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炭砂滤池与V型滤池处理效果的中试试验对比研究
1
作者 周欣 王琼 +3 位作者 胡瑜 胡晓彬 申泽坤 谢鹏超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4,151,共5页
基于武汉白鹤嘴水厂现有净水工艺,搭建三种不同活性炭层高度(600、700、800 mm)的炭砂滤池中试系统,对比研究炭砂滤池与V型滤池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炭砂滤池的处理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所有炭砂滤池和V型滤池均可有效降低出水浊... 基于武汉白鹤嘴水厂现有净水工艺,搭建三种不同活性炭层高度(600、700、800 mm)的炭砂滤池中试系统,对比研究炭砂滤池与V型滤池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炭砂滤池的处理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所有炭砂滤池和V型滤池均可有效降低出水浊度(<0.6 NTU),但炭砂滤池出水浊度更加稳定;炭砂滤池对CODMn、UV254、TOC的平均去除率相对于V型滤池分别提高了40.7%、65.7%和36.1%,此外炭砂滤池出水中具有荧光特性的有机物浓度也显著低于V型滤池。为了进一步评估炭砂滤池去除嗅味物质的效果,同时向炭砂滤池进水中投加硫酸铵、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当水体中氨氮浓度为0.46~3.20 mg/L,土臭素浓度为5~40 ng/L,二甲基异莰醇浓度为15~50 ng/L时,炭砂滤池出水氨氮去除率总体可达50%以上,而各炭砂滤池出水中均难以检出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砂滤池 V型滤池 2-甲基异莰醇 土臭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南湖连通渠景观工程设计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勇亮 《现代园艺》 2015年第16期62-63,共2页
对南湖连通渠进行景观设计,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渠道滨水景观游憩功能,提高城区绿化、设施水平。建成富有滨水特色的绿化景观轴带,为武汉市山水园林城增添美景。
关键词 滨水景观 绿化景观 游憩设施 绿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型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研究——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梁发 姚崇怀 刘洁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对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生态资源的保护与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植被规划,在理论与方法上却显得相对滞后,可资借鉴的案例也比较缺乏。通过对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此类案例植...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对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生态资源的保护与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植被规划,在理论与方法上却显得相对滞后,可资借鉴的案例也比较缺乏。通过对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此类案例植被规划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并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为例,通过对风景区生境的调查、植被的调查、植被特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风景区生境条件和总体布局,进行植被—群落—物种的一体化规划策略和方法,拟为相关性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湖泊型 风景名胜区 植被规划 武汉东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矿渣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尺寸效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杜婷 帅小根 +2 位作者 石雯 陈前 李晨宇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2147,共6页
以粉煤灰和矿渣掺入方式和掺量为变量,设计24组C30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或矿渣单掺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矿物掺料的掺量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同等掺量下矿渣单掺优于粉煤... 以粉煤灰和矿渣掺入方式和掺量为变量,设计24组C30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或矿渣单掺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矿物掺料的掺量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同等掺量下矿渣单掺优于粉煤灰单掺;双掺时保持粉煤灰或矿渣掺量20%不变,再生混凝土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随另一种微细矿物掺量的增加同样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双掺较单掺方式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更佳,且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单掺粉煤灰或矿渣时再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换算系数随其掺量增加而增大,双掺则稳定保持在0.85±0.02。此外,论文还建立了不同微细矿物掺料条件下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系数的修正公式,验证结果表明公式预测误差较小。建议实际工程再生混凝土配制采用粉煤灰和矿渣双掺方式,且掺量控制在2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粉煤灰 矿渣 抗压强度 尺寸效应 强度换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姑嫂树路跨铁路桥设计方案比选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彬强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9-104,共6页
