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颈动脉闭塞的血管再通治疗 被引量:4
1
作者 吴祥波 蔡权 +6 位作者 黄子纯 康志明 聂创 孙冬 李华钢 刘煜敏 梅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3-511,共9页
目的总结慢性颈动脉闭塞血管再通治疗的手术体会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共12例慢性颈动脉闭塞患者,均行血管再通治疗,术前通过多模态影像学方法评估闭塞部位、闭塞节段、闭塞近端残端形态和血管壁病变性质,并... 目的总结慢性颈动脉闭塞血管再通治疗的手术体会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共12例慢性颈动脉闭塞患者,均行血管再通治疗,术前通过多模态影像学方法评估闭塞部位、闭塞节段、闭塞近端残端形态和血管壁病变性质,并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共10例患者实现血管再通,成功率为10/12;2例血管再通失败病例,分别为累及岩骨段以上的长节段动脉夹层(1例)和闭塞近端残端呈钝头型(1例)。6例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术中栓子脱落(3例)、术中血管痉挛(1例)、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1例)和术后严重低血压(1例)。结论累及岩骨段以上的长节段闭塞、闭塞近端残端形态和血管壁病变性质均可能影响血管再通成功率,栓子脱落、脑血管痉挛、脑高灌注综合征和低血压是主要的围手术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颈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球囊和椭圆囊 支架 手术中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耐药性癫痫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梦莹 胡峰 +2 位作者 舒凯 蔡宏斌 康慧聪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3-178,共6页
脑深部电刺激术作为神经调控疗法的重要形式,通过精准选择刺激靶点为耐药性癫痫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其可以通过在特定靶点植入电极并发放电刺激,对癫痫发作过程中相关神经核团及神经回路兴奋性进行调控,从而发挥控制癫痫发作的功效... 脑深部电刺激术作为神经调控疗法的重要形式,通过精准选择刺激靶点为耐药性癫痫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其可以通过在特定靶点植入电极并发放电刺激,对癫痫发作过程中相关神经核团及神经回路兴奋性进行调控,从而发挥控制癫痫发作的功效。目前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耐药性癫痫的调控机制、不同发作类型个体化刺激靶点选择、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等积累了一定的临床和实验室证据,本文拟就上述三方面进行阐述,以促进脑深部电刺激术在耐药性癫痫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癫痫 深部脑刺激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所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影像学特征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存 习新聪 +2 位作者 张函 康慧聪 蔡宏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7-311,共5页
目的研究卵圆孔未闭所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并探讨该影像学特征作为早期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8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治,经头部磁共振成像、经颅多普勒(tra... 目的研究卵圆孔未闭所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并探讨该影像学特征作为早期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8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治,经头部磁共振成像、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发泡实验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确诊的隐源性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5例患者经系统的脑血管病因筛查均未找到明确病因。5例患者TCD发泡试验结果均为阳性,4例TEE结果阳性,1例因肺部感染未行TEE检查。1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4例为急性脑梗死。5例患者前循环均受累,其中1例同时累及前后循环。5例患者NIHSS评分为(2.2±1.7)分,均为轻型卒中。磁共振成像显示5例患者除1例TIA患者未见梗死灶外,余4例均发现皮层或皮层下梗死灶,其中2例为多发病灶;2例皮层下受累,2例皮层受累。5例患者中4例行卵圆孔封堵术,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卵圆孔未闭与隐源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密切,临床症状体征多表现为轻型卒中,磁共振成像显示病灶以皮层及皮层下分布为特征,可为单一或多发病灶。TCD发泡实验早期筛查卵圆孔未闭的敏感度高,结合TEE检查可及时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卵圆孔未闭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妥英钠所致变态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庆 龚守会 +1 位作者 刘斌 孙喜堂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2期165-165,共1页
目的探讨苯妥英钠所致变态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苯妥英钠抗癫痫治疗时发生的皮疹等变态反应。结果1380例服用苯妥英钠的患者中共有37例出现皮疹、发热等变态反应(发生率2.68%),变态反应发生在用药后2~40d,一般在服药后约2周... 目的探讨苯妥英钠所致变态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苯妥英钠抗癫痫治疗时发生的皮疹等变态反应。结果1380例服用苯妥英钠的患者中共有37例出现皮疹、发热等变态反应(发生率2.68%),变态反应发生在用药后2~40d,一般在服药后约2周出现。结论苯妥英钠所致变态反应发生率较低,减药或停药后大多数很快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妥英钠 变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继发癫癎27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王庆 贺月娥 李宏毅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期189-189,共1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癎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27例卒中继发性癫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癎发生率为6.97%,其中急性期发作占62.96%,恢复期癫癎发作占29.41%;其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最多(占62.96%)。结论卒中...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癎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27例卒中继发性癫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癎发生率为6.97%,其中急性期发作占62.96%,恢复期癫癎发作占29.41%;其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最多(占62.96%)。结论卒中后急性期性发作发生率明显高于恢复期。脑缺血缺氧是急性期性发作的重要致病因素。对于后期发生癫癎患者需正规抗癫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