopathia osteochondroplastica,TO)是气管及支气管慢性进展性的多发性骨质或软骨组织结节状增生并突向管腔的良性病变,多数病因与患者自身软骨发育异常有关,是一种罕见病,发病率仅为0.11%[1]。加之其...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racheobronchopathia osteochondroplastica,TO)是气管及支气管慢性进展性的多发性骨质或软骨组织结节状增生并突向管腔的良性病变,多数病因与患者自身软骨发育异常有关,是一种罕见病,发病率仅为0.11%[1]。加之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某些患者仅以轻微的咳嗽、咳痰及胸闷、气喘等症状为表现,导致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多数患者是在行支气管镜检查时由有经验的支气管镜医生观察到其典型镜下弥漫性结节样增生及气道狭窄表现而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得以确诊。随着支气管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TO被发现[2]。武汉市肺科医院内镜中心支气管镜诊疗超过10万例肺部疾病患者,TO也偶有发现,但诊治过程中多对其认识不足,常被漏诊或误诊[3]。现笔者报道1例继发性肺结核合并巨块型TO患者临床诊治情况,以提升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漏诊或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化 异位性 支气管疾病 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上叶切除术后胸内残腔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蒋钰辉 申磊 戴希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280-1285,共6页
目的 探讨肺上叶切除术后胸内残腔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武汉市肺科医院80例行肺上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原发肺恶性肿瘤者23例(28.75%),感染性肺病者57例(71.25%... 目的 探讨肺上叶切除术后胸内残腔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武汉市肺科医院80例行肺上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原发肺恶性肿瘤者23例(28.75%),感染性肺病者57例(71.25%)。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胸内残腔分为有残腔组(29例)和无残腔组(51例),比较两组相关因素的差异,分析胸内残腔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80例肺上叶切除者中术后发生胸内残腔者29例,发生率为36.25%。有残腔组患者发生全胸膜粘连者占72.41%(21/29),明显高于无残腔组[27.45%(1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5.19,P=0.001);有残腔组患者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1.85L者占60.00%(12/20),明显高于无残腔组[16.6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0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全胸膜腔粘连者发生术后胸内残腔的风险是无全胸膜粘连者的7.00(1.66~29.46)倍;FEV1〈1.85L者发生术后胸内残腔的风险是FEV1≥1.85L者的10.50(2.40~46.02)倍。术后有残腔组72h引流量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1380(1010,1635)ml,明显多于无残腔组患者的920(630,1150)ml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1.00,P〈0.05);术后有残腔组拔管时间M(Q1,Q3)为15.0(11.5,25.0)d,明显较无残腔组[9.0(7.0,10.0)d]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5.50,P〈0.05)。术后早期发生手术重大并发症者4例(5.00%),均为发生术后胸内残腔者;其中残腔感染3例,迟发性胸腔活动性出血1例。 结论 全胸膜腔粘连、FEV1〈1.85L是导致肺上叶切除术后胸内残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胸内残腔在术后早期可导致胸腔渗液增多和拔管时间延长,并可继发残腔感染和迟发性胸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外科手术 胸腔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误诊3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智敏 吴呜镝 +2 位作者 向嵘 张建爽 靖秋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777-781,共5页
【摘要】回顾性分析3例早期误诊、漏诊,最终经支气管镜活检确诊的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raeheobrocho—pathia osteochondroplastics,TO)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体征、既往史、胸部CT表现、支气管镜下特征、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摘要】回顾性分析3例早期误诊、漏诊,最终经支气管镜活检确诊的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raeheobrocho—pathia osteochondroplastics,TO)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体征、既往史、胸部CT表现、支气管镜下特征、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等,并对误诊、漏诊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3例患者均为青壮年男性,1例误诊为支气管炎,反复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外院支气管镜检查疑似支气管结核转入武汉市肺科医院;1例误诊为支气管结核并误治近4个月效果不良转入我院;1例为耐多药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并发TO,早期漏诊TO诊断。3例患者最终经支气管镜下腔内活检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而确诊。由于TO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此3例患者支气管镜下TO表现不够典型或并发TBTB等原因导致早期误诊或漏诊。呼吸科医生、结核科医生、呼吸内镜医生尤其要提高对TO的认识,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疾病 骨化 结核 误诊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 YAG激光气道内意外燃烧的原因分析和处置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靖秋生 李彩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经支气管镜介入激光治疗气道内病变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快速而有效的疗效得到了众多呼吸科医生的认可和患者的肯定。但是,激光治疗气道内病变仍存在一定的意外和并发症风险,如气道内失火导致气道狭窄[1]或患者死亡[2-4]、管壁急性或迟... 经支气管镜介入激光治疗气道内病变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快速而有效的疗效得到了众多呼吸科医生的认可和患者的肯定。但是,激光治疗气道内病变仍存在一定的意外和并发症风险,如气道内失火导致气道狭窄[1]或患者死亡[2-4]、管壁急性或迟发性穿孔[5-6]引起大出血或支气管瘘[7]、迟发性低氧血症或烟雾过敏致支气管哮喘[8]等仍时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激光 气道 燃烧/失火 原因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