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罗奇 李鹏 +3 位作者 王宇 沈玉杰 王家双 肖礼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2-475,共4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范畴,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某种原因侵袭人体后潜伏在神经节内,当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病毒沿着同阶段周围神经快速复制破坏神经并侵袭相应皮...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范畴,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某种原因侵袭人体后潜伏在神经节内,当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病毒沿着同阶段周围神经快速复制破坏神经并侵袭相应皮节,部分病人在皮损消退后,疼痛不缓解,称之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通常表现为持续性烧灼痛、电击痛、刀割样痛等,同时可伴有感觉异常及迟钝,出现蚁行感、瘙痒,严重者还可伴有相应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皮损消退 免疫力低下 刀割样痛 蚁行感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电刺激 皮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关于促炎作用、液体平衡、血管通透性及氧化应激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蔡彬林 瞿秀 瞿春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788-791,共4页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有关促炎作用、液体平衡、血管通透性及氧化应激方面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4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42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促炎作用[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1...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有关促炎作用、液体平衡、血管通透性及氧化应激方面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4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42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促炎作用[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液体平衡[包括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4(AQP-4)]、血管通透性[包括透明质酸(HA)、纤维连接蛋白(Fn)、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氧化应激[包括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AQP-1、AQP-4及F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TGF-β2、HA、PAF、MDA及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存在炎症反应,易出现中耳腔液体平衡被打破的情况,容易增加血管通透性,发生氧化应激,临床中应加强相关指标的检测,以期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促炎作用 液体平衡 血管通透性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