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市2019冠状病毒病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哀伤辅导现状 被引量:3
1
作者 高旭东 孔婵 +4 位作者 范鸿儒 张娟 陈舒 王晶 丁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7-632,共6页
目的:调查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对因COVID-19丧亲者的哀伤辅导态度及技能,为医院完善相关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0年1至2月武汉市5所COVID-19定点救治医院的42... 目的:调查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对因COVID-19丧亲者的哀伤辅导态度及技能,为医院完善相关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0年1至2月武汉市5所COVID-19定点救治医院的422名在工作过程中接触过因COVID-19丧亲者的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应用哀伤辅导态度问卷、哀伤辅导技能问卷评价医护人员的哀伤辅导态度和技能情况,并进一步比较不同特征的医护人员哀伤辅导态度与技能得分,对医护人员哀伤辅导态度与技能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医护人员的辅导态度得分为15~46(33.00±9.31),哀伤辅导技能得分为9~30(19.30±4.42)。医护人员工龄、职称、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接触丧亲者的频次对其哀伤辅导态度得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护人员工龄、职称、宗教信仰、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接触丧亲者的频次对其哀伤辅导技能得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护人员的哀伤辅导态度与技能呈显著正相关(r=0.608,P<0.01)。结论:武汉市COVID-19定点医院医护人员的哀伤辅导态度及技能有待提高,建议成立哀伤辅导小组,建立长效、健全的培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哀伤辅导技能 哀伤辅导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K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与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室重构的关系
2
作者 胡琼 杨力 +1 位作者 杨倩 冯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26-1329,共4页
目的探究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K)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2,sFRP2)与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目的探究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K)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2,sFRP2)与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室重构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PCI的高龄AMI患者192例,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心室重构分为心室重构组74例和非心室重构组118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及术后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TK和sFRP2水平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并利用ROC曲线分析CTK和sFRP2对高龄AMI患者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结果心室重构组住院时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CTK、sFRP2、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显著高于非心室重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非心室重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K和sFRP2为高龄AMI患者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TK、sFRP2、CRP、IL-6四者联合预测高龄AMI患者PCI术后心室重构的曲线下面积为0.892,敏感性为79.73%,特异性为88.14%(P<0.01)。结论CTK和sFRP2在高龄AMI患者PCI术后心室重构中明显升高,与心室重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PCI术后心室重构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K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氢化钠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功能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戴榕 王超 +3 位作者 周军 段刚峰 刘缨红 郑琼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硫氢化钠(Na HS)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大鼠心脏功能和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Ang)-醛固酮(ALD)系统(RAAS)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术构建CHF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 目的:探讨硫氢化钠(Na HS)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大鼠心脏功能和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Ang)-醛固酮(ALD)系统(RAAS)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术构建CHF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a HS低剂量组和Na HS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每组大鼠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结束后,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renin、AngⅡ和ALD的浓度。采用q 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经Na HS治疗后,与模型组和治疗前相比,Na HS低剂量组和Na HS高剂量组的LVEDD和LVESD均明显降低,而LVEF明显升高(P<0.05);与Na HS低剂量组相比,Na HS高剂量组的LVEDD和LVESD降低,而LVEF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中renin、AngⅡ和ALD浓度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ACE和AT1R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Na HS低剂量组和Na HS高剂量组大鼠血浆renin、AngⅡ和ALD浓度显著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ACE和AT1R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Na HS高剂量组大鼠血浆renin、AngⅡ和ALD浓度及心肌组织中ACE和AT1R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Na HS低剂量组(P<0.05)。结论:Na HS可通过抑制RAAS的活性改善CHF大鼠的心功能,且高剂量组的改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氢化钠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降脂合剂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炎症反应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田立群 柯于鹤 +3 位作者 祝炜 段刚峰 郑琼莉 文飞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3-526,共4页
