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墩果酸调节SDF-1/CXCR4信号轴对脂多糖致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滕晓丽 周晓黎 +3 位作者 孟庆彬 汪念 廖艳 万莹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5-1370,共6页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OA)调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轴对脂多糖(LPS)致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以5、10、20、40μmol/L OA处理大鼠胰腺腺泡细胞AR42J,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后...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OA)调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轴对脂多糖(LPS)致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以5、10、20、40μmol/L OA处理大鼠胰腺腺泡细胞AR42J,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后续实验OA处理的最佳剂量;将AR42J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LPS组(10 mg/L LPS)、OA低剂量组(OA-L组,10 mg/L LPS+5μmol/L OA)、OA中剂量组(OA-M组,10 mg/L LPS+10μmol/L OA)、OA高剂量组(OA-H组,10 mg/L LPS+20μmol/L OA)、Rr-SDF-1激活剂(SDF-1)组(10 mg/L LPS+20 ng/ml Rr-SDF-1)、OA-H+Rr-SDF-1组(10 mg/L LPS+20μmol/L OA+20 ng/ml Rr-SDF-1)。CCK-8法、Ed U染色检测AR42J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AR42J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cl-2相关X蛋白(Bax)、SDF-1、CXCR4蛋白表达。结果:选择5、10、20μmol/L OA作为后续处理AR42J细胞的低、中、高剂量;与NC组比较,LPS组A_(450)值、Ed U阳性细胞率、SOD活性、Cyclin D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MDA含量、IL-6、TNF-α水平、Bax、SDF-1、CXCR4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OA-L组、OA-M组、OA-H组A_(450)值、Ed U阳性细胞率、SOD活性、Cyclin D1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率、MDA含量、IL-6、TNF-α水平、Bax、SDF-1、CXCR4蛋白表达降低,Rr-SDF-1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与OA-H组比较,OA-H+Rr-SDF-1组A_(450)值、Ed U阳性细胞率、SOD活性、Cyclin D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MDA含量、IL-6、TNF-α水平、Bax、SDF-1、CXCR4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OA可能通过抑制SDF-1/CXCR4通路减轻LPS致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的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通路 脂多糖 胰腺腺泡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结合LCI/BLI-ME判断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晓黎 舒磊 +3 位作者 杨林 杨健 廖艳 时昭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51,共7页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结合联动成像技术/蓝激光成像技术-放大内镜(LCI/BLI-ME)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及其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2023年6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1例根除幽门螺杆...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结合联动成像技术/蓝激光成像技术-放大内镜(LCI/BLI-ME)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及其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2023年6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1例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判断标准,总结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黏膜及早期胃癌在内镜下的特征表现,分析超声内镜结合LCI/BLI-ME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准确性及影响其判断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诊断效能的统计学描述采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表示;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超声内镜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内镜结合LCI/BLI-ME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判断的总体准确率77.08%,对uT1a期及uT1b期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82.86%和61.53%。分期不足12例,占17.14%;分期过度10例,占38.46%。对黏膜层病变判断的诊断敏感度85.29%,诊断特异度57.14%,阳性预测值82.86%,阴性预测值61.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变最大径、组织分化类型是影响判断准确性的因素,而病变部位、病灶形态与判断准确性无相关性。病灶越大,对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越低;组织分化程度越低,对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越低。结论 超声内镜结合LCI/BLI-ME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uT1a期的浸润深度判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病灶大小及组织分化程度对判断的准确性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超声内镜 联动成像技术 蓝激光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L2-CCR2信号轴探索松萝酸对胃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滕晓丽 时昭红 +4 位作者 孟庆彬 周晓黎 廖艳 万莹 杨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65-1670,共6页
