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结核治疗对中晚期妊娠结核病患者的婴幼儿生长发育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韩丹 陈志飞 +3 位作者 刘妍丽 梁军 段琼红 阮汉利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对中晚期妊娠结核病患者的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1年8月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住院中晚期妊娠合并活动性结核病患者7例母婴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初治6例(强化期治疗方案HR...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对中晚期妊娠结核病患者的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1年8月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住院中晚期妊娠合并活动性结核病患者7例母婴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初治6例(强化期治疗方案HRE 3例,HREZ、HRZ、HZE各1例),复治1例(强化期治疗方案INH、PAS、PZA、Lfx、Pto)。结果7例妊娠者实际治疗时间3~12月,症状均缓解,痰菌阴转,X线胸片显示病灶明显吸收。7例分娩婴儿均存活(其中1例为早产儿),无畸形,未感染宫内结核病。随访观察婴幼儿无听力、视力损害,语言、动作、心理发育均正常。结论合理、及时的抗结核治疗不仅有利于中晚期妊娠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治愈,而且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感染性 结核 药物疗法 生长和发育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致Q-T/QTc间期延长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韩丹 杨澄清 +2 位作者 彭军 梁军 周美兰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8期882-885,共4页
目的 分析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导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4月—2014年8月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MDR-TB致Q-T/QTc间期延长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 分析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导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4月—2014年8月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MDR-TB致Q-T/QTc间期延长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左氧氟沙星致Q-T/QTc间期延长病例所占比例为3.0%,发生时间在用药后2~8个月,QTc间期延长前为397~439 ms,平均(410.17±14.62)ms,延长后为470~486 ms,平均(476.33±6.16)ms,延长值为47~85 ms,平均(66±11.48)ms。均未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事件。结论 在MDRTB治疗中左氧氟沙星大剂量、长疗程的应用,对Q-T/QTc间期的影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建议将电解质、心电图检查作为用药前和随访治疗中常规监测项目,以早期发现Q-T/QTc间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耐多药肺结核 Q-T间期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含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美兰 张和武 +7 位作者 王卫华 陈梓 陈聪 王坚杰 潘宏 王凤华 梁军 焦新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分析含丙硫异烟胺(Pto)和对氨基水杨酸(PAS)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发生情况,探讨应用Pto和PAS导致药物性甲减的处理方法和措施。方法对2008年8月1日至2010年4月1日武汉市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耐多药... 目的分析含丙硫异烟胺(Pto)和对氨基水杨酸(PAS)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发生情况,探讨应用Pto和PAS导致药物性甲减的处理方法和措施。方法对2008年8月1日至2010年4月1日武汉市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确诊的106例MDR-TB患者,采取含Pto和PAS的标准方案6PZA Km(Cm)Lfx(Mfx)Pto PAS/18PZA Lfx(Mfx)Pto PAS进行治疗,疗程中监测甲状腺功能,共32例出现甲减。分析32例发生甲减[19例进行左旋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13例未进行L-T4替代治疗]和74例未发生甲减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结果治疗106例MDR-TB患者,发生甲减32例(30.2%,32/106);31例患者抗结核疗程结束,停用Pto及PAS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甲减患者与未发生甲减患者MDR-TB治愈率分别为68.8%(22/32)和68.9%(5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66);甲减患者中L-T4替代治疗者与未替代治疗者MDR-TB治愈率分别为68.4%(13/19)和76.9%(1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60)。结论应用含Pto及PAS方案治疗MDR-TB,甲减的发生率较高;使用L-T4替代治疗能控制甲减;停用Pto及PAS后甲状腺功能可以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疗法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药物疗法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丙硫异烟胺 对氨基水杨酸 临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治疗结核性胸膜炎40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军 郑春兰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0期1173-1174,共2页
目的观察加替沙星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异烟肼(H)0.3 g.d-1,利福平(R)0.45 g.d-1,乙胺丁醇(E)0.75 g.d-1,吡嗪酰胺(Z)1.5 g.d-1,治疗组加用加替沙星注射用... 目的观察加替沙星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异烟肼(H)0.3 g.d-1,利福平(R)0.45 g.d-1,乙胺丁醇(E)0.75 g.d-1,吡嗪酰胺(Z)1.5 g.d-1,治疗组加用加替沙星注射用冻干灭菌粉末(G)0.4 g.d-1。治疗组化疗方案为2HRZEG/4HR,对照组化疗方案为2HRZE/4HR。两组均在开始化疗时同时服用泼尼松30 mg.d-1,2周后开始减量至停药。两组均于治疗15和30 d后复查胸腔积液吸收情况,并于治疗结束时复查胸部X线,观察胸膜增厚和包裹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97.5%和72.5%,且治疗组胸膜增厚及包裹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加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结核病 胸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冬青 阎勇 朱敏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7期495-495,共1页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见的抗结核药物致不良反应144例。结果:男患者占54.2%,女患者45.8%,年龄以25~35岁最多;患者一般进行联合化疗,两联化疗的患者7例(4.9%),三联化疗的患者35...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见的抗结核药物致不良反应144例。结果:男患者占54.2%,女患者45.8%,年龄以25~35岁最多;患者一般进行联合化疗,两联化疗的患者7例(4.9%),三联化疗的患者35例(24.3%),四联化疗的患者86例(59.7%);产生的不良反应以皮肤损害最多,其次分别为药物热、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等。结论:在临床治疗中,特别是在长期化疗中,应注意合理用药,积极了解患者服药情况,监测患者各项相关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与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邓冬青 朱敏 梁军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4期485-486,共2页
临床药学是药师通过直接参与医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接受用药咨询、参加病案会诊等方式,向患者提供多方位药学服务的药学学科。通过对药剂科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回顾与展望,总结经验,对进一步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提供一些合理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 临床药学 不良反应监测 用药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荨麻疹1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梁军 雷利华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9期1047-1047,共1页
关键词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荨麻疹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