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次对奶牛产奶性状的影响及性状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洪波 程蕾 +4 位作者 付荣谱 王定发 刘晓华 凌明湖 胡修忠 《中国奶牛》 2014年第14期15-17,共3页
为了探讨胎次对奶牛产奶性状的影响,对武汉市某规模化奶牛场连续3年的DHI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统计,研究了胎次对奶牛总奶量、乳成分、体细胞评分、泌乳天数和高峰奶的影响,并分析了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胎次对总奶量、乳蛋白率、... 为了探讨胎次对奶牛产奶性状的影响,对武汉市某规模化奶牛场连续3年的DHI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统计,研究了胎次对奶牛总奶量、乳成分、体细胞评分、泌乳天数和高峰奶的影响,并分析了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胎次对总奶量、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泌乳天数和高峰奶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第2胎时奶牛总奶量和泌乳天数达到峰值;之后随着胎次的增加,体细胞评分不断上升,而总奶量、高峰奶和泌乳天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体细胞评分与高峰奶和总奶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蛋白率和泌乳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无显著相关(P >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胎次 产奶性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宫时玉 蒋曹德 邓昌彦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82,共4页
我国猪品种资源大体可分为华北、华中、江海、华南、西南、高原6大类型。大多数猪品种以产仔多、早熟、易肥、耐粗放管理和肉质良好著称于世。但是,我国猪品种资源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有些品种已面临灭绝的边缘或已经灭绝。为了保护现... 我国猪品种资源大体可分为华北、华中、江海、华南、西南、高原6大类型。大多数猪品种以产仔多、早熟、易肥、耐粗放管理和肉质良好著称于世。但是,我国猪品种资源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有些品种已面临灭绝的边缘或已经灭绝。为了保护现有猪品种为今后所用,我国科学工作者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品种 遗传多样性 品种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CDIPT基因对肉质和胴体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符亚原 熊远著 +4 位作者 潘刚 程蕾 李凤娥 左波 雷明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7-791,共5页
本研究对大白猪、长白猪和梅山猪CDIPT基因5′端G/A突变进行了多态性研究。采用PCR-TaqI-RFLP方法在3个不同猪种和"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中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等位基因A和B在4个群体中表现平衡。对228头"大... 本研究对大白猪、长白猪和梅山猪CDIPT基因5′端G/A突变进行了多态性研究。采用PCR-TaqI-RFLP方法在3个不同猪种和"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中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等位基因A和B在4个群体中表现平衡。对228头"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进行了CDIPT基因多态性与肉质和胴体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位点AA基因型个体在股二头肌色值、股二头肌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水分含量性状上表现为显著差异(P<0.05);BB基因型在肩部背膘厚、眼肌厚度和内脂比率性状上表现为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PT基因 肉质性状 胴体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禁食初乳仔猪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洪波 程蕾 +3 位作者 向敏 赵书红 侯永清 黎旺明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62,共10页
为了利用禁食初乳(colostrum-deprived,CD)仔猪构建可靠的猪格拉泽氏病实验动物模型,本研究分别选取12头新生通城仔猪和15头新生杜长大仔猪,母猪自然分娩后对新生仔猪立即隔离并做必要消毒处理后实施人工喂养;45~46日龄,CD仔猪经气... 为了利用禁食初乳(colostrum-deprived,CD)仔猪构建可靠的猪格拉泽氏病实验动物模型,本研究分别选取12头新生通城仔猪和15头新生杜长大仔猪,母猪自然分娩后对新生仔猪立即隔离并做必要消毒处理后实施人工喂养;45~46日龄,CD仔猪经气管内接种致死剂量(109 CFU)的副猪嗜血杆菌(0165菌株,血清型5)。结果显示:⑴利用本研究优化、建立的饲喂方案使得CD仔猪攻毒前存活率达到80%~83.3%;⑵所有通城CD仔猪经攻毒后临床上表现出典型的格拉泽氏病病征,其中66.7%的CD仔猪可于攻毒后存活3d;而杜长大CD仔猪可能由于存在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导致攻毒后无明显病征;⑶通城CD仔猪剖检后明显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等病症,并在血液和肺脏组织中成功鉴定到细菌;⑷组织病理分析发现,细菌感染导致心脏等多种组织存在纤维蛋白沉积伴随血管肿胀和血栓,脾脏组织淋巴细胞数量减少;⑸感染可能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并导致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数量减少。