目的:探讨松萝酸(UA)调节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受体(CCR2)信号轴对胃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方法:以生长良好的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浓度的UA处理,设为UA低浓度(UA-L)组(62.5μmol/L UA)、UA中浓度(UA-M)组(125... 目的:探讨松萝酸(UA)调节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受体(CCR2)信号轴对胃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方法:以生长良好的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浓度的UA处理,设为UA低浓度(UA-L)组(62.5μmol/L UA)、UA中浓度(UA-M)组(125μmol/L UA)、UA高浓度(UA-H)组(250μmol/L UA);同时对细胞转染CCL2过表达载体(pc DNA3.1 CCL2)、空载体(pc DNA3.1)、沉默CCL2(si CCL2)及阴性对照(si control),并采用250μmol/L UA处理SGC-7901细胞,标记为UA-H+pc DNA3.1 CCL2组、UA-H+pc DNA3.1组、UA-H+si CCL2组、UA-H+si control组,另取未处理的SGC-7901细胞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MTT及qRT-PCR检测细胞凋亡、增殖及CCL2、CCR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D-L1、凋亡蛋白(Bax)、增殖蛋白(CyclinD1、CCL2、CCR2)、免疫逃逸相关蛋白(B7H1)表达水平;与体外分离培养的CD8+T细胞共培养后,ELISA检测上清液中IL-4、IFN-γ、IL-10水平。将各组细胞与活化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1∶1共培养72 h,比较各组胃癌细胞对T细胞介导的杀伤敏感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A-L组、UA-M组、UA-H组细胞增殖率、IL-10水平、CyclinD1、PD-L1、CCL2、CCR2、B7H1蛋白及mRNA表达、与活化的PBMC 1∶1共培养72 h后的细胞计数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IL-4、IFN-γ水平、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UA-H+pc DNA3.1组相比,UA-H+pc DNA3.1 CCL2组细胞增殖率、IL-10水平、CyclinD1、PDL1、CCL2、CCR2蛋白及mRNA表达、与活化的PBMC 1∶1共培养72 h后的细胞计数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IL-4、IFN-γ水平、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UA-H+si control组相比,UA-H+si CCL2组细胞增殖率、IL-10水平、CyclinD1、PD-L1、CCL2、CCR2蛋白及mRNA表达、与活化的PBMC 1∶1共培养72 h后的细胞计数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IL-4、IFN-γ水平、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UA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免疫逃逸,诱导其凋亡,可能与抑制CCL2-CCR2信号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萝酸 CCL2-CCR2信号轴 胃癌细胞 增殖 凋亡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EOB-DTPA多模态MRI对常规MRI不典型强化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4
作者 杨健 柏玉涵 +3 位作者 时昭红 胡伟 周晓黎 刘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5-699,共5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扫描对Gd-DTPA增强MRI中表现不典型的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行Gd-DTPA增强MRI检出的不典型肝硬化结节,均行Gd-EOB-DTPA增强动脉期、门...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扫描对Gd-DTPA增强MRI中表现不典型的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行Gd-DTPA增强MRI检出的不典型肝硬化结节,均行Gd-EOB-DTPA增强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和肝胆期扫描。当患者有多枚不典型结节(>3枚)时,取直径排在前3位的病灶纳入研究。观察病灶大小、各序列信号强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特点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纳入35例患者共49个结节。34个结节诊断为肝细胞癌(HCC),15个结节诊断为异型增生结节(DN)。HCC及DN在T2WI、T1WI、动脉期高强化、DWI高信号、肝胆期低信号表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WI高信号诊断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4%和80.0%,T1WI低信号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和80.0%,DWI高信号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4%和73.3%,Gd-EOB-DTPA动态增强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7.6%和100.0%,肝胆期低信号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1%和80.0%,动脉期高强化联合肝胆期低信号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7.1%和100.0%。结论Gd-EOB-DTPA增强检查能提高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结节,特别是常规MRI增强不典型结节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细胞 局限性结节状增生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通路在低氧环境下对结肠癌细胞HIF-1α及糖酵解的作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周晓黎 舒磊 +4 位作者 廖艳 石拓 梅智谋 杨家耀 时昭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环境培养下,阻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kinase,AKT)信号途径后结肠癌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糖酵解相关蛋白葡萄... 目的探讨缺氧环境培养下,阻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kinase,AKT)信号途径后结肠癌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糖酵解相关蛋白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l)和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的表达,分析PI3K/AKT信号通路与结肠癌细胞糖酵解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人结肠癌SW480细胞予以缺氧环境培养,分为4组:缺氧对照组、PI3K抑制剂组、AKT抑制剂组、PI3K+AKT抑制剂组,培养时间为24h。