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络丛前动脉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少华 刘学钧 +1 位作者 王远福 田清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为脉络丛前动脉与视束病变关系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对100侧成人脑标本的脉络丛前动脉进行解剖观察,对其中50~70岁60侧脑标本的颈内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做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脉络丛前动... 目的:为脉络丛前动脉与视束病变关系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对100侧成人脑标本的脉络丛前动脉进行解剖观察,对其中50~70岁60侧脑标本的颈内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做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脉络丛前动脉92%起自颈内动脉,是视束血供的主要动脉。观察发现,60侧标本中颈内动脉管壁内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斑块及中膜钙化等病变者占88.3%(53侧),与颈内动脉相应的脉络丛前动脉内有斑块形成并阻塞管腔者占3.8%(2侧),管腔缩小者占6.7%(4侧)。结论:50岁以上,突然视力改变,有视野缺损,眼底正常,无视神经萎缩,可能是脉络丛前动脉的病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前动脉 颈内动脉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左右半球不对称的形态观察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汉其 李少华 +1 位作者 高豫中 叶章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为探讨左右大脑半球某些区域的不对称与临床左右大脑半球某些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用防腐固定后的成人大脑标本100个,对比测量左右大脑半球外侧裂长度、倾斜角及额叶、枕叶、颞叶的宽度。收集100例经... 目的:为探讨左右大脑半球某些区域的不对称与临床左右大脑半球某些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用防腐固定后的成人大脑标本100个,对比测量左右大脑半球外侧裂长度、倾斜角及额叶、枕叶、颞叶的宽度。收集100例经CT定位确诊的脑血管病患者,统计病变处于左右半球的相互关系。结果:左外侧裂,后水平支,倾斜角均大于右侧,左枕叶,颞叶均大于右侧,而额叶则右>左侧。临床统计100例脑栓塞和脑出血病人,左侧占86%,右侧占8%;左半球病变伴语言障碍的占91%,右侧病变伴语言障碍的仅有1例。结论:左右大脑半球某些部位存有优势半球,左半球大于右半球,这种量的差异是否造成脑血管病左>右的结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 不对称 脑血管病 形态学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穿刺拔针对血管壁损伤程度的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少华 陈汉其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6年第6期361-362,共2页
静脉穿刺是临床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常见拔针后有皮下淤血现象。为减少皮下淤血,作者就穿刺。
关键词 血管壁损伤 静脉穿刺 拔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