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巍 计秀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5-155,共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武汉430022)黄巍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炙科计秀菊1临床资料观察组100例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29~68岁,病程平均1.7年;随机设水针加电针法治疗50例为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武汉430022)黄巍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炙科计秀菊1临床资料观察组100例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29~68岁,病程平均1.7年;随机设水针加电针法治疗50例为对照组。2治疗方法观察组:水针取肩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针灸疗法 推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深部溃疡1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洁 王婷 张琼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期54-54,共1页
对1例糖尿病足深部溃疡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护理,结果44d痊愈出院。提出按溃疡不同时期进行足部护理,加强全身治疗基础疾病是护理的重点。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中西医结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尖锐湿疣72例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宜 叶静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6期522-522,共1页
目的 探讨减少和防止肛周尖锐湿疣电离子治疗术后感染和复发的方法.方法 肛周尖锐湿疣患者共102例,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CHR-IIB型多功能治疗仪,术后创面用红霉素软膏涂擦;治疗组除对照组方法外,结合术后中药熏蒸坐浴,... 目的 探讨减少和防止肛周尖锐湿疣电离子治疗术后感染和复发的方法.方法 肛周尖锐湿疣患者共102例,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CHR-IIB型多功能治疗仪,术后创面用红霉素软膏涂擦;治疗组除对照组方法外,结合术后中药熏蒸坐浴,每日1次,连续7~10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4.4%,感染率1.4%,复发率2.8%;对照组有效率70.0%,感染率33.3%,复发率33.3%.结论 电离子治疗仪治疗肛周尖锐湿疣术后结合中药熏蒸坐浴治疗疗效较好,感染率和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尖锐湿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丽萍 郭汉萍 +4 位作者 商燕畦 鲁桂鸣 程秀华 尹凤玲 严春香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9-40,共2页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愈加增大。护理人员心理卫生状况SCL-90测试结果表明,护理人员心理卫生异常者(总分≥160)189人(43.15%),因子分≥3者主要分布于躯体化(8.8%)、焦虑(4.5%)...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愈加增大。护理人员心理卫生状况SCL-90测试结果表明,护理人员心理卫生异常者(总分≥160)189人(43.15%),因子分≥3者主要分布于躯体化(8.8%)、焦虑(4.5%)、人际关系敏感(4.3%)。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社会支持度、同事关系、环境压力和本人健康状况。护理人员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因子分均高于中国正常人。在实施护理管理中,应主动规避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促进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在相关因素调查分析中发现,护理人员选择护理专业从业,18%是自愿,41%是父母的意愿,12%是亲友的意愿,29%是无意识。偏相关分析表明,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与同事关系呈正相关性,可能与护理人员的性别及心理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相关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状况 SCL-90测试 躯体化 人际关系敏感 医院护理 心理压力 目数 同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NT4介导的TYRO3糖基化对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一麟 高雪梅 +1 位作者 孟红娟 刘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3,共7页
目的:探讨多肽GalNAc转移酶4(GalNAc transferases,GALNT4)通过介导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protein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TYRO3)糖基化影响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a)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研究人群包括从106... 目的:探讨多肽GalNAc转移酶4(GalNAc transferases,GALNT4)通过介导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protein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TYRO3)糖基化影响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a)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研究人群包括从106例ECa患者中收集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ECa组织样本制作组织微阵列。分析GALNT4表达与患者诊断时的年龄、疾病阶段、淋巴血管侵犯、生存结局的关系。人ECa细胞系Ishikawa和RL95-2转染GALNT4-特异性siRNA或GALNT4质粒以敲低或上调GALNT4表达。采用si-TYRO3处理GALNT4过表达的Ishikawa细胞。通过Transwell实验测量了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将GALNT4过表达或敲低的Ishikawa细胞注射到NOD/SCID小鼠脾脏中以诱导肝转移,分析肝转移病灶数量。结果:ECa组织中GALNT4的表达较正常组织增加(P<0.05)。GALNT4低表达组和GALNT4高表达组在年龄、组织学类型、国际妇产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存在差异(P<0.05)。GALNT4表达水平与OS呈负相关,HR为2.610(95%CI=1.094~6.226)(P<0.05)。GALNT4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低于GALNT4低表达组(P<0.05)。