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尾近红鲌鱼种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清 王贵英 +5 位作者 白晓慧 祝东梅 李佩 熊传喜 陈见 刘英武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6,共6页
在不同水温(14、20、25、27.5、32℃)条件下,测定了不同规格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鱼种(Ⅰ:6~8 cm,1.45~2.89 g,Ⅱ:9~11 cm,3.73~6.26 g,Ⅲ:25.0~26.8 cm,119.36~123.64 g)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黑尾近红鲌鱼... 在不同水温(14、20、25、27.5、32℃)条件下,测定了不同规格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鱼种(Ⅰ:6~8 cm,1.45~2.89 g,Ⅱ:9~11 cm,3.73~6.26 g,Ⅲ:25.0~26.8 cm,119.36~123.64 g)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黑尾近红鲌鱼种耗氧量和耗氧率随水温上升而升高,呈显著正相关,规格Ⅰ和规格Ⅱ的耗氧量关系式分别为:Y_(Ⅰ-1)=0.005 3X1.484 8(R2=0.996 2)、Y_(Ⅱ-1)=0.003 8X1.767 1(R2=0.985 7);耗氧率关系式分别为:Y_(Ⅰ-2)=0.003 0X1.510 6(R2=0.960 4)、Y_(Ⅱ-2)=0.001 4X1.650 3(R2=0.986 6)。黑尾近红鲌鱼种的窒息点随水温的上升和鱼体规格的增加略有升高,但其窒息点较低,三种规格鱼种的平均窒息点分别为0.37mg/L、0.44 mg/L和0.40 mg/L。在水温14~32℃条件下,黑尾近红鲌鱼种的耗氧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可根据其活动规律指导人工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鱼种 耗氧率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霉菌净”的配比筛选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喻运珍 艾桃山 +4 位作者 高祥林 余少梅 邓平 周伟东 张立强 《水产科技情报》 2016年第3期122-125,共4页
为获得抗水霉病药物"复方霉菌净"——溴硝醇与异噻唑啉酮复方制剂的最佳配比,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配比制剂对水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共毒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配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室内人工感染试验。... 为获得抗水霉病药物"复方霉菌净"——溴硝醇与异噻唑啉酮复方制剂的最佳配比,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配比制剂对水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共毒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配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室内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不同配比制剂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明两者复配具有增效作用,其中溴硝醇与异噻唑啉酮配比在(1∶1)^(10∶1)时增效最为显著,最佳配比为4∶1。感染试验结果显示,4 mg/L和8 mg/L的最佳配比制剂对草鱼水霉病的平均保护率均为100%,平均治愈率分别为86.5%、96.5%。研究结果表明,溴硝醇和异噻唑啉酮复配制剂可用于鱼类水霉病的防治,其最佳配比为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霉病 药物筛选 最佳配比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尾近红鲌精子低温保存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贵英 张涵 +4 位作者 李清 祝东梅 陈见 李佩 孙艳红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32,共6页
在4℃条件下,以精子活力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K^+、Ca^(2+)、Mg^(2+)、葡萄糖、氨基酸等组成的5种(A、B、C、D、E)精子保存液及其适量添加青霉素对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温度为... 在4℃条件下,以精子活力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K^+、Ca^(2+)、Mg^(2+)、葡萄糖、氨基酸等组成的5种(A、B、C、D、E)精子保存液及其适量添加青霉素对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温度为4℃时,精子活力达80%的保存液A、B、C、D、E的保存时间分别为48、24、60、48、48 h,保存液C的保存时间明显高于其它各组;2)在各保存液中分别添加浓度为2.0×104IU/m L的青霉素,精子活力达80%的保存液A、B、C、D、E的保存时间分别为60、36、156、48、144 h,保存时间延长了12~96 h,保存液C和E的延长时间最长,均为96 h;3)人工授精试验证明,经保存的黑尾近红鲌精子能正常用于人工繁殖,受精率达(90.6±0.8)%^(91.8±0.9)%,与对照组精子受精率(92.4±0.8)%无显著差异。添加青霉素,保存液C的保存效果最好,其次是保存液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精子 保存液 青霉素 保存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腌制和油炸处理对酥鳞武昌鱼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雷跃磊 卢素芳 +2 位作者 郑小宁 范露 郭雪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0-205,211,共7页
为了探究腌制和油炸处理对酥鳞武昌鱼品质的影响,以鲜活武昌鱼(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为对象,通过低温腌制、低温风干、复水、汽蒸、油炸等工序制得酥鳞武昌鱼,研究了腌制温度、腌制时间、油炸预处理、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对酥鳞武... 为了探究腌制和油炸处理对酥鳞武昌鱼品质的影响,以鲜活武昌鱼(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为对象,通过低温腌制、低温风干、复水、汽蒸、油炸等工序制得酥鳞武昌鱼,研究了腌制温度、腌制时间、油炸预处理、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对酥鳞武昌鱼产品水分、盐分、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腌制温度、腌制时间、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对酥鳞武昌鱼的水分、盐分和挥发性盐基氮都有显著性的影响(p<0.05),随着腌制温度、腌制时间、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的增加,产品的水分显著下降(p<0.05),盐分和挥发性盐基氮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复水再汽蒸处理后,产品的综合品质最好。在5℃腌制3 d,再复水20 min,然后100℃汽蒸5 min,最后200℃下油炸5 min,此时的酥鳞武昌鱼,色泽呈现金黄色,鱼鳞酥脆,肉质紧凑,品质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酥鳞武昌鱼 腌制 油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