目的观察黄连降脂合剂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管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A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他汀组(氟伐他汀混悬液10 m L... 目的观察黄连降脂合剂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管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A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他汀组(氟伐他汀混悬液10 m L·kg^(-1)·d^(-1),灌胃)和中药组(黄连降脂合剂10 m L·kg^(-1)·d^(-1),灌胃)。连续8周后,比较各组大鼠的血脂及主动脉组织中ICAM-1mRNA、NF-κB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他汀组和中药组大鼠血脂多项指标水平明显改善(P<0.05),ICAM-1和NF-κB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中药组与他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降脂合剂明显抑制AS大鼠血管ICAM-1和NF-κB的表达,显著改善AS大鼠血脂水平,从而发挥抗AS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降脂合剂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联合血清指标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杨倩 胡琼 +1 位作者 杨力 冯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22-1325,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 CACS)联合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 motif chemokineligand12,CXCL12)、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olubleCD40 ligand,sCD40L)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 CACS)联合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 motif chemokineligand12,CXCL12)、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olubleCD40 ligand,sCD40L)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1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206例,依据随访5年内发生MACE分为MACE组42例和对照组16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通过ROC曲线评估联合模型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ACE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CACS及CXCL12、sCD40L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CACS、CXCL12、sCD40L是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年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ACS、CXCL12、sCD40L预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年内发生MACE的AUC分别为0.872(95%CI:0.819~0.915)、0.768(95%CI:0.704~0.824)、0.726(95%CI:0.660~0.786),CACS、CXCL12、sCD40L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35(95%CI:0.893~0.965),显著高于CACS、CXCL12、sCD40L单独检测(P<0.01)。结论CACS、CXCL12和sCD40L升高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具有预测价值,三者联合检测在预测MACE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CXCL12 冠心病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缬沙坦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爱霞 张耕 雷健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3期162-16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 缬沙坦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降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邓次妮 沈潞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0-514,527,共6页
目的观察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重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0周龄雄性SHR 20只,体重222-280 g,随机分成2组:螺内酯组[10只,20 mg/(kg.d)螺内酯灌胃]和SHR组(等量自来水灌胃,10只),10周龄雄性Wistar Ky... 目的观察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重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0周龄雄性SHR 20只,体重222-280 g,随机分成2组:螺内酯组[10只,20 mg/(kg.d)螺内酯灌胃]和SHR组(等量自来水灌胃,10只),10周龄雄性Wistar Kyoto(WKY)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等量自来水灌胃),共治疗6周。各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每周测1次尾动脉收缩压。6周后处死,测左室重/心重(LVW/HW)及心重/体重(HW/BW)比值以反映心脏重构情况;取主动脉,测定血管羟脯氨酸含量(样本碱水解法)以反映血管胶原量,同时行天狼星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主动脉血管壁胶原类型和分布,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及血管局部醛固酮含量,通过RT-PCR测定主动脉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mRNA表达。结果 SHR组收缩压、HW/BW、LVW/HW比值及血管羟脯氨酸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螺内酯组上述各项指标较SHR组显著下降。SHR主动脉管壁显著增厚,中层平滑肌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外膜Ⅰ型胶原及中膜Ⅰ、Ⅲ型胶原明显增多;螺内酯组主动脉管壁较SHR组明显变薄,平滑肌细胞数量减少,胶原数量也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HR组血浆醛固酮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内酯组血浆醛固酮含量高于SHR组(P〈0.05)。各组血管局部醛固酮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HR组血管局部CYP11B2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SHR组相比,螺内酯组CYP11B2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HR组MR mRNA表达增加(P〈0.05),与SHR组相比,螺内酯组MR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螺内酯具有明显的抑制血管重构的作用。血管局部MR表达增加及不适当激活,导致血管对醛固酮的反应性增加为醛固酮血管作用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 螺内酯 血管重构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性粒细胞和凝血参数的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研究
