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格列酮延缓慢性肾病进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何泳 宁勇 +5 位作者 曾锐 韩敏 马祖福 熊艳 何金森 姚颖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57-1261,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药罗格列酮对5/6肾切除肾衰竭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80~200 g健康雄性SD大鼠建立5/6肾切除肾衰竭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第12周时采用...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药罗格列酮对5/6肾切除肾衰竭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80~200 g健康雄性SD大鼠建立5/6肾切除肾衰竭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第12周时采用断头法处死大鼠,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及24 h尿蛋白水平;取残余肾组织行病理检查,判断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PARγ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肾脏组织的分布;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PARγ和n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24 h尿蛋白、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均显著升高(P<0.01);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罗格列酮组各指标则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示模型对照组大鼠肾组织有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肾小球硬化指数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而罗格列酮组上述指标则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6肾切除大鼠PPARγ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系膜细胞和浸润的巨噬细胞,nNOS主要定位在致密斑,内髓集合管也有表达。模型对照组PPARγ、n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而罗格列酮组PPARγ和nNOS的表达则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鼠5/6肾切除后,给予罗格列酮可以明显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PPARγ和nNOS基因的表达有关,且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 肾切除 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和曲尼司特抗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效应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晓慧 张新 +5 位作者 何泳 彭清平 杨国胜 李明梅 刘端 穆昌军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0期1276-1280,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ACEI)贝那普利和曲尼司特是否通过抑制硫氧还蛋白(Trx)而产生抗糖尿病肾病(DN)氧化应激效应。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曲尼司特组、贝那普利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ACEI)贝那普利和曲尼司特是否通过抑制硫氧还蛋白(Trx)而产生抗糖尿病肾病(DN)氧化应激效应。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曲尼司特组、贝那普利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模型对照组、曲尼司特组、贝那普利组给予高糖高脂饮食造糖尿病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对照组予普通饮食喂养;曲尼司特组予普通饮食喂养及曲尼司特400 mg·kg-1·d-1,灌胃12周;贝那普利组予普通饮食喂养及贝那普利10 mg·kg-1·d-1,灌胃12周。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脏病理的变化,应用Western-blot测定Trx的含量。结果贝那普利组和曲尼司特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血糖、尿蛋白、肌酐、尿素氮、肾小球硬化指数、肾重/体质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贝那普利组和曲尼司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尼司特与贝那普利均有效减轻肾脏病理变化,并能上调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rx的表达。贝那普利组Trx水平升高较曲尼司特组更显著。结论曲尼司特和贝那普利均具有抗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效应,而贝那普利较曲尼司特更显著,其机制除抗纤维化外,还能显著提高Trx的表达,从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 曲尼司特 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 硫氧还蛋白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在慢性肾脏病3-4期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静 王晓慧 +2 位作者 彭清平 肖晓芬 张卉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6-361,共6页
目的:运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估年龄≥65岁的慢性肾脏病(CKD)3-4期非透析病人营养风险,并探讨GNRI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CKD3-4期病人166例,运用GNRI及主观全面评定(SGA)评估病人的营养情况,生物电阻抗法测量病人人体... 目的:运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估年龄≥65岁的慢性肾脏病(CKD)3-4期非透析病人营养风险,并探讨GNRI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CKD3-4期病人166例,运用GNRI及主观全面评定(SGA)评估病人的营养情况,生物电阻抗法测量病人人体体成分指标,以住院时间(LOS)作为临床结局指标,分析GNRI与人体体成分及LOS的关系。结果:GNRI平均得分(94.25±21.77),无营养风险83例(50.00%),低营养风险43例(25.91%),中营养风险35例(21.08%),高营养风险5例(3.01%),GNRI与SGA的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值为0.675;CKD3期病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BCM、MM、BF、GNRI得分、无营养风险病人比例较CKD4期病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3期病人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中营养风险病人比例较CKD4期病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GNRI等级分组病人ICW、TBW、MM、BF、FFM、VF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ICW、MM、BF、FFM、VFA与GNRI呈正相关,TBW与GNRI无明显相关性(P>0.05);营养风险越高,LOS越长,不同营养风险病人L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I及SGA评价老年CKD病人营养风险具有良好一致性,GNRI适用于CKD非透析老年病人的营养风险评估。GNRI与人体体成分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营养风险越高,LOS越长,应引起临床重视,尽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慢性肾脏病 生物电阻抗 人体体成分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OS/NO对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泳 王晓慧 +1 位作者 张新 彭清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62-164,167,共4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nNOS、NO表达的变化,探讨nNOS、NO对肾小球硬化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M组,n=24):行5/6肾切除术;假手术组(S组,n=24):手术方式同模型组,仅行麻醉暴露双肾,剥除肾包膜,... 