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武汉中暑气象模型及中暑指数等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正洪 史瑞琴 +2 位作者 李松汉 王瑛 卢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2-86,共5页
为了更好开展高温中暑气象预报服务和气候评价工作,以武汉市2003—2005年高温期间逐日中暑人数与当天、前期共33个气象因子为基础资料,通过相关普查寻找关键气象因子,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改进的中暑气象模型,修订了1990年代研制的中... 为了更好开展高温中暑气象预报服务和气候评价工作,以武汉市2003—2005年高温期间逐日中暑人数与当天、前期共33个气象因子为基础资料,通过相关普查寻找关键气象因子,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改进的中暑气象模型,修订了1990年代研制的中暑指数5级划分标准,新提出了中暑天数的推算方法,并进行了回代检验和2006—2007年试报检验。结果表明:中暑人数与当日各项气温、气压、日照时数为正相关,与总云量、相对湿度为负相关,其中气温最为关键,考虑前期气温累积效应后相关系数有所提高;日最高气温≥36℃的累积高温为首选因子,比1990年代的临界指标上升1℃;建立了3套预报(评估)模型,并推荐使用以日最高气温≥36℃的累积高温、日平均气温为因子的模型;回代试验、试验报检验表明,改进的模型、等级划分标准科学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署指数 气象模型 等级标准 高温热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223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程蕾群 姜明 +5 位作者 赵亮 沈晓玲 郑莹 丁璟 刘亚雄 徐勇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4412-4418,4429,共8页
背景目前有关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特征分析的研究,病例收集多来自单个医院,代表性有限,尚缺乏针对整个武汉地区COVID-19死亡患者的大样本分析。目的分析武汉地区2 231例COVID-19确诊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 背景目前有关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特征分析的研究,病例收集多来自单个医院,代表性有限,尚缺乏针对整个武汉地区COVID-19死亡患者的大样本分析。目的分析武汉地区2 231例COVID-19确诊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及科研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01-09至03-08来自武汉地区15个行政区域(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东西湖区、经开汉南区、黄陂区、新洲区、东湖高新区、东湖风景区)中的66家医院医务部门人工报送的确诊COVID-19并院内死亡患者的信息及病历摘要,共计2 231例。统计患者出现症状时间、出现症状至首次就医时间、出现症状至入院治疗时间、首次就医至确诊时间、出现症状至死亡时间、既往史、临床症状、救治措施。结果死亡患者大部分分布于2月份。所有患者出现症状至首次就医时间平均为(4.3±5.5)d,出现症状至入院治疗时间平均为(9.2±7.5)d,首次就医至确诊时间平均为(6.9±7.6)d。患者中男1 465例(65.67%),女766例(34.33%);年龄14~100岁,平均年龄为(70.2±11.9)岁;60岁以上死亡患者为1 863例(83.51%),40岁以下死亡患者36例(1.61%)。患者中1 708例(76.56%)合并基础疾病,排在前七位的基础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恶性肿瘤。1 173例(52.58%)患者进行了机械通气,其中547例采取了有创机械通气,33例使用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302例(13.54%)接受了肾脏替代治疗;283例(12.68%)放弃抢救。结论疫情早期,由于医疗资源短缺,救治效率较低,随着救治能力的提高,死亡例数逐渐下降。60岁以上合并有基础性疾病的男性COVID-19患者属于高危人群,死亡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临床特征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乙胺、三乙胺和乙二胺的含量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晙玭 杨莉 +1 位作者 王敏 江金凤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417,共4页
提出了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乙胺、三乙胺和乙二胺含量的方法。使用碱性硅胶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样品,以10.0 mL 0.01 mol·L^(-1)硫酸溶液超声解吸20 min,经0.22μm水相针式过滤器过滤,滤液注入离子色谱仪。以IonPac ... 提出了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乙胺、三乙胺和乙二胺含量的方法。使用碱性硅胶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样品,以10.0 mL 0.01 mol·L^(-1)硫酸溶液超声解吸20 min,经0.22μm水相针式过滤器过滤,滤液注入离子色谱仪。以IonPac CS17阳离子分析柱为固定相,以10 mmol·L^(-1)甲磺酸溶液为淋洗液分离3种目标物,采用电导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二乙胺、三乙胺和乙二胺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9.1~114.4 mg·L^(-1),15.8~94.6 mg·L^(-1)和2.7~16.3 mg·L^(-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 s)分别为0.012,0.018,0.017 mg·L^(-1);按照标准加入法对空白碱性硅胶管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8.4%~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4.0%;方法用于某化工企业的5份空气样品分析,其中二乙胺、三乙胺均未检出,乙二胺的质量浓度为0.47~1.78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二乙胺 三乙胺 乙二胺 工作场所 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耐药性预防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杜留虎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10期731-731,共1页
近年来,细菌耐药趋势日趋严重,已成为医药学界备受关注的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将回到无抗生素年代.细菌耐药性发展几乎遍及临床常见的致病菌,涉及临床常用的100多种抗菌药;一些新抗菌药上市不久就出现细菌耐药株.细菌耐药性的控制不能完... 近年来,细菌耐药趋势日趋严重,已成为医药学界备受关注的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将回到无抗生素年代.细菌耐药性发展几乎遍及临床常见的致病菌,涉及临床常用的100多种抗菌药;一些新抗菌药上市不久就出现细菌耐药株.细菌耐药性的控制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新药开发,应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当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产超广谱头孢菌酶(ESCPase)的革兰阴性杆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都给临床治疗构成严重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耐药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菌苗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