武汉市姑嫂树路主线高架需要上跨京广铁路等多条铁路线,为避免或减少施工期间及日后维护对铁路运营和地面交通的影响,研究该桥设计方案选型。考虑铁路现状及桥跨布设控制条件,选择与工程实际较适宜的(65+110+65)m悬臂浇筑变截面预... 武汉市姑嫂树路主线高架需要上跨京广铁路等多条铁路线,为避免或减少施工期间及日后维护对铁路运营和地面交通的影响,研究该桥设计方案选型。考虑铁路现状及桥跨布设控制条件,选择与工程实际较适宜的(65+110+65)m悬臂浇筑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转体施工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部分斜拉桥3种桥型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功能性和安全性的考虑,由于转体施工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方案仅需在转体期间2~3h内封闭铁路,其余时间对铁路运营无影响,综合经济性、施工难度、养护费用等因素,最终选择采用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铁路桥 城市高架桥 连续梁桥 部分斜拉桥 悬臂浇筑 转体施工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分析的煤化工消防系统检修频率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俊 方正 +1 位作者 邢旺 于书健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2,共5页
因煤气化厂房内的消防系统维护检修不到位,造成系统无法发挥作用甚至瘫痪的事件屡屡发生。本文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煤气化厂房火灾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开展了合成气泄漏及事故后果的风险评估,并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对消防... 因煤气化厂房内的消防系统维护检修不到位,造成系统无法发挥作用甚至瘫痪的事件屡屡发生。本文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煤气化厂房火灾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开展了合成气泄漏及事故后果的风险评估,并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对消防系统的检修频率进行探究,提出了一种与煤气化厂房固有风险相适应的消防系统检修维护周期评估算法。该算法可较高程度地实现事故预防并减轻灾害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厂房 贝叶斯网络 风险评估 消防系统 检修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一级阶地黏性土电阻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帆济 舒武堂 代昂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9-547,共9页
通过电阻率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研究黏性土电阻率特性及电阻率与岩土参数的相互关系。在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勘察过程中,沿轨道走向,在长江一级阶地共布置完成电阻率测井22组,并于测井位置采取原状土样进行常规土工试验、无侧限抗... 通过电阻率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研究黏性土电阻率特性及电阻率与岩土参数的相互关系。在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勘察过程中,沿轨道走向,在长江一级阶地共布置完成电阻率测井22组,并于测井位置采取原状土样进行常规土工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直剪快剪试验及三轴UU试验。通过研究发现:黏性土电阻率随含水量及孔隙比的增加而增加,随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加而减小。根据黏性土三轴UU试验结果,其电阻率随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增加而减小。通过拟合,给出了黏性土电阻率与岩土参数间的经验公式,其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黏性土 含水量 孔隙比 无侧限抗压强度 黏聚力 内摩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背景下的武汉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实践 被引量:6
8
作者 梁发 刘洁 《湖北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57-59,22,共4页
以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家园林城市评选要求和标准中相关指标及政策的解读,分析道路绿化的设计要点,并列举了武汉市近年来在道路绿化建设上的相关案例,分析其合理与不合理的设计手法,提出以人为本的林荫式道路绿化... 以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家园林城市评选要求和标准中相关指标及政策的解读,分析道路绿化的设计要点,并列举了武汉市近年来在道路绿化建设上的相关案例,分析其合理与不合理的设计手法,提出以人为本的林荫式道路绿化设计模式,希望为类似道路绿化设计策略提供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城市 道路绿化 设计策略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河道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分析——以武汉市巡司河活水公园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发 刘洁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5期81-85,共5页
通过分析当下国内城市河道滨水地区面临的各类环境污染、城市特色缺失、活力不足等相关问题,以武汉市城市河道巡司河活水公园的景观建设为例,分析了城市河道滨水公园在景观设计中以水环境提升和水景观打造主要设计目标,以及景观建设从... 通过分析当下国内城市河道滨水地区面临的各类环境污染、城市特色缺失、活力不足等相关问题,以武汉市城市河道巡司河活水公园的景观建设为例,分析了城市河道滨水公园在景观设计中以水环境提升和水景观打造主要设计目标,以及景观建设从规划到设计到实施到运维的全部过程和公园建成后相关设计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城市河道滨水公园的景观建设需要统筹考虑陆地景观营造与水体生态环境恢复,考虑公园周边城市地块的综合功能需求和复合地块开发,以及考虑前期建设和后期运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公园 巡司河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光谷三路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10