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结肠癌细胞HIF-1α及糖酵解相关基因(GLUT-1,LDH-A)的表达。比色法测定各组结肠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乳酸浓度。结果与缺氧对照组相比较,PI3K抑制剂组和AKT抑制剂组结肠癌细胞中HIF-1α、GLUT-1、LDH-A表达下降(均P<0.05),结肠癌细胞上清液中乳酸浓度降低(P<0.05)。PI3K+AKT抑制剂组与缺氧对照组及单项抑制剂组相比,各项指标下降明显(P<0.01)。结论阻断PI3K/AKT信号途径,结肠癌细胞中HIF-1α表达下调,并可导致糖酵解相关基因GLUT-1、LDH-A的表达下降,提示PI3K/AKT信号途径参与了结肠癌细胞的糖酵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信号途径 结肠癌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诊断乳腺结构扭曲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柏玉涵 杨健 +3 位作者 蒋玮丽 龙斌 董进 张东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对以结构扭曲征象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12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经DBT检出乳腺结构扭曲的69例患者的DBT、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及超声资料,以病理结果...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对以结构扭曲征象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12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经DBT检出乳腺结构扭曲的69例患者的DBT、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及超声资料,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乳腺良、恶性结构扭曲征象特点(形态学、中心密度、有无局灶性致密)进行比较。结果49例(71.01%)为恶性病变,20例(28.99%)为良性病变。对于DBT检出的69例病灶,FFDM发现其中31例,FFDM检出的良、恶性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5,P=0.283);超声发现其中48例,超声检出的良、恶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27,P<0.01)。48例(97.96%)恶性结构扭曲在DBT中显示为不对称形态,良、恶性病灶形态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02,P<0.01),44例(89.80%)恶性结构扭曲表现为病灶中心高密度,良、恶性病灶中心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79,P<0.01)。局灶性不对称更常见于恶性结构扭曲,单纯结构扭曲相对倾向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1,P<0.05)。形态对称、中心透亮和单纯结构扭曲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0%、76.19%和35.85%。不对称形态、中心高密度和局灶性不对称致密相关的恶性结构扭曲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91.67%和93.75%。结论DBT显示的三维特征对于良、恶性结构扭曲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超声能检出的结构扭曲病灶更倾向于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乳房X线摄影术 超声检查 乳房 结构扭曲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肺部高分辨率CT表现与动态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柏玉涵 杨健 +6 位作者 彭红芬 董进 蒋玮丽 刘海峰 阳义 何博 张东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初诊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从首次检查至治愈出院时肺部病变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及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月20日武汉市第一医院60例确诊为普通型COVID-19的患者CT及临床资料,研究3次CT检查... 目的探讨临床初诊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从首次检查至治愈出院时肺部病变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及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月20日武汉市第一医院60例确诊为普通型COVID-19的患者CT及临床资料,研究3次CT检查与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60例确诊为COVID-19患者(其中男22例,女38例,平均年龄49岁),初诊CT单发病灶11例,多发49例,为胸膜下分布的磨玻璃影(GGO)、GGO伴"铺路石"征、GGO伴实变或几种共存。第二次CT检查45例(75%)明显进展,表现为原病灶范围扩大,数量增多或不变或"此消彼长"表现,其中42例实变增多;3例(5%)病灶范围变化不明显,实变增多;12例(20%)病灶吸收表现。9例(15%)患者影像与临床症状进展无明显对应关系。出院前1~3 d第3次CT显示,50例(83.33%)病灶不同程度吸收,8例(13.33%)病灶明显吸收,同时出现少许淡薄新发病灶,还有2例(3.33%)老年患者仍有残留未吸收病灶。结论胸部HRCT能客观反映COVID-19患者肺内病灶变化,与临床进展、转归有较好的一致性,对患者临床治疗及分层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总黄酮对NAFLD大鼠脂联素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晓黎 张书 +4 位作者 舒磊 李轶西 高晓阳 杨家耀 时昭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8-543,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总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脂联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利用高脂饲料喂养法构建NAFLD大鼠模型。72只SPF级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AFLD模型组和银杏总黄酮治疗组3组,每组2... 目的探讨银杏总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脂联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利用高脂饲料喂养法构建NAFLD大鼠模型。72只SPF级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AFLD模型组和银杏总黄酮治疗组3组,每组24只。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及肝指数,光镜观察肝脏组织形态改变,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AdipoR2mRNA、PPAR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AdipoR2、PPARα、AMPK蛋白表达以及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NAFLD大鼠造模成功。