与Vector组相比,GALNT4组Ishikawa和RL95-2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增加(P<0.05)。与si-NC组相比,si-GALNT4#1、si-GALNT4#2组Ishikawa和RL95-2细胞的迁移、侵袭细胞数降低(P<0.05)。与Vector组相比,GALNT4组Ishikawa细胞肝转移病灶数量增加(P<0.05)。相反,与si-NC组相比,si-GALNT4#1、si-GALNT4#2组Ishikawa细胞肝转移病灶数量减少(P<0.05)。与GALNT4+si-NC组相比,GALNT4+si-TYRO3组Ishikawa细胞的迁移、侵袭细胞数降低(P<0.05)。结论:GALNT4在ECa组织中过表达,并与不良预后相关。机制研究显示,GALNT4促进ECa细胞迁移、侵袭的行为部分是通过修饰TYRO3的O-糖基化和蛋白稳定性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GalNAc转移酶4 蛋白酪氨酸激酶 子宫内膜癌 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肺止嗽合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风邪犯肺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道文 张洪春 +19 位作者 崔红生 高峰 封继宏 杨佩兰 罗光伟 朱佳 李明 郭栋伟 梁爱武 何咏 耿立梅 林志成 黄燕 刘杰军 赵建清 邝敏 苏海华 李兴芳 令乾 吕红霞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评价宣肺止嗽合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风邪犯肺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在19个平行中心进行观察,将240例急性支气管炎(风邪犯肺证)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试验组口服宣肺止嗽合剂,对照... 目的评价宣肺止嗽合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风邪犯肺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在19个平行中心进行观察,将240例急性支气管炎(风邪犯肺证)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试验组口服宣肺止嗽合剂,对照组口服宣肺止嗽合剂模拟剂,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咳嗽视觉模拟(VAS)评分、咳嗽缓解和消失情况、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最终完成试验者232例,其中试验组118例,对照组114例。治疗后,两组咳嗽VAS评分降低,且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两组上述指标在治疗第4天后较基线的差值、治疗后较基线的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试验组咳嗽缓解率及消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PS与FAS分析结果一致。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44%(FAS)和97.37%(PPS),高于对照组的81.42%(FAS)和81.25%(PPS)(P<0.001)。两组患者一般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测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7名受试者发生11例次不良事件,对照组4名受试者发生4例次不良事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上述不良事件均可能与试验药物无关。结论宣肺止嗽合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风邪犯肺证)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咳嗽症状,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止嗽合剂 急性支气管炎 风邪犯肺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BNIP3通路介导的糖酵解与氧诱导新生小鼠视网膜血管生成的关系
7
作者 易燕 陈斐斐 +1 位作者 谭赟 杜恒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3,共8页
目的基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BNIP3)通路的糖酵解探讨氧诱导新生小鼠视网膜血管生成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常氧组、缺氧+si-NC组、缺氧+si-HIF-1α组和缺氧+si-HIF-1α+BNIP3组... 目的基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BNIP3)通路的糖酵解探讨氧诱导新生小鼠视网膜血管生成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常氧组、缺氧+si-NC组、缺氧+si-HIF-1α组和缺氧+si-HIF-1α+BNIP3组。常氧组HUVECs暴露于常氧(21%O_(2))下培养。缺氧+si-NC组、缺氧+si-HIF-1α组和缺氧+si-HIF-1α+BNIP3组用si-NC、si-HIF-1α或si-HIF-1α联合BNIP3质粒处理HUVECs 36 h,然后暴露于缺氧(1%O_(2))下培养。通过免疫荧光、代谢测量、细胞活力、划痕实验、管形成实验考察细胞线粒体自噬、糖酵解以及增殖、迁移和管形成情况。出生后第7天的C57BL/6J幼鼠随机分配到不同的治疗组:对照组、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组、OIR+si-HIF-1α组和OIR+si-BNIP3组,测量新生血管形成和血管闭塞情况。结果与常氧组比较,缺氧+si-NC组HUVECs中LC3+MitoTracker+斑点数、葡萄糖摄取和乳酸释放的速率增加(P<0.001)。与缺氧+si-NC组比较,缺氧+si-HIF-1α组HUVECs中LC3+MitoTracker+斑点数、葡萄糖摄取和乳酸释放的速率降低(P<0.01)。与常氧组比较,缺氧+si-NC组HUVECs在培养第72 h的增殖活性降低(P<0.05),并且伤口愈合面积和管形成数量增加(P<0.01)。与缺氧+si-NC组比较,缺氧+si-HIF-1α组HUVECs在培养第24、48、72小时的增殖活性降低(P<0.05),伤口愈合面积、管形成数量降低(P<0.001)。BNIP3的过表达逆转了HIF-1α敲低对线粒体自噬、糖酵解以及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与OIR组比较,OIR+si-HIF-1α组和OIR+si-BNIP3组小鼠的视网膜组织中新生血管形成和血管闭塞区域减少(P<0.05)。结论HIF-1α/BNIP3信号通路在低氧条件下促进了HUVECs中线粒体自噬激活,其对于内皮功能和血管生成的调控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新生小鼠 视网膜血管 糖酵解 线粒体自噬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点针刺治疗骨质疏松症大鼠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黄觅 彭高高 +3 位作者 刘常鲲 吴汉卿 胡昭端 彭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9-955,共7页
