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清甲状腺激素、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余信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898-90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清甲状腺激素、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2组,分别测定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T3)、甲...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清甲状腺激素、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2组,分别测定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比较2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NT-proB-NP的变化。结果:心功能Ⅳ级患者与心功能Ⅱ级、Ⅲ级患者比较,T3和FT3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随着心功能不全加重而升高,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4、FT4、TSH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NT-proB-NP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严重程度有关,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甲状腺激素 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及心肌再灌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姚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0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USTAMI)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48例UST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治疗,...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USTAMI)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48例UST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后6小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 Tn I)改善情况,CK-MB、c Tn I达峰时间及30天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30天LVEF、CK-MB及c Tn I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6小时CK-MB及c Tn I水平、治疗后30天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小时CK-MB及c Tn I水平升高更为缓慢,而治疗后30天LVEF增加更加明显;观察组患者CK-MB、c Tn I达峰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USTAMI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且药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徐亚宁 代天 +1 位作者 刘波 杨增芯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358-361,366,共5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于我院的96例ACS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治疗组给予麝香保心丸联合盐酸...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于我院的96例ACS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治疗组给予麝香保心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两组均连续给予治疗2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清纤维蛋白酶原(FI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 (cTnT)、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PT、TT、APTT及血清FIB、CK-MB、cTnT、vWF、ET-1、NO、sICAM-1、MMP-9、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T、TT、APTT及血清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清FIB、vWF、ET、sICAM-1、MMP-9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PT、TT、APTT及血清NO、FIB、vWF、ET、sICAM-1、MMP-9、hs-CRP水平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CK-MB、cTnT水平相比治疗前均明显偏高,治疗组的血清CK-MB、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能够明显改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凝血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和血管内皮损伤,降低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老年 麝香保心丸 盐酸替罗非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伴衰弱患者家庭心脏康复实践 被引量:19
4
作者 夏瑜 秦淑文 +2 位作者 周华婧 邱蓓蕾 郑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伴衰弱患者家庭心脏康复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FRAIL量表得分≥3分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3个月集...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伴衰弱患者家庭心脏康复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FRAIL量表得分≥3分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3个月集运动训练、饮食教育、药物管理、烟草管理、心理支持于一体的家庭心脏康复。结果干预后,干预组FRAIL得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低于对照组,微型营养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无氧阈、最大摄氧量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家庭心脏康复有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伴衰弱患者的衰弱、营养状况、心功能及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衰弱 家庭心脏康复 营养状况 心功能 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倒水莲下调miR-369对LPS诱导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代天 杨萍 +3 位作者 赵谦 刘泰民 蒋品 张苏川(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462-2467,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花倒水莲(PFH)下调miR-369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LPS组、LPS+PFH组和LPS+PFH+转染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RT-PC... 目的:探讨黄花倒水莲(PFH)下调miR-369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LPS组、LPS+PFH组和LPS+PFH+转染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RT-PCR检测miR-369和AKT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KT1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69是否靶向AKT1。结果: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升高,细胞中miR-369表达升高,AKT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FH处理后心肌细胞中miR-369表达降低,AKT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降低,其中3 g/kg的PFH效果最好;抑制miR-369表达后LPS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而过表达miR-369可逆转PFH对LPS诱导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369靶向负调控AKT1表达;抑制AKT1表达逆转了PFH对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PFH下调miR-369,靶向激活AKT1活性,保护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心肌细胞 脂多糖 黄花倒水莲 miR-369 AKT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