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医学相关精神障碍药物合理使用专家共识
1
作者 佘生林 宋真 +17 位作者 孙同文 翟金国 喻妍 杨宁波 房茂胜 郭文斌 王曼 寻广磊 张璐璐 徐西嘉 吴小立 魏钦令 刘芳 李惠萍 宋兴荣 汪友平 郑英君 宋学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3-524,共12页
重症医学相关治疗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合作的过程,在临床实践中常出现继发或合并精神障碍的情况,相关药物治疗国内目前尚无共识,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重症协作组联合重症医学专家成立共识编写专家组,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总结... 重症医学相关治疗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合作的过程,在临床实践中常出现继发或合并精神障碍的情况,相关药物治疗国内目前尚无共识,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重症协作组联合重症医学专家成立共识编写专家组,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总结已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反复讨论制定本共识,共识阐述了重症医学相关精神障碍药物规范化使用的原则、流程,以及各类精神科药物使用的临床指征、注意事项、具体药物选择,为精神科药物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精神障碍 谵妄 抑郁 焦虑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联合治疗对奥氮平治疗后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影响 被引量:42
2
作者 李轶琛 马筠 +2 位作者 徐汉明 杨光远 张俊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10-414,共5页
目的研究奥氮平治疗后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后血糖、血脂、脂联素、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的变化。方法奥氮平治... 目的研究奥氮平治疗后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后血糖、血脂、脂联素、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的变化。方法奥氮平治疗后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阿立哌唑联合组48例患者在奥氮平基础上联合口服阿立哌唑5 mg/d,安慰剂联合组46例患者在奥氮平基础上联合口服含淀粉的模拟片1片/d,共治疗12周,分别于联合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BS)、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脂联素、瘦素、HOMA-IR和BMI等。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各指标的分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联合治疗前比较,阿立哌唑联合组第8、12周FBS、TG和TC降低(P<0.05),第4、8、12周脂联素升高,瘦素和HOMA-IR下降(P<0.05),BMI在8、12周时下降(P<0.05)。与联合治疗前比较,安慰剂联合组第4、8、12周FBS和第8、12周TG、TC升高(P<0.05),第8、12周脂联素水平降低,瘦素、HOMA-IR、BMI均有升高(P<0.05)。阿立哌唑联合组与安慰剂联合组比较,治疗第4、8、12周时脂联素、瘦素、HOMA-IR和第8、12周时BMI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奥氮平治疗后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能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和体重指数,阿立哌唑对脂联素和瘦素的内在调节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脂联素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南色林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对精神分裂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晓津 房茂胜 +1 位作者 缪楹 黎维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01-1806,共6页
目的探究布南色林对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布南色林组(1 mg/kg布南色林)、利培酮组(0.54 mg/kg利培酮)。... 目的探究布南色林对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布南色林组(1 mg/kg布南色林)、利培酮组(0.54 mg/kg利培酮)。通过刻板行为、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并评分,检测血清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布南色林组和利培酮组刻板行为评分、旷场实验总路程、逃避潜伏期及海马组织病理损伤评分降低;穿越平台原位置次数,PI3K、AKT、GSK3βmRNA,PI3K、AKT和GSK3β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但布南色林组和利培酮组上述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模型组和布南色林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利培酮组FPG、HbA1c、TG及TC水平较其他三组升高(P<0.05),HDL和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南色林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对精神分裂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其认知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南色林 精神分裂症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认知功能 学习记忆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下电休克治疗伴有自杀意念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包玲 江雪 +2 位作者 谢琴 王娟 鲁凤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4-518,共5页
