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武汉市新洲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措施
- 1
-
-
作者
左细明
李建龙
沈红兵
曾小兵
姚斌
-
机构
武汉市新洲区农业局
-
出处
《食药用菌》
2013年第2期75-77,共3页
-
文摘
概述武汉市新洲区2012年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状况,介绍产业发展特点:由分散种植向园区(基地)集中生产转型,由农户自然季节生产向周年化、工厂化生产转型,由单一草腐品种生产向草、木腐多品种生产转型,农林副产品由一次利用向多次循环利用转型。总结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主要措施:坚持调整结构,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不动摇;坚持政府引导,实行奖励扶持政策;坚持龙头带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科技创新,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坚持质量管理,确保食用菌产品安全。并提出产业今后的发展目标与努力方向。
-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
调整
转型发展
动态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武汉市郊双孢蘑菇生产滑坡的原因与防止对策
- 2
-
-
作者
左细明
沈红兵
李建龙
蔡飞跃
黄小志
-
机构
武汉市新洲区农业局
-
出处
《食药用菌》
2015年第3期179-181,共3页
-
文摘
分析武汉市郊双孢蘑菇生产滑坡的原因有:种植比较效益低,用工多、雇工难,不利气候风险大,产品市场风险大,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提出对策:加强对食用菌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产品加工与开发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
关键词
双孢蘑菇生产
滑坡成因
防止对策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夏翡翠等夏秋莴笋新品种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祝花
王孝琴
陈先雄
朱桃园
刘秀君
刘文军
-
机构
武汉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
武汉市新洲区农业局
武汉市江夏区蔬菜办公室
-
出处
《长江蔬菜》
2012年第5期11-12,共2页
-
文摘
夏秋莴笋属于反季节种植的茬口,正值高温暴雨季节,若品种选择不适、管理不当,容易引起抽薹。此茬虽然产量低,但由于生长速度快、生育期短,
-
关键词
秋莴笋
新品种
反季节种植
翡翠
品种选择
生长速度
产量低
生育期
-
分类号
S636.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扶桑绵粉蚧防控技术初探
- 4
-
-
作者
程喜应
罗顺喜
孙卫国
张翔
-
机构
武汉市新洲区植物检疫站
武汉市新洲区农业局
-
出处
《湖北植保》
2015年第3期40-41,共2页
-
文摘
<正>扶桑绵粉蚧是新近传入我国的危险性有害生物,该害虫寄主广泛、为害严重,除严重为害棉花外,对瓜类、芝麻、观赏苗木等多种作物也有重大影响,被害作物一般减产20%~30%,严重达70%~80%,甚至绝收。2010年农业部将该虫增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2013年新洲区在棉花上发现扶桑绵粉蚧危害,随即展开扑灭、防控行动,取得初步成效。发生情况2013年9月6日。
-
关键词
粉蚧
危险性有害生物
防控技术
检疫性有害生物
阳逻
新洲区
植物检疫
棉田面积
工作设想
防控策略
-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胭脂鱼池塘套养技术研究
- 5
-
-
作者
刘双全
王明建
朱永光
毛汉奇
祝松清
马金刚
-
机构
湖北省武汉长江美人鱼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市农业局
武汉市新洲区农业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9期286-286,291,共2页
-
基金
武汉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
文摘
胭脂鱼池塘套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种不同的套养模式均达到低投入、高产出、增效益的预期目标,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其中成鱼池套养出塘胭脂鱼成鱼平均规格0.75k∥尾,平均产量可达675kg/hm^2以上,新增效益1.77万-1.96万元/hm^2,成活率85%,商品率95%以上。鱼种池套养出塘胭脂鱼大规格鱼种1500/g/hm^2以上,成活率82%,平均产量可达345kg/hm^2以上,新增效益1.91万-2.17万元/hm^2。
-
关键词
胭脂鱼
池塘
套养
产量
效益
-
分类号
S965.126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鄂东地区白灵菇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 6
-
-
作者
左细明
李建龙
贺启志
赵正刚
黄玉英
-
机构
武汉市新洲区农业局
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农业服务中心
新洲区辛冲镇农业服务中心
新洲区三店街农业服务中心
-
出处
《食药用菌》
2014年第3期163-166,共4页
-
文摘
通过多年的引种试验、示范与推广,分析湖北东部地区的气候对白灵菇生长发育的影响,总结白灵菇生产流程以及高产配套技术和综合管理措施,包括备料搭棚,制备料袋,接种技术,菌袋培养,催蕾管理,菌袋砌墙码堆,以及出菇管理等。
-
关键词
白灵菇
生产过程
栽培技术
管理措施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