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导航技术辅助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小脑幕上颅内血肿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继强 张严国 +2 位作者 陈晓斌 丁伟 宋平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6期76-79,共4页
目的 观察神经导技术航辅助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小脑幕上颅内血肿效果。方法 112例小脑幕上颅内血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导航技术辅助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 目的 观察神经导技术航辅助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小脑幕上颅内血肿效果。方法 112例小脑幕上颅内血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导航技术辅助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术后1周GCS评分、NIHSS评分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颅内感染、再出血、癫痫)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后GCS评分增加(P<0.05);与同组手术前比较,两组手术后GCS评分均增加(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生颅内感染比例低(P<0.05)。结论 神经导航技术辅助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小脑幕上颅内血肿效果较好,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技术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 尿激酶 幕上颅内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Homer 1a对氧糖剥夺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2
作者 王远 段发亮 +1 位作者 罗明 张严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究外泌体Homer 1a通过Notch信号通路对氧糖剥夺(OGD)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胰蛋白酶消化传代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空载体组和Homer 1a组(n=9)。对照组正常培养PC12细胞,模型组建立OGD损伤模型,空... 目的探究外泌体Homer 1a通过Notch信号通路对氧糖剥夺(OGD)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胰蛋白酶消化传代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空载体组和Homer 1a组(n=9)。对照组正常培养PC12细胞,模型组建立OGD损伤模型,空载体组和Homer 1a组分别将空载体和过表达Homer 1a载体转染到OGD的PC12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omer 1a mRNA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活性、丙二醛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ormer 1a、Notch1、Notch基因细胞内区(NICD)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空载体组和Homer 1a组Homer 1a表达、细胞凋亡率、乳酸脱氢酶活性、丙二醛、IL-6、IL-1β、TNF-α、Notch1、NICD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细胞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Homer 1a组Homer 1a 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3.96±0.45 vs 2.18±0.19,3.68±0.72 vs 2.36±0.33,(78.01±8.22)%vs(52.82±7.34)%,(30.80±1.95)U/mg vs(13.67±0.20)U/mg,P<0.05]。Homer 1a组细胞凋亡率、乳酸脱氢酶活性、丙二醛、IL-6、IL-1β、TNF-α、Notch1、NICD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上调外泌体Homer 1a表达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提高OGD诱导的PC12细胞活性,抑制凋亡,同时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PC12细胞 L-乳酸脱氢酶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效果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丁伟 陈晓斌 +3 位作者 黄乔春 王孟阳 黄从刚 段发亮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8期85-91,共7页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的成人缺血性烟雾病55例67侧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结果及术后临床症状、神经...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的成人缺血性烟雾病55例67侧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结果及术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详细记录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55例67侧大脑半球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9 h,平均出血量127 ml。术后1周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检查示62侧吻合桥动脉通畅,通畅率达92.54%。术前1周及术后1周、术后6个月,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峰值时间(TTP)及平均通过时间(MTT)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前1周及术后1周、术后6个月,随时间推移CBF、CBV逐渐增加,TTP、MTT逐渐缩短,除CBV术后6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1周,73.13%症状得以缓解,90.9%患者主诉主观感受改善。随访6个月,临床症状改善率达92.53%。术前1周及术后1周、术后6个月,mRS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前1周及术后1周、术后6个月,mRS评分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除术后6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本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包括硬脑膜下血肿和桥动脉闭塞各3例,吻合口动脉瘤2例,高灌注综合征、癫痫及脑梗死各1例。近期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2周内,均通过对症治疗得到缓解;远期并发症较少,主要为脑梗死和脑出血,经专科治疗病情好转,均遗留相关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联合颞肌贴敷术通过互补协同作用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可增加患者脑血流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脑血管事件发生,并可预防复发性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 颞肌贴敷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徐燕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5期52-55,共4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研究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纳入的86例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选取研究阶段2017年1月—2017年12月纳入的89例脑血管畸形患者作为...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研究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纳入的86例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选取研究阶段2017年1月—2017年12月纳入的89例脑血管畸形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QOL-BREF评分、D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QOL-BREF评分、DT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SDS、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血管畸形出血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减轻其心理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脑血管畸形出血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