目的比较通过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电休克治疗伴有自杀意念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艾司氯胺酮作为具有抗抑郁作用特点的电休克麻醉剂,针对伴有自杀意念的重度抑郁障碍患者治疗时的优点和不足,为艾司氯胺酮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 目的比较通过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电休克治疗伴有自杀意念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艾司氯胺酮作为具有抗抑郁作用特点的电休克麻醉剂,针对伴有自杀意念的重度抑郁障碍患者治疗时的优点和不足,为艾司氯胺酮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提供参考。方法120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40例(n=40)。对照组予以丙泊酚1.2~1.5 mg/kg缓慢推注麻醉,低剂量组予以0.3 mg/kg艾司氯胺酮加1.0 mg/kg丙泊酚缓慢推注麻醉,高剂量组予以0.6 mg/kg艾司氯胺酮加0.5~0.8 mg/kg丙泊酚缓慢推注麻醉,后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治疗过程中评价疗效、安全性指标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的HAMD-24评分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经MECT治疗后评分值逐组递减,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各项观察指标较对照组有差异(均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项观察指标有差异(均P<0.05);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对三组患者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治疗后高剂量组的RBANS评分分值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对照组(均P<0.05);三组120例患者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对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自杀意念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后高剂量组的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分分值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对照组(均P<0.05)。结论三组患者的重度抑郁症状及自杀意念均得到改善,使用不同麻醉剂及不同剂量对伴有自杀意念的重度抑郁患者疗效随着剂量的变化呈现显著差异,且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应用到临床的安全性已得到验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电休克治疗 自杀意念 重度抑郁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皮苷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雷雨 刘伟 包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48-2553,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模型,探究橙皮苷是否通过调控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参与影响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病情。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健康组、慢性应激抑郁组、橙皮苷高剂量组、橙皮苷低剂... 目的:通过构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模型,探究橙皮苷是否通过调控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参与影响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病情。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健康组、慢性应激抑郁组、橙皮苷高剂量组、橙皮苷低剂量组、氟西汀组、橙皮苷^(+)Akt抑制组,每组12只。构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模型,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旷场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情况;HE染色、Tunel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皮质酮(CORT)、5-羟色胺(5-HT)、IL-6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Akt、mTOR、p-Akt、p-mTOR表达水平。结果:健康组大鼠海马组织完整;与健康组相比,慢性应激抑郁组大鼠海马组织损伤明显,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凋亡指数、CORT、IL-6含量显著升高,糖水偏好度、跨格次数、站立次数、存活神经元数、5-HT含量、p-Akt/Akt、p-mTOR/mTOR显著降低(P<0.05);与慢性应激抑郁组相比,氟西汀组、橙皮苷高剂量组、橙皮苷低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逐渐恢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凋亡指数、CORT、IL-6含量显著降低,糖水偏好度、跨格次数、站立次数、存活神经元数、5-HT含量、p-Akt/Akt、p-mTOR/mTOR显著升高(P<0.05);与橙皮苷高剂量组相比,橙皮苷低剂量组、橙皮苷^(+)Akt抑制组大鼠海马组织恢复缓慢,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凋亡指数、CORT、IL-6含量显著升高,糖水偏好度、跨格次数、站立次数、存活神经元数、5-HT含量、p-Akt/Akt、p-mTOR/mTOR显著降低(P<0.05);橙皮苷高剂量组与氟西汀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橙皮苷通过调控Akt/mTOR通路,激活Akt、mTOR,缓解神经细胞凋亡,改善抑郁大鼠的神经功能和行为学功能,从而治疗慢性应激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慢性应激抑郁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海马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泌乳素及多巴胺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燕林 李辉 周晓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对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PRL)及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接受治疗的90例B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均为30例,A、B、C三组每...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对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PRL)及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接受治疗的90例B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均为30例,A、B、C三组每天分别口服10、15、20 mg/kg丙戊酸钠。比较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项精神疾病评分、血药浓度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血清水平、肝功能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各项评分相较于治疗前显著性改善(P<0.05);3组达稳态血药浓度谷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TSH、PRL及DA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ALT、AST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上升(P<0.05),治疗后3组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可有效治疗BPD患者,缓解狂躁或抑郁程度,对TSH、PRL及DA水平无明显影响,其中小剂量丙戊酸钠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双相情感障碍 促甲状腺激素 泌乳素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大鼠抑郁症行为学变化和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红伟 张惠实 +3 位作者 朱宏飞 黄乔春 陈建新 王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大鼠抑郁症行为学和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抑郁症组(DEP组)、大黄素干预组(EMD组)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激酶)抑制组(INH组)(n=8)。