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才华 严虹 +2 位作者 王世英 张鲲 袁莉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6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体抽样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武汉市中心医院行股骨颈骨折根治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体抽样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武汉市中心医院行股骨颈骨折根治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血清中白细胞分类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术后6、12、24、48小时,两组患者机械痛阈值均显著高于术前(P_均<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机械痛阈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术后尿潴留、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疼痛阈值均呈正相关(r=0.452、0.538、0.526、0.234;P<0.05),与淋巴细胞比率呈负相关(r=-0.634;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镇痛效果较好,且可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麻醉 股骨颈骨折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肿瘤手术围麻醉期管理经验 被引量:3
2
作者 唐洛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2521-2523,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手术的围麻醉期管理。方法:颅内肿瘤摘除术86例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全部病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中常规监测,有血压高或心肌缺血改变的患者辅以硝酸甘油滴注。预估手术失血量较多的病人,届时使用控制性降压术。手术结...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手术的围麻醉期管理。方法:颅内肿瘤摘除术86例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全部病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中常规监测,有血压高或心肌缺血改变的患者辅以硝酸甘油滴注。预估手术失血量较多的病人,届时使用控制性降压术。手术结束后视情况进行拮抗处置。结果:全组资料中,手术时间平均4.16h(2.30~7.35h),麻醉总时间3.20~8.25h(平均增加麻醉时间53min)。手术期间均生命体征平稳。芬太尼平均总剂量5.3μg/kg,维库溴胺平均总剂量0.27mg/kg,液体量8.26mL/(kg·h)。18例(21%)病人术毕自然睁眼,68例(79%)病人手术结束拔出气管导管送回病房。全组病例无麻醉死亡。结论:颅内手术围麻醉期管理要注意维持脑的灌注压,提供适宜的手术条件,麻醉前期强烈的刺激,需要给以充分的麻醉,但进行颅内操作时,操作刺激较小,则须减浅或维持麻醉。手术后期,应当防范过浅的麻醉致肢动、呛咳。多变的颅脑手术体位,要求麻醉的气道管理要细致,防止变异的头位致导管的折叠,影响通气和氧合。尽量避免低氧和高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
3
作者 段海萍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4期214-214,共1页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双腔插管 单肺通气 麻醉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α-TAT1对肝肺综合征中内皮细胞迁移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刘畅 朱佳熙 +2 位作者 刘亚楠 徐木 陈璟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5-224,共10页
目的 探究siRNA沉默微管乙酰化转移酶1(alpha tubulin acetyltransferase 1,α-TAT1)对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中内皮细胞迁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通过在线数据库Tabula Muris分析肺组织各细胞亚群α-TAT1的表达。24只... 目的 探究siRNA沉默微管乙酰化转移酶1(alpha tubulin acetyltransferase 1,α-TAT1)对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中内皮细胞迁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通过在线数据库Tabula Muris分析肺组织各细胞亚群α-TAT1的表达。24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Sham组,n=6)、胆管结扎组(HPS组,n=18)。造模后在第2、4周分别取材HPS组大鼠,通过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2周和4周HPS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中α-TAT1表达水平变化。收集Sham和HPS大鼠血清处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 12 h和24 h,之后进行小分子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干扰实验,分为Sham血清+siRNA NC组、Sham血清+siRNA α-TAT1组、HPS血清+siRNA NC组、HPS血清+siRNA α-TAT1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UVECs中α-TAT1、Ace-α-tubulin表达水平变化。免疫荧光观察各组诺考达唑(10μmol/L)预处理后HUVECs中α-Tubulin微管聚合水平,评估微管的结构稳定性;细胞划痕实验联合细胞免疫荧光观察HUVECs的细胞迁移能力和高尔基体的定位。体外成血管实验检测HUVECs成血管能力。结果 体内及体外实验表明HPS中肺血管内皮细胞α-TAT1表达显著增加(P<0.01)。siRNA α-TAT1干扰组中α-TAT1和Ace-α-tubulin表达量均显著下调,且微管稳定性减弱(P<0.01)。另外,siRNA α-TAT1干扰组中GM130标记的高尔基体在核周细胞突出段方向的分布比例降低,且迁移能力下降(P<0.01)。同时,成血管长度及网络水平显著减弱(P<0.01)。结论 沉默α-TAT1可减弱HPS中内皮细胞迁移和成血管能力,其机制与减弱微管稳定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肺综合征 内皮细胞 病理性血管新生 α-TAT1 迁移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碱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 严虹 +3 位作者 李欣 黄娟娟 叶军 邓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86-888,共3页
目的探讨烟碱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ay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均分为缺血-再灌组(I-R组)、烟碱预处理组(N组)、假手术组(Sham组)。测定三组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目的探讨烟碱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ay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均分为缺血-再灌组(I-R组)、烟碱预处理组(N组)、假手术组(Sham组)。测定三组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电镜下观察缺血区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血浆CK-MB活性、MDA含量及心肌组织MPO活性均升高、血浆SOD活性降低(P<0.05或P<0.01);与I-R组比较,N组血浆CK-MB活性、MDA含量及心肌组织MPO活性均降低,血浆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心肌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烟碱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氧自由基生成、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测定血容量及指导手术抗休克40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段海萍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6期548-549,共2页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用于测量血容量 (BV)的可行性及对术中抗休克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择休克指数 >1的手术患者 2 0例作为A组 ,腹部外科择期手术患者 2 0例为B组。