第4周末,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体质量与肝指数均增高(均P<0.05),肝脏AdipoR2mRNA、PPARα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肝脏AdipoR2、PPARα、AMPK蛋白表达以及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与治疗组相比,肝脏AdipoR2mRNA、PPARα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脏AdipoR2、PPARα、AMPK蛋白表达及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8、12周末,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与肝指数水平逐渐增高,肝脏AdipoR2mRNA、PPARαmRNA的表达水平,AdipoR2、PPARα、AMPK蛋白表达水平及AMPK蛋白磷酸化逐渐下降;治疗组大鼠体质量及肝指数逐渐接近正常对照组,肝脏AdipoR2mRNA、PPARα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均P<0.05),AdipoR2、PPARα、AMPK蛋白表达及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逐渐增高(均P<0.05)。结论银杏总黄酮能控制大鼠体质量与肝指数,提高大鼠肝脏AdipoR2mRNA、PPARαmRNA和AdipoR2、PPARα、AMPK蛋白表达水平,并使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推测银杏总黄酮可能通过增强脂联素信号通路的活性,一方面减少肝细胞异常凋亡,另一方面促进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从而减轻NAFLD的肝损伤,阻止NAFLD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总黄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联素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复制及其基因分型与HBV相关慢性肝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江必武 叶丽华 王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情况及其基因分型与HBV相关慢性肝病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00例HB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乙肝标记物、HBV-DNA定量检测,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检测HBV基因型,观察HBV-DNA基因型分布,同时观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情况及其基因分型与HBV相关慢性肝病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00例HB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乙肝标记物、HBV-DNA定量检测,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检测HBV基因型,观察HBV-DNA基因型分布,同时观察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细胞癌中基因型的分布差异。结果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分别为47.1%和52.9%。慢性肝炎中以B型为主,肝硬化中以C型占优,而在肝细胞癌中B型和C型所占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型HBV感染与乙肝病情加重、肝硬化发生有一定关系;而B型HBV感染者在慢性肝炎中多见,提示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生拟层孔菌提取物对肝癌细胞H22和肉瘤细胞S180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细林 陈卫国 +4 位作者 高劲松 游浩 李桂珍 蒋继宏 扈凤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观察松生拟层孔菌(Fomitopsis pinicola,FP)乙醇提取物Ⅰ号(简称FP-Ⅰ)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乙醇提取FP,获取乙酸乙酯相即为FP-Ⅰ。MTT法检测FP-I体外对小鼠肝癌细胞株H22及小鼠肉瘤细胞株S180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松生拟层孔菌(Fomitopsis pinicola,FP)乙醇提取物Ⅰ号(简称FP-Ⅰ)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乙醇提取FP,获取乙酸乙酯相即为FP-Ⅰ。MTT法检测FP-I体外对小鼠肝癌细胞株H22及小鼠肉瘤细胞株S180增殖的抑制作用;建立S180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瘤质量、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外周血白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比例、肿瘤红细胞花环形成率,H-E染色观察FP-Ⅰ对各组S180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心、肝、肾、胸腺和脾脏的组织学变化。结果:50、100、200、400μg/ml FP-Ⅰ对S180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22.35%、32.49%、40.01%和74.01%,对H2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45.19%、51.10%、66.37%和82.40%。25、50、100 mg/kg FP-Ⅰ对小鼠S180移植瘤生长的抑瘤率分别为79.92%、66.18%和78.45%,CTX阳性对照(30 mg/kg)的抑瘤率为84.10%;中、高剂量FP-Ⅰ组S180荷瘤小鼠的淋巴细胞比例、胸腺指数及红细胞花环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或P<0.01);各剂量组的S180移植瘤细胞均出现细胞凋亡的典型形态变化。结论:松生拟层孔菌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机制与其增强小鼠免疫功能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生拟层孔菌 提取物 肿瘤 S180细胞 H2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胃肠起搏器治疗腹胀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纯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9期679-679,共1页
将46例腹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两组病人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加用胃肠起搏器进行胃肠起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69.6%),且住院日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P<0.01)... 将46例腹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两组病人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加用胃肠起搏器进行胃肠起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69.6%),且住院日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P<0.01),提示腹胀病人加用胃肠起搏器治疗可提高疗效,加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胀 胃肠起搏器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动脉插管术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应用
