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 SNHG14通过靶向miR-579-3p/SPARC轴影响肝细胞癌Huh7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1
作者 陈爱方 田霞 +2 位作者 韩峥 阎娟 谭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20-926,共7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4(SNHG14)靶向miR-579-3p/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对肝细胞癌(H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正常肝细胞(LO2)和HCC细胞Huh7、Hep3B、HepG2,将Huh7细胞随...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4(SNHG14)靶向miR-579-3p/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对肝细胞癌(H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正常肝细胞(LO2)和HCC细胞Huh7、Hep3B、HepG2,将Huh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sh-NC组、sh-SNHG14组、sh-SNHG14+anti-NC组和sh-SNHG14+anti-miR-579-3p组,qPCR法检测细胞中SNHG14、miR-579-3p和SPARC mRNA的表达水平,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SNHG14与miR-579-3p及miR-579-3p与SPARC调控关系,MTT法、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术,以及WB法分别检测各组Huh7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凋亡,以及Huh7细胞中PCNA、E-cadherin、vimentin、SPARC蛋白的表达。结果:在HCC细胞中SNHG14、SPARC mRNA呈高表达、miR-579-3p呈低表达(均P<0.05);SNHG14与miR-579-3p和miR-579-3p与SPARC mRNA间存在直接结合调控关系(均P<0.05)。敲减SNHG14可明显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PCNA、vimentin、SPARC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P<0.05),促进细胞凋亡、miR-579-3p和E-cadherin表达(均P<0.05);抑制miR-579-3p则可部分逆转敲减SNHG14对Huh7细胞的作用(均P<0.05)。结论:敲减SNHG14可通过靶向miR-579-3p/SPARC轴抑制Huh7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促进其凋亡;SNHG14和miR-579-3p/SPARC轴可能是HCC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4 miR-579-3p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 增殖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IAT/miR-150-5p/NEGR1分子轴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
2
作者 王峥 马梦洁 +1 位作者 刘建光 杨秋香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441-1448,共8页
目的:探讨lncRNA MIAT/miR-150-5p/NEGR1分子轴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SCIRI)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SCIRI大鼠模型,将18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SCIRI模型(I/R)组,每组9... 目的:探讨lncRNA MIAT/miR-150-5p/NEGR1分子轴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SCIRI)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SCIRI大鼠模型,将18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SCIRI模型(I/R)组,每组9只。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大鼠后肢运动活动情况,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及神经元尼氏体形态结构,qRT-PCR检测脊髓组织中lncRNA MIAT、miR-150-5p和NEGR1的mRNA表达,利用Starbase数据库、TargetScan7.2靶基因预测网站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lncRNA MIAT与miR-150-5p、miR-150-5p与NEGR1靶向调控关系。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Basso-Beattie-Bresnahan评分显著降低(P<0.05),脊髓组织可见神经元损伤,尼氏体数量减少,lncRNA MIAT和NEGR1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miR-150-5p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lncRNA MIAT与miR-150-5p、miR-150-5p与NEGR1之间均存在靶向调控关系。结论:LncRNA MIAT在SCIRI模型大鼠中高表达,其可能通过调控miR-150-5p/NEGR1分子轴参与SCIRI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lncRNA MIAT miR-150-5p NEG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核糖体RNA高通量测序前瞻性分析50岁及以上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道菌群变化
3
作者 秦浩 谢卫国 +2 位作者 陈小红 刘蒙 田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3-534,共12页
目的:借助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50岁及以上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道菌群变化,为50岁及以上重度烧伤患者应用肠道菌群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入排标准纳入13例重度烧伤患者(Burn组)和同期12例健康... 目的:借助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50岁及以上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道菌群变化,为50岁及以上重度烧伤患者应用肠道菌群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入排标准纳入13例重度烧伤患者(Burn组)和同期12例健康志愿者(Control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及粪便样本,并对样本进行16S rRNA V4区基因测序,分析各类菌属的相对丰度;用Rarefy方法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划分,使用Z-score对差异菌群进行标准化,构建差异菌群热图,通过QIIME软件分析粪便菌群OTU数目及多样性指数;利用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LEfSe)解析优势菌群;通过PICRUSt2软件预测菌群功能丰度;使用R语言中的igraph包对试验样本属水平差异菌行相关性可视化分析。