作者 周韬 《现代园艺》 2015年第6期65-66,共2页
城市建设,环保先行。为美化城市环境及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越来越提前。根据《武汉科技新城排水专项规划》环保先行的原则,片区的发展需依托相关环保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如污水处理厂),在环保基础设施项目运营之前,城市的发展会... 城市建设,环保先行。为美化城市环境及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越来越提前。根据《武汉科技新城排水专项规划》环保先行的原则,片区的发展需依托相关环保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如污水处理厂),在环保基础设施项目运营之前,城市的发展会受到制约。此外,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需满足环保要求,需经人工强化湿地处理后方能排向周边自然水体。本项目因此应运而生,设计对周边环境需求、污水厂尾水流量、公园自身功能及后期运营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统筹考虑。并结合现状植被、水体及地形进行了针对性设计。使之真正能够成为集科教、生态、自然、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特色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污水厂尾水处理 科教及展示 自然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凝浆液岩体倾斜裂隙注浆扩散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裴启涛 丁秀丽 +1 位作者 黄书岭 景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3-90,共8页
针对以往渗透注浆扩散模型常以水平平板裂隙面为前提,未考虑岩体裂隙面产状对注浆扩散机制的影响问题,选取工程地质灾害处理中常用的水泥-水玻璃双浆液(C S浆液)为速凝类注浆材料,将C S浆液流型看成是具有黏度时变性的宾汉流体进行分析... 针对以往渗透注浆扩散模型常以水平平板裂隙面为前提,未考虑岩体裂隙面产状对注浆扩散机制的影响问题,选取工程地质灾害处理中常用的水泥-水玻璃双浆液(C S浆液)为速凝类注浆材料,将C S浆液流型看成是具有黏度时变性的宾汉流体进行分析。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及粗糙裂隙等效水力开度的确定方法,同时考虑了浆液自重作用的影响,建立了恒速率注浆条件下反映浆液黏度时空变化的倾斜裂隙注浆扩散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浆液扩散区内的黏度及压力时空分布方程,定量确定了注浆压力与注浆时间及浆液扩散距离的关系。最后,借助于室内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程序,研究了恒速率注浆时不同裂隙面产状下的浆液扩散规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所建立的注浆扩散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注浆工程速凝类浆液注浆参数的确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凝浆液 倾斜裂隙 注浆 扩散模型 黏度时变性 注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隧道岩溶突水发生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余庆锋 吴立 +2 位作者 尹翔 沈卫东 王先登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198-205,共8页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经过岩溶发育段频频发生突水、突泥的现状,以油坊坪隧道岩溶突水为研究背景,对其突水机理展开了理论及数值计算研究,建立了油坊坪隧道岩溶突水的两类力学模型,对两类模型的力学失稳机理展开了理论推导,将理论推导结果...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经过岩溶发育段频频发生突水、突泥的现状,以油坊坪隧道岩溶突水为研究背景,对其突水机理展开了理论及数值计算研究,建立了油坊坪隧道岩溶突水的两类力学模型,对两类模型的力学失稳机理展开了理论推导,将理论推导结果应用于油坊坪隧道岩溶突水现场,理论计算结果与隧道现场突水情况相一致。通过快速拉格朗日Flac3D程序对岩溶突水的机理及相关规律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隧道未开挖时,隧道的左拱顶沿岩溶管道方向渗流矢量强烈,表明左拱顶附近将是地下水的重要渗流通道;隧道开挖后,岩溶通道彻底打开,岩溶管道渗流朝管道临空面,隧道环向渗流矢量均朝隧道中心;对岩溶管道进行注浆处治并施加衬砌后,孔隙水压力发生明显降低,岩溶通道的一定范围外的左下侧、右侧易沿矢量集中位置形成渗流通道,可以将该范围视为需注浆加固处治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隧道 岩溶突水 发生机理 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m黏土热-力耦合弹塑性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龚哲 陈卫忠 +3 位作者 于洪丹 马永尚 田洪铭 李香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33-2442,2450,共11页