8
作者 李子进 贺立群 殷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8-741,共4页
目的 基于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N)和凝血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其是否并发深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44例... 目的 基于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N)和凝血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其是否并发深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44例)和非血栓组(88例)。于入院后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N、凝血参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构建基于N和凝血参数的预测模型,以ROC曲线分析N和凝血参数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血栓组比较,血栓组血清N、D-二聚体(D-Dimer, D-D)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D-D、FIB水平为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深静脉血栓的独立预测指标(OR=2.778,95%CI:1.672~4.617,P=0.000;OR=12.089,95%CI:4.310~33.903,P=0.000;OR=2.357,95%CI:1.170~4.746,P=0.016),预测模型为logit(P)=-13.908+1.022×N+2.492×D-D+0.857×FIB。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D-D、FIB单独及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2、0.829、0.712、0.913,敏感性分别为70.45%、72.73%、47.73%、81.82%,特异性分别为80.68%、78.41%、96.59%、96.59%,联合预测的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1)。结论 N和凝血参数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测定血清N、D-D、FIB水平可提高对深静脉血栓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静脉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临床医师哀伤辅导现况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旭东 孔婵 +3 位作者 范鸿儒 张娟 陈舒 王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43-848,共6页
目的调查武汉市5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定点医院临床医师的哀伤辅导现况,为医院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基本资料问卷、哀伤辅导态度和技能量表对223名COVID-19定点医院的临床医师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08份,回收有效... 目的调查武汉市5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定点医院临床医师的哀伤辅导现况,为医院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基本资料问卷、哀伤辅导态度和技能量表对223名COVID-19定点医院的临床医师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08份,回收有效率93.3%。COVID-19定点医院临床医师的哀伤辅导技能得分为(19.35±4.75)分,居中等偏下水平,其中专业职责和角色、接触丧亲家属频次是医师哀伤辅导技能的影响因素(P<0.01);而临床医师的哀伤辅导态度得分为(33.21±9.23)分,居中等水平,其中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沟通交流能力、哀伤辅导其他技能是医师哀伤辅导态度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武汉市COVID-19定点医院临床医师哀伤辅导的技能及态度均有待改善,建议医院成立哀伤辅导委员会,建立完善的哀伤辅导体系,构建长效培训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医师 哀伤辅导 态度 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F介导的Th17极化在急性胰腺炎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茹雪 朱梦莉 +1 位作者 刘晶晶 陈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1-1356,共6页
目的探讨Rho相关GTP结合蛋白F(RhoF)介导的Th17极化在重度急性胰腺炎(SAP)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将RhoF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SAP组(n=10)和SAP+Y-27632组(n=10)。另将WT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SAP组(n=... 目的探讨Rho相关GTP结合蛋白F(RhoF)介导的Th17极化在重度急性胰腺炎(SAP)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将RhoF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SAP组(n=10)和SAP+Y-27632组(n=10)。另将WT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SAP组(n=10)和SAP+Y-27632组(n=10)。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建立SAP模型。SAP+Y-27632组在模型建立后,通过尾静脉输注Y-27632。分离小鼠血液样本中的T细胞,用于RhoF、p-MYPT1蛋白检测和ROCK活性测定,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产生IL-17的淋巴CD4+T细胞的百分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小鼠T细胞中RhoF、p-MYPT1表达量增加(P<0.01),并且RhoF的水平与p-MYPT1的水平密切相关(P<0.05)。与WT组相比,RhoF组小鼠T细胞的RhoF蛋白水平的表达增加约30%,并且CD4+T细胞自发产生IL-17的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WT小鼠相比,RhoF转基因小鼠胰腺损伤的组织学评分,T细胞的RhoF、p-MYPT1表达量,IL-17+T细胞数量和血清IL-17水平明显增加(P<0.05)。SAP+Y-27632组的组织学评分,T细胞的RhoF、p-MYPT1表达量,IL-17+T细胞数量和血清IL-17水平显著低于SAP组(P<0.05)。结论RhoF/ROCK信号通路介导的Th17细胞极化参与SAP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相关GTP结合蛋白F TH17细胞 重症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f激酶抑制剂蛋白信号通路表达影响小胶质细胞极化对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机制
11
作者 孙茹雪 朱梦莉 +1 位作者 刘晶晶 陈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35-1940,共6页
