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骨髓巨细胞病毒抗原的检测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
7
1
作者
丁艳
贾德胜
+1 位作者
梅红
黄志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7-550,556,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81例ITP患儿骨髓中HCMV早期抗原,并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及ELISA法检测血HCMV-IgM。结果ITP患儿骨髓HCMV阳性率(61.7...
目的探讨骨髓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81例ITP患儿骨髓中HCMV早期抗原,并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及ELISA法检测血HCMV-IgM。结果ITP患儿骨髓HCMV阳性率(61.73%)明显高于血HCMV-IgM阳性率(20.99%),P<0.01;慢性ITP骨髓HCMV阳性率(92.31%)高于急性ITP(55.88%),P<0.05;慢性ITP血HCMV-IgM、IgG阳性率与急性IT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HCMV阳性组的平均年龄、治疗前血小板数、治疗后血小板上升值与阴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巨核细胞数及产板型巨核细胞数与阴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HCMV-IgM阳性组的平均年龄、治疗前血小板数、治疗后血小板上升值与阴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HCMV-IgG阳性组的上述三项指标与阴性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HCMV阳性细胞数量分级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HCMV感染在ITP中广泛存在,骨髓HCMV抗原的检测是评价ITP患儿HCMV感染的敏感、特异的指标;骨髓HCMV感染的ITP患儿存在病情加重、疗效不佳及慢性化的趋势;在骨髓HCMV致ITP的机制中,可能主要是影响外周免疫系统从而破坏成熟的血小板,而不是对血细胞生成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人类
骨髓
特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2
作者
高源
梅红
陈素娥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9期612-612,共1页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 5 0例 ,给予更昔洛韦 7.5mg·kg 1 ·d 1 ,静脉滴注 ,每次滴注 1h以上 ,浓度≤ 10 μg·mL 1 ,疗程 5d。对照组 3 0例 ,给予利巴韦林 ,每次 15mg...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 5 0例 ,给予更昔洛韦 7.5mg·kg 1 ·d 1 ,静脉滴注 ,每次滴注 1h以上 ,浓度≤ 10 μg·mL 1 ,疗程 5d。对照组 3 0例 ,给予利巴韦林 ,每次 15mg·kg 1 ,qd ,静脉滴注 ,疗程 5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6.0 %和 70 .0 %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治疗过程中 ,对照组 1例白细胞、血小板下降 ,停药后恢复正常 ,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明显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肠炎
轮状病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骨髓巨细胞病毒抗原的检测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
7
1
作者
丁艳
贾德胜
梅红
黄志华
机构
华中
科
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
医院
儿
科
武汉市儿童医院消化科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7-550,556,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骨髓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81例ITP患儿骨髓中HCMV早期抗原,并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及ELISA法检测血HCMV-IgM。结果ITP患儿骨髓HCMV阳性率(61.73%)明显高于血HCMV-IgM阳性率(20.99%),P<0.01;慢性ITP骨髓HCMV阳性率(92.31%)高于急性ITP(55.88%),P<0.05;慢性ITP血HCMV-IgM、IgG阳性率与急性IT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HCMV阳性组的平均年龄、治疗前血小板数、治疗后血小板上升值与阴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巨核细胞数及产板型巨核细胞数与阴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HCMV-IgM阳性组的平均年龄、治疗前血小板数、治疗后血小板上升值与阴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HCMV-IgG阳性组的上述三项指标与阴性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HCMV阳性细胞数量分级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HCMV感染在ITP中广泛存在,骨髓HCMV抗原的检测是评价ITP患儿HCMV感染的敏感、特异的指标;骨髓HCMV感染的ITP患儿存在病情加重、疗效不佳及慢性化的趋势;在骨髓HCMV致ITP的机制中,可能主要是影响外周免疫系统从而破坏成熟的血小板,而不是对血细胞生成的抑制。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人类
骨髓
特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免疫组化
Keywords
cytomegalovirus
human
bone marrow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mmunohistochemistry
分类号
R725.5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2
作者
高源
梅红
陈素娥
机构
武汉市儿童医院消化科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9期612-612,共1页
文摘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 5 0例 ,给予更昔洛韦 7.5mg·kg 1 ·d 1 ,静脉滴注 ,每次滴注 1h以上 ,浓度≤ 10 μg·mL 1 ,疗程 5d。对照组 3 0例 ,给予利巴韦林 ,每次 15mg·kg 1 ,qd ,静脉滴注 ,疗程 5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6.0 %和 70 .0 %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治疗过程中 ,对照组 1例白细胞、血小板下降 ,停药后恢复正常 ,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明显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更昔洛韦
肠炎
轮状病毒性
分类号
R978.1 [医药卫生—药品]
R512.5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骨髓巨细胞病毒抗原的检测及临床价值
丁艳
贾德胜
梅红
黄志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高源
梅红
陈素娥
《医药导报》
CAS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