术前静脉快速滴注 6%羟乙基淀粉 10 0ml,5min后取动脉血测定血...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用于测量血容量 (BV)的可行性及对术中抗休克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择休克指数 >1的手术患者 2 0例作为A组 ,腹部外科择期手术患者 2 0例为B组。术前静脉快速滴注 6%羟乙基淀粉 10 0ml,5min后取动脉血测定血浆中葡萄糖浓度为G1值。然后血浆与盐酸混合 ,10 0℃水浴 7min后测定血浆中葡萄糖浓度为G2值。根据公式 :BV(ml) =3 0 82×HET(ml) /(G2 -G1) /( 1-Hct)计算血容量。记录术前和术毕的休克指数、血容量和心率等指标。结果 :术前A组的休克指数和心率明显高于B组 ;血容量显著低于B组。术毕两组上述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 :用羟乙基淀粉作为标记物可快速准确地测定血容量 ,用于指导休克患者术中的液体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血容量 液体治疗 感染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L4在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孟丽 杨子萱 +1 位作者 朱朋成 敖启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SALL4在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卵黄囊瘤、胚胎性癌及卵巢其他非生殖细胞肿瘤等病例共88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EnVision两步法),对上述各类生殖系统疾病进行SALL4... 目的探讨SALL4在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卵黄囊瘤、胚胎性癌及卵巢其他非生殖细胞肿瘤等病例共88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EnVision两步法),对上述各类生殖系统疾病进行SALL4表达检测,结合其不同组织学类型,分析其表达情况。结果①SALL4在性腺生殖细胞肿瘤和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中,在53例性腺生殖细胞肿瘤中50例呈阳性,阳性表达率为94.3%。在9例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中均有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00%。②SALL4在不同的性腺生殖细胞肿瘤中表达率不同。其中,20例精原细胞瘤中阳性19例,阳性表达率为95%;20例卵黄囊瘤均为阳性;8例无性细胞瘤中阳性6例,阳性率为75%;5例胚胎性癌中均为阳性。③SALL4在生殖系统26例非生殖细胞肿瘤中,如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癌、卵泡膜纤维瘤和颗粒细胞瘤等,未见阳性表达。结论 SALL4是一种新型的生殖细胞肿瘤诊断标记物,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L4 生殖细胞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κ阿片受体激动剂对心肺转流大鼠术后认知功能及α7nACh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冬 郑翔 +1 位作者 孙莹杰 张铁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95-999,共5页
目的探讨κ阿片受体(kappa opioid receptors,KORs)激动剂U50488H对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大鼠认知功能及α7烟碱型乙酰胆碱能受体(α7nAChR)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400~450g,随机分为四组:Sham组(S... 目的探讨κ阿片受体(kappa opioid receptors,KORs)激动剂U50488H对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大鼠认知功能及α7烟碱型乙酰胆碱能受体(α7nAChR)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400~450g,随机分为四组:Sham组(S组)、CPB组(C组)、CPB+U50488H组(K组)、CPB+KORs拮抗剂Nor-BNI+U50488H组(N组),每组8只。四组大鼠于术前5d开始进行水迷宫训练,每天4次。S组不建模型,动静脉穿刺后进行机械通气60min,其余三组心肺转流60min。术后1d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随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取海马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TNF-α、S100-β浓度、海马ACh含量及ChAT和AchE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α7nAChR蛋白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C、K和N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目标象限游泳距离和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血清IL-1β、TNF-α和S100-β浓度明显升高,海马α7nAChR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K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目标象限游泳距离和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血清IL-1β、TNF-α和S100-β浓度明显降低,海马α7nAChR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S组比较,C组、N组海马Ach含量及ChAT活性明显降低,AchE活性明显升高。与C组比较,K组海马Ach含量及ChAT活性明显升高,AchE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KORs激动剂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上调α7nAChR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CPB后大鼠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κ-阿片受体激动剂 认知功能 心肺转流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水迷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与麻黄碱用于15例老年患者全麻诱导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季玉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4期215-215,共1页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麻黄碱伍用作为老年全麻患者诱导用药的疗效。方法 :30例 >6 5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各 15例。Ⅰ组用异丙酚 1.5mg·kg 1 ,静脉注射诱导 ,Ⅱ组用异丙酚 1.5mg·kg 1 及 0 .0 75mg·kg 1 麻黄碱 ...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麻黄碱伍用作为老年全麻患者诱导用药的疗效。方法 :30例 >6 5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各 15例。Ⅰ组用异丙酚 1.5mg·kg 1 ,静脉注射诱导 ,Ⅱ组用异丙酚 1.5mg·kg 1 及 0 .0 75mg·kg 1 麻黄碱 ,静脉注射诱导。观察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电图和脉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诱导后及气管插管后各项指标均较诱导前测定值低 (P <0 .0 5 ) ,Ⅱ组诱导后及气管插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下降幅度较小 ,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异丙酚伍用小剂量麻黄碱作为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用药 ,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麻黄碱 全麻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