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κB和MMP-9/TIM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华 许传文 +5 位作者 吴扬 徐艳梅 黄丽红 周立霞 段小红 苏春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197-4200,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肾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并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NF-κB、MMP-9、TIMP-1及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肾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并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NF-κB、MMP-9、TIMP-1及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8只、模型组16只,应用高糖高脂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再分为糖尿病组(B组)8只和厄贝沙坦治疗组(C组)8只。6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MMP-9、TIMP-1及NF-κBp65 mRNA的表达,观察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1)B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TIMP-1的表达较A组和C组明显增强,C组表达强度介于A组和B组之间;MMP-9的表达情况则与之相反。(2)与A组和C组相比,B组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增厚,系膜外基质及尿蛋白排泄率明显增多,C组的病理变化则较B组有所减轻。结论:NF-κB、MMP-9、TIMP-1参与了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过程。厄贝沙坦通过抑制NF-κB活性、上调MMP-9、下调TIMP-1发挥其降低蛋白尿、延缓肾脏病理改变发生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NF-κB 明胶酶B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 厄贝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肾小球Bowman囊弥漫性增厚病理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婷 何晓峰 +1 位作者 王艻 吕永曼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6-839,850,共5页
目的分析单纯性肾小球Bowman囊弥漫性增厚的病理特点,探讨其病变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2002年12月至2008年4月共1 339例行肾活检者,筛查其中Bowman囊弥漫性增厚分层,而肾间质及肾小球病变轻微的患者,并对其临床... 目的分析单纯性肾小球Bowman囊弥漫性增厚的病理特点,探讨其病变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2002年12月至2008年4月共1 339例行肾活检者,筛查其中Bowman囊弥漫性增厚分层,而肾间质及肾小球病变轻微的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肾脏病理表现符合诊断标准,其中4例男性,2例女性,平均年龄29岁,临床表现轻或无症状。肾脏病理表现基本相同,光镜下表现为弥漫性的Bowman囊增厚、分层,病变处内侧的壁层上皮细胞增生,Bowman囊周有少许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肾小动脉壁增厚,玻璃样变性及空泡变性,肾间质及肾小球病变轻微。免疫荧光检测未见免疫复合物在Bowman囊处沉积。电镜下可见Bowman囊增厚分层,壁层上皮细胞增生,未见电子致密物在Bowman囊处沉积。结论肾小球Bowman囊弥漫性增厚分层并非只发生在慢性肾脏疾病的晚期,亦可能单独出现;单纯性肾小球Bowman囊弥漫性增厚分层可能与肾小动脉病变导致肾小球内缺血有关;Bowman囊内侧的壁层上皮细胞病变可能参与了Bowman囊的增厚分层过程;Bowman囊增厚分层及其囊周的炎性细胞浸润可能启动肾间质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wman囊 壁层上皮细胞 肾小动脉 肾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许传文 徐艳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518-351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尿毒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HD+HP组和HD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血检测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尿毒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HD+HP组和HD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血检测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Hcy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DA、SOD、GSH-Px、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P+HD组患者治疗前后MDA、SOD、GSH-Px、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联合HP治疗尿毒症可使血清Hcy水平下降,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灌流 肾透析 半胱氨酸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