结果: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道菌群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为主。23种菌属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菌群热图可见Control组的菌群丰度略优于Burn组。LEfSe分析表明,与Control组相比,Burn组的肠道菌群物种数目在1个门、2个纲、6个目、6个科和10个属中显著增加,两组差异微生物分布分支图提示Burn组以芽孢杆菌纲为主要区别标志菌群,Control组以梭菌纲为主要标志菌群。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预测分析提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网络可视化分析发现厚壁菌门影响最大,在可检测到的菌属中共有136对菌属彼此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或负相关性(|r|>0.3,P<0.05),以协同作用为主。结论:50岁及以上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道菌群与健康同龄人存在显著差异,有益菌种类及丰度减少,厌氧菌比例显著升高,不同菌群间存在一定的协同及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肠道菌群 菌群多样性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习隽丽 周超 +1 位作者 李子银 石磊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54-1958,1965,共6页
目的:探究七叶皂苷对氧化三甲胺(TMAO)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株增殖及迁移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系,分为对照组、TMAO组、观察组3组,并分别进行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TMAO组仅使用100μmol/L TMAO诱导,... 目的:探究七叶皂苷对氧化三甲胺(TMAO)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株增殖及迁移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系,分为对照组、TMAO组、观察组3组,并分别进行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TMAO组仅使用100μmol/L TMAO诱导,观察组使用同剂量TMAO诱导后再进行10μmol/L七叶皂苷治疗处理。随后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划痕愈合实验及细胞迁移侵袭试验技术(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行为,并使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SRC、pBTK、pTRIO蛋白表达情况。结果:TMAO诱导可增强HCT116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并显著上调SRC-BTK-TRIO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而七叶皂苷干预能抑制癌细胞增殖(P<0.01)并降低其迁移(P<0.001)、侵袭(P<0.01)能力,同时下调SRC(P<0.05)、BTK(P<0.01)、TRIO(P<0.05)蛋白的表达。结论:七叶皂苷可通过下调SRC-BTK-TRIO通路显著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 结直肠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SRC BTK TR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皂苷B调节Rho A/ROCK1信号通路对胃荷瘤大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明星 李子银 姜红梅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180-2187,共8页
目的 探讨麦冬皂苷B(ophiopogonin B,OP-B)对胃荷瘤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6只体质量为180~200 g的6周龄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OP-B低、中、高剂量组,激活剂组,每组10只。采用原位移植Walke... 目的 探讨麦冬皂苷B(ophiopogonin B,OP-B)对胃荷瘤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6只体质量为180~200 g的6周龄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OP-B低、中、高剂量组,激活剂组,每组10只。采用原位移植Walker-256肿瘤组织建立胃荷瘤模型,OP-B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17.5、35、70 mg/kg的OP-B并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激活剂组灌胃70 mg/kg的OP-B并腹腔注射1 mg/kg的Rho A/ROCK1信号通路激活剂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模型组灌胃和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移植瘤质量及体积,计算抑瘤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细胞核增殖抗原67(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Ki-67)、切割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leaved Caspase-3)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法检测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as homologous gene family member A,Rho 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ho-associated coiled-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1,ROCK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ho A、ROCK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OP-B低、中、高剂量组肿瘤质量和体积、Ki-67阳性率及Rho A、ROCK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抑瘤率、肿瘤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与OP-B高剂量组比较,激活剂组肿瘤质量和体积、Ki-67阳性率及Rho A、ROCK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抑瘤率、肿瘤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OP-B可能通过抑制Rho A/ROCK1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胃荷瘤大鼠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麦冬皂苷B 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信号通路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血清miR-23a-3p和miR-27a-3p的表达水平及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巍 韩峥 +2 位作者 邹艳丽 黄莎莎 田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探究miR-23a-3p和miR-27a-3p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采用含有5%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 sul... 