12
作者 高小玲 辛琳 +2 位作者 贾学平 朱虹 江必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63-2064,共2页
肝硬化失代偿期是各种慢性肝病的最终发展阶段,长期以来一直缺少有效的治疗措施。干细胞具有多项分化潜能,在特定环境下可分化成肝细胞,参与肝脏损伤的修复和重构、恢复肝功能及减轻纤维化程度[1]。脐血干细胞经皮超选择性肝动脉... 肝硬化失代偿期是各种慢性肝病的最终发展阶段,长期以来一直缺少有效的治疗措施。干细胞具有多项分化潜能,在特定环境下可分化成肝细胞,参与肝脏损伤的修复和重构、恢复肝功能及减轻纤维化程度[1]。脐血干细胞经皮超选择性肝动脉移植术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有效方法。近年来我科采用经皮超选择性肝动脉移植脐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50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 脐血干细胞 移植治疗 动脉插管术 失代偿期肝硬化 应用 分化潜能 超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BLI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胃早癌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周晓黎 舒磊 +3 位作者 杨林 彭随风 滕晓丽 时昭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1-686,共6页
目的分析放大内镜联合蓝激光成像技术(ME-BLI)诊断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胃早癌的准确性,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2022年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经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1~2年,幽门螺杆菌检测为阴性,普通白光内镜检查疑似胃黏膜... 目的分析放大内镜联合蓝激光成像技术(ME-BLI)诊断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胃早癌的准确性,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2022年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经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1~2年,幽门螺杆菌检测为阴性,普通白光内镜检查疑似胃黏膜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ME-BLI检查,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判断金标准,对比普通白光内镜和ME-BLI对胃早癌的诊断效率。结果62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测确诊为胃早癌。ME-BLI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胃早癌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体准确率均明显高于普通白光内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普通白光内镜相比,ME-BLI对于胃黏膜病变的边界线(DL)、不规则黏膜微血管(MV)、不规则的表面微结构(MS)有更好的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ME-BLI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胃早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胃早癌的临床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早癌 放大内镜 蓝激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H-NPT联合RFH-GA筛查与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露 杨香瑜 +2 位作者 彭随风 张书 胡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3-368,共6页
目的基于英国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工具(RFH-NPT)及英国皇家自由医院营养全面评定法(RFH-GA)筛查与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程度,了解影响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营养不良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 目的基于英国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工具(RFH-NPT)及英国皇家自由医院营养全面评定法(RFH-GA)筛查与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程度,了解影响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营养不良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FH-NPT及RFH-GA对1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及评估,分析其结果与患者体格检查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并随访24个月,研究营养不良程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的关系,探究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94%患者存在营养风险(RFH-NPT≥1分),不同年龄组和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RFH-NPT营养风险筛查结果与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存在相关性(均P<0.05)。中度及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分别占比60%、19%,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营养不良程度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营养不良程度与身体质量指数(BMI)、TSF、AMC、PA、ALB存在相关性(均P<0.05);不同营养状态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年龄、Child-Pugh分级、营养状态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及Child-Pugh分级的增加,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随之升高;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程度越重,其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越高。RFH-GA分级是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营养不良 RFH-NPT RFH-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