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转型视野下的地方政府数据协同治理 被引量:35
1
作者 胡玉桃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77,共9页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要求提升政府数据协同治理水平。当前,地方政府数据治理在治理体制、治理规则、治理主体、治理效能等方面均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为此,应着力构建地方政府数据协同治理机制。在理念协同层面,实现安全与发展并重,技术...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要求提升政府数据协同治理水平。当前,地方政府数据治理在治理体制、治理规则、治理主体、治理效能等方面均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为此,应着力构建地方政府数据协同治理机制。在理念协同层面,实现安全与发展并重,技术创新与体制改革并进,政府、市场与社会共治。在规范协同层面,围绕管理体制、规则体系和平台建设,重塑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完善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规则体系,提升平台治理效能。在应用协同层面,聚焦治理主体、治理工具和治理对象,充分发挥多元主体治理优势,优化数据服务,深化数据应用,提升政府利用数据进行治理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治理 理念协同 规范协同 应用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再造:推进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 被引量:20
2
作者 田祚雄 杨瑜娴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77,共10页
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地方层面和城市领域的具体实践,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状况将直接关乎整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水平。治理主体是城市治理中最能动、最关键的要素,治理主体的理念、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和决定着城市治理现代化的... 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地方层面和城市领域的具体实践,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状况将直接关乎整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水平。治理主体是城市治理中最能动、最关键的要素,治理主体的理念、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和决定着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水平,加强城市治理主体再造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准确分析我国城市治理主体存在的现实弊端,通过职能归位、授权和激活实现主体再造,建立多主体协同共治机制,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体系 治理主体 城市治理 主体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法治化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胡玉桃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0-66,共7页
分税制改革奠定了我国目前财政分权制度的基本框架,但仍然存在分权缺乏法制保障、财政收支失衡、地方筹集收入与提供公共服务之间联系断裂等问题。"十三五"时期,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需要依赖法治化的路径。建议通过以立... 分税制改革奠定了我国目前财政分权制度的基本框架,但仍然存在分权缺乏法制保障、财政收支失衡、地方筹集收入与提供公共服务之间联系断裂等问题。"十三五"时期,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需要依赖法治化的路径。建议通过以立法形式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收入来源与支出责任、建立中央与地方的协议合作机制、重视运用司法手段调节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统筹安排积极推动相关配套改革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收支平衡 立法保障 司法调节 协议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中的政治稳定问题探讨
4
作者 莫吉武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8-41,共4页
1 关于政治稳定的含义,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政治稳定就是政治局面的稳定,表现为统治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另一种意见认为,政治稳定只能是动态稳定,而不会绝对稳定。还有一种意见从政府和人民两个主体角度出发,认... 1 关于政治稳定的含义,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政治稳定就是政治局面的稳定,表现为统治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另一种意见认为,政治稳定只能是动态稳定,而不会绝对稳定。还有一种意见从政府和人民两个主体角度出发,认为政治稳定不单纯是政府的权力稳定,而是要从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上来把握。认为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可区分三种形态:第一种为认同性,表现为人民能够接受各项制度,更多地表现为政治上的参与性、监督性;第二种为疏离性,表现为对政治不服从和政治冷漠,但非积极改变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稳定 问题探讨 政治冷漠 政治体系 政治秩序 政治体制 认同性 社会秩序 参与危机 政治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5
作者 莫吉武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8-20,共3页
城市政府的机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的探讨。本文仅就城市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及其解决办法,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关键词 政府机构改革 城市政府 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