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诊应用丙泊酚致性幻觉原因与应对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燕 余奇劲 +1 位作者 杨云朝 陶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4-816,共3页
丙泊酚作为临床最常用的静脉麻醉药之一,具有潜在的致"性幻觉"作用;若一旦患者发生恶性"性幻觉",医务人员可能遭受到患者"性骚扰"或"性侵犯"的起诉。该文针对门诊手术运用丙泊酚期间致"... 丙泊酚作为临床最常用的静脉麻醉药之一,具有潜在的致"性幻觉"作用;若一旦患者发生恶性"性幻觉",医务人员可能遭受到患者"性骚扰"或"性侵犯"的起诉。该文针对门诊手术运用丙泊酚期间致"性幻觉"的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产生的危害而思索其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性幻觉 门诊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S监测下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全麻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燕 胡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05-1707,1711,共4页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术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脑动脉瘤行介入术患者68例,采用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监测下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A组,n=34),BIS监测下靶控输注异丙酚...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术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脑动脉瘤行介入术患者68例,采用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监测下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A组,n=34),BIS监测下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B组,n=34),A组凭临床经验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控制麻醉深度,调整丙泊酚靶浓度,B组术中根据监测BIS值调整丙泊酚靶浓度,维持BIS值在45~60之间。记录两组的麻醉时间、术毕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等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24h进行回访,记录术中知晓及24h内恶心呕吐等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比较,B组丙泊酚总用量减少明显(P<0.05),停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在意识、潮气量和呼吸频率恢复方面B组患者更迅速,且低氧血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BIS监测用于介入手术麻醉能提高手术安全性,精确预测麻醉效果、指导合理用药,对提高麻醉质量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 异丙酚 介入栓塞术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手术期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药物防治
3
作者 方建国 余奇劲 陈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94-1599,共6页
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手术期间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针对这一状况,临床上已采用多种药物来防治该类手术期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但是,无论是药物处理还是非药物处理,均有其利弊。该文通过详细分析药物处理与非药物应用对... 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手术期间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针对这一状况,临床上已采用多种药物来防治该类手术期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但是,无论是药物处理还是非药物处理,均有其利弊。该文通过详细分析药物处理与非药物应用对神经系统保护的积极效应和负面影响,权衡各种药物使用的优缺点;在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手术期间,如何制定最佳的药物运用方案(选择合适的保护药物、最有效的给药方式和最适宜的给药剂量)才能有效地防治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值得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停循环 中枢神经系统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托宁与阿托品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前用药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明艳 胡忠诚 李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607-3608,共2页
目的:观察长托宁作为术前用药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腺体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分为阿托品组(A组)和长托宁组(B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给予阿托品和长托宁,观察围术... 目的:观察长托宁作为术前用药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腺体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分为阿托品组(A组)和长托宁组(B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给予阿托品和长托宁,观察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血糖浓度和腺体分泌量。结果:围术期B组患者心率明显低于A组,血糖浓度低于A组,腺体分泌量少于A组。结论:长托宁作为术前用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小、腺体分泌少的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术前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长托宁 术前用药 血流动力学 应激 腺体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