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利用通城CD仔猪成功建立了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实验动物模型;副猪嗜血杆菌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双阴性是保证模型构建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禁食初乳 感染模型 通城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刺激基因ISG15、OAS1和RSAD2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洪波 程蕾 +4 位作者 向敏 胡修忠 王定发 刘晓华 凌明湖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24,共7页
研究旨在探讨干扰素刺激基因15(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 15,ISG15)、2′-5′寡腺苷酸合成酶1(2′-5′-oligoadenylate Synthetase 1,OAS1)和S-腺苷甲硫氨酸基区域蛋白2(Radical S-adenosyl methionine domain containing 2,RSAD2)... 研究旨在探讨干扰素刺激基因15(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 15,ISG15)、2′-5′寡腺苷酸合成酶1(2′-5′-oligoadenylate Synthetase 1,OAS1)和S-腺苷甲硫氨酸基区域蛋白2(Radical S-adenosyl methionine domain containing 2,RSAD2)对奶牛早期妊娠诊断的价值,为其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36头青年母牛分别于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后0d、18d、21d、28d采集外周血,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ISG15、OAS1和RSAD2在18d外周血总白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相对于0d)进行了分析;分别利用化学发光法和ELISA技术对血清孕酮(18d、21d)和牛妊娠相关糖蛋白(pregnancy-associated glycoprotein,PAG),(28d)进行了检测。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综合评估了三个候选生物标志物单独或联合检测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中的统计学指标,并与孕酮检测和PAG检测的诊断效能进行了同步比较分析。对ISG15、OAS1和RSAD2三者的分析结果表明,ISG15与RSAD2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7%和100%,具有最优的诊断价值;以血清中孕酮含量作为参考指标时,AI后21d妊娠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18d相比较优,分别为88.9%和94.1%,但诊断效能不及ISG15、RSAD2二者联用;PAG ELISA最早于AI后28d可做出诊断,且相对于ISG15-RSAD2联用其诊断的特异性较低,为94.12%。综上所述,利用ISG15和RSAD2基因不仅可望在AI后18d成功实现妊娠诊断而且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建立奶牛新型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ISG15 OAS1 RSAD2 ROC曲线 妊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SGC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胴体性状的关联分析
6
作者 符亚原 雷明刚 +5 位作者 潘刚 程蕾 何君贤 李凤娥 左波 熊远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2-626,共5页
本研究检测了大白猪、长白猪和梅山猪SGCB基因第4外显子上的G/A突变,并进行了多态性研究。采用改进的扩增受阻突变系统-PCR(ARMS-PCR)技术在3个不同猪种和"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中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等位基因A和G... 本研究检测了大白猪、长白猪和梅山猪SGCB基因第4外显子上的G/A突变,并进行了多态性研究。采用改进的扩增受阻突变系统-PCR(ARMS-PCR)技术在3个不同猪种和"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中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等位基因A和G在4个群体中分布平衡。对266头"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中SGCB基因多态性与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位点AA基因型对活体瘦肉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GG基因型对眼肌高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聚多糖-β基因 胴体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和饵料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晓华 曹俊明 +5 位作者 朱选 周盟 蓝汉冰 马力 艾春汉 刘汉生 《饲料工业》 2007年第8期21-23,共3页
