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施蔬菜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基于武汉市新建设施蔬菜基地的调研 被引量:1
1
作者 邹红 朱林耀 +5 位作者 杨新华 雷加坤 郑彬 刘应东 涂登风 廖其慧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5期2883-2887,共5页
为确保蔬菜均衡供应,平抑物价,武汉市2013年新建成七万亩集中连片的设施蔬菜基地。基于武汉市新建七万亩设施蔬菜基地的调研结果表明,目前设施蔬菜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地管理技术人员缺乏、用工难、投入成... 为确保蔬菜均衡供应,平抑物价,武汉市2013年新建成七万亩集中连片的设施蔬菜基地。基于武汉市新建七万亩设施蔬菜基地的调研结果表明,目前设施蔬菜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地管理技术人员缺乏、用工难、投入成本较高、风险大、比较效益低、病虫害及自然灾害严重、技术推广不到位、区域化特色不明显、销售渠道不畅等,设施蔬菜的发展仍然需要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的通力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及防灾减灾措施
2
作者 董敏 周磊 +1 位作者 李建 朱云蔚 《科学养鱼》 2025年第1期28-28,共1页
一、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前。一是对于室外池塘,可加高水位(1.5~2米),减少气温变化对鱼体带来的应激影响(小龙虾养殖不宜加高水位,高水位会造成虾苗过早游出造成死亡;甲鱼对水位敏感,加高水位会造成冬眠提前结束);设施养殖大棚建设时构型... 一、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前。一是对于室外池塘,可加高水位(1.5~2米),减少气温变化对鱼体带来的应激影响(小龙虾养殖不宜加高水位,高水位会造成虾苗过早游出造成死亡;甲鱼对水位敏感,加高水位会造成冬眠提前结束);设施养殖大棚建设时构型要合理,尽量呈一定的尖顶型,管材选钢构(硬度大、直径粗)、支架选粗而有支撑力的,避开风口搭建大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防灾减灾措施 气温变化 支撑力 小龙虾养殖 应激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农业机械化 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启明 李征兵 《湖北农机化》 2017年第2期23-23,共1页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手段和动力来看,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展农业机械化。截至2016年底,江夏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2%,农...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手段和动力来看,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展农业机械化。截至2016年底,江夏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2%,农业生产已成功实现人、畜、机械并用作业,向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农机化已渗入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融入农业产业链条的广泛领域,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正日益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改革 结构 供给 农业生产 机械作业 机械化水平 产业链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辣椒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龙钲 朱伯华 +5 位作者 朱汉桥 游庆 叶波 田仕本 李洪瑜 董严波 《长江蔬菜》 2018年第7期51-54,共4页
针对遵义地区辣椒病虫害为害加剧,影响产量潜力发挥的问题,总结了该地区辣椒生产上12种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及发病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综合防控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综合防控技术 病虫害种类 辣椒生产 遵义地区 产量潜力 支柱产业 种植面积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朝天椒新优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龙钲 魏家亮 +4 位作者 朱伯华 龚伟 吕慧芳 胡冬梅 雷加坤 《长江蔬菜》 2018年第1期16-17,共2页
遵义朝天椒又名遵义小辣椒、虾子朝天小辣椒渊因虾子辣椒市场而得名冤,因色泽鲜艳、油润红亮、果形美观、肉厚质细、芳香浓辣,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名,系遵义重要的经济作物,遵义虾子辣椒交易市场为全国最... 遵义朝天椒又名遵义小辣椒、虾子朝天小辣椒渊因虾子辣椒市场而得名冤,因色泽鲜艳、油润红亮、果形美观、肉厚质细、芳香浓辣,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名,系遵义重要的经济作物,遵义虾子辣椒交易市场为全国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但生产中由于品种老化、种性退化严重、技术配套不到位、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呈下降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优品种 配套栽培技术 朝天椒 遵义 国内外市场 交易市场 小辣椒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夏区粮食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6
作者 田仕本 李洪瑜 +1 位作者 彭才安 魏武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z1期-,共3页