目的·探究miR-23a-3p和miR-27a-3p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采用含有5%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的饮用水诱导7 d,诱导期间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粪便形态以及隐血状况;7 d后,采集小鼠全血和结肠组织,测量结肠长度并称取湿重。qRT-PCR检测血清中miR-23a-3p和miR-27a-3p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coactivator 1α,PPARGC1A)、PH域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磷酸酶2(PH domain leucine-rich repeat protein phosphatase,PHLPP2)、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和胱天蛋白酶3剪切体(cleaved 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s,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DSS诱导后,模型组小鼠出现精神萎靡、体质量减轻、腹泻、肉眼血便等症状,结肠长度缩短、湿重减轻(均P<0.05),小鼠UC模型构建成功。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miR-23a-3p和miR-27a-3p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结肠组织中PPARGC1A、PHLPP2、BAX、CYT-C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而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23a-3p和miR-27a-3p在UC小鼠血清中呈低表达水平,可能通过介导结肠组织中PPARGC1A和PHLPP2表达上调,触发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参与了U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疾病活动指数 微小RNA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 PH域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磷酸酶2 线粒体途径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环境下甲酰肽受体1拮抗剂Boc2对人肺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7
作者 黄波 丁洁 郭红荣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5-131,共7页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甲酰肽受体1(formyl peptide receptor 1,FPR1)的拮抗剂Boc2对人肺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增殖及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低氧诱导下人肺腺癌细胞A549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甲酰肽受体1(formyl peptide receptor 1,FPR1)的拮抗剂Boc2对人肺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增殖及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低氧诱导下人肺腺癌细胞A549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和FPR1蛋白的表达情况。以FPR1拮抗剂Boc2体外处理低氧诱导的A549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常氧条件下培养)、低氧组和低氧+Boc2处理组。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及MTT法分别用于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接种A549细胞制备裸鼠移植瘤模型,同上分3组,4周后处死裸鼠,分析各组间裸鼠移植瘤体积、质量、成瘤率以及迁移相关蛋白E-钙黏素(E-cadherin,E-cad)和侵袭相关蛋白MMP-9表达量的差异性。结果:低氧诱导能促进A549细胞FPR1蛋白的表达,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细胞的迁移、侵袭及增殖能力均显著增强(P<0.01),而相对低氧组,Boc2处理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P<0.05)。低氧组裸鼠成瘤率为100.0%(15/15),对照组为60.0%(9/15),低氧+Boc2处理组裸鼠成瘤率为73.3%(11/15);低氧组裸鼠移植瘤体积、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相对低氧组,低氧+Boc2处理组裸鼠肿瘤体积、质量均有显著降低(均P<0.01)。低氧组E-cad及MMP-9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与低氧组相比Boc2处理能显著降低E-cad及MMP-9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FPR1拮抗剂Boc2能显著抑制低氧诱导的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迁移、侵袭、增殖及成瘤能力,表明FPR1在人肺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有可能成为人肺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A549细胞 低氧 甲酰肽受体1 迁移 侵袭 增殖 成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瘤素M、Id-1、Foxp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黄莎莎 韩峥 +2 位作者 谭洁 刘蒙 田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探究抑瘤素M(OSM)、细胞分化抑制因子-1(Id-1)、Foxp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72例,取所有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 目的探究抑瘤素M(OSM)、细胞分化抑制因子-1(Id-1)、Foxp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72例,取所有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抑瘤素M、Id-1、Foxp3相对表达量,对胃癌患者癌组织中抑瘤素M、Id-1、Foxp3表达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抑瘤素M、Id-1相对表达量较高(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Foxp3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有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抑瘤素M、Id-1相对表达量较高,Foxp3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与浆膜内浸润患者相比,浆膜外浸润胃癌患者抑瘤素M、Id-1相对表达量较高,Foxp3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与Ⅰ、Ⅱ期患者相比,Ⅲ、Ⅳ期胃癌患者抑瘤素M、Id-1相对表达量较高,Foxp3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与高分化患者相比,中分化胃癌患者抑瘤素M、Id-1相对表达量较高,Foxp3相对表达量较低;与中分化患者相比,低分化胃癌患者抑瘤素M、Id-1相对表达量较高,Foxp3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胃癌组织中抑瘤素M、Id-1表达呈正相关(r=0.310,P=0.008);胃癌组织中抑瘤素M、Foxp3表达呈负相关(r=-0.422,P=0.001);胃癌组织中Id-1、Foxp3表达呈负相关(r=-0.308,P=0.009)。