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如泉 文媛 +2 位作者 马继东 兰为群 朱汉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8-741,共4页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应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52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112例,3组均给予泮托拉唑40 mg·d-1,po;雷贝拉唑组119例,给予雷贝拉唑10 mg·d-1,po,对照组121...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应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52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112例,3组均给予泮托拉唑40 mg·d-1,po;雷贝拉唑组119例,给予雷贝拉唑10 mg·d-1,po,对照组121例,不加用质子泵抑制药。3组均常规给予β-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硝酸酯类及他汀类药物治疗,并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检测用药前和用药后1个月血小板反应指数,并随访12个月,比较3组再发心血管事件和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用药1个月后,3组血小板反应指数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雷贝拉唑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表明,雷贝拉唑组再发心血管事件高于泮托拉唑组和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则3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7.56%,8.93%,37.19%(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同时加用泮托拉唑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影响较雷贝拉唑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雷贝拉唑 氯吡格雷 血小板反应指数 心血管事件 消化道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量供给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飞 于洪涛 +1 位作者 李惠 郭彩霞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研究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病人的营养治疗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关系。方法:将115例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按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VAP组和非VAP组。记录病人入院时血清清蛋白(ALB)水平、APACHEⅡ评分、入住R... 目的:研究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病人的营养治疗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关系。方法:将115例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按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VAP组和非VAP组。记录病人入院时血清清蛋白(ALB)水平、APACHEⅡ评分、入住RICU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第1—3天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占总热量比率、总热量与标准热量的比率以及供能方式。分析热量供给与VAP的相关性。结果:VAP组病人54例,非VAP组61例。多水平线性模型显示: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5);VAP组和非VAP组进行比较时,仅有第1天的实际热量/标准热量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TEN的病人16例,有6例发生VAP;使用TPN的45例,14例发生VAP。使用EN的病人99例,其中EN液平均每天摄入量〈500ml为5例,500—1000ml为44例,1000~1500ml为32例,≥1500ml为18例。结论:①人院后24h内摄入热量增加是RICU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②第1天热量摄人为目标量的60%可减少VAP的发生,随着EN摄入量增加,VAP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硝普钠输液瓶避光袋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瑞华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5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硝普钠 避光 输液瓶 临床应用 临床实践 降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