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路内麻醉气体吸附器在儿童全麻术后催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峰 黄德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500-501,共2页
关键词 回路内麻醉气体吸附器 儿童 全麻术 催醒 应用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镇痛在学龄前儿童耳鼻喉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艳霞 余锦芬 黄德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术后镇痛 学龄前儿童 耳鼻喉外科手术 芬太尼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处理
3
作者 姜峰 黄德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声带息肉 摘除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喉镜下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的麻醉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智玲 吴裕超 +1 位作者 黄德樱 刘艳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36例喉乳头状瘤患儿,在支撑喉镜下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并给予小剂量肌松药连接吸引管高频喷射控制呼吸(HFJV)下行喉乳头状瘤切除术。术中监测动脉血气和ECG,记录患儿在麻醉诱...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36例喉乳头状瘤患儿,在支撑喉镜下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并给予小剂量肌松药连接吸引管高频喷射控制呼吸(HFJV)下行喉乳头状瘤切除术。术中监测动脉血气和ECG,记录患儿在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时、术后15min、术毕及苏醒后5minMAP、HR、SpO2。结果所有患儿术野暴露充分,手术顺利。术中无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MAP、HR、ECG、SpO2、pH、动脉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稳定;停药后5~10min患儿完全清醒,醒后无复睡、喉头水肿及憋气,苏醒时间为(7.2±3.4)min。支撑喉镜置入时3例患儿HR明显减慢,静脉注射阿托品0.01mg/kg后HR恢复正常;1例患儿在置入支撑喉镜时,MAP与诱导前比较明显升高,观察2~3min后恢复正常。结论静脉复合麻醉加HFJV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支撑喉镜下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喉镜 小儿 喉乳头状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管阻滞麻醉术在小儿放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钟良 秦增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08-910,共3页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术应用于小儿介入放射治疗的麻醉管理及可行性。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Ⅰ组骶管阻滞给予0.8%利多卡因、0.2%罗哌卡因混合液0.8ml/kg,术中给予丙泊酚3~5mg·kg-·1h-1维持;Ⅱ组麻醉维持用丙泊...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术应用于小儿介入放射治疗的麻醉管理及可行性。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Ⅰ组骶管阻滞给予0.8%利多卡因、0.2%罗哌卡因混合液0.8ml/kg,术中给予丙泊酚3~5mg·kg-·1h-1维持;Ⅱ组麻醉维持用丙泊酚6~10mg·kg-·1h-1。结果两组患儿介入治疗均顺利完成。术中Ⅰ组3例患儿麻醉阻滞平面达到T8,收缩压下降超过15%,调整丙泊酚用量,补液处理后血压逐步回升。2例患儿需要术中追加氯胺酮。Ⅱ组病例中有8例在术中SpO2降至90%以下,辅助通气并调整麻醉用药后,SpO2升至98%。12例患儿出现心率显著减慢,调整丙泊酚剂量后心率逐步恢复。4例患儿需要术中追加氯胺酮。结论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是安全有效的小儿介入治疗麻醉管理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阻滞 麻醉维持 介入治疗术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颌颈部肿瘤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艳霞 王光辉 +1 位作者 黄德樱 余锦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47-747,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颌颈部肿瘤 麻醉处理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学龄前儿童术后芬太尼持续静脉镇痛的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江 黄德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78-279,共2页
关键词 幼儿 学龄前儿童 术后 芬太尼 持续静脉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光辉 黄德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83-783,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麻醉处理 急诊手术 新生儿 疝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新生儿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智玲 黄丽芬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5期295-295,共1页
目的 :提高危重新生儿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 :术前用山莨菪碱 0 .0 6mg ,诱导用氯胺酮 2mg·kg-1、维库溴铵 0 .0 8~ 0 .1mg·kg-1静脉注射后行气管插管 ;或咽喉部 1%盐酸利多卡因溶液表面麻醉 ,羟丁酸钠 5 0~ 80mg·kg... 目的 :提高危重新生儿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 :术前用山莨菪碱 0 .0 6mg ,诱导用氯胺酮 2mg·kg-1、维库溴铵 0 .0 8~ 0 .1mg·kg-1静脉注射后行气管插管 ;或咽喉部 1%盐酸利多卡因溶液表面麻醉 ,羟丁酸钠 5 0~ 80mg·kg-1,氯胺酮 2mg·kg-1注射后插管 ,均接麻醉机 ,静脉复合麻醉 ,监测SpO2 浓度 ,术毕用多沙普仑 1~ 2mg·kg-1催醒。结果 :10 0例患儿全部麻醉获得成功 ,无 1例死亡。结论 :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 ,加强术中监测 ,合理用药 ,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可提高危重新生儿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麻醉 手术 氨胺酮 维库溴铵 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麻醉前经鼻给予咪唑安定或氯胺酮镇静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锦芬 冯春 黄德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55-255,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麻醉前 经鼻给药 咪唑安定 氯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扁桃体摘除术后恩丹西酮与芬太尼联合镇吐镇痛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德樱 吴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扁桃体摘除术 恩丹西酮 芬太尼 镇吐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咪唑安定安氟醚静吸麻醉用于小儿支气管镜检术100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汉生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1期47-47,共1页
