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武汉金融市场的几个问题
1
作者 胡继之 《江汉论坛》 1985年第10期14-17,共4页
开放武汉金融市场的经济意义在经济改革中,当前,在资金问题上存在着两大矛盾。第一个矛盾是资金的需求量大与供给不足的矛盾;第二个矛盾是单一的纵向资金管理体制与多层次的横向经济联系之间的矛盾。前者是资金数量不足的反映;后者是金... 开放武汉金融市场的经济意义在经济改革中,当前,在资金问题上存在着两大矛盾。第一个矛盾是资金的需求量大与供给不足的矛盾;第二个矛盾是单一的纵向资金管理体制与多层次的横向经济联系之间的矛盾。前者是资金数量不足的反映;后者是金融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要解决这两对矛盾,必须摒弃原有的“一切信用集中于银行”的模式,采取全新的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发展多种信用形式,采用多种金融工具,开展多种金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 金融管理体制 资金管理体制 金融工具 经济改革 金融服务 资金问题 信托公司 专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宏观调控深化论
2
作者 李麦秋 赵自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9-30,46,共3页
金融宏观调控是实现国民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重要手段,根据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治理整顿时期,这种调控手段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当前的问题不在于调控手段的单一,实际上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已经... 金融宏观调控是实现国民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重要手段,根据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治理整顿时期,这种调控手段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当前的问题不在于调控手段的单一,实际上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已经在结合运用,经济手段上可供我国操作的工具也已经基本运用起来了。问题在于调控的覆盖面不够,调控的深入程度不够,调控手段有浮悬现象,而不是下沉到金融活动的过程中去,因而调控的力度也就显得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宏观调控 专业银行 调控手段 重要手段 相结合 总需求 总供给 商业信用 宏观调控目标 市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顺财政与银行的关系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前提
3
作者 李兆弼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6-37,29,共3页
治理整顿以来,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通货膨胀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抑制。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又出现了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市场疲软、拖欠增加、资金紧张等新矛盾,使企业活力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使财政、银行双方职能、职责的摩擦增加,两... 治理整顿以来,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通货膨胀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抑制。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又出现了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市场疲软、拖欠增加、资金紧张等新矛盾,使企业活力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使财政、银行双方职能、职责的摩擦增加,两者又互为影响。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理顺财政与银行的关系,将会对增强企业活力起促进作用。一、财银关系不顺,增加了企业走出困境的难度当前企业面临的困难是多方面的。仅就资金方面来说,生产管理落后,应变能力薄弱,产品成本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活力 产品成本 资金沉淀 经济体制改革 效益下降 财政监督 通货膨胀问题 应收帐款 企业自有资金 企业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国内债券几个主要问题的相关研究
4
作者 阙方平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1年第2期12-18,共7页
一、引言:金融资产的几种形式及其组合金融资产按其形态可以划分为证券资产(如公众持有的各种国库券等)、非证券化的银行资产(如银行贷款或居民个人持有的各种银行储蓄存单)以及其他金融资产。世界各国在金融资产的组合结构上存在较大差... 一、引言:金融资产的几种形式及其组合金融资产按其形态可以划分为证券资产(如公众持有的各种国库券等)、非证券化的银行资产(如银行贷款或居民个人持有的各种银行储蓄存单)以及其他金融资产。世界各国在金融资产的组合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西方多数国家证券资产(各种股票债券)在其所有金融资产中占主导地位,即金融资产的证券率较高。美国、日本、南朝鲜、台湾均是证券资产大于银行资产,占金融资产的55%以上。1989年末我国约有14000亿元的金融资产总额,证券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约为11%。从国民生产总值证券资产率来看,1989年末美国达113%,南朝鲜为71.4%,我国仅为10.6%。从居民手持金融资产证券率来看(居民手持金融资产包括现金、存款和各种有价证券),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在60%左右,我国在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产 保值公债 国内债券 二级市场 债券市场 初级市场 比较成本 相关研究 国库券 证券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蓄、消费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5
作者 胡继之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7-44,共8页
以往人们对储蓄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是与以下判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一,从居民来看,储蓄是消费后剩余收入的最佳选择,也是家庭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因而,储蓄存款的增长往往与市场稳定、国泰民安的程度紧密相联。第二,从银行来看,在日益... 以往人们对储蓄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是与以下判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一,从居民来看,储蓄是消费后剩余收入的最佳选择,也是家庭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因而,储蓄存款的增长往往与市场稳定、国泰民安的程度紧密相联。第二,从银行来看,在日益增长的信贷资金总量中,来源于储蓄的比重,由1979年的13.78上升到1989年的52.5%,储蓄已成为驱动信贷资金高涨的主要源泉,因而,储蓄存款的升降与银行调节经济的实际能量紧密相联。第三,从整个全局来看,储蓄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双重转换机制;就缓解市场供求矛盾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 消费 总供给 总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改进结算工作
6
作者 李兆弼 《江汉论坛》 1986年第11期17-20,共4页
近几年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的扩大,银行转帐结算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本文根据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针对当前结算纪律松驰、拖欠贷款日趋严重的状况,谈谈加强结算监督、改进核算工... 近几年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的扩大,银行转帐结算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本文根据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针对当前结算纪律松驰、拖欠贷款日趋严重的状况,谈谈加强结算监督、改进核算工作的问题.一、企业间相互拖欠贷款问题必须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工商企业普遍存在着结算资金占用量过大,企业间经济往来拖欠货款过多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算方式 结算工作 商品交易 结算纪律 相互拖欠 商业信用 银行承兑汇票 工商企业 委托收款 结算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