目的:本研究观察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nNOS、NO表达的变化,探讨nNOS、NO对肾小球硬化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M组,n=24):行5/6肾切除术;假手术组(S组,n=24):手术方式同模型组,仅行麻醉暴露双肾,剥除肾包膜,不做手术切除。分别于实验第4、8、12周每组各随机抽取4只大鼠处死,观察不同时间点以下指标:(1)血清尿素氮、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2)HE、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形态改变,并进行肾小球硬化半定量分析;(3)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4)比色法检测血清NO的浓度。结果:(1)与同期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及24h尿蛋白均显著升高(P<0.01),提示手术成功;(2)与同期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硬化指数均升高(P<0.05);(3)免疫组化提示nNOS主要定位在肾皮质的致密斑,5/6肾切除组大鼠nNOS水平呈持续性下降,手术后4周起模型组nNOS表达与假手术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nNOS水平与肾小球硬化提示存在直线负相关(P<0.05);(4)5/6肾切除后NO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与假手术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血清NO水平与肾小球硬化提示存在直线负相关(P<0.05)。结论:5/6肾切除后伴随肾小球硬化的进展存在nNOS、NO表达的减少,提示nNOS/NO途径参与了肾小球硬化病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NOS NO 5/6肾切除 肾小球硬化 慢性肾脏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期慢性肾脏病非透析病人瘦体组织下降的列线图模型建立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肖晓芬 王晓慧 王静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4-279,共6页
目的:建立4-5期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病人瘦体组织下降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早期识别与筛选有关危险因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武汉市第五医院就诊的CKD 4-5期非透析病人247例,根据瘦体组织指数(LTI)分为... 目的:建立4-5期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病人瘦体组织下降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早期识别与筛选有关危险因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武汉市第五医院就诊的CKD 4-5期非透析病人247例,根据瘦体组织指数(LTI)分为正常LTI组和低LTI组,收集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瘦体组织下降的危险因素,并通过R软件包(R3.5.3)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正曲线及ROC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和精准度。结果:247例CKD 4-5期病人中正常LTI组148例(59.92%)、低LTI组99例(40.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441,P=0.012)、糖尿病肾脏病(OR=2.153,P=0.029)、体质量指数(OR=1.639,P=0.023)、小腿围(OR=3.247,P=0.011)、二氧化碳(OR=3.573,P=0.004)进入回归方程,基于以上5个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校正曲线均趋近于理想曲线,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χ^(2)=3.549,P=0.637),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92(95%CI:0.714~0.897)。结论:基于年龄、糖尿病肾脏病、体质量指数、小腿围、二氧化碳5个项目建立的列线图预测CKD 4-5期非透析病人瘦体组织下降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瘦体组织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颗粒素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异位表达与调节
6
作者 李守新 关隽 +4 位作者 王晓慧 李烨 涂巍 雷小妹 何培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8-700,704,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颗粒素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与调节。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37例SLE患者PBMCs神经颗粒素蛋白的表达状态,同时用ELISA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其血浆IL-2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 目的研究神经颗粒素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与调节。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37例SLE患者PBMCs神经颗粒素蛋白的表达状态,同时用ELISA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其血浆IL-2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含量。结果 78.4%(29例)的SLE患者PBMCs表达神经颗粒素蛋白,而健康对照人群仅有29.4%的阳性表达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连续性校正χ2=9.969,P=0.002)。且SLE患者神经颗粒素蛋白表达水平亦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7,P>0.05)。神经颗粒素表达与血浆IL-2水平呈负相关(rs=-0.644,P<0.01),与血浆FT3水平无相关性(rs=-0.252,P=0.195)。结论神经颗粒素蛋白高表达于SLE患者PBMCs,炎症性细胞因子如IL-2可能参与其表达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神经颗粒素 白细胞介素2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要血液透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清白蛋白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肖晓芬 王晓慧 +4 位作者 康敏 李静 杨国胜 周焕 旷海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469-2473,共5页
目的了解需要血液透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探讨血清白蛋白(Alb)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3月在我院隔离透析的43例确诊COVID-19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lb水平分为Alb>33 g/L组和Alb≤33 ... 目的了解需要血液透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探讨血清白蛋白(Alb)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3月在我院隔离透析的43例确诊COVID-19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lb水平分为Alb>33 g/L组和Alb≤33 g/L组,及入院后28 d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Alb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43例中普通型30例、重型5例、危重型8例;感染后咳嗽(37.21%)、发烧(27.91%)、乏力(18.60%)是最常见的初发症状,但有5例(11.63%)患者在感染后除胸部CT表现外无明显症状;(2)Alb>33 g/L组和Alb≤33 g/L组在透析龄、淋巴细胞计数、总蛋白、前白蛋白、28 d内死亡比例、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死亡组患者C反应蛋白较存活组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Alb较存活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lb>33 g/L组和Alb≤33 g/L组28 d平均存活时间分别是(26.50±4.86)d、(21.87±9.33)d,Kaplan-Meier曲线差异具有统计意义(Log-Rank=5.400,P=0.020)。结论Alb水平与感染COVID-19的血液透析患者28 d内死亡情况密切相关。感染后患者最常见初发症状以咳嗽、发烧及乏力为主,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需要临床提高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清白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