目的探讨Raf激酶抑制剂蛋白(RKIP)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在脑出血(ICH)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48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3组:Sham+Vector组、ICH+Vector组和ICH+RKIP组,每组16只。ICH+Vector组和ICH+RKIP组建立胶... 目的探讨Raf激酶抑制剂蛋白(RKIP)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在脑出血(ICH)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48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3组:Sham+Vector组、ICH+Vector组和ICH+RKIP组,每组16只。ICH+Vector组和ICH+RKIP组建立胶原酶ICH模型。在手术前及手术后1、3、5和7 d,每组有8只动物行为测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在ICH后7 d,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血肿周围RKIP、p-p65、TRAF6表达。结果与ICH+Vector组相比,ICH+RKIP组大鼠找到平台的时间显著缩短,并且在目标象限中花费时间和跨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ICH+RKIP组Nissl小体的数量显著高于ICH+Vector组(P<0.05)。此外,ICH+RKIP组神经元凋亡数量显著低于ICH+Vector组(P<0.05)。与Sham组相比,接受ICH的大鼠表现出RKIP表达逐渐降低,并在第7天达到最低值(P<0.05)。在ICH后7 d,ICH+RKIP组大鼠血肿中RKIP蛋白表达较ICH+Vector组显著增加(P<0.05),p-p65、TRAF6蛋白表达较ICH+Vector组显著降低(P<0.05)。与ICH+Vector组相比,ICH+RKIP组iNOS+Ibal1+细胞数目显著降低(P<0.05),和Arg-1+Ibal1+细胞数目显著增加(P<0.05)。结论RKIP上调促进ICH后的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涉及抑制TRAF6/NF-κB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激酶抑制剂蛋白 小胶质细胞 极化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NT-proBNP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志华 余浩 +6 位作者 祝炜 周军 李佐民 贺立群 郑琼莉 柯于鹤 魏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65-969,共5页
目的评估≥75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infectio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41例... 目的评估≥75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infectio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41例≥75岁COVID-19患者,分析入院时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敏肌钙蛋白I(hs-TnI)和NT-proBNP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41例患者死亡18例(12.8%),男性11例(61.1%)。与出院组比较,死亡组患者LDH>250 IU/L(77.8%)、hs-TnI> 26 ng/L(72.2%)、NT-proBNP> 1 800 ng/L(72.2%)的比例较高(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T-proBNP曲线下面积最大(0.94),hs-TnI次之(0.88)。当NT-proBNP为1 025 ng/L时,对COVID-19患者发生院内死亡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老年COVID-19患者心肌损伤及NT-proBNP水平升高常见,且NT-proBNP对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肌损伤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穿刺致47例气胸原因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余志华 韩宏伟 +4 位作者 程光辉 李振 张劲林 邓成钢 苏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75-977,共3页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术中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引发气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或起搏器植入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4 35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气胸患者性...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术中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引发气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或起搏器植入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4 35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气胸患者性别、年龄、是否伴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锁骨形态变化等临床特征,评估是否与气胸发生相关。结果 4 351例患者中共发生气胸47例(1.08%),年龄12~72(47.1±18.4)岁;其中女性37例(78.7%),锁骨与胸骨夹角<60°者27例,伴有COPD者2例。女性气胸发生率较男性明显增加(OR=2.7,95%CI=1.4~5.2);斜形锁骨即锁骨与胸骨夹角<60°患者气胸风险明显增加(OR=3.5,95%CI=1.6~7.9),伴有COPD患者气胸概率增加(OR=2.3,95%CI=1.2~4.7)。47例中5例气胸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吸收,19例经胸腔穿刺抽气缓解,23例经胸腔闭式引流缓解;均完全康复出院。结论气胸仍是介入治疗中重要临床问题。女性、有斜形锁骨特征或伴发COPD患者接受锁骨下静脉穿刺时更易发生气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锁骨下静脉穿刺 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心口服液治疗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焦虑的疗效及对睡眠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俊力 李立为 +4 位作者 田强强 张蓓蓓 龚雪 徐金梅 梅俊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6-781,共6页