江夏区属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具有较明显的半湿型季风性气候特征,地形、地貌主要为平原湖区、低丘和垅岗,全区河、湖、塘、堰星罗棋布,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有利于粮食生产,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五新'技术的推... 江夏区属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具有较明显的半湿型季风性气候特征,地形、地貌主要为平原湖区、低丘和垅岗,全区河、湖、塘、堰星罗棋布,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有利于粮食生产,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五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粮食产能逐年攀升.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造成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短缺,同时由于机械化程度不高和农民缺乏养地意识,导致出现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下降,粮食增产后劲不足.提出了实行轮流休耕制度、实现'藏粮于地'和加大农业'五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实现'藏粮于技'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五新'技术 农艺农机技术集成 粮食安全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哈密瓜果实质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欢 李爱成 +4 位作者 祝菊红 王德欢 胡江勇 李伟 周谟兵 《长江蔬菜》 2024年第24期48-51,共4页
为节约用苗量,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以适宜武汉地区种植的哈密瓜品种都蜜5号为试验材料,在保证每667 m^(2)坐瓜数量一致的情况下,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对哈密瓜质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种植密度为1600株/667 m^(2)的处理相比,种植密度... 为节约用苗量,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以适宜武汉地区种植的哈密瓜品种都蜜5号为试验材料,在保证每667 m^(2)坐瓜数量一致的情况下,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对哈密瓜质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种植密度为1600株/667 m^(2)的处理相比,种植密度800株/667 m^(2)处理的哈密瓜的裂瓜率显著降低,果实均匀度也降低;吊2蔓处理的单瓜质量、横径和纵径均显著高于吊1蔓地爬1蔓处理;种植密度和吊蔓方式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种植密度800株/667 m^(2)、吊2蔓、坐2瓜的轻简种植方式是可行的,但应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果实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栽培方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地制宜抓好乡村振兴发力点
8
作者 李维俊 李洪瑜 +1 位作者 董明桃 段和生 《河北农业》 2021年第12期37-39,共3页
通过对乡村振兴的实践应用分析,提出了因地制宜做好乡村振兴的主要发力点。
关键词 因地制宜 乡村振兴 着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好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全区农机化工作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永红 《湖北农机化》 2017年第1期31-32,共2页
2016年,江夏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两学一做”教育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突出抓好农机管理、农机推广、农机科教培训、农机安全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和维护农机稳定等工作重点,扎实... 2016年,江夏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两学一做”教育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突出抓好农机管理、农机推广、农机科教培训、农机安全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和维护农机稳定等工作重点,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化工作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农机社会化服务 改革 结构 供给 农机安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力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
10
作者 刘启明 《湖北农机化》 2016年第6期23-24,共2页
2016年是江夏区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第一年,此项工作要求高,任务重,为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江夏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湖北省2016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实施指导意见》的精神和要求,成立了工作专班,进行明确分工,... 2016年是江夏区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第一年,此项工作要求高,任务重,为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江夏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湖北省2016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实施指导意见》的精神和要求,成立了工作专班,进行明确分工,据实分解任务,做到主动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地作业 深松 农机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北省 实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虾鳜生态轮养效益高
11
作者 董敏 李志涛 +1 位作者 李建 朱云蔚 《科学养鱼》 2025年第8期31-32,共2页
湖北武汉江夏区池塘小龙虾—鳜鱼轮养技术,即在同一池塘中,4-6月养殖起产一季小龙虾(50天),在6-10月养殖起产一季鳜鱼(100天)的技术。充分利用养殖品种的生长周期的差异性进行生态轮养,实现了“一水两用、一池双收”,节省资源,提高经济... 湖北武汉江夏区池塘小龙虾—鳜鱼轮养技术,即在同一池塘中,4-6月养殖起产一季小龙虾(50天),在6-10月养殖起产一季鳜鱼(100天)的技术。充分利用养殖品种的生长周期的差异性进行生态轮养,实现了“一水两用、一池双收”,节省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轮养 轮养技术 小龙虾 经济效益 鳜鱼 池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