目的 :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镜检术的理想、安全麻醉方法。方法 :采用异丙酚、咪唑安定、安氟醚静吸复合麻醉 ,面罩加压通气。结果 :全部病例在气管支气管镜置入过程中麻醉平稳、下颌松弛、自主呼吸平稳SpO2 维持 >98%。结论 :10 0例... 目的 :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镜检术的理想、安全麻醉方法。方法 :采用异丙酚、咪唑安定、安氟醚静吸复合麻醉 ,面罩加压通气。结果 :全部病例在气管支气管镜置入过程中麻醉平稳、下颌松弛、自主呼吸平稳SpO2 维持 >98%。结论 :10 0例镜检经验证明 ,在麻醉选择上 ,该方法诱导快、平稳、安全 ,苏醒快。下颌松弛 ,气管支气管镜置入顺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咪唑安定 安氟醚 静吸麻醉 支气管镜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期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处理
13
作者 王光辉 黄德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35-635,共1页
关键词 婴儿 心内直视手术 麻醉 心脏病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氯胺酮麻醉耐药处理及探讨
14
作者 姜峰 刘艳霞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4期222-222,共1页
关键词 氯胺酮 麻醉 儿童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氯胺酮在儿童声带息肉切除术中的比较
15
作者 姜峰 黄德樱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5期428-429,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童声带息肉的适宜麻醉方式。方法 :12 4例声带息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62例。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 2mg kg及氯胺酮 2mg kg(两组均辅以咪唑安定 0 .1mg kg静脉注射 ) ,观察比较两组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及对循环、呼吸系统... 目的 :探讨儿童声带息肉的适宜麻醉方式。方法 :12 4例声带息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62例。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 2mg kg及氯胺酮 2mg kg(两组均辅以咪唑安定 0 .1mg kg静脉注射 ) ,观察比较两组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及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 ,所有数据用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两组麻醉方式均能顺利完成手术。与氯胺酮组相比 ,异丙酚组起效快 ,苏醒质量高 ,但对循环、呼吸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对于无明显心、肺疾病的声带息肉患儿 ,选择异丙酚麻醉效果更佳 ,但应加强对呼吸、循环系统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氯胺酮 声带息肉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喉乳头状瘤手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斌 黄德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静脉麻醉 小儿 喉乳头状瘤 支撑喉镜 呼吸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麻醉方法抢救小儿重症哮喘1例
17
作者 张昌欣 吴江 张昌欨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6期550-550,共1页
抢救 1例小儿重症哮喘时 ,使用普通呼吸机效果不佳后 ,改用麻醉呼吸机 。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哮喘 麻醉 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小儿腹腔镜手术时酸碱与血气分析改变 被引量:24
18
作者 黄德樱 余锦芬 +1 位作者 王光辉 刘艳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9-170,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腹腔镜手术 酸碱平衡 血气分析 麻醉 CO2气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在新生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吴裕超 钟良 +4 位作者 孙志鹏 马璞 罗婷 黄德樱 向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喉罩应用于新生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新生儿100例,出生2~28d,男86例,女14例,体重3.1~4.8kg,随机均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患儿入... 目的观察喉罩应用于新生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新生儿100例,出生2~28d,男86例,女14例,体重3.1~4.8kg,随机均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患儿入室时、插管(喉罩)时、手术开始5min和拔管(喉罩)时的HR、MAP,记录术后拔管(喉罩)时间、拔管(喉罩)后气道痉挛、恶心干呕、咽部红肿、声嘶和低SpO2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麻醉机电子挥发罐余量显示来计算两组患儿七氟醚消耗量。结果 L组患儿的插喉罩时、手术开始5min和拔喉罩时的HR明显快于、MAP明显低于T组(P<0.01)。L组拔喉罩时间明显短于T组(P<0.01),拔喉罩后呼吸道并发症以及七氟醚消耗量均低于T组(P<0.05)。结论喉罩应用于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安全可靠,较气管插管全麻用药少,拔管后并发症少,麻醉更为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气管插管 腹腔镜手术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小儿肾肿瘤切除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智玲 黄德樱 +1 位作者 王光辉 汪婷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小儿肾肿瘤切除术麻醉期间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2-8岁肾肿瘤(肿瘤直径〈5 cm)的患儿26例,随机均分为后腹腔镜组(Ⅰ组)和腹腔镜组(Ⅱ组)。术中监测气腹前15 min,气腹后15、30 min和放气后15 min...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小儿肾肿瘤切除术麻醉期间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2-8岁肾肿瘤(肿瘤直径〈5 cm)的患儿26例,随机均分为后腹腔镜组(Ⅰ组)和腹腔镜组(Ⅱ组)。术中监测气腹前15 min,气腹后15、30 min和放气后15 min的HR、MAP、CVP、SpO2、PETC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的变化。结果与气腹前15 min比较,气腹后15、30 minⅠ组患儿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VP、PETCO2、PaCO2明显升高,pH值明显下降(P〈0.05);气腹后153、0 minⅡ组患儿HR增快;MAP、CVP、PETCO2、PaCO2均明显升高、pH值明显下降(P〈0.05);气腹后15、30 minⅡ组PETCO2明显高于Ⅰ组(P〈0.05);围术期PaO2均无明显变化。放气后15 min,上述指标又迅速恢复至气腹前水平。结论采用后腹腔镜小儿肾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后腹腔镜相对于腹腔镜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出血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但术中仍需加强监测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小儿 肾肿瘤 血流动力学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