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蛇床子素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1
作者 孙永胜 漆慧 +1 位作者 孙海东 王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RAGE)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大鼠神经炎症的影...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RAGE)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IS模型,将其中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Ost低剂量组(Ost-L)、Ost高剂量组(Ost-H)和Ost-H+重组HMGB1(reambination HMGB1,rHMGB1)组(Ost-H+rHMGB1),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Zea-Longa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和海马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和IL-1β水平;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Niss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区病理形态;TUNE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羟胺法检测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钼酸铵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alases,CAT)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leaved Caspase-3)、HMGB1、RAGE、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有明显损伤,大鼠Zea-Longa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血清LDH水平、海马组织TNF-α、IL-1β水平、神经元凋亡率、MDA水平、cleaved Caspase-3、HMGB1、RAGE、p-NF-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血清NGF水平、海马组织IL-10、SOD、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Ost-L和Ost-H组大鼠海马组织损伤显著减轻,大鼠Zea-Longa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血清LDH水平、海马组织TNF-α、IL-1β水平、神经元凋亡率、MDA水平、cleaved Caspase-3、HMGB1、RAGE、p-NF-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血清NGF水平、海马组织IL-10、SOD、CAT水平显著升高[(265.84±34.76)pg/ml,(394.52±41.68)pg/ml vs(187.56±23.54)pg/ml,P<0.05;(41.84±5.67)pg/ml,(68.57±8.39)pg/ml vs(16.73±3.52)pg/ml,P<0.05;(87.49±12.53)U/mg,(109.86±14.67)U/mg vs(52.73±8.46)U/mg,P<0.05;(45.38±5.72)U/mg,(67.43±8.91)U/mg vs(21.54±3.47)U/mg,P<0.05]。rHMGB1可减轻Ost对IS大鼠神经损伤的改善作用。结论Ost可降低IS大鼠神经炎症、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大鼠 炎症 卒中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电针廉泉穴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金海涛 张雯 王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廉泉穴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PSD)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及潜在对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作用。方法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仅浅插栓线,未导致脑内动脉闭塞),余48只制作PSD... 目的探讨电针廉泉穴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PSD)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及潜在对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作用。方法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仅浅插栓线,未导致脑内动脉闭塞),余48只制作PS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治疗+咖啡酸组,每组12只。记录大鼠吞咽潜伏期和吞咽次数,生物信号采集器检测舌下神经放电、舌肌阈强度和收缩幅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P物质含量,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舌下神经核尼氏体数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舌下神经核TRPV1、五羟色胺(5-HT)、磷酸化p38、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吞咽潜伏期、吞咽次数、舌下神经放电积分面积、舌肌收缩幅度、血清P物质含量、舌下神经核尼氏体数目、TRPV1及5-H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舌肌阈强度和舌下神经核磷酸化p38、nNOS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舌肌单收缩幅度、舌肌强直收缩幅度、血清P物质含量、舌下神经核尼氏体数目、TRPV1及5-HT蛋白表达水平增加[2.36±0.26 vs 1.77±0.22、3.46±0.36 vs 2.15±0.18、(3.92±0.38)ng/ml vs(1.69±0.17)ng/ml、(33.60±3.65)个vs(24.60±2.34)个、(19.85±2.11)%vs(9.79±1.07)%、(22.43±2.34)%vs(10.85±1.13)%,P<0.05]。结论电针廉泉穴可能通过激活TRPV1信号通路改善PSD大鼠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大鼠 Sprague-Dawley 模型 动物 吞咽障碍 廉泉 电针 香草酸亚型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海东 邓敏 +1 位作者 苏霞 潘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究苦参碱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苦参碱低剂量组(10 mg/kg)、苦参碱高剂量组(20 mg/kg)、苦参碱高剂量+晚... 目的探究苦参碱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苦参碱低剂量组(10 mg/kg)、苦参碱高剂量组(20 mg/kg)、苦参碱高剂量+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血清蛋白组(20 mg/kg苦参碱+100 mg/kg AGE血清蛋白)和假手术组,每组15只。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用Longa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检测脑梗死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HMGB1、RAGE蛋白表达。结果苦参碱高剂量组Longa评分、脑梗死面积、IL-1β、IL-6、TNF-α、HMGB1和RAGE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和苦参碱低剂量组(P<0.05)。苦参碱高剂量+AGE血清蛋白组Longa评分、脑梗死面积、IL-1β、IL-6、TNF-α、RAGE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苦参碱高剂量组[(2.93±0.30)分vs(1.10±0.12)分,(38.18±4.04)%vs(15.52±1.74)%,(78.57±8.33)pg/ml vs(39.27±4.76)pg/ml,(203.14±24.39)pg/ml vs(92.45±11.23)pg/ml,(243.53±26.81)pg/ml vs(150.49±18.79)pg/ml,0.73±0.07 vs 0.44±0.04,P<0.05]。结论苦参碱可能通过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减轻IS大鼠的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卒中 大鼠 Sprague-Dawley 模型 动物 神经炎 HMGB1-RAGE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调控SIRT1-FOXO1通路抑制成骨细胞凋亡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凡 高扬 +3 位作者 胡艳平 向超 万骐 周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1-675,702,共6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R)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对类固醇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50μmol/L的PR及10μmol/L的地塞米松(DEX)共同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MT...