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考虑接头影响的综合管廊标准段地震响应分析
- 1
-
-
作者
甘霖
郭恩栋
金宇航
刘智
严檬
-
机构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武汉市洪山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广东省地震局
-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09,221,共10页
-
基金
粤港澳大湾区地震灾害主动防御关键技术研究(U1901602)
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重点专项(2021EEEVL0204)资助。
-
文摘
地震是造成综合管廊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综合管廊一旦发生破坏,其产生的后果将比传统埋地管道复杂得多。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几种综合管廊接头形式,并对不同的接头形式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选取综合管廊标准段并考虑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以及土体本构模型,利用自编程序施加黏弹性人工边界以及等效节点力对不同接头形式下管廊及内部管道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最大纵向位移差,整体现浇结构的响应会高于预制拼装结构,且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加,响应的差异会进一步增大。两种接头形式下,管廊标准段在地震动作用下的损伤很小,仅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达到0.4g及以上时会发生轻微损伤,不会影响正常使用。同一地震动作用下,小管径的管道应力水平会小于大管径的管道应力水平。同时采用橡胶止水带和预应力钢筋的接头形式会比仅采用橡胶止水带的接头形式更有利于降低廊内管道的应力水平。考虑到采用预应力钢筋连接的预制拼装结构会进一步提高廊内管道的安全水平,因此,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不仅要考虑接头的防水,还应该采用预应力筋对相邻节段连接,进一步提升综合管廊的抗震性能。
-
关键词
地下综合管廊
接头连接形式
管道
地震响应分析
黏弹性人工边界
-
Keywords
underground integrated pipe gallery
joint connection form
pipeline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viscoelastic artificial boundary
-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