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
3
1
作者
袁圆
雷敏
+1 位作者
沈哲
赵磊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19年第6期611-617,共7页
本文分析了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技术对肝细胞癌(HCC)微循环功能的评估,及其对HCC的诊断效能。选取经病理证实的120例HCC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病理分级Ⅰ级58例、Ⅱ级36例、Ⅲ级2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
本文分析了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技术对肝细胞癌(HCC)微循环功能的评估,及其对HCC的诊断效能。选取经病理证实的120例HCC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病理分级Ⅰ级58例、Ⅱ级36例、Ⅲ级2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3.0T核磁共振常规序列、DWI序列及IVIM序列扫描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灌注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灌注分数(f)、真实扩散系数(D)及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值,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各参数值对HCC的预测价值。研究组ADC、D值均低于对照组,f、D^*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患者的ADC、D值均高于Ⅱ级、Ⅲ级患者,f、D^*值均低于Ⅱ级、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患者的ADC、D值均高于Ⅲ级患者,f、D^*值均低于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f、D、D^*值预测肝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0.600、0.700、0.593,其中ADC、D值对肝癌的预测效果较好(P<0.05),其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2.011×10^-3 mm^2/s、2.141×10^-3 mm^2/s。结果表明,IVIM-DWI技术对肝癌微循环功能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灌注参数有助于肝癌的病理分级诊断,其ADC、D值对HCC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微循环功能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TIC参数在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19
2
作者
王剑桥
李睿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1,共5页
本研究分析了二维超声(2DUS)联合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在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乳腺导管内病变患者81例(共93个病变),均行2DUS及CEUS检查。结果显示,2DUS检出恶性病变17个,良性病变48个,诊...
本研究分析了二维超声(2DUS)联合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在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乳腺导管内病变患者81例(共93个病变),均行2DUS及CEUS检查。结果显示,2DUS检出恶性病变17个,良性病变48个,诊断准确度69.89%(65/93)、敏感度53.13%(17/32)、特异度78.69%(48/61),阳性预测值为56.67%(17/30),阴性预测值为76.19%(48/63)。恶性病变达峰时间早于良性病变(P<0.05),峰值强度、曲线上升支斜率、曲线下面积均高于良性病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2DUS联合CEUS-TIC参数鉴别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2DUS或CEUS单独检查(P<0.05)。因此可知,对于乳腺导管内病变,2DUS联合CEUS检查可明显提高对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病变
良/恶性
二维超声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参数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
3
1
作者
袁圆
雷敏
沈哲
赵磊
机构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肿瘤科
武汉市
红十字会
医院
放射科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
医院
影像诊断科
出处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19年第6期611-617,共7页
文摘
本文分析了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技术对肝细胞癌(HCC)微循环功能的评估,及其对HCC的诊断效能。选取经病理证实的120例HCC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病理分级Ⅰ级58例、Ⅱ级36例、Ⅲ级2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3.0T核磁共振常规序列、DWI序列及IVIM序列扫描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灌注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灌注分数(f)、真实扩散系数(D)及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值,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各参数值对HCC的预测价值。研究组ADC、D值均低于对照组,f、D^*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患者的ADC、D值均高于Ⅱ级、Ⅲ级患者,f、D^*值均低于Ⅱ级、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患者的ADC、D值均高于Ⅲ级患者,f、D^*值均低于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f、D、D^*值预测肝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0.600、0.700、0.593,其中ADC、D值对肝癌的预测效果较好(P<0.05),其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2.011×10^-3 mm^2/s、2.141×10^-3 mm^2/s。结果表明,IVIM-DWI技术对肝癌微循环功能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灌注参数有助于肝癌的病理分级诊断,其ADC、D值对HCC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微循环功能
诊断效能
Key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microcirculation function
diagnostic efficiency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TIC参数在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19
2
作者
王剑桥
李睿
机构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肿瘤科
出处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1,共5页
文摘
本研究分析了二维超声(2DUS)联合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在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乳腺导管内病变患者81例(共93个病变),均行2DUS及CEUS检查。结果显示,2DUS检出恶性病变17个,良性病变48个,诊断准确度69.89%(65/93)、敏感度53.13%(17/32)、特异度78.69%(48/61),阳性预测值为56.67%(17/30),阴性预测值为76.19%(48/63)。恶性病变达峰时间早于良性病变(P<0.05),峰值强度、曲线上升支斜率、曲线下面积均高于良性病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2DUS联合CEUS-TIC参数鉴别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2DUS或CEUS单独检查(P<0.05)。因此可知,对于乳腺导管内病变,2DUS联合CEUS检查可明显提高对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病变
良/恶性
二维超声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参数
诊断效能
Keywords
breast intraductal lesions
benign and malignant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time-intensity curve parameters
diagnostic efficiency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
袁圆
雷敏
沈哲
赵磊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二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TIC参数在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剑桥
李睿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