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观察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吴俊 王潞 李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79-180,共2页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采用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7年10月,于武汉中心医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中选取160例,将肿瘤部位作为依据,合理选择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对其随访1年,对手术前后患者各种...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采用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7年10月,于武汉中心医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中选取160例,将肿瘤部位作为依据,合理选择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对其随访1年,对手术前后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患者术后1年肿瘤压迫症状、视乳头水肿、恶心呕吐、头部不适发生率分别为0、0、1.25%、1.25%,均低于术前的96.25%、97.50%、97.50%、9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对比,术后1年患者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身体功能、情感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术后1年随访,只有4例患者有感染现象出现,且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后完全治愈,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将肿瘤部位作为依据,合理选择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各种临床疗效,将不良反应减少,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可广泛推广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不同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肿瘤部位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1
2
作者 李俊 刘红朝 +3 位作者 张刚利 谢蕊繁 郭东生 雷霆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损伤特异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和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特重型组(GCS 3~5分...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损伤特异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和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特重型组(GCS 3~5分)和重型组(GCS 6~8分);按CT检查结果将患者依损伤类型分为3组:脑挫裂伤和(或)脑内、硬膜下血肿组,弥漫性轴索损伤和脑干损伤组,硬膜外血肿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SE的浓度。结果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初血清NSE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重型组患者入院初血清NSE含量高于重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不同类型的颅脑损伤患者之间血清NSE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态检测结果显示,血清NSE含量在伤后第3天达到峰值,然后缓慢下降。结论 NSE是判断脑损伤程度比较客观的指标,其含量越高,表示脑损伤程度越重,且可区分不同类型的脑损伤,可作为早期检测重型颅脑损伤的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β及CRP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3
作者 周国俊 郝志鹏 +5 位作者 李俊 刘红朝 孙文晓 张刚利 谢蕊繁 郭东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0-374,共5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β及C-反应蛋白(CRP)动态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特重型组(GCS 3~5分)和重型组(GCS 6~8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β及C-反应蛋白(CRP)动态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特重型组(GCS 3~5分)和重型组(GCS 6~8分);按CT检查结果将患者依损伤类型分为3组:脑挫裂伤和(或)脑内、硬膜下血肿组,弥漫性轴索损伤和脑干损伤组,硬膜外血肿组等3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100β的浓度。用特殊蛋白分析仪检测CRP的浓度。结果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初血清S-100β和CR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特重型组患者入院初血清S-100β含量高于重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不同类型的颅脑损伤患者之间血清S-100β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RP含量在特重型组和重型组之间以及3种不同类型的颅脑损伤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态检测结果显示,血清S-100β和CRP含量在伤后第2天达到峰值,然后血清S-100β含量迅速下降,而血清CRP含量则缓慢下降。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初血清S-100β及CRP水平增高与疾病的发生相关。S-100β是判断脑损伤程度比较客观的指标,其含量愈高,表示脑损伤程度愈重,且可区分不同类型的脑损伤,可作为早期监测重型颅脑损伤的特异性指标。CRP检测值不能完全区分脑损伤程度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S-100Β蛋白 C-反应蛋白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羟基异亮氨酸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峰 蔡琴 +1 位作者 蔡伦 卢芙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61-1264,共4页