结论抑瘤素M、Id-1、Foxp3在胃癌中呈现异常表达,且抑瘤素M、Id-1、Foxp3相对表达量变化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程度、TNM分期、分化程度相关,三者表达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共同参与胃癌发展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抑瘤素M 细胞分化抑制因子-1 淋巴结转移 浸润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3CR1沉默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减轻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黄莎莎 邹艳丽 +2 位作者 谭洁 刘蒙 陈巍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314-1321,共8页
目的探讨CX3CR1在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组(n=24)、CCl_(4)组(n=36)、CCl_(4)+sh-NC组(n=36)、CCl_(4)+sh-CX3CR1组(n=36)。除正常组外,其余组通过腹腔注射CCl_(4)诱导肝纤维化。从CCl_(4)诱导的肝纤维... 目的探讨CX3CR1在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组(n=24)、CCl_(4)组(n=36)、CCl_(4)+sh-NC组(n=36)、CCl_(4)+sh-CX3CR1组(n=36)。除正常组外,其余组通过腹腔注射CCl_(4)诱导肝纤维化。从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4周开始,每周分别向CCl_(4)+sh-NC组和CCl_(4)+sh-CX3CR1组小鼠尾静脉注射sh-NC或sh-CX3CR1,持续2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确定小鼠肝脏组织中CX3CR1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分析肝脏组织中M1-巨噬细胞(F4/80^(+)iNOS^(+))或M2-巨噬细胞(F4/80^(+)CD206^(+))表达。ELISA试剂盒法检测小鼠血清IL-1β、IL-6和TGF-β1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原代肝脏巨噬细胞与活化HSC共培养后巨噬细胞M1和M2表型变化。结果在健康的非纤维化对照肝脏中几乎检测不到CX3CR1,而在CCl_(4)处理4周和6周后,CX3CR1强烈上调。通过沉默CCl_(4)小鼠CX3CR1表达,小鼠肝炎症细胞募集和纤维组织沉积化的严重程度均明显减轻,并且α-SMA、N-cadherin和Vimentin的蛋白水平降低,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增加。与CCl_(4)+sh-NC组相比,CCl_(4)+sh-CX3CR1组小鼠血清IL-1β、IL-6和TGF-β1水平均下调4.6~8.1倍(P<0.01),且M2-巨噬细胞的百分率和M2/M1比值均显著增加(P<0.01)。在用CX3CR1沉默的小鼠肝星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共培养中,高M2/M1-巨噬细胞比值抑制胶原的产生。结论CX3CR1沉默通过促进M1向M2-巨噬细胞的极化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3CR1 巨噬细胞极化 小鼠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钙黏素17(CDH17)抑制那可丁耐药性SW480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峥 黄晓东 +6 位作者 刘蒙 谭洁 朱庆曦 王艳芬 蔡一珊 陈爱方 田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6-610,共5页
目的探讨钙黏素17(CDH17)对那可丁耐药性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小干扰RNA(siRNA)敲低那可丁耐药性SW480人结肠癌细胞CDH17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SW480细胞中CDH17 mRNA和蛋白水平。那可... 目的探讨钙黏素17(CDH17)对那可丁耐药性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小干扰RNA(siRNA)敲低那可丁耐药性SW480人结肠癌细胞CDH17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SW480细胞中CDH17 mRNA和蛋白水平。那可丁处理CDH17下调后的SW480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及细胞活性情况;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空载感染的SW480细胞以及对照组相比,CDH17-siRNA感染的SW480细胞中CDH17 mRNA和蛋白水平均下调。与空载感染的SW480细胞及对照组相比,那可丁处理后,CDH17-siRNA感染的SW480细胞克隆形成率下降、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PARP、caspase-3蛋白切割活性增强。结论下调CDH17水平可抑制SW480细胞增殖,同时促进细胞凋亡,增强耐药株SW480细胞对那可丁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黏素17(CDH17) 那可丁 耐药性 凋亡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戈非尼通过miR-122调控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巍 韩峥 +2 位作者 邹艳丽 黄莎莎 田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96-802,共7页
目的:探究瑞戈非尼(regorafenib,Rego)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MMC-7721细胞分为对照组及Rego组,分别用0、10μmol/L Rego处理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qPCR检测细胞中miR-122的表... 目的:探究瑞戈非尼(regorafenib,Rego)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MMC-7721细胞分为对照组及Rego组,分别用0、10μmol/L Rego处理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qPCR检测细胞中miR-122的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合成的hsa-miR-122-5p模拟物转染SMMC-7721细胞构建miR-122过表达的overExp-miR-122细胞,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Rego组、overExp-NC组、overExp-NC+Rego组、overExp-miR-122组及overExp-miR-122+Rego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B法检测细胞中Bcl2、cleaved caspase-3、RAS、RAF1、p-ER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ego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且miR-122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与overExp-NC组比较,overExp-miR-122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RAS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Bcl2、RAF、p-ERK1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1);与overExp-miR-122组相比,overExp-miR-122+Rego组细胞中各检测指标变化进一步显著增加(P<0.01)。