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市稻田养殖小龙虾实例分析
1
作者 黄敏 段春生 张棋 《中国水产》 2020年第6期76-78,共3页
该文通过分析一年来稻田养虾的实例,介绍了如何在武汉市利用稻田来进行"一季稻两季虾"生产的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为养殖户开展稻田养虾提供相关案例参考。一、稻田工程改造(一)稻田选择我们选择了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街道办事... 该文通过分析一年来稻田养虾的实例,介绍了如何在武汉市利用稻田来进行"一季稻两季虾"生产的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为养殖户开展稻田养虾提供相关案例参考。一、稻田工程改造(一)稻田选择我们选择了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街道办事处一农户的稻虾田进行技术合作示范。所选稻田土质为黏性土壤,无渗水、漏水,面积为40亩,周边水源水质清新,周围无任何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殖 稻田选择 小龙虾 一季稻 稻田养虾 水源水质 东西湖区 稻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保护淡水鱼类增殖放流现状、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3
2
作者 程睿 张东亚 +3 位作者 杨洋 秦天龙 俞伏虎 张志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8,共10页
为更好地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拯救珍稀濒危保护鱼类,针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淡水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和增殖放流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当前增殖放流中存在的问题:①人工繁育技术不成熟;②放流... 为更好地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拯救珍稀濒危保护鱼类,针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淡水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和增殖放流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当前增殖放流中存在的问题:①人工繁育技术不成熟;②放流物种不合理,破坏生态平衡;③不科学增殖放流影响种群遗传质量;④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不到位。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建议:①加强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构建放流技术支撑体系;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正确引导放流实践;③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增殖放流的科学性;④完善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科学确定放流种类及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淡水鱼类 人工繁育 人工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模式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比较研究
3
作者 昝子叶 朱文欢 +3 位作者 李明 邹红 王桂堂 吴山功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133,共11页
为了探究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稻虾种养(Rice-crayfish co-culture,RC)、池塘单养(Single-crayfish pond culture,SC)和池塘混养(Mixed-crayfish pon... 为了探究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稻虾种养(Rice-crayfish co-culture,RC)、池塘单养(Single-crayfish pond culture,SC)和池塘混养(Mixed-crayfish pond culture,MC)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16S rDNA基因V3—V4区,解析了肠道菌群组成、结构与功能,同时探究了肠道细菌之间及其与水体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肠道微生物物种组成方面,在门水平上,不同养殖模式克氏原螯虾肠道细菌组成较为一致,柔壁菌门(Tener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绝对优势类群;在属水平上,不同养殖模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芽孢杆菌属(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细菌相对丰度分别在RC、SC和MC组最高。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方面,MC组肠道细菌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三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肠道细菌的群落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肠道微生物功能方面,RC组显著富集维生素生物合成代谢通路,SC组显著富集乳糖降解和半乳糖降解代谢通路,MC组显著富集脂肪酸和脂质降解、CMP-pseudaminate生物合成和脂多糖生物合成的超途径代谢通路。肠道微生物之间及其与水体理化因子之间关系方面,肠道细菌之间的合作关系占比达83.76%,丹毒丝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细菌是网络主要节点;肠道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细菌丰度与水体中T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NH_(4)^(+)-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克氏原螯虾肠道具有特有的以柔壁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的核心微生物类群,不因养殖模式改变而变化,但在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肠道细菌群落结构与代谢功能存在显著差异,该结果丰富了对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的认识,为克氏原螯虾肠道益生菌的筛选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养殖模式 理化因子 克氏原螯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鲥陆基圈养苗种培育及流道养殖试验