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R)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对类固醇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50μmol/L的PR及10μmol/L的地塞米松(DEX)共同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MTT法筛选最佳PR作用浓度;将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DEX组(10μmol/L DEX)、PR+DEX组(10μmol/L DEX+40μmol/L PR)、DEX+EX527组(10μmol/L DEX+100 nmol/L的SIRT1抑制剂EX527)、PR+DEX+EX527组(10μmol/L DEX+40μmol/L PR+100 nmol/L EX527),MTT法、流式细胞术、MDC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力、凋亡率及细胞自噬数量;Western Blot检测SIRT1-FOXO1通路相关蛋白、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及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结果 0~40μmol/L的PR可促进DEX诱导的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40μmol/L PR处理后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最高,选择40μmol/L PR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DEX组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自噬阳性率、SIRT1、FOXO1、Beclin-1、LC3、Bax蛋白表达均降低,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DEX组对比,PR+DEX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降低,上述其余指标均升高(P<0.05),DEX+EX527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上述其余指标均降低(P<0.05);与PR+DEX组对比,PR+DEX+EX527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上述其余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 PR可通过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增强MC3T3-E1细胞自噬进而抑制DEX诱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状转录因子O1 类固醇 成骨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沴疬寒疫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裕沛 朱益敏 +4 位作者 黄宝驹 张茂 徐小勇 主父瑶 王灿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1-164,共4页
2019年12月底,湖北武汉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王灿晖教授分别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则治法等方面对本病进行论述。认为此次新冠肺炎,属于“沴疬寒疫”范... 2019年12月底,湖北武汉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王灿晖教授分别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则治法等方面对本病进行论述。认为此次新冠肺炎,属于“沴疬寒疫”范畴;病因病机主要是感染疠气挟寒湿之气,与体内的伏燥之邪,合而为病;主张采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结合脏腑辨证;提出以平为期,以通为要,截断扭转,开达膜原的治则;具体治法则以清肺解毒为首务,宣肺止咳为重要环节,随证可予以祛风利咽、化湿泄浊、化瘀通络、扶正固本等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温病学 沴疬寒疫 王灿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通过调节自噬反应对脑卒中大鼠的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晶 杨畅 +4 位作者 王翠 敬韶辉 段洁 高蜜 张京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 探讨针刺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ULK)1/2介导的自噬对脑卒中大鼠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针刺+5-氨... 目的 探讨针刺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ULK)1/2介导的自噬对脑卒中大鼠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针刺+5-氨基-4-甲酰胺咪唑核糖核苷酸(AICAR)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其他4组采用中动脉栓塞法构建模型,并给予相应治疗。治疗后24 h,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海马组织AMPK、磷酸化ULK1(p-ULK1)/ULK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A、Beclin-1表达升高,mTOR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3-MA组大鼠神经元损伤、自噬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海马组织AMPK、p-ULK1/ULK1、LC3B/A、Beclin-1表达降低,mTOR表达升高(P<0.05);针刺+AICAR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海马组织AMPK、p-ULK1/ULK1、LC3B/A、Beclin-1表达明显高于针刺组(P<0.05),针刺+AICAR组mTOR表达明显低于针刺组(0.36±0.05 vs 0.79±0.12,P<0.05)。结论 针刺通过抑制AMPK-mTOR-ULK1/2通路介导的自噬,减轻脑卒中大鼠的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相关同源蛋白1 海马 针刺疗法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肝化痰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64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潘德祥 金海涛 张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5-676,共2页
目的:观察平肝化痰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以平肝化痰法治疗,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学积分明显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平肝化痰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以平肝化痰法治疗,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学积分明显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肝化痰法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肝化痰法 急性脑梗死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涤痰汤对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海马神经递质及神经营养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周黎 刘玲 +1 位作者 潘微 周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涤痰汤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模型(VaMCI)大鼠海马、皮质乙酰胆碱(Ach)、谷氨酸(Glu)含量以及海马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在大鼠右侧颈总动脉结扎结合半高脂饲料喂食8... 目的观察加味涤痰汤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模型(VaMCI)大鼠海马、皮质乙酰胆碱(Ach)、谷氨酸(Glu)含量以及海马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在大鼠右侧颈总动脉结扎结合半高脂饲料喂食8周的方法,构建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味涤痰汤组、尼莫地平组,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皮质Ach、Glu含量以及海马NGFβ、BDNF含量。结果加味涤痰汤组能够改善模型大鼠的空间参考、工作记忆能力;增加模型大鼠皮质Ach含量,降低皮质Glu含量;提高模型大鼠海马组织NGFβ、BDNF含量。结论加味涤痰汤可通过提高皮质乙酰胆碱水平,调控模型大鼠皮质谷氨酸水平,增加大鼠海马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改善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涤痰汤 神经递质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苷调节相关信号通路对地塞米松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凡 高扬 +3 位作者 胡艳平 向超 熊和然 周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6-981,共6页