黏土的热-力耦合本构模型研究在许多工程领域,尤其是核废料地下处置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根据Boom黏土的在不同温度下的三轴与固结试验的结果,综合考虑了温度对黏土的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影响,在Drucker-Prager(简称D-P)帽盖模型... 黏土的热-力耦合本构模型研究在许多工程领域,尤其是核废料地下处置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根据Boom黏土的在不同温度下的三轴与固结试验的结果,综合考虑了温度对黏土的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影响,在Drucker-Prager(简称D-P)帽盖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硬化方程和热损伤、力学损伤的演化方程,建立了适用于黏土的热-力耦合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将模型在ABAQUS中进行了二次开发,根据试验结果反演得到了Boom黏土的模型参数。利用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对比利时HADES试验室中的ATLAS III现场试验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的结果能较好地吻合,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m黏土 热-力耦合 Drucker-Prager帽盖模型 损伤 本构模型 ATLASⅢ现场加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湖通道施工区废水及其静沉降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斌梁 黄宇波 +4 位作者 吕锦刚 唐威 方涛 毕永红 胡征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37-440,共4页
东湖通道是国内最长的贯穿AAAAA级景区的交通隧道,暴雨对施工区的冲刷产生地表径流形成施工区废水。为探究东湖隧道施工区废水对地表水可能的影响,测定了东湖通道施工区废水水质及其静沉降速率。结果表明,施工区废水悬浮颗粒物含量显著... 东湖通道是国内最长的贯穿AAAAA级景区的交通隧道,暴雨对施工区的冲刷产生地表径流形成施工区废水。为探究东湖隧道施工区废水对地表水可能的影响,测定了东湖通道施工区废水水质及其静沉降速率。结果表明,施工区废水悬浮颗粒物含量显著高于东湖原水(t-Test,p<0.05),通道坡面废水悬浮颗粒物粒径范围为5~25μm,施工便道废水悬浮颗粒物粒径范围为1.25~12.5μm。施工便道废水悬浮颗粒物粒径小,离子溶出水平高,通道坡面废水悬浮颗粒物粒径大,离子溶出水平低,施工便道废水电导率显著高于通道坡面废水以及东湖原水。施工区废水氮磷含量高于东湖原水,施工区废水TN是东湖原水的2~5倍,TP是东湖原水的5~7倍。对两处废水沉降速率、沉降时间以及悬浮颗粒物浓度拟合可知,施工便道废水悬浮颗粒物沉降速率较慢,其沉降平均速率为0.075 cm/s,通道坡面废水悬浮颗粒物沉降平均速率为0.111 cm/s。研究表明,明渠开挖施工区废水会影响地表水的透明度、浊度,进而改变营养盐结构,造成地表水污染;鉴于东湖属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地,施工区废水需要进行营养负荷消减和悬浮颗粒物处置达标后才能排放,沉淀处置是适用的废水处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区废水 静沉降 沉降速度 东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湖通道工程对沿线水域水生植物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双双 吕锦刚 +3 位作者 高翔 周维成 李小燕 李敦海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4,共7页
东湖通道是武汉市在建的交通路网工程,穿越东湖风景区,其中约5 km为湖底隧道。通过研究施工围堰对沿线水域水生植物的影响,可为湖泊管理提供应对措施。于2014年3月和5月通道工程施工期间,在其沿线的典型水域如封闭区域、半封闭区域、敞... 东湖通道是武汉市在建的交通路网工程,穿越东湖风景区,其中约5 km为湖底隧道。通过研究施工围堰对沿线水域水生植物的影响,可为湖泊管理提供应对措施。于2014年3月和5月通道工程施工期间,在其沿线的典型水域如封闭区域、半封闭区域、敞水湖湾、敞水迎风岸带和新形成的堤岸外共设置16个采样点,调查水生植物的种类、生物量和水质参数等。结果表明,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受水温的影响,3月采样时平均水温为13.7℃,未发现挺水植物,采集到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五刺金鱼藻(Ceratophyllum oryzetorum)3种沉水植物以及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1种浮叶植物,可见少量的漂浮植物浮萍(Lemna minor),其中沉水植物菹草为绝对优势种;5月的平均水温为24.8℃,除上述3种沉水植物外,还采集到了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但菹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下降,另外采集到了荇菜和菱(Trapa bicornis)2种浮叶植物,荇菜的相对生物量和优势度最高,也可见少量的浮萍。在相对封闭的水域,因受风浪的影响较小,这些区域相对于迎风岸带具有较高的水生植物覆盖度和生物量,水体的营养盐浓度也相对较高,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的高低与水生植物生物量多少的变化趋势一致。通道施工形成的新岸堤外,只有部分位点分布有水生植物,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目前这些位点缺乏种源、水体较深、透明度低等。由于通道围堰施工增加了沿线的封闭水体,使得水生植被的覆盖度和生物量大幅度提高,通道施工对其沿线水生植物的影响是正面的;施工期间对水生植物没有产生不利影响,但在工程竣工后拆除围堰时,须防止悬浮物和机械扰动对现有植被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东湖通道工程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工艺处理早期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魏桃员 陈玉婷 +1 位作者 何培弘 肖扬帆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113,共7页
针对湖北宜昌市某垃圾填埋场早期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的有机物、氨氮及磷,采用传统连续曝气搅拌与交替间歇曝气搅拌2种运行模式来考察SBR系统对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效果及运行中p H值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1 029~18 799 m... 针对湖北宜昌市某垃圾填埋场早期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的有机物、氨氮及磷,采用传统连续曝气搅拌与交替间歇曝气搅拌2种运行模式来考察SBR系统对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效果及运行中p H值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1 029~18 799 mg/L时,连续运行与交替间歇运行方式的出水COD平均浓度分别为1 965、1 663 mg/L,平均COD去除率分别为81%、85%;进水TN为310~473 mg/L时,间歇方式出水TN平均浓度为47 mg/L,连续方式为60 mg/L,间歇方式对氮的深度去除效果更佳;进水TP为5.9~9.6mg/L时,间歇方式出水TP稳定在3 mg/L以下,连续运行TP平均去除率达70.48%,但波动范围大;当进水p H为7.9时,运行一个周期,间歇方式最终出水p H为7.26,连续方式为7.20,间歇方式波幅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垃圾渗滤液 连续运行 交替间歇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生化过程后置化学辅助除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真 汪维 +2 位作者 莫文婷 周长波 章北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4-177,213,共5页