4
作者 刘子栋 黄成佑 +3 位作者 黄天乐 周威 李梅 陈国荣 《科学养鱼》 2025年第1期46-47,共2页
为进一步丰富武汉市水产品品种,满足市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在武汉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中心和武汉市蔡甸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武汉恒宇信科技养殖专业合作社在2023年6月从江苏省引进了美洲鲥苗种开展了陆... 为进一步丰富武汉市水产品品种,满足市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在武汉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中心和武汉市蔡甸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武汉恒宇信科技养殖专业合作社在2023年6月从江苏省引进了美洲鲥苗种开展了陆基圈养苗种培育及流道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并积累了养殖经验,为武汉市美洲鲥的进一步养殖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技术推广 产业振兴 消费需求 养殖试验 养殖经验 武汉市蔡甸区 苗种培育 养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龙胆石斑鱼内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
5
作者 陈庆 郭麒 +3 位作者 丁科 丁运敏 窦亚琪 张棋 《科学养鱼》 2025年第8期41-42,共2页
2024年,武汉市开展了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现将此次养殖试验进行总结,为今后内陆地区开展海鲜陆养提供参考。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RAS)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由养殖区和设备区组成,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关键词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珍珠龙胆石斑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鳞鲃人工繁殖技术及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棋 黄敏 +5 位作者 李允 朱文欢 黄天乐 刘子栋 邵端 李莉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100-103,107,共5页
从重庆引进大鳞鲃亲鱼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及胚胎发育观察。结果表明,注射LHRH-A_(2)3.5μg/kg、HCG 600 IU/kg、DOM 3.5μg/kg催产效果最佳,水温21~25℃,效应时间18 h,受精率68.0%,孵化率26.1%。雌性亲鱼相对产卵量7.7万/kg,卵为灰白色... 从重庆引进大鳞鲃亲鱼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及胚胎发育观察。结果表明,注射LHRH-A_(2)3.5μg/kg、HCG 600 IU/kg、DOM 3.5μg/kg催产效果最佳,水温21~25℃,效应时间18 h,受精率68.0%,孵化率26.1%。雌性亲鱼相对产卵量7.7万/kg,卵为灰白色,漂浮性卵,无黏性,卵重360个/g,卵径1.5 mm,吸水后膨胀卵径达4.5 mm。孵化到仔鱼出膜需53~56 h,140 h后开口摄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鲃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刍议
7
作者 刘子栋 程辉辉 《科学养鱼》 2016年第4期4-4,共1页
我国池塘养殖历史悠久,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养殖技术体系。但我国水产养殖业一般小家小户散养较多,个体养殖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薄弱;个体养殖户跟风严重,看到别人今年养这个能赚钱,明年就跟着养,往往不看市场行情,难以及时掌握市场变化... 我国池塘养殖历史悠久,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养殖技术体系。但我国水产养殖业一般小家小户散养较多,个体养殖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薄弱;个体养殖户跟风严重,看到别人今年养这个能赚钱,明年就跟着养,往往不看市场行情,难以及时掌握市场变化,抗风险能力弱;分散的个体养殖户在购买苗种、饲料、渔药等生产资料时往往被经销商等抬高价格,而在销售水产品时又常常被鱼贩子等压低价格,在终端消费市场上贵买贱卖的状况很普遍,大多缺乏议价谈判能力,而且所购买的生产资料质量得不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专业 个体养殖户 养殖经营 渔药 市场行情 企业带动型 市场信息 池塘养殖 养殖技术 销售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虾鳜轮养技术模式案例分析
8
作者 张棋 黄天乐 +3 位作者 邵端 黄敏 夏小平 易红刚 《科学养鱼》 2022年第10期29-30,共2页
鳜的养殖模式从最初的“鳜鱼—鱼种混养”模式逐渐过渡到现在的虾鳜轮养技术模式,充分利用了各养殖品种的生物特性,是渔业生产一线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而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一、技术背景武汉地处华中地区,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时间约为12... 鳜的养殖模式从最初的“鳜鱼—鱼种混养”模式逐渐过渡到现在的虾鳜轮养技术模式,充分利用了各养殖品种的生物特性,是渔业生产一线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而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一、技术背景武汉地处华中地区,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时间约为12月-翌年6月,于4月中旬-6月初大批量上市,成虾养殖周期50~60天。鳜的放养时间为6-7月,成鱼养殖周期100~150天。虾鳜轮养技术模式利用两者养殖时间差,同一池塘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养时间 渔业生产 成鱼养殖 克氏原螯虾 养殖模式 生物特性 案例分析 养殖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黄粉虫为主要蛋白源时草鱼摄食、生长及抗氧化能力对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文欢 龙鲜梅 +5 位作者 张孝睿 陶宇 解绶启 邵端 何雅明 谭青松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2,共8页