目的 探讨连翘苷(phillyrin, PHN)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EX)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NOR组)、... 目的 探讨连翘苷(phillyrin, PHN)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EX)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NOR组)、DEX组(10μmol/L DEX处理MC3T3-E1细胞)、L-PHN组(5μmol/L PHN处理MC3T3-E1细胞)、M-PHN组(10μmol/L PHN处理MC3T3-E1细胞)、H-PHN组(20μmol/L PHN处理MC3T3-E1细胞)、ZSTK474组(用20μmol/L PHN和2μmol/L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ZSTK474处理MC3T3-E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和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MC3T3-E1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法检测MC3T3-E1细胞中自噬、凋亡和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ALP活性及ALP染色检测MC3T3-E1细胞分化能力。结果 0~80μmol/L PHN对MC3T3-E1细胞无明显毒性影响。与NOR组相比,DEX组OD570值、Bcl-2蛋白水平、p-PI3K/PI3K、p-AKT/AKT、mTOR蛋白水平、ALP活性、Beclin1、LC3-Ⅱ/Ⅰ蛋白水平以及自噬小体数目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3显著升高(P<0.05),与DEX组相比,L-PHN组、M-PHN组、H-PHN组凋亡水平显著降低(P<0.05),增殖活性、自噬水平、成骨分化能力、通路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ZSTK474消除了PHN对MC3T3-E1细胞的有利作用。结论 PHN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自噬,进而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苷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地塞米松 成骨细胞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透邪法在新冠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宝驹 张茂 +2 位作者 赵裕沛 王灿晖 朱益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57-1261,共5页
目前新冠肺炎中医归属于"疫病""瘟疫"范畴。其病因为疫戾邪气从口鼻而入,病理特点主要涉及湿、热、毒、瘀、浊、虚6个方面,但对于其病邪的性质,中医学界尚无完全统一认识。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状态,此次疫病,王灿... 目前新冠肺炎中医归属于"疫病""瘟疫"范畴。其病因为疫戾邪气从口鼻而入,病理特点主要涉及湿、热、毒、瘀、浊、虚6个方面,但对于其病邪的性质,中医学界尚无完全统一认识。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状态,此次疫病,王灿晖教授认为部分患者虽极早期或早期疠气挟夹寒湿为患,但速传于肺,以致出现高热、咳嗽、苔黄腻等肺热之征,秉承"祛邪为第一要义",笔者临床根据王灿晖教授理论观点,施以"清热透邪"之法,获得良好效果,并列举典型案例,以期丰富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王灿晖 清热透邪法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四神聪穴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海东 邓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为主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的影响。方法:所选104例患者在治疗前进行第一次TCD检测,记录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经治疗3个疗程后再次记录平均血流速度。结果:通过针刺四神聪等治疗可使...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为主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的影响。方法:所选104例患者在治疗前进行第一次TCD检测,记录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经治疗3个疗程后再次记录平均血流速度。结果:通过针刺四神聪等治疗可使平均血流速度增快的有所减慢,平均血流速度减慢的有所增快。结论:针刺四神聪为主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四神聪 颈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海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2204-2205,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为7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为7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艾灸 中风后尿失禁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铆花素可通过调控微小RNA 485对缺氧诱导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13
作者 李梅芳 杨晶 +6 位作者 王翠 潘微 金玉 卢菁 刘江华 杨畅 王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紫铆花素对缺氧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PC12)细胞增殖、凋亡、炎性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缺氧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随机分组:对照组、缺氧组、紫铆花素1组、紫铆花素2组、紫铆花素3组、阴性组、过表达组、紫... 目的探讨紫铆花素对缺氧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PC12)细胞增殖、凋亡、炎性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缺氧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随机分组:对照组、缺氧组、紫铆花素1组、紫铆花素2组、紫铆花素3组、阴性组、过表达组、紫铆花素3+对照组、紫铆花素3+抑制剂组(n=9);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6、TNF-α水平;qRT-PCR法检测微小RNA 485(miR-485)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细胞活性、miR-485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缺氧组比较,紫铆花素1组、紫铆花素2组、紫铆花素3组细胞活性、miR-485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阴性组比较,过表达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紫铆花素3+对照组比较,紫铆花素3+抑制剂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50.68±4.92)%vs(83.70±7.34)%,P<0.01],细胞凋亡率、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15.74±1.19)%vs(10.56±1.06)%,(48.54±4.01)ng/L vs(30.20±2.35)ng/L,(72.44±6.37)ng/L vs(50.43±4.78)ng/L,(96.34±8.55)ng/L vs(71.29±6.82)ng/L,P<0.01]。结论紫铆花素可通过上调miR-485表达而促进PC12细胞存活并抑制细胞凋亡、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减轻缺氧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低氧 炎症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