在城市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投加化学药剂有助于出水的磷达标,但化学辅助除磷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针对投加位置、污泥浓度、温度、p H值、DO对后置化学辅助除磷效果的影响开展实验研究,有助于后置化学辅助除磷过程的优化控制。结果表... 在城市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投加化学药剂有助于出水的磷达标,但化学辅助除磷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针对投加位置、污泥浓度、温度、p H值、DO对后置化学辅助除磷效果的影响开展实验研究,有助于后置化学辅助除磷过程的优化控制。结果表明:在二沉池前投加混凝剂的方式TP去除率较高;在温度、p H值、DO一定条件下,TP去除率与投加量均呈现显著线性正相关,和污泥浓度无关;温度对TP去除率有影响,温度低于18℃时TP去除率较高;p H值对TP去除率有影响,p H为7.0~8.0时TP去除率较高;DO〈1 mg/L时,混凝剂投加量越大,TP去除率越高,但当DO〉1 mg/L时,混凝剂投加量与TP去除率没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辅助除磷 混凝剂 生物化学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远城区居民生活用水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战利 左椒兰 +3 位作者 李红 徐永涛 王莉 王宗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1-53,59,共4页
通过对武汉周边地区影响农村生活用水量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居民收入与支出、卫生器具完善程度、水价、住宅面积、节水意识,供水水压稳定性及用水水源等7个主要因素对居民用水量的影响,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农村用水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生活用水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在水-沉积物中的迁移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素娟 方涛 +3 位作者 王广召 吕锦刚 鲍少攀 唐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5-381,共7页
为研究纳米银(Ag NPs)在水体中的迁移、水-沉积物中的分配及转化机制,采用武汉东湖湖水及沉积物开展模拟实验,以硝酸银(Ag NO3)为参照,研究了Ag NPs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纳米银[Poly(vinylpyrrolidone)-coated silver nanoparticles(PVP... 为研究纳米银(Ag NPs)在水体中的迁移、水-沉积物中的分配及转化机制,采用武汉东湖湖水及沉积物开展模拟实验,以硝酸银(Ag NO3)为参照,研究了Ag NPs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纳米银[Poly(vinylpyrrolidone)-coated silver nanoparticles(PVP-Ag NPs)]在上覆水中的沉降、在沉积物中的迁移和形态分布、以及扰动释放过程。结果表明,上覆水银初始浓度均为75 mg/L的Ag NO3、Ag NPs及PVP-Ag NPs在120h后分别为0.086、0.957和2.770 mg/L,显示纳米银和硝酸银进入水体后120h内大部分沉入沉积物中,且经过包裹的纳米银比未包裹的纳米银在水中停留时间稍长;60d后三种银均主要分布在表层沉积物中,Ag NO3体系银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Ag NPs和PVP-Ag NPs体系银在2 cm以上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随后逐渐降低,表明纳米银比硝酸银具有更强的迁移能力。此外,PVP-Ag NPs在2—3 cm层中的银含量占总量的24.6%,而Ag NPs在同一层中含量仅为2.6%,说明前者的迁移能力更强。在沉积物中,硫化物和有机物是银的主要结合相。释放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纳米银的释放量远小于硝酸银的释放量,表明纳米银一旦与沉积物结合就难以再次释放。以上实验结果为评价纳米银的生态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水-沉积物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有限元及遗传算法的地震作用路堑边坡安全系数计算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庆锋 吴立 +2 位作者 利奕年 刘文刚 王先登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13-19,共7页
为研究地震动荷载作用下路堑边坡稳定性及滑动特征,首先对上杭蛟洋至城关高速公路路堑边坡风化玄武岩残坡积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开展室内试验研究,得到研究区典型路堑边坡土体含水率、液塑限、剪切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然后将试验所得物... 为研究地震动荷载作用下路堑边坡稳定性及滑动特征,首先对上杭蛟洋至城关高速公路路堑边坡风化玄武岩残坡积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开展室内试验研究,得到研究区典型路堑边坡土体含水率、液塑限、剪切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然后将试验所得物理力学参数代入ABAQUS有限元程序对路堑边坡地震响应进行计算,程序输出的位移场用来分析坡顶位移变化,输出的加速度用来计算加速度分布系数;再将动力有限元输出的应力场代入MATLAB编写的遗传算法程序,计算边坡安全系数时程曲线,并智能搜索边坡临界滑动面,得到边坡安全系数随着地震波加速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滑动面包络线的安全系数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堑边坡 地震动荷载 安全系数 动力有限元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