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克洛血清病样反应患儿血浆D-乳酸和尿乳果糖/甘露醇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向赟 张振 +4 位作者 蔡小芳 汪在华 王晓梅 陈红波 郑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头孢克洛血清病样反应患儿血浆D-乳酸和尿乳果糖/甘露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2例用头孢克洛治疗后发生血清病样反应(SSLR)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SSLR阳性组,40例用头孢克洛治疗后未发生SSLR的上感患儿为SSLR阴性组,同... 目的探讨头孢克洛血清病样反应患儿血浆D-乳酸和尿乳果糖/甘露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2例用头孢克洛治疗后发生血清病样反应(SSLR)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SSLR阳性组,40例用头孢克洛治疗后未发生SSLR的上感患儿为SSLR阴性组,同时选择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口服头孢克洛后的第7、9、11、13、15天,利用改良酶学分光光度法和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血浆D-乳酸水平和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对照组儿童除不服用头孢克洛外,其它实验情况与两研究组一致。结果 SSLR阳性组、阴性组及对照组的血浆D-乳酸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SSLR阳性组患儿的尿L/M从口服头孢克洛后的第7天至第13天逐渐增加,第13天达到最高峰,第13天至第15天尿L/M开始下降。SSLR阳性组患儿第7、9、11、13、15天的尿L/M均比阴性组和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SLR阴性组和对照组儿童尿L/M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头孢克洛可导致部分患儿产生SSLR,并影响其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针对该类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中,尿L/M比值的监测比血浆D-乳酸的监测结果更为敏感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 血清病样反应 肠道屏障功能 D-乳酸 乳果糖 甘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药学多元化起源说的民俗学视角例证 被引量:1
2
作者 夏循礼 姚文艳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3,93,共4页
中国民间存在大量的有关卫生防疫、保健养生、疾病防治的本草药物习俗。中国古代广大劳动民众通过本草卫生防疫和保健养生治病的生产、生活实践的经验积累,进而形成卫生防疫和保健养生治病的本草民俗;而本草民俗药物、食物因其确切的卫... 中国民间存在大量的有关卫生防疫、保健养生、疾病防治的本草药物习俗。中国古代广大劳动民众通过本草卫生防疫和保健养生治病的生产、生活实践的经验积累,进而形成卫生防疫和保健养生治病的本草民俗;而本草民俗药物、食物因其确切的卫生防疫和保健养生治病功效而进入本草著作,成为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草民俗引发、形成、扩布、传承和规范从而进入本草著作的过程,可以作为中国医药学"多元化起源说"——"动物本能说"、"劳动创造说"、"圣人创造说"、"巫源说"等的民俗学视角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药学 多元化起源说 民俗学 本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