试验以(0.79±0.019)g左右的凡纳滨对虾为试验对象,在其纯化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150、200、250、300、350、400mg/kg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放养在室外大棚水族箱(内径80.0cm、水深55.0cm)中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观察谷胱甘肽(GSH)对凡... 试验以(0.79±0.019)g左右的凡纳滨对虾为试验对象,在其纯化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150、200、250、300、350、400mg/kg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放养在室外大棚水族箱(内径80.0cm、水深55.0cm)中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观察谷胱甘肽(GSH)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率及饵料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200mg/kg的GSH,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谷胱甘肽 饵料系数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转染CD151或CD163的Marc145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在PRRS疫苗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阮征 刘开武 +6 位作者 吴建英 华娟 夏瑜 王莲芳 胡小明 刘杰 黄海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96,I0006,共5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提高PRRSV感染靶细胞滴度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通过G418筛选稳定转染Marc145细胞,并利用单个细胞克隆技术,获得了稳定超表达CD151蛋白和(或)CD163蛋白的Marc145细胞株,经免疫荧光化学和Western Blot鉴定... 为了进一步探讨提高PRRSV感染靶细胞滴度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通过G418筛选稳定转染Marc145细胞,并利用单个细胞克隆技术,获得了稳定超表达CD151蛋白和(或)CD163蛋白的Marc145细胞株,经免疫荧光化学和Western Blot鉴定证实,成功表达出基因重组猪CD151蛋白和CD163蛋白。在GMP生产车间将超表达CD151、CD163蛋白或CD151/CD163蛋白共表达的Marc145细胞感染PRRSV,使病毒感染滴度提高了10倍以上。将上述收获的病毒液制备了灭活苗,疫苗效力超过部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CD151分子 CD163分子 真核表达 疫苗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合活性物质对奶牛冻精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程蕾 王定发 +4 位作者 辛友东 刘晓华 夏瑜 胡修忠 王肆玖 《中国奶牛》 2013年第9期18-21,共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组合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体外解冻精子的运动性能和精清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细管冻精解冻后,将精液分离至离心管中,分别联合添加谷胱甘肽+咖啡因、异黄酮+咖啡因和谷胱甘肽+异黄酮,混匀后置于37℃、5%CO2恒温培养箱...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组合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体外解冻精子的运动性能和精清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细管冻精解冻后,将精液分离至离心管中,分别联合添加谷胱甘肽+咖啡因、异黄酮+咖啡因和谷胱甘肽+异黄酮,混匀后置于37℃、5%CO2恒温培养箱中温育2h,用精子质量分析系统分析精子活力和精子运行速度等标准参数,并利用试剂盒测定精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联合添加谷胱甘肽(5mmol/L)和咖啡因(5mmol/L),B级精子百分率、平均路径速度和平均侧摆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精清中GR和GSH-px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联合添加异黄酮(10μmol/L)和咖啡因(5mmol/L),精子活力和运行速度略高于对照组,精清中GR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添加谷胱甘肽(5mmol/L)和异黄酮(10μmol/L),A级精子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级精子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精清中GR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应用谷胱甘肽和咖啡因对体外解冻精子和精清进行处理,对于提高精子的运动性能和精清中SOD、CAT、GSH-px和GR酶的活性最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冷冻精液 谷胱甘肽 咖啡因 异黄酮 精子运动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程蕾 王定发 +2 位作者 刘晓华 王肆玖 凌明湖 《饲料博览》 2009年第4期5-7,共3页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32头产奶水平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A、B两组。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A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Da400mg·kg-1,B组饲喂基础日粮,持续15d。第一阶段试验结束后,两组均饲喂基础日...