目的研究同源点针刺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大鼠的疗效及对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针刺组、低... 目的研究同源点针刺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大鼠的疗效及对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针刺组、低频治疗组、中频治疗组及高频治疗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他5组大鼠均采用去除双侧卵巢法建立PMOP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为期12周的同源点针刺及假针刺干预。干预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I)、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含量;采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Micro⁃CT)分析股骨骨密度(BMD)、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骨小梁数量(Tb.N);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股骨组织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大鼠股骨组织中OPG、RANKL、B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WB)检测大鼠股骨组织中OPG、RANKL、TNF⁃α、BMP2及M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PINP、BALP、股骨BMD、Tb.Th、Tb.N、OPG及MMP⁃2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清CTX⁃I、TNF⁃α、BMP⁃2、股骨Tb.Sp、RANKL及BMP⁃2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1),HE染色及Micro⁃CT显示骨小梁数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低频治疗组血清CTX⁃I、BMP⁃2、TNF⁃α、股骨Tb.Sp、RANKL及BMP⁃2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清PINP、BALP、股骨BMD、Tb.Th、Tb.N、OPG及MMP⁃2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中频治疗组血清BMP⁃2、TNF⁃α、RANKL及BMP⁃2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BMD、Tb.Th、OPG及MMP⁃2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高频治疗组血清CTX⁃I、BMP⁃2、TNF⁃α、Tb.Sp、Rankl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Tb.N、Tb.Th及OPG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HE染色及Micro⁃CT显示低频治疗组骨小梁结构较致密。结论同源点针刺治疗能够改善PMOP大鼠的骨代谢,其中低频治疗组改善效果更明显,可能是通过调控OPG/RANKL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同源点疗法 OPG/RANKL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疗法结合中医辩证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郁证的效果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薇 沈婷 +2 位作者 李艳芳 胡刚明 万彬彬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结合中医辩证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郁证的效果。方法 2012年2-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60例符合郁证诊断标准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结合中医辩证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郁证的效果。方法 2012年2-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60例符合郁证诊断标准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辩证思想实施音乐疗法(简称中医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的评分情况,并于干预后对研究组患者就中医音乐疗法进行访谈,了解患者的感受和评价。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忧郁情绪、入睡困难、睡眠困难、早醒、工作和兴趣、躯体性焦虑、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疑病等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焦虑心境、害怕、失眠、胃肠道症状等焦虑评分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访谈发现,研究组患者非常愿意接受中医音乐疗法,表示音乐带给他们享受、增加舒适感、改变情绪并振奋精神。结论中医音乐疗法可以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郁证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使患者身心放松、情志舒畅,利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辩证 音乐疗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情志 郁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结合经颅磁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p-CRE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国付 黄晓琳 +2 位作者 郭铁成 陈红 韩肖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磷酸化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75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磷酸化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75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rTMS组和电针结合rTMS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脑缺血后第7天、第14天与第28天三个不同时相大鼠海马胞核内p-CREB表达的变化,并观测其神经功能评分和学习记忆能力。结果:脑缺血后不同时相缺血侧海马p-CREB阳性表达,模型组在第7天时高于正常组,第28天时低于正常组P<0.05,第14天时与正常组相比P>0.05;电针组、rTMS组和电针结合rTMS组三个时相均高于模型组,第7天、第14天时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28天时与正常组相比P>0.05,其中,电针结合rTMS组第7天、第14天时高于电针组、rTMS组P<0.05,电针组和rTMS组各时相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rTMS组和电针结合rTMS组各时相神经功能评分和电跳台实验评分均较模型组改善(P<0.01,P<0.05),尤以电针结合rTMS组为明显。