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方视角下中成药联用处方审核 被引量:3
1
作者 华成坤 刘金伟 +3 位作者 廖小红 陈秋铃 朱桂芬 唐洪梅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目的构建审核中成药联用处方的理论和方法。方法从合方理论出发,结合中医经典,探讨中成药联用处方的适宜性审核方法。结果从中成药联用处方案例出发,详细论述了中成药联用处方的5个基本原则以及中成药联用的剂型审核要点。结论所建立的... 目的构建审核中成药联用处方的理论和方法。方法从合方理论出发,结合中医经典,探讨中成药联用处方的适宜性审核方法。结果从中成药联用处方案例出发,详细论述了中成药联用处方的5个基本原则以及中成药联用的剂型审核要点。结论所建立的中成药联用处方审核方法可为中成药联用处方审核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合方理论 处方审核 伤寒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在电针调控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骨代谢中的作用
2
作者 周广文 张家瑶 +3 位作者 张麟 李佳 贺雯 陈丽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6-343,共8页
目的研究电针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骨代谢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单列为空白组,另外32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以建立IR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 目的研究电针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骨代谢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单列为空白组,另外32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以建立IR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每组8只,空白组、假电针组不做干预,电针组选取“中脘”“关元”、“足三里”、“丰隆”4穴进行电针治疗,假电针组选取上述4穴旁边的皮下后不进行电针治疗,各组均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测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body mass,BM)、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及餐后血糖水平(postprandial blood-glucoser,PBG)、葡萄糖输注速率(glucose infusion rate,GIR);各组大鼠血清中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P1NP)、β-Ⅰ型胶原C末端肽(C-terminal telopeptides of typeⅠcollagen,β-CTX)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骨组织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Number,Tb.N)和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Separation/Spacing,Tb.Sp)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T)检测;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nus Protein Tyrosine Kinase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与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治疗前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大鼠BMD、PBG值明显升高(P<0.01或P<0.05),GIR明显降低(P<0.01);治疗结束后,与空白组相比,电针组大鼠BM、FBG、PBG、β-CTX、IL-6、JAK2、STAT3 mRNA及蛋白浓度明显升高(P<0.01),GIR、P1NP、BMD、BV/TV、Tb.N和Tb.Sp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的BM、PBG、β-CTX、IL-6、JAK2、STAT3 mRNA及蛋白浓度均明显降低,BMD、BV/TV、Tb.N、Tb.Sp、GIR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假电针组大鼠BM、PBG、JAK2 mRNA、STAT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P1NP、β-CTX、BMD、BV/TV、Tb.N、Tb.Sp、IL-6、STAT3 mRNA、IL-6、JAK2蛋白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能够通过调控IL-6/JAK2/STAT3信号通路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并能一定程度的降低机体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IL-6/JAK2/STAT3信号通路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钙沉积异常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痰邪”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周广文 向楠 +4 位作者 周亚娜 张麟 代轶楠 周慧敏 余欣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7-501,共5页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与骨骼强度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骨矿密度和骨质量,骨矿化是骨代谢的重要过程,而钙的异常沉积是骨矿化异常的表现,是骨质疏松症发病及加重的因素之一。多种骨基质蛋白参...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与骨骼强度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骨矿密度和骨质量,骨矿化是骨代谢的重要过程,而钙的异常沉积是骨矿化异常的表现,是骨质疏松症发病及加重的因素之一。多种骨基质蛋白参与血管钙化等异位钙化的过程,研究发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也能同时改善血管钙化,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可以从调节钙的沉积入手,通过对骨钙相关蛋白的调节,促进正常的骨矿化而抑制异位钙化,从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向楠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基于对脂代谢紊乱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的认识及痰浊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作用的认识,提出了"脂代谢异常可能与骨质疏松症痰浊有关"的假说,并制定了补肾化痰的新治则,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表明了从"痰"论治骨质疏松症的可行性。现在,根据正常的钙代谢在人体内环境的调节作用及钙的异常沉积引起的病理表现,认为钙的异常沉积亦属于中医"痰邪"的范畴,因此从"痰"论治骨质疏松症还可从调节钙沉积的角度入手,运用补肾化痰法调节钙的沉积,从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沉积异常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痰邪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不同使用策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诱发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麟 凃峰 +2 位作者 吕龙 周广文 张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0-644,共5页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中不同时机使用止血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thrombosis,DVT)高危诱发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退变性骨关节炎患者...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中不同时机使用止血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thrombosis,DVT)高危诱发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退变性骨关节炎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2组:全程组,从切皮至关闭切口全程使用止血带;优化组,仅在截骨后假体安放阶段使用止血带。记录2组手术时间及失血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h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K值、R值、α值、MA值)、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D-二聚体的检查,第7天复查双下肢动静脉血管彩超,并统计DVT形成情况。结果①全程组手术时间较优化组明显缩短(P<0.05);②两组总失血量比较无差异,但全程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优化组(P<0.05),术后引流量与隐性失血量多于优化组(均P<0.05);③术前两组患者凝血四项、TEG及D-二聚体结果无显著差异(均P>0.05);④术后12h,优化组D-二聚体、FIB、MA值均显著低于全程组(均P<0.05),APTT、PT、R值明显高于全程组(均P<0.05),两组TT、K值及α值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⑤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DVT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论何时使用止血带,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都会伴有高凝状态,但如果全程使用止血带,机体凝血相关指标值更高,并伴有纤溶活性反应增强,会大大增加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止血带 凝血功能 高凝状态 血栓形成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