目的基于中医学"双心疾病"理论,探讨舒心口服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稳定性冠心病并发焦虑患者睡眠、运动能力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 目的基于中医学"双心疾病"理论,探讨舒心口服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稳定性冠心病并发焦虑患者睡眠、运动能力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舒心口服液,每次20 mL,bid,共持续治疗12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及治疗第12周时进行面对面随访,记录患者一般生命体征、临床相关不良事件、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同时采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多导睡眠图(PSG)、6 min步行试验(6MWT)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情绪及睡眠状态和运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HAMA评分、PSQI评分、PSG监测指标和6MWT距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HAMA评分、PSQI评分、PSG监测指标和6MWT与治疗前比较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同期时间点,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HAMA评分、PSQI评分、PSG监测治疗和6MWT距离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心口服液辅助治疗可改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睡眠效率,提升患者的运动能力,降低心脏相关临床事件发生的频率,为中医药的身心同治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心口服液 双心疾病 稳定性冠心病 焦虑 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葱白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立群 雷杰 +4 位作者 祝炜 冯莹 张妍 董莹 柯于鹤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葱白提取物(FOB)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FOB(小、中、大剂量)(300,600,1200 mg·kg^(-1))+I/R组和硝酸甘油+I/R组,每组1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目的探讨葱白提取物(FOB)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FOB(小、中、大剂量)(300,600,1200 mg·kg^(-1))+I/R组和硝酸甘油+I/R组,每组1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4 h建立在体心肌I/R损伤模型。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和分析左心室功能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Bax和Bcl-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色素C(Cyt-C)和凋亡酶激活因子1(Apaf-1)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FOB(小、中、大剂量)+I/R组大鼠心功能均明显改善;CK、LDH和CK-MB浓度降低;Bax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下调,同时Bcl-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Cyt-C及Apaf-1蛋白表达下降(P<0.05),并存在一定量效关系。结论FOB具有显著改善大鼠心肌I/R损伤及拮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调节心肌Bax、Bcl-2、Cyt-C和Apaf-1的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白提取物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显子8基因变异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肖丽 周军 王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 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1)外显子8基因变异及HDL-C水平与老年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2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研究组)以及同期18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TaqMan法检测SR-B1外显子8基... 目的 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1)外显子8基因变异及HDL-C水平与老年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2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研究组)以及同期18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TaqMan法检测SR-B1外显子8基因多态性,分析SR-B1外显子8基因多态性、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型与冠心病危险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SR-B1外显子8基因存在3种基因型:CC、CT、TT,研究组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4.32%和25.68%,对照组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2.43%和17.57%。研究组的TT基因型、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CC基因型的HDL-C水平高于CT、TT基因型,CC基因型的LDL-C水平低于CT、TT基因型(P<0.05)。研究组高血压、糖尿病比例、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R-B1外显子8基因(OR=0.581,95%CI:0.411~0.820,P=0.002)、高血压(OR=1.904,95%CI:1.137~3.188,P=0.014)、糖尿病(OR=1.774,95%CI:1.093~2.878,P=0.020)、HDL-C(OR=0.495,95%CI:0.320~0.764,P=0.002)、LDL-C(OR=1.960,95%CI:1.063~3.613,P=0.031)均是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SR-B1外显子8基因多态性及血清HDL-C水平是老年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影响因素,其中SR-B1外显子8基因C→T突变可能引起血清HDL-C水平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子 受体 清道夫 胆固醇 HDL 基因型 基因频率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杏仁苷减少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焦亡并改善载脂蛋白E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瑾 张洁 冯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746-1755,共10页
目的研究苦杏仁苷(amygdalin,AMY)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不同剂量AMY干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s)。将HCAECs分为4组:对照组、ox-LDL组、AMY低剂量组(50μg/mL)和AMY高剂量组(100μg/mL)。Western b... 目的研究苦杏仁苷(amygdalin,AMY)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不同剂量AMY干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s)。将HCAECs分为4组:对照组、ox-LDL组、AMY低剂量组(50μg/mL)和AMY高剂量组(100μg/mL)。Western blot检测焦亡标志蛋白(Caspase-1和GSDMD)以及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3)表达水平;RT-qPCR检测IL-1β和IL-18 mRNA表达;TUNEL测试检测HCAECs死亡率。ChIP试验用于检测JMJD3和H3K27me3在Gal-3启动子上的富集。过表达Gal-3后分析Gal-3对AMY抑制ox-LDL诱导的HCAECs焦亡的影响。将40只载脂蛋白E缺陷(ApoE-/-)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2.5 mg/kg和5 mg/kg AMY组。