结论:电针结合rTMS促进p-CREB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电针 重复经颅磁刺激 磷酸化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夏季甲真菌病流行病学及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岳臣 邬炎卿 +5 位作者 徐刚 江萍 毛叶红 冯爱平 陈兴平 连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真菌病 流行病学 病原菌 夏季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国付 黄晓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EA)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蛋白激酶A(PKA)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75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EA组、rTMS组和EA+rTMS组,... 目的:探讨电针(EA)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蛋白激酶A(PKA)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75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EA组、rTMS组和EA+rTMS组,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脑缺血后第7天、第14天与第28天三个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胞核内PKA表达的变化,并观测其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缺血侧海马PKA灰度值,模型组在第7天时高于正常组,第28天时低于正常组(P<0.05),第14天时与正常组相比P>0.05;EA组、rTMS组和EA+rTMS组3个时相均高于模型组,第7天、第14天时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28天时与正常组相比P>0.05,其中,EA+rTMS组第7天、第14天时高于EA组、rTMS组P<0.05,EA组和rTMS组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A组、rTMS组和EA+rTMS组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模型组改善(P<0.01),尤以EA+rTMS组为明显。结论:EA结合rTMS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KA蛋白的表达增强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电针 重复经颅磁刺激 蛋白激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骨关节结核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徐子安 浦飞飞 +1 位作者 冯晶 夏平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0,共7页
骨关节结核约占肺外结核的10%,传统的诊断方法如分枝杆菌培养和免疫学检测存在敏感度低、误诊率和漏诊率高等问题。GeneXpert MTB/RIF在骨关节结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存在无法检测其他病原菌、肺外结核检测敏感度有限等不足。高通... 骨关节结核约占肺外结核的10%,传统的诊断方法如分枝杆菌培养和免疫学检测存在敏感度低、误诊率和漏诊率高等问题。GeneXpert MTB/RIF在骨关节结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存在无法检测其他病原菌、肺外结核检测敏感度有限等不足。高通量测序技术不仅提供了快速和精确的病原体检测方法,还在骨关节结核治疗指导和耐药性检测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作者就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骨关节结核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 高通量测序技术 药物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腑排气合剂内服、灌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莉娜 谢沛霖 +1 位作者 黄莺 杨硕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7-462,共6页
目的探讨通腑排气合剂内服、灌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2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通腑排气合剂模拟药内服、灌肠,观察组给予通腑排气合剂内... 目的探讨通腑排气合剂内服、灌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2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通腑排气合剂模拟药内服、灌肠,观察组给予通腑排气合剂内服、灌肠,疗程5 d。检测临床疗效、GIDS评分、痰瘀阻肺证评分、胃肠黏膜屏障血清标志物(DAO、D-LA、IFABP)、腹内压、胃肠激素(MTL、GAS、VIP)、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PCT)、肺功能指标(FEV 1、FEV 1%)、PaO_(2)/FiO_(2)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GIDS评分、痰瘀阻肺证评分、腹内压、VIP、胃肠黏膜屏障血清标志物、炎症因子降低(P<0.05),MTL、GAS、肺功能指标、PaO_(2)/FiO_(2)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通腑排气合剂内服、灌肠可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胃肠激素,减轻炎症程度,保护肠屏障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排气合剂 内服 灌肠 常规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胃肠功能障碍 胃肠激素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胃消食糖浆结合辨证施护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金琍 徐辉甫 +2 位作者 孙环 唐卓婷 袁凯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3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开胃消食糖浆结合辨证施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将200例门诊厌食症患儿按4∶1的比例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服用开胃消食糖浆并结合辨证施护,对照组服用婴儿素并给予常规护理。4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目的观察开胃消食糖浆结合辨证施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将200例门诊厌食症患儿按4∶1的比例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服用开胃消食糖浆并结合辨证施护,对照组服用婴儿素并给予常规护理。4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尿D-木糖排泄率、血清微量元素等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开胃消食糖浆结合辨证施护能有效增进食欲,改善患儿症状,并能提高厌食患儿尿D-木糖排泄率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促进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婴儿素 开胃消食糖浆 辨证施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疲劳风险评估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16