实验旨在探究以黄粉虫为主要蛋白源时草鱼摄食、生长及抗氧化能力对饲料蛋白含量的响应。以黄粉虫为主要蛋白源,分别设计6组不同蛋白质水平(25.25%、29.43%、33.38%、37.96%、41.40%、45.70%,分别命名为TMF1、TMF2、TMF3、TMF4、TMF5组... 实验旨在探究以黄粉虫为主要蛋白源时草鱼摄食、生长及抗氧化能力对饲料蛋白含量的响应。以黄粉虫为主要蛋白源,分别设计6组不同蛋白质水平(25.25%、29.43%、33.38%、37.96%、41.40%、45.70%,分别命名为TMF1、TMF2、TMF3、TMF4、TMF5组和TMF6组)的草鱼饲料,以初始体重(3.63±0.01)g的草鱼苗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探究不同黄粉虫蛋白质水平对草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黄粉虫的添加量除了对存活率和饲料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外(P>0.05),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都会随着黄粉虫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且TMF1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TMF4、TMF5和TMF6组(P<0.05),草鱼的摄食率则随着黄粉虫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2)不同黄粉虫含量的饲料对草鱼的肥满度和空壳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草鱼的肝体比和肠脂比会随着黄粉虫含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TMF2组的肠脂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草鱼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随着黄粉虫添加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TMF4组的总蛋白含量除与TMF3组相近外,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胆固醇则是在TMF1组显著低于其他组,谷草转氨酶活性在TMF4和TMF6组显著高于TMF1、TMF2和TMF3组(P<0.05),而三酰甘油含量则是随着黄粉虫的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且TMF1组三酰甘油含量显著高于TMF5和TMF6组(P<0.05),血糖含量仅在TMF1组高于TMF2组(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草鱼肝胰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随着黄粉虫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TMF1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但是黄粉虫添加量的增加对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表明,草鱼饲料中以黄粉虫为主要蛋白源时,其蛋白质含量不宜超过25.25%,较高的黄粉虫添加量对草鱼的摄食、生长和抗氧化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草鱼 抗氧化 新型蛋白源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添加牡丹籽壳对黄颡鱼肝脏组织学、抗氧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鹿忆 王湛昌 +3 位作者 朱文欢 何弯弯 艾桃山 张立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124-130,共7页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牡丹籽壳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以饲喂商品饲料的黄颡鱼为空白对照组,以饲喂含有1%和5%牡丹籽油的再制商品饲料的黄颡鱼为阳性对照组,以饲喂含有1%和5%牡丹籽壳的再制商品...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牡丹籽壳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以饲喂商品饲料的黄颡鱼为空白对照组,以饲喂含有1%和5%牡丹籽油的再制商品饲料的黄颡鱼为阳性对照组,以饲喂含有1%和5%牡丹籽壳的再制商品饲料的黄颡鱼为试验组,养殖时间21 d。测定黄颡鱼血清和肝脏抗氧化酶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及补体C3含量,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黄颡鱼肝脏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1%牡丹籽壳显著提高黄颡鱼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01)和补体C3(P<0.05)含量,黄颡鱼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01),指示肝脏氧化损伤程度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01),黄颡鱼肝脏形态结构完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牡丹籽壳提高黄颡鱼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效果在5%剂量添加组更加显著,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00%(P<0.001)、245%(P<0.001)和176%(P<0.001),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含量分别提高了36%(P<0.001)和33%(P<0.01)。与牡丹籽油相比,饲料添加牡丹籽壳能达到与其相同的保健效果。饲料添加牡丹籽壳能有效提高黄颡鱼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适宜添加量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壳 牡丹籽油 饲料添加剂 抗氧化 非特异性免疫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鱼爱德华氏菌ETAE_1309基因的启动子研究
11
作者 刘鹿忆 何弯弯 +5 位作者 朱泽亮 邓平 艾桃山 谢海侠 朱文欢 张立强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2,共10页