结论:Rego可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其作用可能与调控miR-122、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和抑制RAS/RAF/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SMMC-7721细胞 瑞戈非尼 MIR-122 凋亡 增殖 RAS/RAF/ER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CDH17基因表达对顺铂耐药的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蒙 韩峥 +2 位作者 朱庆曦 谭洁 田霞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6-421,共6页
目的探讨下调肝肠钙粘连蛋白(CDH17)基因对顺铂耐药的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si CDH17慢病毒转染的顺铂耐药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运用噻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258染色法和流式Annexin V-FITC/PI检测... 目的探讨下调肝肠钙粘连蛋白(CDH17)基因对顺铂耐药的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si CDH17慢病毒转染的顺铂耐药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运用噻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258染色法和流式Annexin V-FITC/PI检测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殖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MTT实验表明,下调CDH17能够显著降低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存活率(P<0.05),提高人胃癌BGC823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和Annexin V/PI双染色实验表明,下调CDH17可促进BGC823耐药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实验显示下调CDH17能够增加Bax、Cyt-c以及Cyclin D1的表达并降低Bcl-2和Bcl-x L的表达,表明CDH17可通过影响线粒体凋亡途径参与调控人胃癌BGC823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结论下调CDH17可通过调控线粒体途径促进顺铂耐药BGC823细胞的凋亡,并调控周期蛋白肝肠钙粘连蛋白的表达来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最终达到下调CDH17提高人胃癌BGC823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肝肠钙粘连蛋白CDH17 细胞凋亡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黏蛋白17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蒙 黄晓东 +3 位作者 韩峥 朱庆曦 谭洁 田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8-1017,共10页
目的:探讨钙黏蛋白17 (Cadherin-17)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Cadherin-17基因过表达及小干扰质粒,包装成慢病毒,转染至SW480细胞,构建过表达和干扰病毒稳转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 目的:探讨钙黏蛋白17 (Cadherin-17)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Cadherin-17基因过表达及小干扰质粒,包装成慢病毒,转染至SW480细胞,构建过表达和干扰病毒稳转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Cadherin-1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验证转染效率并鉴定稳转株。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 Cadherin-17过表达质粒(OV-Cadherin-17)组和Cadherin-17小干扰质粒(si-Cadherin-17)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adherin-17、B细胞淋巴瘤2 (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Caspase-3)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 LY294002组、 OV-Cadherin-17+LY294002组和si-Cadherin-17+LY294002组,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Bcl-2、 Bax、 Cyt-c、 Caspase-3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T-qPCR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OV-Cadherin-17和si-Cadherin-17转染和稳转株构建成功。与对照组比较,OV-Cadherin-17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中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cl-2和Cyt-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磷酸化PI3K (p-PI3K)、磷酸化AKT (p-AKT)和磷酸化mTOR (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i-Cadherin-17组和LY294002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中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和Cyt-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LY294002组比较,OV-Cadherin-17+LY294002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中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cl-2和Cyt-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i-Cadherin-17+LY294002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中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和Cyt-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Cadherin-17可促进CRC细胞增殖,抑制CRC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dherin-17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黏蛋白17 结直肠肿瘤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