作者 皮蓉 刘云访 +6 位作者 李素云 晏蓉 万雅莉 德宗 陈怿 何子涵 刘方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编制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疲劳风险评估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评估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疲劳提供可靠工具。方法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形成问卷初稿。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2-3月选取513名临床护理... 目的编制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疲劳风险评估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评估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疲劳提供可靠工具。方法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形成问卷初稿。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2-3月选取513名临床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结果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疲劳风险评估问卷包括组织文化、管理体系、个人能力和个人状态4个维度、共22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002%,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2.042(P<0.001)、RMSEA=0.068、GFI=0.862、CFI=0.933、TLI=0.923、NFI=0.919、RMR=0.021,各条目得分与疲劳量表-14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580~0.667。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2,重测信度为0.908。结论编制的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疲劳风险评估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疲劳风险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人员 工作疲劳 风险 风险评估 事故致因“2-4”模型 问卷编制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调控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7
作者 辛欢 邹璟 乐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5,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目的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Vehicle组)、模型组(RTX组)、假电针组(Sham-EA组)、电针组(EA组)、电针+通路抑制剂组(EA+Gly组)。通过机械退缩阈值检测、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检测和斜板实验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脊髓背角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实验检测脊髓背角组织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疼痛敏感相关物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神经激肽1(NK-1)水平,以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Iba1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HMGB1/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Vehicle组相比,RTX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降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缩短,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减小;脊髓背角组织结构被破坏,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凋亡率上升,小胶质细胞活化增多,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上调(均P<0.01)。与RTX组相比,Sham-EA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EA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升高,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增大,脊髓背角组织中神经节细胞损伤得到缓解,排列较为整齐,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均P<0.01)。与EA组相比,EA+Gly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升高,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增大,脊髓背角组织中神经细胞损伤和紊乱程度减轻,细胞凋亡率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EA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发挥对PHN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电针 小胶质细胞活化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电针改善FD模型大鼠胃动力的机制
18
作者 尚冉冉 周丽 张红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肠神经系统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模型大鼠胃动力障碍的机制。方法采用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多因素应激干预法构建FD大鼠模型,... 目的探讨电针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肠神经系统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模型大鼠胃动力障碍的机制。方法采用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多因素应激干预法构建FD大鼠模型,造模周期为14 d。造模成功后电针组予以电针足三里和太冲穴进行干预,干预周期为10 d。分别于实验开始时(0 d)、造模结束后(14 d)、电针干预结束后(24 d),3次测量大鼠体重及日饮食量;干预结束后测量各组大鼠胃内残留率、胃窦组织形态结构、胃窦组织内PI3K、Akt、GFAP蛋白表达水平及部位。结果(1)造模前,各组大鼠体重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干预后,各组大鼠体重为空白组>电针组>模型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造模前,各组大鼠饮食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干预后,各组大鼠饮食量为空白组>电针组>模型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各组大鼠胃内残留率为空白组<电针组<模型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各组大鼠胃窦组织未见出血、水肿、溃疡等器质性病变。