为研究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ETAE_1309蛋白的表达调控机制,本实验利用序列截短方式和定点突变技术鉴定了ETAE_1309基因的启动子,并检测了不同培养条件下启动子的活性。结果显示:ETAE_1309上游-139~-1 bp具有启动子活... 为研究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ETAE_1309蛋白的表达调控机制,本实验利用序列截短方式和定点突变技术鉴定了ETAE_1309基因的启动子,并检测了不同培养条件下启动子的活性。结果显示:ETAE_1309上游-139~-1 bp具有启动子活性,ETAE_1309的核心启动子为-10元件TATACT和-35元件CTGGCG,该启动子属于σ38依赖型启动子。ETAE_1309转录水平受到RpoS_(Ep)(σ^(38))强烈的正调控,与毒力相关的调控蛋白EsrB、EsrC和与生理过程相关的Fur、CpxR、ETAE_2077对ETAE_1309转录水平影响不大。当杀鱼爱德华氏菌在DMEM培养基中生长时,随着培养时间延长ETAE_1309启动子活性逐渐增加,24 h(稳定期)和36 h(衰亡期)启动子活性分别为12 h(对数期)的2.4倍和2.9倍。当培养温度升高至35℃时ETAE_1309启动子活性显著下降,约为25℃时启动子活性的44.0%。本研究确证了杀鱼爱德华氏菌ETAE_1309的启动子序列及调控蛋白,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该启动子活性逐渐增加,随着培养温度升高该启动子活性显著降低,研究结果为精准控制ETAE_1309蛋白表达及其介导的细菌毒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AE_1309 启动子 sigma因子 转录调控 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砻江锦屏减水河段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及变化
12
作者 汪鄂洲 刘健华 +6 位作者 徐丹 黄敏 张棋 杨钟 董微微 曾昌 邵科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5,共9页
分析雅砻江两河口和杨房沟水电站投产运行初期锦屏减水河段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及变化,为雅砻江中下游梯级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提供数据支撑。2022年5-7月在雅砻江干流锦屏二级减水河段凉山州冕宁县里庄断面设置采样点利用半圆弶... 分析雅砻江两河口和杨房沟水电站投产运行初期锦屏减水河段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及变化,为雅砻江中下游梯级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提供数据支撑。2022年5-7月在雅砻江干流锦屏二级减水河段凉山州冕宁县里庄断面设置采样点利用半圆弶网采集鱼类卵苗,同时测量网口流速、水温等环境因子,并结合径流量数据推断产卵场位置及规模。结果采集到鱼类卵苗12种,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4种,分别是中华金沙鳅、犁头鳅、长薄鳅和中华沙鳅。估算调查期间锦屏减水河段产漂流性卵径流量约为1019.07万粒,在5月下旬水温达到16℃以上开始繁殖,7月中上旬水温17℃以上达到繁殖高峰,较大规模的产卵场主要分布在九龙河口以下和爱、南河-青纳和里庄等3个江段。与2013年及2019-2020年调查相比,锦屏减水河段均以中华金沙鳅和犁头鳅为主要产卵种类,鱼卵密度低于2013年,高于2019-2020年,近年来繁殖规模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繁殖高峰期有所推迟。由于流水环境的存在,锦屏减水河段保留有雅砻江下游规模最大的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建议继续加强河段水温观测、评估分层取水效果、优化生态调度方案以保护雅砻江下游鱼类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流性卵 早期资源 梯级开发 减水河段 累积影响 雅砻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对虾类生长和健康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谭青松 孔凡双 朱文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确保虾类健康是养虾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维生素C作为鱼虾类重要的营养和免疫调节物在水产业已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外针对维生素C对虾类的影响已开展了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估计最大生长和免疫反应所需的最低维生素C需... 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确保虾类健康是养虾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维生素C作为鱼虾类重要的营养和免疫调节物在水产业已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外针对维生素C对虾类的影响已开展了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估计最大生长和免疫反应所需的最低维生素C需求,以及制定成本最低的饲料。但是,维生素C对虾类的健康调节作用和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了维生素C的结构、基本特性和剂型,及其对虾类生长、营养、免疫和抗逆性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指出维生素C在虾类中的今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类 维生素C 剂型 生长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黄颡鱼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10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平香 魏朝辉 +10 位作者 郑程鹏 张浔 张棋 蒋佳辉 罗杨志 喻运珍 艾桃山 张立强 朱文欢 黄天乐 邓平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第3期176-180,共5页
