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武汉市人口与轻轨交通
1
作者 霍斌 莫延 《地铁与轻轨》 1994年第3期6-10,共5页
经济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命脉,而城市交通则是城市流动着的血液。没有城市交通的发展,不可能有城市的发展。城市居民出行的范围、频率受到交通方式、交通工具及交通客运量的制约。而城市人口的增长、出行范围的扩大,频率的增加又必然促... 经济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命脉,而城市交通则是城市流动着的血液。没有城市交通的发展,不可能有城市的发展。城市居民出行的范围、频率受到交通方式、交通工具及交通客运量的制约。而城市人口的增长、出行范围的扩大,频率的增加又必然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促使城市公共交通结构的合理调整,人们出行的交通方式也将随之得到较大改变。可以说,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与城市人口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人口调查 轻轨交通 城市交通 公共交通网络 交通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典型下垫面降雨径流PAHs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钟振兴 张春杰 +4 位作者 丁兴辉 王浩升 杨志 陆谢娟 章北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1-239,共9页
以武汉城区7类典型下垫面降雨径流中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径流中常规污染物、PAHs浓度、种类差异与来源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7类下垫面降雨径流中,在常规污染物方面,沥青路面... 以武汉城区7类典型下垫面降雨径流中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径流中常规污染物、PAHs浓度、种类差异与来源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7类下垫面降雨径流中,在常规污染物方面,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污染程度最高,瓦屋面污染程度最低;而在PAHs方面,沥青路面径流∑16PAHs初始浓度最高,2类油毡屋面(工业园和教工宿舍)次之,其他4类下垫面较低。油毡屋面径流PAHs主要由蒽(ANT)和菲(PHE)组成,而沥青路面、水泥路面等其他5类下垫面径流中主要含有PHE、芘(PYR)和荧蒽(FLA)等。油毡屋面(工业园和教工宿舍)、水泥屋面和瓦屋面等4类屋面径流中主要污染物是2~3环PAHs,而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径流中则以4~6环PAHs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降雨径流 城市下垫面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风险综合评价 被引量:37
3
作者 程鸿群 佘佳雪 +1 位作者 袁宁 彭朝晖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1-498,共8页
针对当前对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进行评价需要解决风险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权重分配和评价方法实现的问题,建立了证据理论结合区间数赋值的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风险评价模型.依据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原理和管理过程,应用"工作分解结构-风... 针对当前对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进行评价需要解决风险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权重分配和评价方法实现的问题,建立了证据理论结合区间数赋值的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风险评价模型.依据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原理和管理过程,应用"工作分解结构-风险分解结构(WBS-RBS)"和"0-1"方法识别风险因素,建立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区间数理论和证据理论的优势,降低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风险量化值的主观性,详述构建识别框架、确定可信度函数以及信息合成的方法与步骤.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工程 施工过程风险 工作分解结构-风险分解结构(WBS-RBS) 区间数 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国波 谢伟平 +1 位作者 孙明 刘卫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3-598,共6页
目前关于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分析大多是计算给定的地下结构在给定地震动下的动力响应,而该结构在该动力响应下是否已破坏则不得而知,这就需进行地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首先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在地下框架结构破坏评价方法方面的... 目前关于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分析大多是计算给定的地下结构在给定地震动下的动力响应,而该结构在该动力响应下是否已破坏则不得而知,这就需进行地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首先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在地下框架结构破坏评价方法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了新的评价方法:基于层间位移角的构件变形能力评价和基于有效应力值的构件强度评价。然后,以地铁车站及地下人防工程等地下框架结构为例,建立其三维分析模型,计算其三维地震响应,主要包括结构的水平横向相对位移和结构受力,对地下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价。分析表明:所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初步应用于地下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和思路可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地下建筑结构部分的补充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框架结构 地震响应 评价方法 层间位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垃圾再生复合微粉的混凝土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黄修林 卞周宏 +2 位作者 黄绍龙 彭波 查剑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8-131,共4页
利用对比分析方法,在普通混凝土中分别掺加同掺量的建筑垃圾再生复合微粉和普通粉煤灰,制备出C30~C60等级强度的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龄期抗压强度、耐久性和SEM微观结构分析,得出建筑垃圾再生微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优劣... 利用对比分析方法,在普通混凝土中分别掺加同掺量的建筑垃圾再生复合微粉和普通粉煤灰,制备出C30~C60等级强度的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龄期抗压强度、耐久性和SEM微观结构分析,得出建筑垃圾再生微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优劣,为在低等级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分析 建筑垃圾 复合微粉 抗压强度 二次水化 活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人防工程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性能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季 王国波 +1 位作者 孙明 刘卫国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前为止还没有成熟的地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本文结合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特点及已有相关规范,初步建立了地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并以某人防工程为例,建立三维分析模型,计算其在两种不同幅值的人工合成波作用下的三维地震响应,... 目前为止还没有成熟的地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本文结合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特点及已有相关规范,初步建立了地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并以某人防工程为例,建立三维分析模型,计算其在两种不同幅值的人工合成波作用下的三维地震响应,计算了结构的水平横向相对位移,评价了该人防工程的抗震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此人防工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本方法可供其它相关地下工程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框架结构 地震响应 评价方法 层间位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自检校模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玮娴 袁庆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27,共3页
为使点云测量数据达到最大精度,必须对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检校。通过理论模拟测试,分析6个误差因子对扫描点坐标的影响,并进行模拟数值的检校模型验证。最后通过实例计算证明经检校后检查点点位精度提高,因此说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 为使点云测量数据达到最大精度,必须对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检校。通过理论模拟测试,分析6个误差因子对扫描点坐标的影响,并进行模拟数值的检校模型验证。最后通过实例计算证明经检校后检查点点位精度提高,因此说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扫描仪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 点云 误差因子 自检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差总体最小二乘方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玮娴 袁庆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113,128,共4页
针对变量中的误差模型的观测向量中含有粗差的情况,提出了抗差总体最小二乘方法。根据M估计方法,用增长较缓慢的极小化观测向量残差函数代替观测向量残差平方和项,并推导出基于选权迭代法的抗差总体最小二乘估计计算公式。采用小角度坐... 针对变量中的误差模型的观测向量中含有粗差的情况,提出了抗差总体最小二乘方法。根据M估计方法,用增长较缓慢的极小化观测向量残差函数代替观测向量残差平方和项,并推导出基于选权迭代法的抗差总体最小二乘估计计算公式。采用小角度坐标转换算例进行计算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中的误差模型 稳健估计 总体最小二乘 抗差总体最小二乘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