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32头产奶水平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A、B两组。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A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Da400mg·kg-1,B组饲喂基础日粮,持续15d。第一阶段试验结束后,两组均饲喂基础日粮,持续20d。第二阶段A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A′组),B组奶牛在基础日粮中添加Da200mg·kg-(1B′组),持续15d。结果显示,A组奶牛产奶量略高于B组,表明饲喂大豆异黄酮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产奶量;但A′组奶牛产奶量极显著低于B组(P<0.01),可能由于添加Da剂量过大导致内源性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同时与A′组相比,B′组乳蛋白略有提高,脂肪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产奶量 乳脂率 乳蛋白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时输精对奶牛第一情期受胎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蕾 刘晓华 +2 位作者 王定发 王肆玖 凌明湖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月份和精液类型对利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奶牛后第一情期受胎率的影响。[方法]选择93头产后60 d以上不发情和产后配1~3次仍未受胎的奶牛,不检查卵巢直接利用激素生源2+1进行同期发情处理。1~3月份处理41头奶牛,6~8月份处... [目的]探讨不同月份和精液类型对利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奶牛后第一情期受胎率的影响。[方法]选择93头产后60 d以上不发情和产后配1~3次仍未受胎的奶牛,不检查卵巢直接利用激素生源2+1进行同期发情处理。1~3月份处理41头奶牛,6~8月份处理52头;其中,利用性控精液配种58头,常规精液配种35头。[结果]表明:经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奶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为41.9%,比正常配种高11.4%;其中,1~3月份和6~8月份分别提高了13.4%和9.9%;另外,采用常规精液配种和性控精液配种分别使第一情期受胎提高了20.9%和5.7%。[结论]定时输精程序可以用于奶牛的繁殖管理,月份和精液类型对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奶牛的受胎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3月份对繁殖障碍经产牛实施同期发情效果优于6~8月份,常规精液配种受胎率高于性控精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奶牛 定时输精 第一情期受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高活性生物垫料对奶牛产奶性能和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仁利 王肆玖 +3 位作者 刘晓华 程蕾 王定发 凌明湖 《中国奶牛》 2011年第15期53-55,共3页
本文针对武汉地区高温高湿的特点,从本地区奶牛粪便腐殖质中分离益生菌群,分别制成高温和中低温生物发酵床垫,并应用于当地奶牛生产,观察这些发酵床对奶牛生产性能和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奶牛 生物发酵床 产奶性能 非特异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致病菌产β-内酰胺酶的探究与药敏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万平民 刘武 +4 位作者 高其双 卢顺 华娟 潘中保 杜小华 《中国奶牛》 2015年第2期21-23,共3页
武汉某牧场的原料奶中检出含有β-内酰胺酶,经实验室检测是由一些奶牛常见的致病菌所产生。本试验通过对奶牛致病菌产酶率的检测及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致病菌 Β-内酰胺酶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膨化亚麻籽对奶牛乳品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婕 周源 +6 位作者 程蕾 向敏 胡修忠 刘晓华 万平民 李作江 王定发 《饲料博览》 2017年第2期5-8,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膨化亚麻籽对奶牛乳品质及乳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胎次及泌乳天数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9头,采取自身对照,试验前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间饲喂基础日粮加膨化亚麻籽3%,连续饲喂15 d,记录产奶量,并分别于试验前后测定乳成分及... 试验旨在研究膨化亚麻籽对奶牛乳品质及乳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胎次及泌乳天数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9头,采取自身对照,试验前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间饲喂基础日粮加膨化亚麻籽3%,连续饲喂15 d,记录产奶量,并分别于试验前后测定乳成分及乳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与试验前相比,日粮中添加膨化亚麻籽对产奶量以及乳蛋白、乳脂、乳糖、SNF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提高了乳汁中MUFA、PUFA和n-3 PUFA的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亚麻籽 奶牛 乳品质 乳脂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性控冻精不同时间输精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凌明湖 王定发 +6 位作者 王肆玖 刘晓华 程蕾 杜小华 钱运国 金尔光 童伟文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0年第5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性控冻精 奶牛 输精 时间 流式细胞仪 牛精液 遗传性别 自由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对肉鸭生产水平、鸭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武 王定发 +9 位作者 程蕾 黄庆德 向敏 刘晓华 胡修忠 余婕 周源 王莲芳 张志文 黄浩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7年第5期53-55,共3页