从湖北省某养殖场患病黄颡鱼组织中分离到1株细菌性病原,经形态学观察、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为确定10种中草药(诃子、五倍子、穿心莲、乌梅、连翘、五味子、秦皮、鱼腥草、... 从湖北省某养殖场患病黄颡鱼组织中分离到1株细菌性病原,经形态学观察、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为确定10种中草药(诃子、五倍子、穿心莲、乌梅、连翘、五味子、秦皮、鱼腥草、牡丹皮、青蒿)对黄颡鱼源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分别制备这10种中草药的水提物,使用不同浓度梯度的水提物进行了抑菌试验,并以盐酸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作阳性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诃子、五倍子、穿心莲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诃子抑菌效果最好;乌梅、连翘、五味子、秦皮、鱼腥草、牡丹皮、青蒿的抑菌效果较差,其中五味子的抑菌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维氏气单胞菌 16S rRNA 中草药 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和噻亭类对异育银鲫摄食的促进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豪杰 朱文欢 +2 位作者 孔凡双 王孝宇 谭青松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5-78,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4种氨基酸和2种经典诱食性物质对异育银鲫的摄食刺激作用,开发一种具有较强诱食性的复合诱食剂配方。试验通过琼脂淀粉颗粒采食行为试验筛选出对异育银鲫摄食具有促进作用的单体物质及其有效促摄食浓度,将筛选出的物质及其... 试验旨在研究4种氨基酸和2种经典诱食性物质对异育银鲫的摄食刺激作用,开发一种具有较强诱食性的复合诱食剂配方。试验通过琼脂淀粉颗粒采食行为试验筛选出对异育银鲫摄食具有促进作用的单体物质及其有效促摄食浓度,将筛选出的物质及其浓度进行正交设计,得到9个复合配方,再次通过采食行为试验筛选对异育银鲫具有强诱食性的复合配方。结果显示,1×10^(-2)mol/L的二甲基丙酸噻亭(DMPT)、1×10^(-2)mol/L的精氨酸、1×10^(-1)mol/L的丙氨酸相对摄食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浓度(P<0.05),且相对摄食量均大于1.5,可以有效促进异育银鲫的摄食;由1×10^(-2)mol/L的DPMT、1×10^(-2)mol/L的精氨酸和5×10^(-2)mol/L的丙氨酸组成的复合配方5相对摄食量为4.3,显著高于其他复合配方组,且复合配方5的摄食率显著高于10;mol/L的DMPT、精氨酸和10;mol/L的丙氨酸3种单体诱食剂(P<0.05),对异育银鲫的诱食性最强。研究表明,各单体组成的复合配方诱食剂有协同作用,可以显著促进异育银鲫的摄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采食量试验 诱食剂 复合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棋 邹胜华 +2 位作者 黄天乐 黄敏 何雅明 《中国水产》 2023年第6期48-50,共3页
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设施渔业模式之一,已在全国多地开展示范应用。本试验采用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养殖大口黑鲈,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实现了较高产值和利润,可供相关地区参考借鉴。陆基高位圆池循环... 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设施渔业模式之一,已在全国多地开展示范应用。本试验采用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养殖大口黑鲈,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实现了较高产值和利润,可供相关地区参考借鉴。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是2021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之一,该模式由陆基圆形养殖池、增氧系统、进排水系统、尾水处理系统等组成,并配备水源池、净化塘等,能够较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水面实现集约化养殖,实现养殖尾水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池 大口黑鲈 示范应用 尾水处理 养殖池 养殖效果 集约化养殖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模式下小龙虾养殖效益对比和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辉辉 刘子栋 《科学养鱼》 2019年第3期32-32,共1页
小龙虾是我国淡水水域重要的养殖品种,它适应力强、繁殖力高、食性杂、生长快、耐高温、耐低氧,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养殖经济效益高,前景广阔,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之一。目前小龙虾传统养殖模式主要有虾... 小龙虾是我国淡水水域重要的养殖品种,它适应力强、繁殖力高、食性杂、生长快、耐高温、耐低氧,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养殖经济效益高,前景广阔,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之一。目前小龙虾传统养殖模式主要有虾蟹套养模式、稻虾共作养殖模式和池塘精养模式,此外还有小部分的藕(芡实)虾养殖模式等,其中以稻虾共作养殖模式为主导。虾蟹套养、稻虾共作和池塘精养三种养殖模式效益对比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养殖 池塘精养 养殖模式 效益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莲种植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18
作者 段春生 唐德文 +3 位作者 刘子栋 马金刚 黄天乐 黄敏 《科学养鱼》 2016年第1期29-30,共2页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在全国各地池塘的养殖已经相当普遍,但在养殖过程中的发病情况也非常严重,造成南美白对虾疾病频发的主要原因与其生活的水体环境恶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鉴于此,我们于2015年4月开展了睡莲种植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研...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在全国各地池塘的养殖已经相当普遍,但在养殖过程中的发病情况也非常严重,造成南美白对虾疾病频发的主要原因与其生活的水体环境恶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鉴于此,我们于2015年4月开展了睡莲种植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养殖 试验结果 水体环境 池塘养殖 养殖期间 研究成果 应用研究 水体净化 养殖水体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