(5)各组大鼠胃窦组织内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为空白组>电针组>模型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PI3K、Akt蛋白均表达在胃窦组织肌层内。(6)各组大鼠胃窦组织内肠神经胶质细胞(enteric glial cell,EGC)数量为空白组>电针组>模型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能够改善FD模型大鼠胃动力的机制可能为电针能够激活胃窦组织肌层内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EGC数量,改善肠神经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神经系统 肠神经胶质细胞 胃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联合活化蛋白C抗体检测对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周佳丽 赵筱雯 任君文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6-380,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联合活化蛋白C抗体(APCR)检测对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4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治疗的83例DVT产妇(DVT组)和同期80例未发生DVT的产妇(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联合活化蛋白C抗体(APCR)检测对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4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治疗的83例DVT产妇(DVT组)和同期80例未发生DVT的产妇(对照组),比较DVT组与对照组血清sVCAM-1、APCR表达情况,Spearman分析血清sVCAM-1、APCR相关性,Logistic分析产妇发生DVT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VCAM-1、APCR对产妇发生DVT的诊断价值。结果DVT组剖宫产占比、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妊娠高血压、妊娠糖代谢异常情况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DVT组血清sVCAM-1表达水平、APC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VCAM-1、APCR为正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328,P=0.002。分娩方式、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妊娠高血压、妊娠糖代谢异常、sVCAM-1、APCR是产妇发生DVT的危险因素(OR值=1.208、2.361、1.852、1.478、2.054、2.237、1.712,P<0.05),凝血酶原时间是产妇发生DVT的保护因素(OR值=0.477,P<0.05)。血清sVCAM-1诊断产妇DVT的敏感性为65.06%、特异性为76.25%、AUC为0.689(95%CI=0.606~0.773),血清APCR诊断产妇DVT的敏感性为61.45%、特异性为82.50%、AUC为0.720(95%CI=0.640~0.799),血清sVCAM-1、APCR两者联合诊断产妇DVT的敏感性为86.75%、特异性为70.00%、AUC为0.813(95%CI=0.746~0.880),由Z两者联合-sVCAM-1=2.340、P=0.019、Z两者联合-APCR=2.185、P=0.029可知血清sVCAM-1、APCR两者联合对产妇DVT的诊断价值较高。结论发生DVT的产妇sVCAM-1表达水平、APCR阳性表达率升高,血清sVCAM-1、APCR与产妇发生DVT有关,两者联合对产妇DVT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活化蛋白C抗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2/内涵体途径诱发脓毒性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机制研究
20
作者 江露 冯全睿 +2 位作者 刘秀川 程莉 张文星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7-574,共8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内涵体途径诱发脓毒性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机制。方法将大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分为6组:对照组、Con+TLR2 OE组、Con+TLR2 KD组、模型组、LPS+TLR2 OE组、LPS+TLR2 KD组。将细胞与LPS(10μg/m L)孵育24 ...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内涵体途径诱发脓毒性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机制。方法将大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分为6组:对照组、Con+TLR2 OE组、Con+TLR2 KD组、模型组、LPS+TLR2 OE组、LPS+TLR2 KD组。将细胞与LPS(10μg/m L)孵育24 h以模拟脓毒症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LPS+TLR2 OE组、LPS+TLR2 KD组在用LPS刺激前,通过转染TLR2 OE质粒或TLR2 siRNA以过表达或敲低TLR2。为了评价TLR2对心肌细胞的线粒体稳态的影响,将H9c2细胞分为4组:模型组A、LPS+TLR2 OE组A、LPS+ATP+NC组、LPS+ATP+TLR2 OE组。通过Western blot、海马线粒体应激试验和免疫荧光试验测定线粒体功能和动力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n+TLR2 OE组和模型组坏死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01)。与模型组相比,LPS+TLR2 OE组坏死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基础呼吸、ATP生成、最大呼吸、备用呼吸能力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LPS+TLR2 OE组MFN1、MFN2、FUNDC1、LC3II表达和线粒体自噬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A相比,LPS+TLR2 OE组A H9c2细胞中Rab5+Mito Tracker+斑点数显著减少(P<0.05),LPS+ATP+NC组H9c2细胞中Rab5+Mito Tracker+斑点数显著增加(P<0.05)。与LPS+ATP+NC组相比,LPS+ATP+TLR2 OE组H9c2细胞中Rab5+Mito Tracker+斑点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TLR2抑制了早期内涵体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并促进心肌细胞中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炎症体的激活,参与诱导了脓毒症心肌病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2 大鼠心肌细胞 线粒体损伤 内涵体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