以孤...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大鼠抑郁症行为学和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抑郁症组(DEP组)、大黄素干预组(EMD组)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激酶)抑制组(INH组)(n=8)。以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用旷场行为测定及糖水消耗试验进行行为学评分,高效液相-电化学方法检测其海马和杏仁核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并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反应分别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与MEK激酶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DEP组大鼠行为学评分、糖水消耗试验与体质量均有明显下降,同时MEK/ERK信号通路活化状态与DA、5-HT、NE的表达水平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大黄素干预治疗后上述变化有所改善,但其效果受MEK激酶抑制剂抑制。结论大黄素可改善抑郁症的行为学变化,增加体重和明显提高糖水消耗量,可能与活化MEK/ERK信号通路调节杏仁体和海马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DA、5-HT和NE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大黄素 大鼠 信号通路 单胺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硝酸甘油凝胶对大鼠皮肤溃疡创面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程静 梅蕊 +3 位作者 刘忠 刘萍 梅利平 宋红萍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2期1591-1594,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硝酸甘油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溃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54只大鼠皮肤溃疡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即模型对照组、京万红组、复方硝酸甘油凝胶剂组,观察创面大体情况及愈合时间,计数造模后第7天、第14天创面的成纤... 目的研究复方硝酸甘油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溃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54只大鼠皮肤溃疡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即模型对照组、京万红组、复方硝酸甘油凝胶剂组,观察创面大体情况及愈合时间,计数造模后第7天、第14天创面的成纤维细胞数、新生毛细血管数。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造模后第7天、第14天创面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低氧诱导因子(HIF-1α)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24.17±5.91)d],复方硝酸甘油凝胶剂能明显缩短皮肤愈合时间[(14.67±3.76)d,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硝酸甘油凝胶组增加造模后第7天创面中成纤维细胞[(61.20±7.56)个]和新生毛细血管数量[(9.35±1.43)个,P<0.05];上调VEGF(1.692±0.196)、HIF-1α(1.527±0.174)、Ang1(1.548±0.203)mRNA表达(P<0.05或P<0.01);降低造模后第14天创面中成纤维细胞(28.00±5.96)个和新生毛细血管数量[(4.20±1.30)个,(P<0.01)];下调VEGF(1.156±0.123)、HIF-1α(1.021±0.105)、Ang1(1.034±0.134)mRNA表达(P<0.05)。结论复方硝酸甘油凝胶剂通过调节成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和VEGF/Ang1/HIF-1α信号转导通路达到治疗皮肤溃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凝胶剂 复方 溃疡 皮肤 成纤维细胞 新生毛细血管 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质网应激PERK-ATF4-CHOP信号通路探讨白藜芦醇对AD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彪 台勇 +1 位作者 迟正锁 许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443-2446,2450,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基于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转录活化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信号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大鼠海马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1~40)建立AD模型,随机分...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基于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转录活化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信号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大鼠海马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1~40)建立AD模型,随机分为AD模型组、RESV低剂量组、RESV中剂量组、RESV高剂量组,RESV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10、20、40 mg/kg RESV,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免疫组化情况、TUNEL染色情况、Caspase-3、GPR78、PERK、ATF4、CHO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基本无Aβ1~40阳性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Aβ1~40阳性表达细胞显著增多(P<0.05),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GPR78、PERK、ATF4、CHO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AD模型组相比,RESV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Aβ1~40阳性表达细胞显著减少(P<0.05),凋亡率显著减少(P<0.05),Caspase-3、GPR78、PERK、ATF4、CHOP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RESV可显著减少AD大鼠脑神经细胞Aβ1~40沉积,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调节凋亡关键蛋白Caspase-3表达,可能通过参与PERK-ATF4-CHOP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抑制内质网应激,发挥脑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PERK-ATF4-CHOP 白藜芦醇 AD大鼠 脑神经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甲基苯丙胺成瘾大鼠复吸行为、记忆功能和海马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晓津 房茂胜 +1 位作者 缪楹 徐艳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3-508,共6页
