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芍总苷对帕金森综合征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鲁晓玲 孙勤国 +1 位作者 黄智辉 丁晓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28,共6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 syndrome,PS)大鼠的神经保护及对Ste20相关的富含脯氨酸-丙氨酸激酶/阳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家族中的钠钾氯共转运体亚型1(Ste20-like proline-/alanine-rich kinase/Na^(+)-K^(+)-Cl-cotransp...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 syndrome,PS)大鼠的神经保护及对Ste20相关的富含脯氨酸-丙氨酸激酶/阳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家族中的钠钾氯共转运体亚型1(Ste20-like proline-/alanine-rich kinase/Na^(+)-K^(+)-Cl-cotransporter 1,SPAK/NKCC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7周龄雄性SD大鼠构建PS模型,全部造模成功,按造模和给药干预的不同随机分为模型组、白芍总苷低剂量组、白芍总苷高剂量组、白芍总苷高剂量+阴性对照组、白芍总苷高剂量+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3(WNK lysine deficient protein kinase 3,WNK3)过表达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正常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白芍总苷低剂量组、白芍总苷高剂量组分别给予50、200 mg/kg白芍总苷灌胃;白芍总苷高剂量+阴性对照组与白芍总苷高剂量+WNK3过表达组灌胃200 mg/kg白芍总苷并分别尾静脉注射阴性对照质粒、WNK3质粒;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1次/d,连续给药7 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HE染色检测脑组织黑质区病理形态;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及SPAK/NKCC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K3、磷酸化SPAK(p-SPAK)、SPAK、磷酸化NKCC1(p-NKCC1)、NKCC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芍总苷低、高剂量组黑质区神经元病理损伤减轻,IL-6、IL-1β、MDA水平及神经元凋亡率、Bax、α-syn、WNK3、p-SPAK/SPAK、p-NKCC1/NKCC1表达降低,SOD水平及Bcl-2表达升高[(88.39±8.96)U/mg,(119.57±12.01)U/mg vs(60.28±6.14)U/mg,P<0.05;0.57±0.06,0.82±0.09 vs 0.38±0.04,P<0.05];与白芍总苷高剂量+阴性对照组比较,白芍总苷高剂量+WNK3过表达组黑质区神经元病理损伤加重,IL-6、IL-1β、MDA水平及神经元凋亡率、Bax、α-syn、WNK3、p-SPAK/SPAK、p-NKCC1/NKCC1表达升高,SOD水平及Bcl-2表达降低(P<0.05)。结论白芍总苷对PS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SPAK/NKCC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帕金森障碍 神经保护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中晚期肿瘤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
作者 罗蒙 孙勤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2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计数(MONO)与中晚期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武汉市第三医院住院患者193例的临床资料,分为肿瘤组(102例)和非肿瘤对照组(91例),同时按照KPS评分标准将肿瘤组分为...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计数(MONO)与中晚期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武汉市第三医院住院患者193例的临床资料,分为肿瘤组(102例)和非肿瘤对照组(91例),同时按照KPS评分标准将肿瘤组分为病情稳定组(53例)和病情重危组(49例),并分析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中晚期肿瘤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组的MONO和NL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情稳定组的NLR水平低于重危组(P<0.05),而两者的MON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的MONO值及NLR是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OR=0.072,95%CI=0.012~0.43,P=0.004;OR=0.389,95%CI=10.212~0.712,P=0.002]。NLR、MONO值预测肿瘤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7、0.629。结论 MONO及NLR增高与肿瘤发生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中晚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包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脊髓损害后突触再生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明 谢萍 +5 位作者 马永刚 明江华 周炎 陈庆 吴飞 刘世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研究脂质体包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用改良的Allen’s法制作SCI模型。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BMSCs组、BDNF组、BMSCs+BDNF组... 目的研究脂质体包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用改良的Allen’s法制作SCI模型。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BMSCs组、BDNF组、BMSCs+BDNF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只切除椎板,不打击脊髓。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并一次性在损伤节段脊髓注入等容积0.9%氯化钠1 ml。BMSCs组在损伤节段脊髓注入BMSCs 1 ml;BDNF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10μg/kg BDNF脂质体;BMSCs+BDNF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10μg/kg BDNF脂质体,并一次性在损伤节段脊髓注入BMSCs 1 ml。采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分评价后肢运动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微管相关蛋白-1B(MAP1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7 d和14 d时,各组的BBB评分较假手术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组、BDNF组、BMSCs+BDNF组的BBB评分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BMSCs+BDNF组的BBB评分均显著高于BMSCs组和BDNF组(P<0.05)。术后7 d和14 d时,BMSCs组、BDNF组、BMSCs+BDNF组的GAP-43、MAP1B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BMSCs+BDNF组的GAP-43、MAP1B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BMSCs组和BDNF组(P<0.05)。结论脂质体包埋BDNF联合BMSCs移植修复SCI具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生长相关蛋白43 微管相关蛋白-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联合电针及耳穴压豆治疗耳鸣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吕琨 孙勤国 +1 位作者 罗蒙 吴龙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4期140-144,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电针及耳穴压豆治疗耳鸣伴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于武汉市第三医院中医科及五官科门诊就诊的耳鸣伴失眠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药组、中药+电针组及中药+电针+耳穴压豆...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电针及耳穴压豆治疗耳鸣伴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于武汉市第三医院中医科及五官科门诊就诊的耳鸣伴失眠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药组、中药+电针组及中药+电针+耳穴压豆组,每组30例。7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三组临床疗效、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FSQI)各项评分及总评分。结果中药+电针+耳穴压豆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药组、中药+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治疗后,三组TH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电针+耳穴压豆组低于中药组、中药+电针组(P<0.05),中药+电针组低于中药组(P<0.05)。治疗后,三组FSQI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电针+耳穴压豆组低于中药组、中药+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FSQI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电针+耳穴压豆组低于中药组、中药+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电针及耳穴压豆治疗耳鸣伴失眠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电针 耳穴压豆 耳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