选择150羽樱桃谷肉鸭,随机平分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3.0%法国压榨亚麻籽(等氮替代豆粕)。42d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前期(1~24日龄)日增重降低8.15%,饲料消耗降低11.4%,料... 选择150羽樱桃谷肉鸭,随机平分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3.0%法国压榨亚麻籽(等氮替代豆粕)。42d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前期(1~24日龄)日增重降低8.15%,饲料消耗降低11.4%,料肉比降低3.54%;后期(24~42日龄)日增重提高6.32%,饲料消耗降低1.32%,料肉比降低19.1%。全期(1~42日龄)日增重提高6.34%,饲料消耗降低5.76%,料肉比降低11.4%。ω-3PUFA提高203.7%(P<0.01),DHA提高103.1%(P<0.01),血液中T-AOC略有下降,IL-6略有上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亚麻籽可以提高肉鸭日增重,降低饲料消耗、料肉比,提高鸭肉中ω-3PUFA和DHA含量,对肉鸭血液T-AOC和IL-6水平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 亚麻籽 生产性能 多不饱和脂肪酸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行业协会在我国农产品反倾销中的定位分析
17
作者 周源 余婕 +1 位作者 胡修忠 王定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3期202-203,242,共3页
基于进口产品对我国农产品市场造成极大冲击及我国对其实施反倾销的现状,从反倾销主体、农产品生产经营、农产品从业者的法规认知等角度分析我国对进口产品反倾销不足的原因,明确农业行业协会在反倾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及角色定位,旨在... 基于进口产品对我国农产品市场造成极大冲击及我国对其实施反倾销的现状,从反倾销主体、农产品生产经营、农产品从业者的法规认知等角度分析我国对进口产品反倾销不足的原因,明确农业行业协会在反倾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及角色定位,旨在更好地发挥其自身作用,维护我国农产品企业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行业协会 农产品 市场 反倾销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工程平衡蛋白在三元杂交中猪中应用效果观察
18
作者 王春芳 王定发 +7 位作者 凌明湖 程蕾 胡修忠 夏瑜 陈汉生 王进 徐伟 刘晓华 《养殖与饲料》 2014年第4期47-51,共5页
为观察和验证生物工程平衡蛋白在生长中猪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用153头断奶三元杂交中猪进行了为期30 d的试验。试验猪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栏,每个栏中饲养17头中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含20.0%的豆粕;试验1组为发酵菜粕组,基础日... 为观察和验证生物工程平衡蛋白在生长中猪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用153头断奶三元杂交中猪进行了为期30 d的试验。试验猪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栏,每个栏中饲养17头中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含20.0%的豆粕;试验1组为发酵菜粕组,基础日粮中20.0%的豆粕完全由发酵菜粕替代;试验2组为生物工程平衡蛋白组(棉粕垣菜粕垣杂粕垣其他),基础日粮中豆粕由生物工程平衡蛋白替代。结果发现:试验前期,试验各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试验后期,试验2组的日均增重最高,饲料转化率也是最优的,和其他2组相比差异显著(约0.05)。试验各组均出现腹泻现象,但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跃0.05)。入试的第1天和第7天试验各组猪只的血细胞数没有差异(跃0.05);到试验结束的第30天,试验2组血细胞数显著(约0.05)高于其他两组,试验1组和对照组的血细胞数差异不显著(跃0.05)。试验2组的总蛋白水平显著(约0.05)高于其他两组,对照组和试验1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跃0.05)。对于总胆固醇而言,试验2组和试验1组都显著(约0.05)高于对照组,但是试验2组和试验1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跃0.05)。表明生物工程平衡蛋白能通过高活性益生菌群、复合酶、小肽、寡糖、有机酸等的协同作用,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效率、提高中猪的增重、激发中猪的免疫功能、保证中猪机体的肠道健康、提高中猪生长性能,进而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平衡蛋白 中猪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发酵菜粕 豆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