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湖日本沼虾卵巢发育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绪刚 张训蒲 +5 位作者 龚世园 刘军 胡艾国 胡秋元 王红辉 陶仁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8-151,共4页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是我国淡水虾中的重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研究其繁殖生物学是必要的。对日本沼虾雄性生殖系统的研究已较深入,但对卵巢发育的研究还很薄弱。本研究选取武汉市黄陂区面积为2 000 hm2的武湖为采样...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是我国淡水虾中的重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研究其繁殖生物学是必要的。对日本沼虾雄性生殖系统的研究已较深入,但对卵巢发育的研究还很薄弱。本研究选取武汉市黄陂区面积为2 000 hm2的武湖为采样点,运用生态学和组织学等方法研究大水面日本沼虾卵巢的发育,旨在丰富日本沼虾繁殖生物学内容,为大水面合理利用日本沼虾资源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湖 日本沼虾 卵巢发育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湖日本沼虾合理捕捞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何绪刚 龚世园 +4 位作者 张训蒲 刘军 胡秋元 王红辉 陶仁勇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27,共2页
武湖日本沼虾的合理捕捞规格为体长4cm和体重1 4g以上;合理捕捞时期为4~6月和9~12月共约200d;禁捕期为7~8月;休渔期为1~4月上旬;合理开捕时间为4月中旬;合理捕捞强度4~6月底为1,9~12月为0 5;合理捕捞渔具为虾笼和地笼。同时为保... 武湖日本沼虾的合理捕捞规格为体长4cm和体重1 4g以上;合理捕捞时期为4~6月和9~12月共约200d;禁捕期为7~8月;休渔期为1~4月上旬;合理开捕时间为4月中旬;合理捕捞强度4~6月底为1,9~12月为0 5;合理捕捞渔具为虾笼和地笼。同时为保证日本沼虾资源的持续利用,须在4~6月对日本沼虾资源进行自然或人工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湖 日本沼虾 水产捕捞 捕捞规格 禁捕期 休渔期 人工增殖 自然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湖翘嘴红鱼白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胡秋元 陶仁勇 +5 位作者 龚世园 王红辉 张训蒲 何绪刚 刘军 王广海 《水利渔业》 2000年第2期46-47,共2页
报道了武湖翘嘴红鱼白的年龄生长特点。其渔获物中 2 + 和 3+ 龄个体占 5 7 1 % ,体长以 30 0~ 6 0 0mm为主 ,体长与鳞长之间呈直线相关 :L =6 .1 81 4 +90 .4837R ,体重与体长呈指数函数相关 :W =2 .0 45×1 0 -6L3 .2 585,3+ ... 报道了武湖翘嘴红鱼白的年龄生长特点。其渔获物中 2 + 和 3+ 龄个体占 5 7 1 % ,体长以 30 0~ 6 0 0mm为主 ,体长与鳞长之间呈直线相关 :L =6 .1 81 4 +90 .4837R ,体重与体长呈指数函数相关 :W =2 .0 45×1 0 -6L3 .2 585,3+ 龄以前生长最快 ,生长指标高 ,体长和体重的相对增长率大 ,其生长规律符合VonBertalanffy方程 :L1=1 4 0 4.9(1 -e-0 .10 (t+ 0 .71) ) ,W1=3.6 2 9× 1 4(1 -e-0 .10 (t+ 0 .71) ) 3 .2 585,捕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红鱼白 年龄 生长 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梅三黄散超微粉和极细粉显微特征及药效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喻运珍 余少梅 +5 位作者 张立强 李娟 邓平 罗杨志 高银爱 丁运敏 《中国兽药杂志》 2019年第12期38-43,共6页
为了考察穿梅三黄散超微粉和极细粉的显微特征及药效区别,通过生物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超微粉和极细粉显微特征进行观察,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和饲喂试验对药效进行考察.穿梅三黄散经超微粉碎后,粉末粒径更小,失去常见的显微鉴别特征;超微粉... 为了考察穿梅三黄散超微粉和极细粉的显微特征及药效区别,通过生物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超微粉和极细粉显微特征进行观察,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和饲喂试验对药效进行考察.穿梅三黄散经超微粉碎后,粉末粒径更小,失去常见的显微鉴别特征;超微粉对3种水产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柱状黄杆菌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小于极细粉;穿梅三黄散能够降低试验草鱼血清中AST、ALT酶活性及肝组织中MDA含量,提高试验草鱼肝组织中CAT、SOD及GSH-PX酶活性,且作用效果优于极细粉(P<0.05或P<0.01).穿梅三黄散超微粉能够显著提高抑菌能力及鱼类肝脏抗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梅三黄散 超微粉 显微特征 最小抑菌浓度(MIC) 肝脏抗损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黄颡鱼♀×瓦氏黄颡鱼♂)生长性能与免疫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明波 沈凡 +5 位作者 崔庆奎 齐飘飘 王银海 张海龙 丁运敏 沈志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7-716,共10页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壳寡糖(COS)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Tachysurus fulvidraco♀×Tachysurus vachelli♂)生长性能、特异及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分4组,壳寡糖有效剂量分别以0、40、80和120 mg/kg添加到饲料...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壳寡糖(COS)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Tachysurus fulvidraco♀×Tachysurus vachelli♂)生长性能、特异及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分4组,壳寡糖有效剂量分别以0、40、80和120 mg/kg添加到饲料中,为期56d。结果显示:120 mg/kg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壳寡糖剂量增大,蛋白质效率(PER)变化趋势与FCR相反。同时,各剂量壳寡糖均能显著提高白细胞吞噬指数(PI,P<0.05);淋巴细胞转化率(LTR)随壳寡糖剂量增大而显著升高(P<0.05),剂量达80 mg/kg后保持稳定(P>0.05);高剂量试验组(80和120 mg/kg)溶菌酶活力和IgM水平显著高于低剂量组(40 mg/kg)和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壳寡糖能显著提升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生长速度,降低饲料系数,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及淋巴细胞转化,并能提高体液免疫水平,建议有效剂量为80-12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杂交黄颡鱼 生长性能 特异及非特异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