油红O染色用于观察小鼠主动脉脂质沉积和斑块形成;酶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Y组对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50、100μg/mL AMY干预细胞24 h内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48 h时细胞存活率相较对照组降低;与ox-LDL比较,50和100μg/mL AMY组Caspase-1、GSDMD、Gal-3和JMJD3蛋白水平,IL-1β和IL-18 mRNA表达以及TUNEL阳性细胞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AMY干预后HCAECs内Gal-3启动子上JMJD3富集降低,H3K27me3富集升高;与ox-LDL+AMY+pcDNA-3.1组比较,ox-LDL+AMY+pcDNA-Gal-3组Gal-3、Caspase-1、GSDMD、IL-1β、IL-18表达水平和TUNEL阳性细胞率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2.5 mg/kg AMY组、5 mg/kg AMY组小鼠中主动脉中脂质沉积显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百分比降低;TG、TC、LDL浓度和Gal-3、Caspase-1、GSDMD、IL-1β、IL-18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HDL含量升高。结论AMY可能通过参与调控JMJD3介导的Gal-3去甲基化对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细胞焦亡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焦亡 苦杏仁苷 JMJD3 GA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对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军 白秋方 +3 位作者 杨少娟 朱琳 彭旖旎 周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对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的方法建立大鼠肥胖模型。取肥胖模型组(obese model group,OM组)和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组)大鼠各10只检测。测定空腹血糖(FBG)... 目的探讨肥胖对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的方法建立大鼠肥胖模型。取肥胖模型组(obese model group,OM组)和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组)大鼠各10只检测。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及血清胰岛素(FIns)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β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Cyt C)在线粒体、细胞质中的分布情况及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OM组大鼠FBG、TC、TG、FFA、FIns、HOMA-IR、凋亡指数、胞质Cyt C水平及活化的Caspase-3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线粒体Cyt C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胰腺组织出现结构破坏、脂质变性等改变。结论肥胖通过线粒体途径增加胰岛β细胞的凋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凋亡 胰岛素抵抗 细胞色素C 胱天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于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的导管射频消融
19
作者 余志华 韩宏伟 +4 位作者 程光辉 李振 张劲林 邓成钢 苏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59-762,共4页
目的探讨源于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AT)的电生理特征,分析经右侧His柬旁与左侧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行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普通电生理检查及激动标测明确为源于His柬旁局灶性AT患者12例,年龄12—6... 目的探讨源于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AT)的电生理特征,分析经右侧His柬旁与左侧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行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普通电生理检查及激动标测明确为源于His柬旁局灶性AT患者12例,年龄12—64(47.4±14.6)岁。于右侧His束旁标测并行RFA,若消融失败或出现交界区心律、房室传导阻滞,则改为经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RFA。结果心房刺激能反复诱发和终止12例患者AT,AT平均周长(327±76)ms。10例患者均于AT发作时消融10s内AT终止,2例患者消融不成功。经右侧His束旁成功消融2例,经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成功消融8例。术后平均随访1—6年,无AT复发。结论源于His束旁AT具特征性,导管RFA治疗安全有效.经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RFA可作为优先考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 His束 房性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科住院患者信息化宣教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20
作者 郑蓉 潘璐瑶 +2 位作者 姜孝颖 秦聪慧 周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25年第10期1508-1513,共6页
目的:构建心内科住院患者宣教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临床护士住院患者宣教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查阅病案、文献检索、组织专家论证会等方式确定心内科住院患者宣教任务及宣教平台功能清单,完成平台开发并投入临床使用。采用便... 目的:构建心内科住院患者宣教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临床护士住院患者宣教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查阅病案、文献检索、组织专家论证会等方式确定心内科住院患者宣教任务及宣教平台功能清单,完成平台开发并投入临床使用。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10月—11月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2个病区住院的600例患者和8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个病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方法,干预组采用信息化宣教平台进行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宣教遗漏率、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两组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结果:信息化宣教平台包括9类共计153项住院宣教内容。平台应用后,干预组患者诊疗全程宣教被遗漏11人(3.7%),对照组被遗漏65人(21.7%);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为(21.81±3.49)分,对照组为(20.23±2.57)分;干预组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4.33±3.16)分,对照组为(23.48±7.29)分,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信息化宣教平台科学实用,为优化住院患者宣教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住院患者宣教 闭环管理 心血管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