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正伟
卞红强
+3 位作者
罗正利
王胜
王煜
陈劲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5-588,共4页
目的分离、培养、鉴定大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e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旨在建立一种可以有效获取较高纯度和产量的BMECs的方法。方法取出生3~5dSD大鼠,采用匀浆、二次酶消化、梯度离心获得较纯的脑微血管段后,...
目的分离、培养、鉴定大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e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旨在建立一种可以有效获取较高纯度和产量的BMECs的方法。方法取出生3~5dSD大鼠,采用匀浆、二次酶消化、梯度离心获得较纯的脑微血管段后,接种于明胶包被的培养板中进行原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性,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培养6~7d细胞呈典型的短梭形、多角形和"鹅卵石"样。微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纯度达(96.70±1.53)%。细胞在6~8d达到生长高峰。结论成功地分离培养出了高纯度的BMECs,为进一步研究BMECs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细胞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正伟
卞红强
罗正利
王胜
王煜
陈劲草
机构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神经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5-588,共4页
基金
2010年度国家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基金课题
No.200770487132)
文摘
目的分离、培养、鉴定大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e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旨在建立一种可以有效获取较高纯度和产量的BMECs的方法。方法取出生3~5dSD大鼠,采用匀浆、二次酶消化、梯度离心获得较纯的脑微血管段后,接种于明胶包被的培养板中进行原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性,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培养6~7d细胞呈典型的短梭形、多角形和"鹅卵石"样。微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纯度达(96.70±1.53)%。细胞在6~8d达到生长高峰。结论成功地分离培养出了高纯度的BMECs,为进一步研究BMECs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大鼠
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细胞鉴定
Keywords
rat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primary culture
cell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R394.26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
李正伟
卞红强
罗正利
王胜
王煜
陈劲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