目的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甲基苯丙胺(MA)成瘾大鼠复吸行为、记忆功能和海马结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将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利用固定比例程序建立MA大鼠自身给药模型,在模型建立后至自然... 目的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甲基苯丙胺(MA)成瘾大鼠复吸行为、记忆功能和海马结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将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利用固定比例程序建立MA大鼠自身给药模型,在模型建立后至自然戒断成功过程中,对实验组大鼠进行rTMS治疗7 d,模型组和对照组仅进行假刺激处理,完成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旷野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判断其学习记忆能力;对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给予条件线索诱导后,观察其是否出现复吸行为;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大脑海马组织进行切片,经HE染色、尼氏染色及醋酸双氧铀-枸橼酸铅染色后观察各组海马组织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成功制备MA成瘾大鼠模型,并且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降低,rTMS治疗后可有效改善MA成瘾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降低情况;模型组大鼠自然戒断后给予条件线索会诱导出现复吸行为,而经rTMS治疗后,在条件线索诱导下其有效鼻触碰次数明显减少;MA成瘾大鼠模型海马组织中尼氏小体数目及平均光密度均降低,CA3区神经突触数量减少,前、后膜有融合情况,突触小体数量减少,rTMS治疗后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病理改变。结论 rTMS治疗能够改善MA成瘾大鼠的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元损伤,还能抑制条件线索诱导下MA复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成瘾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复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治疗的伦理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静妍 唐正华 +1 位作者 叶萌 房茂胜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1-24,共4页
基于国内外心理治疗相关伦理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和社会需求,从伦理建设、个人资质、伦理意识、伦理适用性、不良反应五个方面对心理治疗的主要伦理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出目前心理治疗伦理建设相对滞后、治疗师资质良莠不齐、治疗师伦... 基于国内外心理治疗相关伦理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和社会需求,从伦理建设、个人资质、伦理意识、伦理适用性、不良反应五个方面对心理治疗的主要伦理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出目前心理治疗伦理建设相对滞后、治疗师资质良莠不齐、治疗师伦理意识淡薄、忽视伦理适用性和心理治疗不良反应难以避免的问题。并提出心理治疗伦理相应的改善路径,包括加快伦理体系建设、完善资格认证体系、保持价值中立、提升道德敏感性、定期接受专业督导、增加共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伦理问题 伦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特殊恐惧障碍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孟姚 李毅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8-52,共5页
以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特殊恐惧障碍的应用现状为切入点,在分析其相较于传统暴露疗法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对其在特殊恐惧障碍治疗中面临的挑战,如虚拟现实设备及保养费用昂贵、虚拟场景的开发难度、个体的多样性所带来... 以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特殊恐惧障碍的应用现状为切入点,在分析其相较于传统暴露疗法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对其在特殊恐惧障碍治疗中面临的挑战,如虚拟现实设备及保养费用昂贵、虚拟场景的开发难度、个体的多样性所带来的挑战以及虚拟现实治疗的副反应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对此提出了探讨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特殊恐惧障碍的作用机制、注重虚拟现实技术的提升、与其他技术合并应用以及提高系统的普适性和特异性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暴露疗法 特殊恐惧障碍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门控内向整流钾通道在物质成瘾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茹琴 李超英 李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6,共9页
G蛋白门控内向整流钾(GIRK)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具有维持神经元静息电位、调节兴奋性和神经递质释放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成瘾行为与大脑奖赏系统中GIRK通道的表达和活性关系密切,GIRK通道可能成为成瘾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 G蛋白门控内向整流钾(GIRK)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具有维持神经元静息电位、调节兴奋性和神经递质释放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成瘾行为与大脑奖赏系统中GIRK通道的表达和活性关系密切,GIRK通道可能成为成瘾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GIRK通道在结构、脑内分布以及物质成瘾中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理解物质成瘾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标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门控内向整流钾通道 物质成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