4-羟基异亮氨酸是从葫芦巴种子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其药理作用较为广泛,主要包括降血糖、降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因而作为传统中药成分被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以及脂肪肝等疾病。该文就4-羟基异亮氨酸的研究现状及... 4-羟基异亮氨酸是从葫芦巴种子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其药理作用较为广泛,主要包括降血糖、降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因而作为传统中药成分被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以及脂肪肝等疾病。该文就4-羟基异亮氨酸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异亮氨酸 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抵抗 血脂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俊文 李俊 +5 位作者 蔡伦 张涛 王和平 王雷 陈文 韩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333-2336,共4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99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83例原发性星形细胞瘤患者和52例复发患者,其中WHO分级Ⅱ级59例,Ⅲ级26例,Ⅳ级250例;收...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99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83例原发性星形细胞瘤患者和52例复发患者,其中WHO分级Ⅱ级59例,Ⅲ级26例,Ⅳ级250例;收集其手术切除标本,提取典型病变区域制作成组织芯片(TMA)。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DAC3在肿瘤干细胞、胶质瘤贴壁细胞和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对TMA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HDAC3在肿瘤干细胞NCH421k和NCH441中的平均相对表达量为1.14和0.95,在胶质瘤贴壁细胞中为2.04,在星形细胞瘤中为1.06。HDAC3在瘤细胞胞核和胞质中呈阳性表达。HDAC3胞核总阳性表达率为16.7%(56/335),其中WHO分级Ⅳ级者为13.6%(34/250),WHO分级Ⅲ级者为0,WHO分级Ⅱ级者为37.3%(22/59);HDAC3胞质总阳性表达率为49.3%(165/335),其中WHO分级Ⅳ级者为42.0%(105/250),WHO分级Ⅲ级者为65.4%(17/26),WHO分级Ⅱ级者为72.9%(43/59)。23例复发患者两次TMA保存完整,其中5例WHO分级恶化,18例WHO分级无恶化。5例WHO分级恶化患者中,HDAC3胞核染色强度减弱2例,稳定2例,增强1例;胞质染色强度稳定4例,增强1例。18例WHO分级无恶化患者中,HDAC3胞核染色强度减弱2例,稳定13例,增强3例;胞质染色强度减弱4例,稳定9例,增强5例。HDAC3胞核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整体生存率呈正相关(r=0.148,P=0.007),阳性表达强度与WHO分级Ⅳ级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r=-0.503,P=0.037);HDAC3胞质阳性表达强度与患者整体生存率呈负相关(r=-0.140,P=0.014),阳性表达率与WHO分级Ⅳ级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r=-0.544,P=0.013)。结论胞核HDAC3的高表达预示较好的预后。HDAC3在胞核及胞质内的表达移位对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 星形细胞瘤 预后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瘤bcl-2,bax,Ki-6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春莲 徐浩 吴克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7-569,600,共4页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6 7例脑膜瘤组织中 bcl- 2 ,bax,Ki- 6 7的表达 ,探讨其表达与脑膜瘤组织学分级、复发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 :良性复发组 bcl- 2表达显著高于良性无复发组、不典型组、恶性组 (P<0 .0 1) ;恶性脑膜瘤 bax的...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6 7例脑膜瘤组织中 bcl- 2 ,bax,Ki- 6 7的表达 ,探讨其表达与脑膜瘤组织学分级、复发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 :良性复发组 bcl- 2表达显著高于良性无复发组、不典型组、恶性组 (P<0 .0 1) ;恶性脑膜瘤 bax的表达高于良性无复发组 (P<0 .0 5 ) ;Ki- 6 7表达在良性有无复发组间未见显著差异 (P>0 .0 5 ) ,不典型组与良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恶性组与良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提示 :过表达 bcl- 2的脑膜瘤患者预后差、有潜在复发的可能 ;bax在诱发恶性脑膜瘤细胞的凋亡及加速其坏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Ki- 6 7标记指数 (Ki- 6 7L I)不仅可作为评价脑膜瘤组织学分级的客观量化指标 ,也可作为评估其术后复发及恶变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BCL-2基因 BAX基因 KI-67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脑死亡患者399例放弃治疗后死亡伦理与法律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姬绍先 欧阳九鸿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4期118-120,共3页
目的总结399例非脑死亡患者在住院期间放弃治疗后死亡的事例,分析放弃治疗的原因、放弃治疗涉及医学、伦理、法律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方法重审我院2007—2008年死亡的病历,将放弃治疗后死亡的病历分类分析统计。结论病情恶化、病程不... 目的总结399例非脑死亡患者在住院期间放弃治疗后死亡的事例,分析放弃治疗的原因、放弃治疗涉及医学、伦理、法律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方法重审我院2007—2008年死亡的病历,将放弃治疗后死亡的病历分类分析统计。结论病情恶化、病程不可逆转是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医生应该尽告知义务.要尊重患者生命权、健康权、知情权、选择权、决定权和隐私权。医生没有放弃治疗的权利。患者和家属应该签署“放弃治疗”的医学文书,以示对“放弃”负责和承担相关后果。在法律的基础上,弘扬我国社会和谐,人文道德,医学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弃治疗 非脑死亡 疾病晚期 医学伦理学 死亡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屈型痉挛性斜颈病人围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艳 田贵贞 方慧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0期38-39,共2页
对采用痉挛侧副神经切断、颈神经后支选择性切断及颈部肌肉选择性切除术 (简称三联术 )治疗侧屈型痉挛性斜颈的 4 5例病人 ,实施手术前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的全程护理。结果痊愈 34例 ,显效 9例 ,好转 2例。提示科学的护理是侧屈型痉挛性... 对采用痉挛侧副神经切断、颈神经后支选择性切断及颈部肌肉选择性切除术 (简称三联术 )治疗侧屈型痉挛性斜颈的 4 5例病人 ,实施手术前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的全程护理。结果痊愈 34例 ,显效 9例 ,好转 2例。提示科学的护理是侧屈型痉挛性斜颈围术期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屈型痉挛性斜颈 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磷内放射治疗脑胶质瘤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俊 田贵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5期346-347,共2页
对 33例脑胶质瘤病人采用32 磷内放射治疗 (内放疗 )。结果32 磷内放疗 2周后 ,病人颅内高压、偏瘫、精神症状明显好转 ,癫症状得到控制。 1年生存 2 9例 ( 87.9%) ,2年生存 2 6例 ( 78.8%) ,近 3年生存 2 1例 ( 6 3 .6 %)。提示对32... 对 33例脑胶质瘤病人采用32 磷内放射治疗 (内放疗 )。结果32 磷内放疗 2周后 ,病人颅内高压、偏瘫、精神症状明显好转 ,癫症状得到控制。 1年生存 2 9例 ( 87.9%) ,2年生存 2 6例 ( 78.8%) ,近 3年生存 2 1例 ( 6 3 .6 %)。提示对32 磷内放疗病人进行颅内压监测及有效降颅压护理措施 ,是预防并发症 ,获得较好治疗效果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32磷 体内放射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